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课件_第1页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课件_第2页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课件_第3页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课件_第4页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诊治进展十堰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诊治进展十堰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内容提要概述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病理表现 病理与临床 诊断标准 治疗内容提要概述 B ()1971年 首先报道一例膜性肾病肾小球有乙肝抗原复合物沉积1979年 再次报道两例膜性肾病肾小球内检测出 B, . . 1971:234237. . B e . N J 1979;300:814819. B ()1971年 首先报道一例膜性肾病肾小球有乙肝乙肝病毒的特点 H, . , . 1994;198:489603.1963年, 和 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抗原性物质(澳大利亚抗原)1970年, 首先用

2、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血液阳性病人血液中的病毒颗粒乙肝病毒的特点 H, . , 形态结构大球形颗粒(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 形态结构大球形颗粒(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全世界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概况全世界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概况损伤的脏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性肾炎损伤的脏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的概念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B 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经血清免疫学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与肝肾两种疾病无关、病因明确的其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的一种疾病。的概念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以往观点认为其发病主要原因是乙肝病毒各种抗原

3、与体内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造成损伤近些年研究发现,在乙肝相关性肾炎的患者肾组织中存在 及完整颗粒,提示可能存在病毒介导的致病作用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发病机制-2可能存在的机制直接感染肾脏细胞抗原与抗体复合物沉积3. 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及 机体免疫功能异常4介导的细胞因子和化学 因子对肾组织的间接损伤发病机制-2可能存在的机制3. 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及发病机制-3 . B . J 2004;24:198211发病机制-3 . B . J 2004;24:198 临床表现肾炎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HBV-GN以伴有血尿的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

4、现肾炎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HBV-G 临床表现成人的临床特点男性多见,19一45年龄段为多,首诊以肾脏损害的患者占46%临床表现多为肾病综合征,几乎所有病例均有蛋白尿大多数患者肝功能正常,且肝功能损害与肾脏损害不成正比成人多持续进展,预后不良 临床表现成人的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儿童的临床特点通常是无症状携带者,隐匿起病,常为尿检和血清学检查时发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亦见肾炎综合征,蛋白尿伴血尿、孤立性蛋白尿或血尿者,蛋白尿较血尿居多;水肿和高血压较轻一定的自发缓解倾向预后相对较好 临床表现儿童的临床特点儿童与成人 . B . J 2004;24:198211儿童与成人 . B

5、 . J 2004;24:1982 病理表现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HBV-GN . B . J 2004;24:198211 病理表现膜增生性IgA肾病局灶节段性毛细血管内系膜增生性膜 光镜膜型,增厚,假双轨形成,系膜增生 光镜膜型,增厚,假双轨形成,系膜增生 光镜膜增生型 光镜膜增生型 光镜 膜增生型,嗜复红蛋白沉积于内皮细胞下和系膜区,白金耳状结构形成 光镜 膜增生型,嗜复红蛋白沉积于内皮细胞下和系膜区,白金耳 病理表现免疫病理,C3,C4,C1q,等可呈多部位沉积,常呈“满堂亮”现象。并可见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

6、、核心以及e抗原的一种或数种存在于肾内 病理表现免疫病理 免疫荧光膜型,团块和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 免疫荧光膜型,团块和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 免疫组化膜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沉积于 免疫组化膜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沉积于 免疫组化膜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沉积于系膜区和 免疫组化膜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沉积于系膜区和 病理表现电镜系膜区、上皮下、内皮下、基膜内均可见电子致密物,并易见病毒样结构 病理表现电镜 电镜膜型,巨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于上皮细胞下 电镜膜型,巨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于上皮细胞下 电镜膜型,巨块状电子致密沉积于内皮细胞下 电镜膜型,巨块状电子致密沉积于内

7、皮细胞下 电镜膜型,巨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于内皮细胞下,基膜内和系膜区 电镜膜型,巨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于内皮细胞下,基膜内和系膜区 电镜内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内的病毒样颗粒 电镜内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内的病毒样颗粒 病理与临床与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相似。病理类型最多见是膜性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间存在一定关联膜性肾病患者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常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膜增殖性肾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最高 病理与临床与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相似。 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我国主要依据1989年北京召开的乙型肝炎肾炎座谈会拟定的诊断标准血清抗原阳性患肾小球肾炎

8、,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肾小球疾病肾切片中找到抗原其中,第3条最为基本,缺此不可诊断 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治疗观-1有人认为该病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特别是儿童乙肝相关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膜性肾病,50可白发缓解,常在血清向抗转化时,尿和肝功能异常亦相继改善无需治疗! 治疗观-1有人认为该病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特别是儿 治疗一些患者临床上出现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及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进展到肾功能不全清除了血液中的病毒以后可以改善肝脏和肾脏疾病积极治疗! 治疗一些患者临床上出现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及并发症,积极治 治疗目标降低尿蛋白防治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相关并发症保

9、护肾功能及延缓疾病进展 治疗目标 治疗原则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复制活动减弱以及的清除,患者的蛋白尿缓解,肾功能得到改善因而,抗病毒疗法已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治疗原则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复制活动减弱以及的清除,患者的蛋 抗病毒治疗监测指标病毒复制指标 2 V , . B . J 2008 7; 14(45): 6902-6910 抗病毒治疗监测指标病毒复制指标 V , . 抗病毒治疗药物 抗病毒治疗药物 治疗的寻证医学 , , . B : A . , , . 10 .2, 2011: 165-173 治疗的寻证医学 , , . B : A-干扰素治疗机理: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用法用量:3-5

10、2, 每周2-3次疗程:6-12月副作用流感样症状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脱发-干扰素治疗机理: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干扰素治疗的主要支持文献 . B . 1995; 47: 225-30.-干扰素治疗的主要支持文献 . B . 拉米夫定治疗机理:抑制聚合酶、掺入,阻断合成用法用量:成人:0.1 1次/日,儿童:3 口服疗程:无限副作用:变异乏力、疲倦、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拉米夫定治疗机理:抑制聚合酶、掺入,阻断合成拉米夫定治疗的主要支持文献 S, , , . . . 2005; 68: 1750-8.拉米夫定治疗的主要支持文献 S, , , . 阿德福韦酯治疗一种单磷酸腺嘌呤类

11、似物适应证同拉米夫定,可作为抗的一线用药;可用于对其他核苷类药物诱生的耐药变异病毒;耐药和病毒变异率较低不良反应主要为轻至中度的胃肠道症状,大剂量使用时具有肾毒性,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酐上升和血磷下降,但在一定程度内是可逆的阿德福韦酯治疗一种单磷酸腺嘌呤类似物恩替卡韦治疗一种口服的抗病毒药物,为环氧羟碳脱氧鸟苷适应证同拉米夫定,但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强效抑制复制,组织学改善和复常优于拉米夫定。很少发生耐药,对于拉米夫定诱导的耐药变异株有效,但要加倍使用,尤其适用于e抗原阳性的乙肝患者。不良反应少,最常见为头痛、乏力、恶心,也有停药后反跳恩替卡韦治疗一种口服的抗病毒药物,为环氧羟碳脱氧鸟苷替比夫定治疗

12、为最新研发的抗药物,目前国内刚上市,其抑制复制的活力较拉米夫定强,但两者有交叉耐药期临床验证显示,治疗52周后其不良反应有流感、头痛、咽喉痛、泌尿系感染、腹泻、上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等替比夫定治疗为最新研发的抗药物,目前国内刚上市,其抑制复制的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优缺点的比较核苷(酸)类似物抑制病毒作用强而快;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口服给药,适应证较广,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疗程相对不固定,须长期维持治疗;疗效不够持久,停药后易复发,病情恶化;血清学转换率低;长期应用可产生抗病毒耐药,使病毒突破及病情恶化; 干扰素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血清学转换率较高;疗效持久;无耐药变异;有固定疗程。

13、抑制病毒作用较弱、较慢;不良反应较明显;需要注射给药;适应证较窄,不适用于肝功能失代偿患者。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优缺点的比较核苷(酸)类似物 免疫抑制剂 -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在体内快速水解为麦考酚酸, 通过非竞争性、可逆性强有力的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阻断鸟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抑制的合成。抑制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减少或抑制细胞因子产生有报道,联合小剂量激素能降低蛋白尿,升高血清白蛋白,毒副作用也较少,但缺乏较大规模的临床验证资料汤力, 陈香美, 赵威, 崔岩. 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北京医学. 2005, 27(3)免疫抑制剂 -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在体内快速水解糖皮质激素许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尚无定论G , . . 2003;88:460461糖皮质激素许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起着重要作糖皮质激素的争议是否使用激素支 持反 对 激素应用所致病毒复制的增强多是一过性。而且有研究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