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一茶茶具》_第1页
《学习情境一茶茶具》_第2页
《学习情境一茶茶具》_第3页
《学习情境一茶茶具》_第4页
《学习情境一茶茶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酒店物品艺术赏析整理课件学习情境一茶茶具整理课件【情境导入】 一天,陈先生去某高档餐厅就餐,餐前点了一杯上好的碧螺春。一会儿,服务员端来了一个扣着盖子的白瓷杯放在他面前,并告诉他这就是他点的碧螺春。陈先生望着这杯茶,略显惊讶。最后,他皱了一下眉头,说:“小姑娘,绿茶不是这么泡的”整理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茶的分类及其代表品种;(2)熟悉茶具种类;(3)掌握茶和茶具的搭配及其原因。2.能力目标:(1)茶叶鉴别能力;(2)能够为不同的茶选择其最适宜的茶具;(3)各种茶的冲泡技巧。【教学重点】各种茶具的功能作用【教学难点】各类茶叶品质鉴别整理课件茶圣陆羽整理课件内容提要一、茶具材质

2、 1、金属茶具 2、瓷器茶具 3、紫砂茶具 4、漆器茶具 5、竹木茶具 6、玻璃茶具 7、搪瓷茶具二、茶1、绿2、黄3、白4、青5、红6、黑7、花三、水四、茶具种类整理课件1、金属茶具 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221年,青铜器南北朝时,金银器具隋唐时,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 明代开始,金属茶具逐渐消失但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整理课件2、瓷器茶具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彩瓷茶具整理课件2、瓷器茶具 始于东汉,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宋代,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称为“雪拉同”

3、,视为稀世珍品。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宜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 青瓷茶具整理课件龙泉青瓷整理课件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适合冲泡各类茶叶,使用最为普遍。 白瓷茶具整理课件整理课件黑瓷茶具整理课件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宋人斗茶主要产地:福建建窑(“建盏”)、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3)黑瓷茶具唐朝

4、煎茶点茶法整理课件整理课件 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蔡襄茶录整理课件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开始成批生产,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冠绝全国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最”。 江西的吉安、乐平,广东的潮州、揭阳、博罗,云南的玉溪,四川的会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全国还有许多地方生产“土青花”茶具(4)彩瓷茶具整理课件紫砂壶整理课件 3、紫砂茶具 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苏轼 “

5、东坡壶”或“提梁壶”)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言,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正德年间。质量以产于江苏宜兴的为最,与其毗邻的浙江长兴亦有生产“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 整理课件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莆粟盘龙茶 苏轼整理课件整理课件特性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 “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 养壶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保温持久口盖严密,缝隙极少,延长茶汤变质时间可塑性高,经高温烧成不易变型艺术性与人文性 整理课件新壶使用 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 茶汤烫煮 注意“壶内茶山”用滚沸的开水冲烫不可把茶渣摆存在壶内来养壶 使用时经常擦试,用手抚摸壶整理课件紫砂壶玩壶 养壶 赏壶如婴儿肌肤的细腻

6、手感,光亮如古镜的典雅古朴之视觉感受,着色圆润而深厚的古玉风范。 台湾高山冻顶乌龙茶、山泉水整理课件形态几何型光货 自然型花货(两种:南瓜壶;常青壶、竹节壶)筋纹型 整理课件漆器茶具整理课件4、漆器茶具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可用来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从清代开始,由福建福州制作的脱胎漆器茶具日益引起了时人的注目。 不怕水浸,能耐温、耐酸碱腐蚀。脱胎漆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常为鉴赏家所收藏。 整理课件5、竹木茶具清代,在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富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

7、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内胎陶瓷类饮茶器具, 外套精选慈竹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富含艺术欣赏价值。整理课件6、玻璃茶具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唐代,开始烧制琉璃茶具。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璃茶盏和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可塑性大。 整理课件7、搪瓷茶具 古代埃及,以后传入欧洲。但现在使用的铸铁搪瓷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与奥地利。元代,传入我国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年),我国创制景泰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景泰蓝从宫廷流向民间上世纪初,我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坚

8、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传热快 、“身价”低,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整理课件整理课件绿茶不发酵,鲜叶采摘后马上用高温“杀青”,保存了茶叶固有的天然翠绿色泽例:龙井、碧螺春茶具:名贵、细嫩的绿茶可选用透明的玻璃杯,不加盖冲泡,中档的大宗绿茶,可选用瓷杯、瓷碗加盖冲饮。 低档的粗茶和茶末,可选用茶壶冲泡。 整理课件黄山毛峰碧螺春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整理课件黄茶微发酵的茶。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即变黄,于是产生了黄茶。属发酵茶类,制作只比绿茶多一道焖堆工序。例:君山银针、温州黄汤、广东大叶青茶具:透明玻璃杯、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盖杯。 整理课件整理课件白茶以轻度发酵

9、制作,不用炒,也不用揉,通过独特的萎凋使成品茶叶中具有独特的色香味、气色浅淡而杏黄。例:白毫银针、贡眉茶具: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及内壁有色黑瓷。整理课件青茶也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品质要求是三分红,七分绿,既有红茶的汤色,又有绿茶的滋味。 例: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台湾乌龙、冻顶乌龙茶具: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盖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 整理课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大红袍 整理课件红茶一种全发酵茶,翠绿的鲜叶经过发酵变成红色,汤色红艳,因而成为红茶。 例:川红、闽红、祁门红茶茶具: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

10、或咖啡壶具。 整理课件整理课件英国红茶原料来自印度和斯里兰卡印度大吉岭和阿萨姆的茶叶闻名于世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加糖、奶、柠檬整理课件立顿红茶汤玛士立顿(1850-1931) 1898年,被女王授予爵位 “世界红茶之王”整理课件正统英式茶宴不鼓励加柠檬,等级极佳的红茶(如上好的大吉岭)只加糖“Golddrop”黄金滴Black tea整理课件黑茶由于原料粗老,黑茶加工制造过程中一般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为叶色多呈暗褐色,故称黑茶。例:普洱茶、湖北老青茶整理课件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普洱茶具有降血脂、减肥、助消化、醒酒、解毒等诸多功效。整理课件1.加蜂蜜 预防感冒2.加干花 养颜美容

11、3.加陈皮 化痰、顺气、止咳4.西式普洱 果香醇美整理课件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由茶叶和香花拼合窨制,利用茶叶的吸附性,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茶坯主要是烘青绿茶及少量的细微炒青绿茶例:茉莉花茶、桂花茶、白兰花茶、玫瑰花茶茶具: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整理课件水“源、活、甘、清、轻”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陆羽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江水最差整理课件泡茶水温、冲泡时间高档细嫩名茶,80度开水冲泡 乌龙茶,将茶具烫热后再泡砖茶,煎煮茶量,因人而异、因茶而异时间:红茶、绿茶4分钟左右 乌龙、花茶较短 白茶较长整理课件整理课件泡 茶 五 误(1) 用保温杯泡茶(2) 用沸水泡茶(3) 泡茶时间过长(4) 扔掉泡过的茶叶(5) 习惯于泡浓茶整理课件茶具种类主泡器:主要的泡茶用具, 如壶、盅、杯、盘等。 辅泡器:辅助泡茶的用具, 如茶荷、茶巾、茶匙、茶拂等。 备水器:提供泡茶用水器具, 如煮水器、热水瓶等。 储茶器:存放茶叶的罐子。 整理课件茶海茶则 茶漏 茶匙 茶荷茶挟 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整理课件泡乌龙茶方法(1)白鹤沐浴 (洗 杯预热茶具)(2)观音入宫 (落 茶放入茶叶)(3)悬壶高冲 (冲 茶茶洗)整理课件(4)冲泡春风拂面 (刮泡沫)(5)关公巡城 (倒 茶斟茶)(6)韩信点兵 (点 茶)整理课件(7)鉴尝汤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