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断扎培育和红黑名单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2018 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用制度刚性保障社会诚信不断扎培育和红黑名单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背景链接】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牢制度的笼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从红黑名单发布、重点领域治理、监督体系完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激励诚信、惩戒失信的长效机制。【综合分析】诚信,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制度,构筑诚信社会的根基。加强诚信制度化建设, 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对策】让
2、发布制度威慑力更大。 红黑名单,是指对守信者予以奖励、对失信者进行惩罚的名单制度。机制,其发布有效推动了信息透明化,推动“守信者处处便利,要不断完善这个标让守信者更有有针对性地开展专加强诚信建设, 要不断完善这个标让守信者更有有针对性地开展专加强诚信建设, 需要构建有效的监域的红黑名单认定原则上实行全国统一标准。准,规范红黑名单认定依据,严格认定程序,规范名单信息的共享和发布, 特别是要依据名单加大联合奖惩力度,获得感,让失信成本大幅提高。让治理机制针对性更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 2020 年)指出,要大力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 为此,各地各部门要经常梳理经济社会发
3、展中诚信热点问题、 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失信败德行为,项治理。比如,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利用电话、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网信部门要深入推进整治网络谣言等专项行动, 抓一批重大案件。 同时,各地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推动形成联合治理的有效机制。让监督体系覆盖面更广。督体系。以政务诚信建设为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要探索构建广泛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包括建立政务诚信专项督导机制,建立横向政务诚信监督机制,建立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同样,织密诚信监督网,需要坚持行政监管、行业管理、社会监督相结合,构建多层面、大众传媒还要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营全过程、广覆盖的监督体系, 对各类社会信用主体实施有效监管,大众传媒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数据库管理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省定远育才实验学校2025年高三3月摸底考试综合试题含解析
-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新世纪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景德镇陶瓷大学《会展广告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医学院《和声(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中医药大学《麻醉解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书法(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5年初三质量检测试题(三模)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武城县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中考考前质量检测试题三(5月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信息技术系统维护服务合同
- 《文化学概论》第三章-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38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必会)物业管理师(三级)考前冲刺知识点精练300题(含答案)
- JBT 14714-2024 锂离子电池X射线检测设备(正式版)
- 2024年江苏省无锡九年级中考数学选填压轴预测强化训练
- 王蔷《英语教学法》总复习练习(附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 艾滋病保密制度
- 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质量作业口算题
- 荒山绿化方案
- 用户体验与用户界面设计培训:提高用户体验与用户界面设计的技术与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