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套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下列有关我国2020年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这是我国首次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B.我国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于2020年11月坐底菲律宾海沟,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C.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于2020年底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为我国核裂变堆的设计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D.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
2、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我国成为第四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B项错误,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C项错误,2020年12月4日14时,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
3、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D项错误,北斗系统是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工程自1994年启动,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 第二步,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
4、我国的科技成就,需要考生熟悉我国相关科技成就的具体内容,很难用作答方法作答。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重点关注我国近几年取得的科技成就、发生的重大事件。考生可通过观看时政新闻,浏览人民网、新华网等方式了解相关内容,增加知识储备。 A项说法错误。2020年12月,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于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该项中“核裂变堆”的说法错误,应为“核聚变堆”。B项说法错误。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
5、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项中“第四个”的说法错误,应为“第三个”。C项说法正确。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这是我国首次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D项说法错误。2020年11月,我国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10909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该项中“菲律宾海沟”的说法错误,应为“马里亚纳海沟”。故本题选C。2.近日,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未来,将可用于药物筛选或植入大脑帮助治疗脑部疾病,该碳神经支架由我国率先提出并完成材料制备。科学家。科研
6、人员发现,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将下列四个句子重新排列,填入划横线处,语序正确的是:把体内正常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细小的碳纳米管中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四通八达的三维框架从而构建出一个“互联互通”的人造神经网络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 A. B. C. 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是语句排序题与语句填空题的复合题型,需将句子排列整齐后放于文段横线处,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所以还需要注意与前后文的衔接。 观察选项,判断首句。句指出将正常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碳纳米管中,句论述用石墨烯模拟大脑的三维框架,根据前文可知,该框架就是指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按照逻
7、辑顺序,应先有框架,再进行内容填充,先有了三维框架,才能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其中,故句应在句前,排除A、C两项。对比B、D两项,尾句均为句,区别在于句和句的先后顺序,句讲神经干细胞的移植,句讲神经元细胞,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有神经干细胞,再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故句应在句前,排除B项,锁定D项。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支架可模拟脑神经网络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前文语境。前文介绍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划线处是描述了这一网络支架的制作过程。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是把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碳纳米管中,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
8、的三维框架。应该是先搭建框架然后移植细胞,因此在前面,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对比B项和D项。的顺序不同,是移植神经干细胞,是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根据后文“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可知,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是在移植之后,在三维支架中进行。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从而”这一引导结果的关联词,确定为尾句,排除A、C。然后对比其他两项差异,根据和的逻辑顺序确定答案。 由横线前面的句子可知,横线处是在论述该碳神经支架的建造过程。通读4个句子,中的“从而”表示结果,应是结论性内容,因此应排在最后,排除A、
9、C;按照支架搭建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应先建立框架,再填充其他部分。是把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碳纳米管中,是增殖和分化神经元细胞。、相比,更微观,应是在基础上进行的分化,因此应排在之前,排除B。故本题选D。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到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组成元素相同,考位置。 第一组图中,前一个图形保持基本形状不变,按顺时针旋转45得到下一个图形;第二组图形也应遵循一个前后一致的规律,逐渐变大或变小,显然是变大。故正确答案为C。4.某科学家在一个宇宙科学网站上刊载了一项成果,该成果宣称找到了地球生命来自彗星的“证据”
10、,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声称在一块坠落到斯里兰卡的陨石里找到了微观硅藻化石,该石头有着疏松多孔的结构,密度比在地球上找到的所有东西都低。他推断这是一颗彗星的一部分,并指出样本中找到的微观硅藻化石与恐龙时代留存下来的化石中的微观有机体类似,从而为彗星胚种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科学家的观点? A.发表该成果的网站缺乏可信性,所载论文良莠不齐,有些曾沦为笑柄 B.该科学家是彗星胚种论的狂热支持者,曾宣称SARS和流感来自彗星 C.该成果配图中被标示成“丝状硅藻”的东西实际上只是硅藻细胞断片 D.该成果根本无法证明该石头是碳质球粒陨石,甚至难以确定其是陨石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
11、: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地球生命来自彗星。论据:一块坠落到斯里兰卡的陨石里找到了微观硅藻化石,该石头有着疏松多孔的结构,密度比在地球上找到的所有东西都低。他推断这是一颗彗星的一部分,并指出样本中找到的微观硅藻化石与恐龙时代留存下来的化石中的微观有机体类似,从而为彗星胚种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本题的论据说的是陨石找到的微观硅藻化石与恐龙时代留存下来的化石中的微观有机体类似,同时该研究还推断该陨石是一颗彗星的一部分,即说明该陨石(彗星的一部分)与生命有关系,而论点说的是地球生命来自彗星,所以,二者讨论话题一致,削弱可以考虑削弱论点,也可以考虑削弱论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成果的
12、网站缺乏可信性,所载论文良莠不齐,代表不了这次实验成果的可靠性,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只是说该科学家是彗星胚种论的狂热支持者,支持者说的话无法辨别真假,同时即便SARS和流感来自彗星,也无法判断生命是否来源于彗星,不明确选项,排除;C项:选项是说配图中的东西本质是硅藻细胞断片,一定程度上质疑了题干研究成果的可信性,可能削弱论据,保留;D项:该成果根本无法证明该石头是陨石,直接质疑了论据的研究成果,直接削弱论据,保留。对比C、D两项:C项为可能削弱论据,D项为直接削弱论据,D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13、论点:地球生命来自彗星。论据:在一块坠落到斯里兰卡的陨石找到了微观硅藻化石,该石头有着疏松多孔的结构,密度比在地球上找到的所有东西都低,他推断这是一颗彗星的一部分,并指出样本中找到的微观硅藻化石与恐龙时代留存下来的化石中的微观有机体类似。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网站的可信度与所载论文的质量和该科学家的观点无关,即使网站不可信,有的论文沦为笑柄,也不代表该科学家的观点就是错误的,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科学家对彗星胚种论的狂热支持以及曾经宣称的其他观点,与通过微观硅藻化石得出地球生命来自彗星的论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不明确项。成果配图错误不能说明微观硅藻化石是否成
14、立,不具有削弱作用。D项:否定前提。无法证明该石头是碳质球粒陨石,甚至难以确定其是陨石,说明该石头可能不是来自彗星,则无法根据这块石头推出地球生命来自彗星,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反驳科学家的观点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科学家的观点。科学家的观点为“地球生命来自彗星”,其余内容为论据。要削弱结论,可以说明该陨石并不能证明地球生命来自彗星。 题干论据:某科学家在一块坠落到斯里兰卡的陨石里找到了微观硅藻化石,该石头有着疏松多孔的结构,密度比在地球上找到的所有东西都低;他推断这是一颗彗星的一部分,并指出在样本中找到的微观硅藻化石与恐龙时
15、代留存下来的化石中的微观有机体类似。科学家的观点:地球生命来自彗星。A项,指出该科学家曾宣称SARS和流感来自彗星,与题干论证无关,不能反驳科学家的观点。B项,指出发表该成果的网站缺乏可信性,并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一定是不真实的,不能反驳科学家的观点。C项,指出该研究成果难以确定该石头是陨石,说明该石头很可能不是来自彗星,切断了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反驳科学家的观点。D项,指出该成果配图中被标示成“丝状硅藻”的东西实际上只是硅藻细胞断片,只能说明成果配图的某些标示有错误,但这不代表科学家的观点有误,不能反驳科学家的观点。故本题选C。5.研究机构针对医患关系的一项调查显示,患者对医生、
16、护士、医院的总体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4.6%、93.5%和79.8%,从调查数据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就医环境、就诊便利程度等项目的满意度都在70%以上。而患者最不满意的项目中,排在前三项的分别是药品价格、检查费用和就医总费用。因此有人认为,就医高消费是导致患者对医院以致整个医疗体系不满意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患者对医护人员个人的纠纷甚至暴力事件只是个别现象,就医高消费并不是医患暴力冲突的根本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削弱上述观点? A.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仅60分,甚至低于患者的评价 B.医护人员是医院和医疗体系的代表 C.就医成本过高是导致就医高消费的根本原因
17、D.医方和患方是两个群体,而非个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就医高消费并不是医患暴力冲突的根本原因。论据:就医高消费是就医领域普遍现象,而医患冲突仅为个别现象。要削弱上述观点,就应指出患者所不满意的并非医护人员,而是高消费等医疗体制。但医护人员为患者的直接接触对象,从而导致医患冲突。第二步:逐一排除选项。A、B项:“医护人员的评价”、“代表”与“就医高消费”等制度无关,不能削弱论证,排除;C项:该项讨论的是什么导致就医高消费,与“就医高消费是否是医患暴力冲突的根本原因”无关,为无关选项,排除;D项:选项指出医方和患方是两个群体,即患方所不满意的并非医护人员,而是医
18、疗体制,医疗体制同属医方这一群体。医方的某些制度规定(就医高消费)是导致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可以削弱题干论证,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找到题干论点和论据,要求选择能够削弱题干观点的一项。题干的观点为:就医高消费是导致患者对医院以及整个医疗体系不满的根本原因,但不是医患暴力冲突的根本原因。 A项,医护人员的评价为无关项。 B项,指出医护人员其实就是医院和医疗体系的代表,二者是不可分的,即就医高消费是导致患者对医疗体系不满,也是引发医患冲突的原因,能够有力地削弱题干观点。 C项,说明就医高消费的原因,是无关项。 D项,指出医方和患方是两个群体,而非个人,所以不能以个人的行为
19、代表群体行为,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就医高消费是导致患者对医院以致整个医疗体系不满意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患者对医护人员个人的纠纷甚至暴力事件只是个别现象,就医高消费并不是医患暴力冲突的根本原因。论据:患者对医生、护士、医院的总体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4.6%、93.5%和79.8%,从调查数据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就医环境、就诊便利程度等项目的满意度都在70%以上。而患者最不满意的项目中,排在前三项的分别是药品价格、检查费用和就医总费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
20、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与“根本原因”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不明确项。医护人员虽然是医院和医疗体系的代表,但是同时医护人员也是个体,那么如果发生了医患暴力冲突,有可能是对医护人员个人的不满,也有可能是对医院和医疗体系的不满,而暴力冲突的原因就无法确定,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什么导致就医高消费,与“就医高消费是否是医患暴力冲突的根本原因”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削弱论据。如果医方和患方是两个群体,那就说明论据中提到的对医护人员个人的纠纷,仍然是对医方的不满,而对医方不满的原因是就医高消费,所以导致医患纠纷的根本原因也是就医高消费,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
21、项。6.如果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且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那么调控就会取得明显成效。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 A.如果房地产的调控取得明显成效,那么,不是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是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 B.如果房地产的调控没有取得明显成效,那么一定是政府放松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减少了保障性住房建设 C.如果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那么如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的调控就会取得明显成效 D.如果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即使减少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的调控也会取得明显成效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关联词推导题型。 第一步:翻译题干。
22、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继续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控取得成效,根据逆否规则和摩根规则,可得出:调控取得成效(继续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得出正确答案。A项:调控取得成效继续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控取得成效”是肯定题干推导关系的后件,肯后件无法得出绝对表达的结论,A项错误;B项:调控取得成效继续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与题干推导关系的逆否规则不一致,错误;C项:继续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控取得成效,与题干推导关系一致,正确;D项:继续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控取得成效,与题
23、干推导关系不一致,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题干涉及“如果那么”这一关键词,可以将题干信息用推理关系进行表示,并结合相应的推理规则进行解题。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中前件又是一个联言命题。其推理关系为: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且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的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A项,“房地产的调控取得明显成效”肯定了题干推理的后件,但肯定后件是无效的推理,排除。 B项,“房地产的调控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否定了题干推理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联言命题的负命题应是选言命题,即“放松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或减少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该项错误,排除。 C项,“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
24、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肯定了题干推理的前件,可以推出肯定的后件,该项正确,当选。 D项,“政府继续实施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减少保障性住房建设”否定了题干推理的前件,但否定前件是无效的推理,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等,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实施调控政策且加大建设取得成效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取得成效”是对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B项:“取得成效”是对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实施调控政策且加大建设),根据摩根定律,可得“实施调控政策或加大建设”,“实施调控政策且加大建设
25、”是“或关系”三种情况之一,无法推出,排除;C项:实施调控政策且加大建设是对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取得成效”,与题干逻辑关系完全一致,可以推出;D项:根据“且关系”的特性“一假则假”,“实施调控政策且加大建设”是对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7.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它一般由四个阶段组成,从“生产聚集”到“产业主导”,再到“产业完善”,最后完成“产城融合”。其核心就是促进居住和就业
26、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产城融合的是: A.某市为避免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将药厂移至城郊新建的产业园 B.某市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新建的产业园创业、就业 C.某市利用网络平台招商引资计划在郊区新建一个电子产业园区 D.某市在成熟的产业园周边地区开发很多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盘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某市将药厂移至城郊新建的产业园,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污染影响居民生活,不符合“促进居住和就业
27、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某市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毕业生到新建的产业园创业、就业,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毕业生在产业园创业、就业,没有提到居住人群,不符合“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某市利用网络平台招商引资计划新建电子产业园区,其目的是为了建立电子产业园,没有提到居住人群,不符合“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某市在成熟的产业园周边开发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盘,体现了“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且在产业园区周边建立新楼盘,可以保障在产业
28、园区就业、在新开发楼盘居住,符合“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药厂移至城郊新建的产业园是为避免污染影响居民生活,而非“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会导致居住和就业分散,不符合定义;B项:某市出台的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新建产业园创业就业的政策与“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无关,且没有体现产业园附近的居住人群情况,不符合“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不符合
29、定义;C项:招商引资新建电子园区,没有体现产业园附近的居住人群情况,不符合“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不符合定义;D项:成熟的产业园,与周边地区开发很多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盘,体现了“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产城融合的一项。分析产城融合的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点分析选项。 产城融合定义的关键信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A项,某市为避免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将药厂移至城郊新建的产业园,会造成就业与居住分隔,无法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不符合定
30、义。B项,某市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新疆的产业园创业、就业,没有涉及产业园周围的居住情况,并未体现该政策能否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不符合定义。C项,某市利用网络平台招商引资计划在郊区新建电子产业园区,没有涉及产业园周围的居住情况,并未体现该计划能否促进居住与就业的融合,不符合定义。D项,某市在成熟的产业园周边开发很多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盘,在产业园就业的人群很可能在附近居住,促进了居住和就业的融合,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8.对于实名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者的态度是: A.抱怨 B.批评 C.理解与宽容 D.无所谓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由“对于这些符合公众利益的新制度在试水时的一些遗憾
31、和漏洞,人们不妨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可知,C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C。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考虑样式变化。本题考点为元素的简单叠加,元素组成相似是判断的依据。第一列、第二列中间的图形均是由该列第一、第三两个图形叠加形成的。 故正确答案为C。10.以下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中,解释错误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B.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C.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
32、定资产折旧价值,而只计算净产值 D.社会总产值既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也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正确,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是一个地域概念。B项正确,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既包括在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也包括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国民概念。C项正确,国民收入(NI)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
33、余额。因此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而只计算净产值。D项错误,社会总产值只计算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价值总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不计其中。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党相关经济常识的知识。本题考查经济常识知识,很难运用解题技巧解答,需要考生准确相关经济常识知识点。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经济学常识,是时政考试的重点、热点,考生在复习时政时要重点关注。A项正确。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34、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是一个地域概念。 B项正确。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内外的净要素收入。 C项正确。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其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只计算净产值。 D项错误。社会总产值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
35、不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并把中间投入(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中间产品和支付给其他部门的服务费用的价值)也计算在内,有重复计算。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名词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物质生产部门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财富的国民经济部门的总称,如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指不直接生产商品或剩余价值的部门,如国家公务员,政府雇员等的劳动。社会总产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的价值,它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不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因此,选择D选项。11.当血管壁被蚊子戳破时,血液会启动凝血机制,来修补血管
36、壁的缺口,让血液在局部区域凝固。这不利于蚊子吸血,为此蚊子进化出了可以抗凝血的蛋白,只需在吸血之前注入血管组织中,就可以阻止血液凝固。但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释放出组胺蛋白质来抵抗这种抗凝血蛋白,而这个免疫反应就会引起蚊子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让我们感觉痒。一旦开始痒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挠,但挠痒痒的时候,手指对皮肤的挤压会加速血液流动,使局部区域的抗凝血蛋白和身体分泌的组胺蛋白向更大区域扩散,自然也就越挠越痒了。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蚊子如何突破血液凝血机制吸血 B.被蚊子叮咬了为什么会越挠越痒 C.抗凝血蛋白助蚊子吸血一臂之力 D.组胺蛋白质可抗蚊子抗凝血蛋白参考答案:B 解题思
37、路:文段开篇介绍血液具备凝血机制,可让血液在局部区域凝固,并介绍蚊子为此进化出抗凝血蛋白来阻止血液凝固,接着通过转折标志词“但”强调人体的免疫反应会引起蚊子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让我们感觉痒。后文进一步解释相关原因,结尾则通过结论引导词“使”强调被蚊子叮咬部位越挠越痒这一结果,故文段重在强调被蚊子叮咬后为什么会越挠越痒,对应B项。 A项,“血液凝血机制”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抗凝血蛋白助蚊子吸血”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组胺蛋白质”对应文段结论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为具体原因之一,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蚊子叮你不是因为血型而是因为你太“
38、活跃”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属于“分总”结构。文段开篇先阐述了蚊子吸血的原理,即蚊子吸血的时候释放抗凝血蛋白来防止人的血液凝固。转折“但”之后说,人体会释放出组胺蛋白质来抵抗蚊子释放的抗凝血蛋白,这样就会让人感觉痒。当人挠痒痒还会加速血液流动,就会越挠越痒。也就在解释为什么被蚊子叮完了之后越来越痒。“越来越痒”是结果,文段前半部分都是对这个结果的解释说明。 第二步,对比选项。B选项是文段主旨内容的提炼,为本文段标题。A选项的“突破血液凝血机制”、C选项的“抗凝血蛋白”和D选项的“组胺蛋白质”均为蚊子吸血过程的解释说明的内容。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标题添加。解答本题需
39、要梳理文段的主旨,选择与主旨相契合的标题即可。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首先具体介绍了蚊子攻击人体血管壁以及人体进行免疫反应的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解释了被蚊子叮咬后越挠越痒的原因。尾句为文段的重点,文段标题应与之相符。 文段首先介绍当血管壁被蚊子戳破时,血液会在局部区域凝固;接着指出这不利于蚊子吸血,所以蚊子进化出了一种可以抗凝血的蛋白来阻止血液凝固;然后说明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释放出组胺蛋白质来抵抗蚊子的抗凝血蛋白;最后在此基础上解释这个免疫反应会引起蚊子叮咬部位的过敏,从而让我们感觉痒,而挠痒痒会使这种过敏向更大区域扩散,所以就会越挠越痒。分析可知,文段主要是解释被蚊子叮咬后越挠越痒的原因,文段标
40、题应与之相符,对应B。A、C、D三项均是文段具体介绍蚊子攻击人体血管壁以及人体进行免疫反应的内容,非文段重点,作为标题不合适,排除。故本题选B。12.下述特定时间里,气温最高的是: A.夏季阴天正午 B.春季晴天14时 C.春季晴天正午 D.夏季晴天日出前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通常来说,夏季的气温要高于春季,先排除B、C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A项虽然是阴天,但处于正午,气温肯定比晴天日出前的温度要高。 故正确答案为A。13.隐形飞机出现在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隐形飞机从最早
41、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TR-1型飞机,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F-22型先进战术战斗机和A-12“复仇者”海军舰载隐形攻击机等,隐形和反隐形的不断较量将使未来飞机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进一步优化。 故正确答案为A。14.下列变化过程包含化学反应的有:鬼火光合作用水垢形成高粱酿酒舞台云雾的生成 A. B. C. 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正确,“鬼火”也被称为“磷火”,是化学中的自燃现象,常发生在农村,一般出现在夏季的坟墓周围。发生“鬼火”的原因是人的骨头里含有磷元素,尸体腐烂后经过变化会生成磷化氢,磷化氢的燃点很低,可以自燃。正确,光合作用是指含
42、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正确,含有钙、镁等盐类杂质的水进入水壶后,在烧水时吸收了许多热量,钙、镁盐类杂质便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最后析出,析出物随着沸水的不断蒸发而逐渐浓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成为固体,并沉淀附着在水壶内壁上,形成一层白色的“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垢,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等。正确,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高粱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乙醇和
43、白酒中的香味物质。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处于低温区内的水蒸气就会液化成小水珠,许多细小的水珠聚在一起,在空中飘浮,就成为舞台上的云雾,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包含化学反应。故正确答案为D。15.顿悟:醍醐灌顶 A.渴望:望梅止渴 B.移交:完璧归赵 C.消费:坐吃山空 D.孝顺:彩衣娱亲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醍醐灌顶意思是将牛奶中精炼出来的乳酪浇到头上,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彻底醒悟,与顿悟是近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
44、,用空想安慰自己。与渴望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完璧归赵意思是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与移交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坐吃山空意思是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与消费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彩衣娱亲意思是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与孝顺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6.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显然有一个“及时到达”的问题,监督必
45、须属地化。地方权力支配地方资源,影响民众切身利益,理应受到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制约。对于权力的滥用,当地民众和媒体有着天然的敏感,在感知上也有时间与空间的便利,相应的监督制约离开他们是不可想象的。对上述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地方权力的属地化监督即地方权力属地政府层层监督 B.对地方权力要实施属地化监督 C.地方权力的监督主体包括了媒体和属地民众 D.“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不能“山高皇帝远”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细节判断题,一一对应。B项对应首句为文段中心,即对地方权力的监督必须属地化,排除;C项对应“理应受到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制约”,排除;D项为文段中心的双重否定表述,不能“山高皇
46、帝远”即必须属地化,排除;A项“属地政府层层监督”在文段中并未提及,为无中生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来源】超标公车该由谁来监督? 解题思路: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查找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文段可知,地方权力属地化监督,是指地方权力受到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制约,而非属地政府层层监管,A项说法错误。 B项,由“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显然有一个“及时到达”的问题,监督必须属地化”可推出。 C项,由“地方权力支配地方资源,影响民众切身利益,理应受到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制约”可推出。 D项,不能“山高皇帝远”说的
47、也是地方权力的监督必须属地化,正确。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一句和第二句,“属地化监督”是“受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因此A项“属地政府层层监管”属于偷换概念,不符合原文,A项当选。B项对应“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显然有一个及时到达的问题,监督必须属地化”,符合原文,排除B项。C项对应第二句“受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符合原文,排除C项。D项“不能山高皇帝远”指不能离上层很远,制度等要管辖得到。对应文段“属地化”、“当地纳税”人”和“当地媒体”等,符合原文,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17.高校社团活动现在遭到批评,批评
48、的不是该不该有社团,而是高校对社团的经营方式。目前的高校社团组织应该改进,使参加社团的多数人受益,而不是少数人的成功。如果高校社团经营好了,在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就不只是“第二课堂”。教育不始于课堂,也不会止于课堂。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处处留心皆是学问,课堂内外尽为培养。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高校社团的社会评价很差 B.高校社团的经营方式需要改进 C.高校社团不能满足于少数大学生的获益 D.高校社团的定位不是“第二课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根据文段首句“不是而是”的关系可知,“而是”后面为表达的重点,而包含“高校对社团的经营方式”的选项只有B。故
49、正确答案为B。18.加在第3段省略号处的最恰当的句子应该是: A.对于拾金不昧,人们态度的变化证明了社会心态的日趋理性 B.对于拾金不昧,历来争议不断,公众的态度也在争议中日益宽容 C.这样的争议,并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公共视野,而伴随着这些争议,公众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D.这样的争议由来已久,但支持拾金有偿才是法治社会的应然选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横线位于第3段开头,需起到两段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段阐明事件、由此事产生的争议以及网友的态度,第3段由“倒退几十年”到“再往后”再到“至今日”详细阐述了公众态度的变化过程。C项先以“这样的争议”承上,再以“态度悄然发生变化”启下,为最佳衔接
50、句。 A、B两项论述话题不一致,文段中产生争议的并非对于“拾金不昧”,而是“拾金不昧后应否有偿”,故排除;D项观点过于确定,与后文无法衔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句子填空。解答这类题目要首先看空缺处句子所在的位置,由此确定其具体作用。其次,要分析文章内容,结合空缺处前后的文意确定空缺处所填句子应表达的意思。最后,结合选项内容,选择最符合文章内容所需的一项即可。由“时光倒退几十年”“再往后”“而至今日”可知,第3段主要论述的是不同时代对于拾金不昧与收取回报的认识的变化,C项中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作为首句引起后文衔接最恰当。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省略号所在位置的
51、上下文语境。省略号位于第三段开头,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段和第二段阐明“拾金不昧是否应该收取酬金的争论”以及网友的态度,第三段由“倒退几十年”“再往后”“至今日”详细阐述了随着时间的推进,公众对拾金不昧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先以“这样的争议”承上,再以“态度悄然发生变化”启下,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19.易教授去宫老师家做客,到门口后不知道宫老师住几楼,便问在门口乘凉的老奶奶和几个小朋友。小丽说:“宫老师不住一楼。”小梅说:“宫老师不住二楼。”小芳说:“宫老师不住三楼。”小红说:“宫老师不住四楼。”小玉说:“这楼只有四层,宫老师不住四楼只有住露天了。”这时,老
52、奶奶笑着对易教授说:“这些孩子真调皮,但多数说的都是真话,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据此,可以推出: A.宫老师住一楼 B.宫老师住二楼 C.宫老师住三楼 D.宫老师住四楼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真假破案题型,且为一假题型。 第一步:找突破口。四句话中,小红和小玉的话矛盾,矛盾之中必有一真一假。第二步:分析其他。本题为一假题型,所以小丽、小梅、小芳的话均为真,即,宫老师不住一楼,不住二楼,不住三楼,由此可知,宫老师住四楼。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给出五个人的话,并明确“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可以寻找这几句话中最为特殊的一句作为突破口,也可以使用代入法进行解题。方法一,找突破口法。由
53、“只有一人说了假话”可知其他四人说的都是真话。观察五人的话,小玉的话最为特殊,如果小玉的话为假,则其他四人说的都为真,宫老师没有住的地方,显然不可能,所以小玉的话为真。结合选项,宫老师不可能住在露天,所以宫老师住在四楼,此时只有小红说的话为假,符合。故本题选D。 方法二,代入法。代入A项,小丽和小玉的话都为假,与“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矛盾,排除。代入B项,小梅和小玉的话都为假,与题干矛盾,排除。代入C项,小芳和小玉的话都为假,与题干矛盾,排除。代入D项,只有小红的话为假,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此题也可以直接用代入法解答。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54、。第二步,找关系。根据题干可知,小玉所表达的意思是宫老师住四楼,而小红说宫老师不住四楼,二人所说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可知小玉与小红所说的必定一真一假,且只有一句话为假,则这句假话一定在这对矛盾关系中,因此,可以确定小丽、小梅、小芳所说的都是真话,也就表明宫老师不住一、二、三楼,故宫老师只能住在四楼。因此,选择D选项。20.“刻章办证”的小广告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办证俨然成为了一个行业。正是长期以来“以证治国”的管制思维,在给人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催生了_的证件需求。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异 B.异化 C.固化 D.
55、变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前面说到“带来不便”,所以不是正常的“需求”,C、D两项显然没有表达这层意思,可以排除;而“变异”明显不能和“需求”搭配,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结合句意及词语的含义、习惯搭配,排除与句意及语境不相符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固化”指使固定,变固定(多用于抽象事物)。“变化”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二者填入均与句意不符,排除C、D。“变异”与“需求”搭配不当,排除A。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俨然成为了一个行业”“给人带来不便”可知,作者对“刻章办证
56、”是消极的态度,该空应填入一个消极感情色彩的词语。并且,根据“催生了的证件需求”可知,该空与“需求”搭配。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变异”指跟以前出现了变化,不能与“需求”搭配,“变异”常与生物、气候搭配,排除A项。C项“固化”指对事物形成某种固定看法、观点的过程,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变化”指出现了新的情况,是中性词,不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排除D项。B项“异化”指事物逐渐变得不相同,从本源上讲有片面、畸形发展的意思,代入文段,此处意为“证件需求原本是人们正常的需求,但在当今社会却变得不正常了”,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21.红色与黄色混合得到一种新颜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得到另一种新颜
57、色,这两种新颜色分别是: A.绿色、紫色 B.绿色、橙色 C.橙色、紫色 D.紫色、绿色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红色、黄色和蓝色合称为颜料三原色,又称作减色法三原色。这三种颜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变化出各种颜色。红色和黄色按1比1比例混合是砖红色,按1比3混合是橙色。红色和蓝色按1比1比例混合是紫色。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原料三原色的相关知识。熟记它们两两混合得到什么颜色。颜料三原色基本配色规律是红色与黄色混合得到橙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得到紫色,黄色与蓝色混合得到绿色。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红、黄、蓝是我们通常上认为的三原色,即不能再分
58、解的基本色,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红色与黄色按照1:3的比例混合是橙色;红色与蓝色按照1:1的比例混合是紫色。因此,选择C选项。22.古人说过,“读书当用三余”。其中一“余”便是“岁余”。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有诗云,“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鲁迅过年时最喜欢上书市购书。他的日记载有:1913年春节,他曾四去书市购书60册;1915年正月初二“补春节休息,买说文系统第一图拓本”;1925年除夕“往琉璃厂买石印王荆公百家唐诗选一部六本”。鲁迅买书都是要读的,这也是他别开生面的一种过年方式。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深层涵义是( )。 A.读书可以给人们的心灵以温暖、快乐和充实 B.春节长
59、假最适合读书 C.古代人喜欢读书过年 D.读书过年,更富文化内涵和精神品味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是总-分的行文结构,首句通过引用古人的说法提出观点,即“读书当用岁余”,后通过文征明过年时读书和鲁迅过年时买书读书的例子对观点进行论证。从整个文段来看,文段一共有两个核心信息:过年、读书。 A项,未提及文段“过年”这一核心信息,不符合文意,故排除。B项,“最适合”的表述过于绝对,在原文未体现出来,故排除。C项,文中举了文征明和鲁迅的例子,显然鲁迅并不是古代人,所以该项“古代人”的说法就缩小了主体范围,不符合文意,故排除。D项,全面概括了文段的两个核心信息,是对原文的适当引申
60、,当选。故本题答案为D。【文段出处】为新年添一缕书香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概括观点句。文段首先借古人的话表明观点,即岁余当读书。接着举了文徴明和鲁迅的例子进行例证。可见文段主要讲的是利用过年这段时间读书。D项体现了文段的深层含义,为正确答案。 A项只提到了读书,没提到读书的时间,排除。C项“古代人”不是文段的论述重点,排除。B项“最适合”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用古语引出话题“读书用三余”。接着指出文段主旨句,其中一“余”便是“岁余”,即利用年末、过年读书。后面分别用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陕西旅客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吉林师范大学《数字图像处理》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中学教育师德师风管理制度
- 体育赛事组织安全预案
- 生态修复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案
- 吉林师范大学《传统纹饰设计应用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岩土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统计学原理与应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妇幼保健质量管理制度
- 旅游景点灯箱广告安装方案
- 2024年广东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互联网营销师培训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
- 2024届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 亲情感悟篇原文和范文 11套素材
- 盾构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 政府与企业屋顶太阳能光伏合作开发框架协议
- 阿里巴巴福利分析课件
- 做负责任的人
- 【道德与法治】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 电影八佰观后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