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灌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优势_第1页
回灌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优势_第2页
回灌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优势_第3页
回灌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优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回灌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优势渗滤液的来源、特点及危害垃圾渗滤液主要是指超过垃圾及所覆土层持水容量及表面蒸发潜力的雨水 进入填埋场地后,历经垃圾层和覆土层而产生的高浓度污水。即在垃圾的填埋过 程中,由于压实、降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垃圾层中渗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垃圾渗滤液主要特点有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变化范 围大;水质、水量变化大;金属含量高;氨氮含量高;营养元素比例失调;进行生物 处理时会产生大量泡沫,不利于处理系统正常进行等。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在卫生填理处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渗滤液,而且固体 垃圾中的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也会溶入渗滤液中,作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

2、 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将造成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填埋场周围环境的污 染和影响。因此,处理好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是防止二次污染最重要 的措施,也是垃圾填埋场设计成败的关键。渗滤液回灌处理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用土地法处理渗滤液的主要形式是渗滤液回灌和土壤植物处理系统。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丹麦、意大利、瑞典 和日本等国相继开始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研究。Robinson等人的研究表明, 通过渗滤液回灌可以缩短填埋垃圾的稳定化进程(使原需1520a的稳定过程缩 短至23a)。日本学者在“准好气填埋”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循环式准好气 填埋”的实验,

3、并且己经用于实践中。国内最早有关垃圾渗滤液回灌的研究是 1995 年由同济大学徐迪民等进行的 研究表明渗滤液回灌能较好地适应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变化、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 程、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垃圾柱) 结构示意图见图 1。覆盖土层土砂比为 7:1,与垃圾层进 行交替。渗滤液回灌过程中,经过覆土层、垃圾层和碎石层后,由垃圾柱下端的 小孔流出,通过出水管进入渗滤液收集桶。碎石层是为了防止出水管的堵塞而铺 设的。本试验试验装置共 4 套,其中 1 号不回灌, 2 号采取调节 pH 值进行回灌, 3 号完全回灌, 4 号进行好氧回灌。其填埋垃圾为居民生活垃圾。试

4、验结果及讨论4.1 渗滤液 CODcr 的变化由图 2 可知, 4 个垃圾填埋柱渗滤液的 CODcr 浓度变化趋势因回灌方式的不 同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过程。由试验温度分析可知,在试验正式启动至结束 期间,气温相对较高,平均气温25C左右,较适宜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垃圾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同时由于渗滤液的产生量较大,在其 冲刷作用下,将垃圾层中的水解产物带出,从而增加了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含量。 可以看出对4个垃圾柱进行第一次监测时,CODcr浓度就已达到较高值。并且4 个垃圾柱的CODcr浓度在起始状态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说明4个垃圾填埋柱 的装填垃圾成分基本相同,具有可

5、比性。1号垃圾柱渗滤液中的CODcr值和2、4 号垃圾柱渗滤液中的CODcr值变化相同,分别由初始的较大值平缓下降至试验后 期的最小值,3号垃圾柱渗滤液在回灌初期CODcr就出现最小值,然后有所回升 一段时间后趋于平缓下降。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由于垃圾层刚开始回灌时,吸附的有机物很少,CODcr的去除为覆土层和垃 圾层的吸附截留、离子交换和微生物降解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垃圾层及覆土层的 吸附截留作用占主导地位,将渗滤液中的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截流在垃圾 层中,因此在回灌初期就对CODcr有去除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层的吸附 基本趋于平衡或饱和,CODcr的降解主要

6、为微生物的降解,CODcr的去除率有所 下降。 2、 3 号垃圾柱再未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可能是因为回灌水量较大导 致“沟流”或“短流”的现象的发生,使得有机物的溶出速率较快,从而使 CODcr的去除效果反而比不回灌的1号垃圾柱的去除效果要低。4号垃圾柱CODcr 的去除率总体上要高于1、2、3号垃圾柱的CODcr的去除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因为 4号垃圾柱的反应环境为好氧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存活,并为其降解反应 创造有利条件。期间CODcr去除率出现波动以及零去除率的现象,分析原因可能 是在垃圾体内有机物的溶出速率与温度存在密切关系,当温度较高时,加快了有 机物的溶出,同时温度的变化与有机

7、物溶出速率的关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 去除率出现波动变化以及零去除率的变化。有渗滤液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 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企业。由此可见,渗滤液回灌增加了垃圾、水分、微生物和营养物之间的相互接触, 为垃圾层带来了大量的微生物,提高了垃圾层的含水率,在垃圾层内形成了更有 利于垃圾降解的环境,从而加速了垃圾的降解速率。从试验结果来看, 4号垃圾 柱内渗滤液的CODcr浓度整体上低于未回灌的1号垃圾柱渗滤液CODcr浓度以及 回灌水量较大而且处于厌氧条件的2、3号垃圾柱的CODcr浓度。4.2渗滤液处理设备渗滤液氨氮值的变化由图3可知, 4个垃圾填埋柱渗滤液的氨氮含

8、量首先经历了一个短期的平缓 增长,然后根据回灌水量及反应条件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趋势,在经历一个快 速增长之后变化情况趋于平缓。实验开始期间,氨氮含量增长速度比较平缓。但 由于温度相对适中,水解性细菌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脱氨基成为有机酸和氨, 从而增加了渗滤液中氨氮的含量,试验开始后10d左右氨氮含量经历了一个较快 增长阶段,之后呈现出曲折的缓慢上升趋势。由图2也可以看出,进行回灌试验 以后的2、 4号垃圾填埋柱中的渗滤液氨氮浓度从整体上低于未经回灌的1号垃 圾填埋柱和 3 号垃圾填埋柱的渗滤液氨氮浓度。由此可见,对垃圾填埋柱的渗滤液进行回灌处理,垃圾层及覆土层的吸附截 留作用对渗滤液中的氨

9、氮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此外,偏碱性的反应环境及其好 氧条件都对氨氮的去除有较好的效果。4.3 垃圾柱中的微生物差异试验对垃圾柱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镜检试验。镜检结果显示在 1 号垃圾柱中含 有不少的藻类和变形虫等生物,因此1 号桶在此时曾出现少量蛆虫。2 号垃圾柱 中仅含有少量的藻类和少量的变形虫,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对 2 号垃圾柱的 pH 值进行了人工调节,偏碱性的条件对微生物的生存有利,但是 2 号过大的回 灌水量反而使得微生物不易存活;3 号垃圾柱中则几乎没有微生物的存在,这也 与 3 号渗滤液较高的 CODcr 和 NH3-N 值相对应,可能是因为偏酸性的环境和较大 的回灌水量导致微生物

10、的死亡;4 号垃圾柱中存在很多线虫、藻类和少量钟虫、 裂口虫等,大量微生物的存在使得 4 号渗滤液含有较低的 CODcr 和 NH3-N 值,而 且 4 号桶中曾好长时间出现大量蛆虫,这也说明好氧反应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存 在,对渗滤液中 CODcr 和 NH3-N 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结论适度增大渗滤液回灌的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可以提高渗滤液中 CODcr 的 去除率,但是水力负荷、有机负荷过大不利于垃圾体内微生物的生化降解、CODcr 的去除。通过改变渗滤液的 pH 值至弱碱性进行回灌后,氨氮的去除率受水力负荷 有机负荷的影响变小,去除率在较大的水力负荷仍能达到良好效果,因此 pH 值 是影响渗滤液回灌处理氨氮的重要因素,弱碱性的环境适宜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 菌的生长。温度是影响回灌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回灌的全过程可以看到,在夏末 温度较高回灌时 CODcr 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