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范文_第1页
初中美术教案范文_第2页
初中美术教案范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美术教案范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 3、学习专题讨论,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教学预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预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预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也可用1课时,详见后面的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案# 导语:在我国绚烂的艺术珍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灿烂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究竟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详细的介绍

2、。课文文笔美丽,描写生动,大家肯定会喜爱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依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沟通。问题是:这幅画究竟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这幅画分三局部,第一局部描绘市郊景象,其次局部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局部描写喧闹的街市。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而且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到达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地。) 三、赏读,绽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绽开想象,尽情地观赏清明上河图中的漂亮风光。 学

3、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爱图的哪一局部,就读哪一局部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朗读“市郊景象”这局部内容,开头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闹;“繁华街市”更为热闹。) 其次课时 五、尾段导入,了解专题 教师:课文最终一段点明白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同学们把课文最终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讨论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状况供应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学生读书、思索。 六、小组合作,探究专题 教师: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

4、“风俗人情”,又如“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画图上仔细地查找,专心分析画图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学生看教师播放的光盘或从画图上查找。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上网查找。 七、班上沟通,适时教导 班上汇报时,教师要赐予适当教导,特殊是学生简单无视的局部,教师要赐予补充;,学生分析推断错的,教师要予以订正。 风俗人情:一是嬉戏活动,有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走绳、打花鼓、和尚杂耍、斗百草、傀儡戏、相朴等;二是清明活动,如打秋千、放断鸢、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军中射柳;市招类,如特殊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又如饮食类市

5、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又如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船(帆船、画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轿子(二人小轿、花轿、驳轿、官轿);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八、独立构思,撰写专题报告 以清明上河图中的风俗人情者或清明上河图国的桥梁建筑者,或,写一篇专题讨论报告。 (说

6、明:假如条件较差的班级,即缺乏清明上河图光盘、课件、较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图片的班级,可不上第2课时,教学目标中相应减去第3条) 初中美术教案2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1)工艺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而工艺性作业的效果较有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初中生的动手力量(力气性、协调性、准确性等)快速进展,有可能在各种工艺课业中做出较好的作业;同时也由于初中生的兴趣转向现实,对某些创意、设计类的课程比拟感兴趣。 (2)学问性。初中生的求知欲特别强,所以,学问性较强的美术常识、美术观赏课越来越受到初中生的欢送;同时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日益进展,也盼望能够运用所

7、学的学问指导自己的美术作业。 (3)制造性。美术课都应成为有意义的制造性活动,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为学生有意识地进展制造供应时机。 (4)共性化。初中生的共性差异日益明显,使美术作品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景象。 (5)动机作用。小学生“无意性”的心理特点打算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初中生的学习也需要激发兴趣,但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二、教学过程: 1、提醒课题。 今日我们画一画人。板书课题。 2、讲解“速写”。什么是速写呢? 速写,是以简洁而快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形象的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炼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 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存素

8、材,培育敏锐的观看力及快速表现对象(描绘)的力量。要画好速写,必需坚持勤奋练习。 3、观赏: 观赏课本4、5页的画,以加深对速写的理解。 讲明简洁的线条表现动态、神态。 4、写生前的预备: 教师选择四位特征明显的四位同学,摆出看书的姿态,讲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师示范: (1)抓大形,大构架,大比例。(2)用简洁的长线表现特征,省略繁琐的。(3)细描。 6、指导练习: 记住:“站七坐五盘三半”,也就是说,坐着看书时,人高是五个头高。站的时候,人高是七个头高;坐在地上时,人高是三个半头高。 我们在画人物速写的时候,抓住人物头、手与书本的微妙关系,才能画出动态。留意线条越简洁能表达动态越好。 7、

9、学生练习,教师巡察。 8、讲评: 对作业中线条简练、概括的表扬,鼓舞学生在课外、课间休息的时候多画画人物速写,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案例的几点启发 表达教学者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打算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觉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现,正表达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制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养型。

10、”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学问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育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制造性思维力量、制造力。因此在学校实施这样的“制造性思维训练美术课程”更具有意义和作用。 初中美术教案3 教学目的: 1、培育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熟悉“生活中到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觉”(罗丹语)。 2、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看,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学问表现校园环境。 3、鼓舞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觉美、制造美。 活动过程: 1、风景画观赏导入。(复习构图、透视学问) 2、分组活动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价、

11、教师适当点评总结。 一、引课: 情景 1、课堂内。 教师:同学们好,教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学生(齐声):想。 (教师展现风景画。) (学生赞叹,产生深厚兴趣。) 教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学问对这幅画进展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学问。)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赐予鼓舞、确定。) 教师:自然界到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觉和表现。 (教师连续展现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边谈论边发言):原来我们常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此时,学生探究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2、课堂外 学生分组开头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

12、课堂内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析教师点评总结。 课后简析: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育学生喜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根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校园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导入课题生动自然,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乐观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乐观、气氛热闹,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泼,语言表达力量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赐予确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念,促进学生潜能、共性、制造力等方面全面进展。 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课堂教学,课课都会有不同的状况发生,这就要求

13、教师具有应变力量,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以学生为本,充分敬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 初中美术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本课学问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觉学问点,培育学生的观看力与制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进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暴朴拙,南方精致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

14、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大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挨次进展。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留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使学生熟悉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根本技法制作作品;培育学生的制造性思维力量和动手力量。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把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育学生制造 性地设计作品力量。 教学难点 :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预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

15、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 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答复:。引出课题。 教师叙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夫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观赏课本(P17P18)作品。观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暴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致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许多,这是窗花、墙花

16、、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现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觉了?(教师综合学生答复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消失多种颜色呢?(学生答复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答复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现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讨论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纳的是什么方法?(学生答复,教师板

17、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异?大家争论一下。(同学争论后答复,教师板书) 7、教师展现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依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留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假如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仔细观看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看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拟谈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需留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现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

18、生作品,请局部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忆本节课的学问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养分,多看,多想、多动手,肯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民间艺术作品展现 一、 的艺术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 二、 的题材: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利图案、传奇、神话。 三、 制作方法:剪、刻。 四、 表现形式: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五、 造型手法:简化、夸大、添加。 六、 纹样的构成形式:对称、均衡。 七、 板书 初中美术教案5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根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势状况下比例的变化

19、。 2.学习用简洁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根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势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构造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教学预备 教具预备:人体比例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具预备:图画纸;橡皮;铅笔、钢笔等。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约20分钟) (1)引导学生沟通争论,说一说在体育课上小伙伴们的各种动作姿势,并相互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动作画下来?今日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如何画好我们的校园伙伴。 (幻灯片2展现)课题校园伙伴 (幻灯片3展现) 活动一 学习与讨论:a、不同姿势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 b、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把握? (2)幻灯片4展现讨论主题:a、不同姿势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 (出示人体不同姿势比例挂图) 假如以人体头部长度作为一个单位,那么人体总身高可以确定为几个头的比例?其它姿态呢?请同学们观看争论后答复。 假如是坐姿,人体垂直高度是几个比例?(5个半)少了多少?(1个半)是哪局部变短了?(大腿和臀部);席地而坐呢?3个半,只剩头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