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初二物理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力的概念、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 难点: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图片引入,攀岩者仅靠手脚敏捷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什么是力呢? 人们最早对力的熟悉,就是从肌肉的紧急感觉中得到的。 图片和视频观赏,学生与教师归纳: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力的熟悉 : 学生活动熟悉,师归纳升华。 (1)一个物体受到了力
2、,肯定有别的物体对它 施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产生力的条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争论并沟通,教师订正学生误区。 同时明白力的分类:直接作用的力、间接作用的力。 举出实例,强化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 学生活动:预备好的海绵、橡皮泥、文具盒等,对这些物体施加力,观看并争论沟通。 引导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得出结论: 结论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结论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 举出实例反推: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转变时,可以推断受
3、到了力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 小组分组操作,请学生上台演示 演示1: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弹簧 演示2: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压弹簧 沟通归纳: 用的力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用的力小,弹簧被拉得越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用力拉弹簧时,弹簧被拉长,用力压弹簧时,弹簧被压缩。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力的示意图 师表述引入示意图的目的 力的表示方法: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练习(见课
4、件) 师生共同归纳作图方法:三“标”一“线”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压桌子、同学间相互推等,然后沟通试验的发觉。 师结合课件表述: 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初中物理教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具有的力叫重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重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 难点: 重力方向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1、 通过观看水往低处流、物体从空中落下、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回 地面等现象,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引出重力的概念,培育学养生的观看
5、、分析力量 2、经受探究过程得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培育学生的试验、归纳能 力 3、由试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培育学生分 析、概括和应用学问的力量 预习导入: 通过阅读“重力的由来”答复: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_ 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_.地球上的 全部物体都受到_的作用。 通过阅读“重力的大小”答复: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成正比。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_,二者关系可用_来 表示。重力用_表示,单位是_,质量用_,单位是_. 通过阅读“重力的方向”答复: 重力的方向是_的,是指地球的_。 重
6、力方向的应用是_. 通过阅读“重心”答复: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_. 方形薄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_,球的重心在_,粗细匀称的棒的重心在它的_. 学习导入: (4)重心 提出问题:什么叫物体的重心? 学生答复:_. 总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点 规章:几何中心。 不规章:可依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来找重心。 课堂达标: 1、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所含的物质多少成正比 B.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因此物体的质量与它的物重一样 C.质量一样的木块与铁块相比,铁块所受重力比木块所受重力大 D.重力为1 N的全部物体,其质量为9.8 kg 2、人站在一个竖直上下的电梯
7、上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梯匀速上升时,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 B.电梯匀速下降时,支持力小于人的重力 C.电梯匀速上升或下降时,支持力都等于人的重力 D.电梯没有开动时,人的重力才可能等于支持力 初中物理教案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弹力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受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把握使用测量工具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四周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深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探究,培育学生乐于
8、探究日常用品的科学原理的情感,培育学生探究新器件的力量; 3.在试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弹力的引入,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和分析力量。 教学过程 【整体设计】 义务训练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常见事例或试验,了解弹力;学会测量力的大小。”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有肯定的“力”的学问储藏,知道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熟悉力的产生;对“弹力”的感性熟悉也较好,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也是随处可见,因此教学中可以很自然地激发出学生喜爱物理、探究物理的情感。 “
9、弹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力,与学生生活联系严密;“弹力”又是一种较“简单”的力(如弹力三要素的分析、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应用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教材从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动身,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学生“了解”,而将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熟悉和使用上。这样充分表达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课标理念。 本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受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还应当留意培育学生动手试验的兴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认真观看试验现象并擅长发觉问题的意识,以及爱惜仪器和做事有条理、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 【措施和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应当
10、以事例和试验为主,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历,多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使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观看和试验,使学生熟悉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 对于弹力只要求初步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而不要求分析它的三要素。教学时应当从学生熟识的生活现象动身,说明物体在发生形变时要产生弹力。为了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除了可以让学生用拇指压桌子,观看拇指确实发生了形变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微小形变的试验,例如本课最终给学生留的课外拓展试验。 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学习,重点在它的正确使用而不在它的测量原理,课本只用一句话“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
11、的伸长就越长”对其原理作简洁交代。教学中不能实行“灌输” 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边探究思索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会探究遇到的新器材的使用方法而打好根底。让学生领悟间接测量原理,即用可直接度量的量去间接表现那些不便直接测量的量。 【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 :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受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把握使用测量工具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四周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深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探究,培育学生乐于
12、探究日常用品的科学原理的情感,培育学生探究新器件的力量; 3.在试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熟悉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弹力的引入,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和分析力量。 【教学方法】 试验法:通过学生试验,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分析归纳法:通过观看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使用测力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预备】 教师演示用:弹簧、钢直尺、弹簧测力计、拉力器、气球、一样质量的钩码若干只等。 学生试验用:橡皮筋、橡皮泥、橡皮泥、面团
13、、乒乓球、弹簧、长木板,钢直尺、钩码一组、弹簧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2分钟)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初步学问,请同学们思索下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学生:可以转变物体的外形;可以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给学生预备一个弹簧、一根橡皮筋、一块橡皮泥和一段铜丝。分别请同学上来用力拉弹簧、橡皮筋,挤压橡皮泥和弯折铜丝。松手后,观看他们会消失什么现象? 学生:弹簧和橡皮筋松手后又恢复了原状;橡皮泥和铜丝松手后不能恢复原状。 教师: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消失的类似现象。 学生甲:射箭时箭射出后弓会恢复原状; 学生乙:跳水运动运在跳板上起跳后跳板会恢复原状; 学生丙:面粉
14、团可以捏成各种不同外形的物体它不能够恢复原状。 教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造成这些不同现象的缘由吗?学了这节课之后你们就能够明白了。 【设计意图】从力的效果着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发觉力的作用效果能使物体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从而引入对新课的教学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弹力 (一)弹性与塑性 学生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形变 (1) 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试验证明,哪些物品与撑杆的特性相类似呢? 活动要求:用手对你试验桌上的橡皮筋、弹簧、气球、橡皮泥等施加力的作用,观看物体有什么变化?请几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试验展现给大家。 请各小组争论:类似橡皮筋、弹簧、尺子、
15、橡皮擦、钢锯条、皮肤等,发觉它们的共同特点了吗?除了这些物品还有其他的物品还有什么共同的特性呢? (2)沟通观看到的现象和自身的感受。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看并分析,感悟到弹性与塑性的区分。 试验现象分析: 生1: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松手后恢复原状。 生2: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撤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生3:用力拉弹弓伸长,撤去力恢复原状。 生4:用力扭动橡皮,撤去力后恢复原状。 生5:用力弯钢锯条,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 学生沟通归纳总结: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外形的性质叫弹性。如:橡皮筋、气球、海绵、弹簧、钢锯条、格尺、橡皮擦、皮肤等。 2.塑性:物
16、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外形的性质。如:橡皮泥、面团等。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学生的阅历,多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使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观看和试验,使学生熟悉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 学生活动二:弹力的产生 学生试验 用不同的力拉橡皮筋或压弹簧,你有什么感觉?这说明白什么? 将直尺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压弯(几次尺弯的程度不一样),手的感觉如何? 教师演示试验将一小车放在水平台上,让弹簧处于原长观看小车将会静止,然后压缩弹簧变形后小车将会在弹簧的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或者将弹簧拉在小车的前面通过拉长弹簧也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 学生依据
17、试验现象归纳总结:弹力及弹力的产生条件。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物体相互接触。 学生试验用手指按压桌面,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的作用(即压力),同时,桌面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即支持力)。这时同学们能否看到桌面发生形变呢?是不是这个时候桌面没有发生形变呢? 争论与沟通:坚硬的物体在很小的力的作用下也会发生形变吗?如用力压讲台桌或用力跺脚、用力压玻璃瓶等,讲台桌或地板、玻璃瓶发生形变了吗?又属于什么类型的形变? 【学生猜测】没有,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看不出来。我们怎样来表达微小的形变量? 总结:一
18、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一些物体比拟坚硬,虽发生形变,但形变量很小,眼睛根本观看不到它的形变。 总结弹力的类型:压力、拉力、支持力、推力 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特别广泛,你能说出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吗? 生争论沟通:蹦极、跳水跳板、弹弓、弓箭、篮球。 学生活动三:拉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学生利用试验台上教师预备的:带钉子的长木版、弹簧、钩码、直尺进展试验探究。 活动要求:在弹簧下挂钩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的伸长量,分析得到的数据并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像。 分小组进展试验,然后让小组的一学生代表,演示试验过程得出试验结论并画出相关的函数图像。 试验结论:弹簧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弹簧伸
19、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强调:弹性限度 【教师演示】取一根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它,再用劲拉。两次都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吗?教师点拨:弹簧的弹性有肯定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不能完全复原。 【设计说明:此环节教师应强调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这样可以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设计试验及归纳总结等的力量。最终由组内的汇报得出结论,弹簧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从数据中得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教师应赐予学生肯定的确定及赞扬,让学生体会到胜利的喜悦。】 依据物体形变的大小可以测定力的大小,依据这个原理做成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学生学生活动四:阅读课本,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构造、工作原理以
20、及使用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并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介绍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出示演示测力计):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外壳、挂环构成。 2.单位:标识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上方,是“N”。 3.量程: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最大示数。 最小刻度:从O到1N之间有十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O.l N。 学生分组进展探究试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及体验力的大小。 1.观看量程和分度值,看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否则要调零。 2.体验,学生用手拉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 N、5N、10 N,观看弹簧测力计长度的变化,感受1N、5N、10 N的力。 3.沟通,.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
21、测力计的拉力。 (1)测量文具盒等F1= F2= F3= (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物体,测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F2= F3= 让学生分别演示自己所测量的力: 生1:演示测量物体重力的试验过程。 生2:演示测量水平桌面上拉力的试验过程。 生3;演示不同方向上,不同力的大小的感受。 归纳出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留意事项,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 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使用前,假如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当调整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敏捷。实
22、际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全都。弹簧不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 归纳总结: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2)认清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小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正确读出测量值。 (3)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零点,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4)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全都,不行用力猛拉弹簧或让弹簧测力计长期受力,以免损坏。 介绍为了满意不同的测力需要,人们还制成了其他形式的测力计,如握力计、拉力计、托盘秤等。 【设计说明:由学生
23、自己观看桌面上不同的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构造、量程及分度值。最终让学生分组使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身边的物品,并留意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应留意哪些问题?最终由组内成员汇报。不全面的其他组进展补充,最终由教师全面补充。整个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应敢于放开手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了,创设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力量。】 初中物理教案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牛顿第肯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肯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3)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2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熟悉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试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2、对牛顿第肯定律文字表达的理解 3、怎样解释惯性现象 4、学生设计试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牛顿第肯定律 1、提出问题 (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4页第1页自然段,看图11.5-1。 争论沟通:课文列举了一类什么现象? 自行车、列车等运动的物体,停顿施加动力,还会连续运动,但最终要停下来。 依据你的生活阅历或对身边所发生现象的观看。类似的例子请再举几
25、个? (2)让学生做类似试验:将笔盒放在课本上,在桌面上用力拉动课本。笔盒随课本运动,停顿用力看看笔盒是否还会运动? (3)“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你提一个相关的问题。如: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吗?等。 (4)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假如要使一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需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假如这个力被撤消,物体就会停顿运动。 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抱负试验,运用规律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摩擦阻力。 让学生以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
26、点进展评价,谈自己的看法。 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都有其理由。究竟哪个说法正确,仅仅靠思辨不能答复,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 2、试验探究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怎样进展试验呢? (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5页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先完整地看一遍试验内容。 (2)提出问题让学生争论。 此试验过程中,掌握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掌握? (要掌握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掌握方法: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相等的高度)从静止开头滑下。) 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 (要转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
27、的摩擦力大小,转变方法: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 要观看和记录哪些数据 (要观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状况,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3)学生分组试验 (4)学生沟通观看到的三种状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状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缘由。从表格记录中找出变化规律。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少。 (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展推理:假如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永久运动下去。 3、牛顿第肯定律 (1)伽利略对类似的试验进展了分析得出:假如外表肯定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
28、变的速度永久运动下去。 (2)笛卡儿对伽利略推理结论的补充:物体假如不受力,运动方向也不会转变。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讨论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1)牛顿第肯定律说明白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2)对牛顿第肯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久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转变。 二、惯性 1、演示:让学生照课文第36页图11.5-4所
29、示,把4 个棋子摞起来。先猜猜:假如像图中那样用尺快速打击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落在何处? 提问:上面的棋子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棋子一起飞出去呢? 2、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6页有关内容:从牛顿第肯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肯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为了帮忙学生理解,告知学生: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情愿转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转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3、应用牛顿第肯
30、定律解释惯性现象 (1) 引导学生尝试用牛顿第肯定律分析演示试验现象:上面的棋子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 (2) 让同学们谈一下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启动、刹车时身体的感受。 (3) 学生看课文图11.5-5,争论沟通: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锤子向凳子撞击时,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到凳子受到力作用,运动状态转变而停顿运动,锤头连续向下运动使锤柄套紧。) (4) 学生看课文图11.5-5,争论沟通:为什么骑车的速度太快,简单发生事例?(减速、拐弯或刹车时,骑车的人由于惯性身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从
31、而简单产生事故。) (5)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7页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熟悉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于惯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损害。 三、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 (1) 提出问题:惯性定律告知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物体还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2) 探究: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书包受重力和手对它向上的拉力,为什么书包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静止 ?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为什么水平方向汽车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争论:假如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明显向上的拉力将使书包下落的效果抵消了。使书包不至于下落;同样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烟草企业燃料油采购合同2篇
- 提高护理知识合格率
- 远程面试技巧培训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宣传合作框架协议3篇
- 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护理
- 禁毒防艾实践活动成果
- 玉林师范学院《三笔字》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基础泰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复变函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至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诗意的色彩》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大作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是什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哪些鲜明特质?附答案【供参考】
-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第1课我们的身体教学课件含微课视频
- 东南亚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精美课件
- (高清版)JTGT 3610-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机电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形考任务1-3+专题报告参考答案
- 个人生涯发展展示
- 生涯发展报告
- 一.毛发(头皮)生理学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