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荐】童年的机要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荐】童年的机要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荐】童年的机要读后感1 阅读玛丽亚蒙台梭利意大利有名教育家和改革者的童年的机要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明白好多,特别是在这本书对儿童这件事上,我们成年人缺乏了解。在处理孩子问题上,成年人渐渐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他的观点的角度来看孩子,所以最终的结果只能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误会越来越多。 有时候大人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多确定孩子,也多反省自己的行为。
2、书中说:无论我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本能地开始防备他,保护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毫无价值的垃圾。 成年人的思想不应当以为孩子是制造麻烦的存在。当孩子们为琐事和无用的东西而疯狂时,别认为自由摸索的行为很幼稚,并试图阻止这一切。 但对孩子们来说,这些摸索是令人满足的、好玩儿的和开心的。例如,孩子会让父母拿东西,吃饭,穿鞋子等等,他们会完全沉溺于这些在成人眼中最简单的事情里。在经过大量尝试,反复摸索,会显得兴奋开心。但成年人不会让孩子独立去摸索,反而用最直接的行动来接手孩子们眼中最难的事情,最终一切都是由父母来完成。 孩子的成长需要大人的等待。例如,当带孩子出去溜达时,孩子停下
3、来了,成年人也应当停下来等孩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成年人经常督促孩子向前走,由于我们不想等待。 尊重孩子,或许有些动物就做得很好,譬如一只小象带着大象群一起走,走累了,小象停下来,大象就会停下来等着。看到这里,我们应当尊重孩子的成长速度。 我认为成年人真的应当承认他们的错误,我们真的不应当过多的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大人的“冷眼旁观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我心里的不解得到了解答,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好多理论知识。看来确实有必要多读书。 【荐】童年的机要读后感2 童年的机要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聪慧;成人与儿童的冲
4、突等等。 童年的机要不但批评了一些成年人对待儿童的错误态度,谴责了对儿童的忽略和不尊重;还呼吁教师和父母应当细心地观测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机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我开始重新反思工作中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并试着去改变。然而,这种改变比我想象得要困难得多。一般传统的教育,老师只是认识学生的行为,知道要引导他们,也知道为了教育他们应当做些什么;而具备蒙特梭利教育思想的老师,眼前应是一位还没有被认识、完全有待于被了解的孩子。站在孩子旁边,观测孩子。让孩子在自理中获取生理的独立,在自由选择中获取意志的独立,在无止尽的独立工作中获取思想的.独立。也就是说,教师要追随儿童。让他们的生命自
5、然地呈现,就像莲花在散发出馥郁的花香时,伸展出百色花瓣以接受阳光的哺育。 现在,尽管人们已经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待儿童的生活。但现实生活还是告诉我们,在儿童与成人(父母或教师)之间往往会存在着一种潜意识的冲突。这种状况说明,如何对待儿童,如何对待儿童的生活,如何处理儿童与成人的关系,至今仍旧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蒙台梭利在儿童的机要一书中所列举的大量例子,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都能见到。因此,在对“儿童之谜的思考与摸索上,父母、教师以及所有关注儿童及儿童教育的人们确定能从这本生动通俗而不乏真知灼见的书中得到好多有益的启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大量高尚的人对话。感谢蒙台梭利,这位意大利宏伟的教育家,
6、是她和她的那本童年的机要走进了我的生活,充实着我的教育观念,指导着我的教育行为,更坚强了我的教育信念。 【荐】童年的机要读后感3 这是一本育儿或者说心理分析的书,以上就是读后感。的确,关于这本书,无论说它的多么成熟,说里面讲的道理多么有用。随着我做了越来越屡屡的读书会,我渐渐感觉,说这些,很无力。 所以我这次,决定偏个楼,说点别的。有个提法,孩子三岁前学到的东西,大约是我们往后人生里所有知识的总和。这三年里,他(她)学会的东西,未来一生我们都不太可能学到那种程度。 譬如灵活的操作自己的四肢,在我们的成人世界里,绝少见到操作某样工具如指臂使,这样的人古代叫做大匠,现代大约是叫高级工程师吧。 譬如
7、用喉咙发出有意义的音节,同时理解它的含义,学会说,并且理解一种语言文化的人,在我们的世界被称为大师。再譬如认识到墙是墙,人是人,玩具是玩具,还有独立认识这些事物的能力,现实里能这么做的人,叫做科学家。 这是很好玩儿的角度:我们从0艰苦的跨越到1,开始了从1到10000的人生旅程,很古怪的失去了这种跨越的能力。就像年少时的懵懂,当你懂了,懵懂就失去了,同时失去的,还有懵懂时的无来由的,莫名的感觉。我把这种感觉,叫做天性。 佛教里有种说法,叫做“所知障,大意是,你知道的越多,障碍就越大。当知识、技能、阅历等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和诸多事物更顺利的相处的时候,我们那种无知无畏、那种穿透迷雾的激情和快意、
8、那种拂尘见珠光华灿的幸福和感动,那种人性,也被驱赶出了伊甸园。 所有我们知道的,就这样变成了镣铐、牢笼和枷锁。而无意识时的那种不明所以,荡然无存。道德经中,“专气致柔,如婴儿,大约是想描述那种状态。 有些艺术家或者修行人,会选择放逐自己,或者让自己放浪一些,或者让自己紧紧束缚,来尝试感受曾经的真挚。 这些行为或者方式,不予置评。我只是想起了一些看过的话:在未来面前,我们都是孩子。我从未长大,但从未中止生长。与诸君共勉。 【荐】童年的机要读后感4 与其把这本书当作儿童教育类书,更不如说这本书是一本心理类书,可以疗愈成人的心理书,由于“一名患者的病因可以追溯到他的婴儿时期,童年时受到的心灵创伤所造
9、成的影响慢性而持续,它们是造成成年人心理疾病的潜在原因;更可以看作是一本哲学书,启迪成人怎样生活、怎样更有意义地生活,由于“儿童的机要,隐蔽着成人的机要。 也是读完了这本书,基本上理清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体系。首先,她认为儿童是有思想的、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以及主动发展要求的,是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然后,认为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前者追求竞争、结果,表达在生活中就是尽量快速、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或事情等(最大效益原则),而儿童的世界是缓慢的、追求过程的,他需要自己逐渐地体验做事情才能渐渐身心发展;第三,由于成人与儿童世界的不同生活方式,导致了两者的冲突,而成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为标
10、尺来衡量儿童,就觉得自己都是正确的、并以此为样板来塑造、改正儿童,或者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让儿童强行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因此成人借助力量和权威总是去干扰儿童、阻碍儿童的自身发展,而儿童由于弱小无力只好被迫按成人的意愿来最终表现为压抑自己,或通过发脾气、捣乱等抵挡方式变成所谓的“问题儿童。 书中,分析了儿童在成人的干扰或阻碍下是如何“偏离正轨的,譬如自卑感、畏惧等的形成。但认为只要我们耐心观测儿童(谦逊、平和的教师),给予儿童适当的环境(一个让他高兴的环境,这里所有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的)和一些材料做成的物品(可以工作的教具),儿童就会良好地自我发展,也就不会产生那么多“问题成人了。也是由于读了
11、这本书,让我猛烈地对观测儿童、了解儿童产生了浓重的兴趣,坚强了在这方面继续深入工作的信心。 【荐】童年的机要读后感5 读了意大利着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机要,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了解了好多,特性是书中讲到我们成人对儿童缺乏明白,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会逐渐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对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成人就应站在儿童的角度对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我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 书里还提到:我们无论多么热爱自我的孩子,从他一出生,我们就本能的开始对他防备,靠着一种本能的守财欲,我们赶
12、快保护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即使是毫无价值的破烂。从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管住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惹麻烦,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摸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摸索是可喜、搞笑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譬如,孩子会要求自我拧瓶盖、吃饭、穿鞋等,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可是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摸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成人们看不下去了,最终一切事务全部由父母代劳。 儿童成长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书中举例:带孩子出去溜达的
13、时候,当孩子停下来的时候,大人也就应停下脚步等待孩子,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往往会正因自我不愿等待,不断的催着孩子往前走。有时候对儿童的尊重,我们人还是动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群走,走累了,停下来时,大象也会停下来等待。看到那里我想到了以前看到带着蜗牛去溜达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明白,尊重儿童成长步伐。 我觉得成人真的就应承认自我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我们真的不能再干预太多,有时候成人的“冷眼旁观,对于儿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取。 【荐】童年的机要读后感6 选择读这本书,一是由于听同事给老师推荐过,是一本讲解儿童心理很深刻很引人深思的好书;二是由于是意大利有名心理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
14、在世界儿童教育方面算是一个公认的权威专家。既然这本书有这么多的光环,怀着渴求知识的欲望和好奇心,开始了童年的机要的拜读。 刚拿到这本书,浏览目录,发现好多重要的字眼,如:敏感期,秩序,智力,行走,手,节奏,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感,恐慌和说谎等,感觉这本书真的说到了点子上了,又一次增加了我对这本书的憧憬,迫不及待要好好研读了。但很认真的读了前言和正文的前两个章节,有点失望,感觉蒙台梭利的只是透露了儿童发展的一些特点和成人的错误或不适合的行为和做法,没有给出正确的做法。即是告诉你了“what(什么)和“why(为什么),但不说“how(怎么办);告诉你这样做不行,不适合,却不说怎么做才行,适合。可能是开始对这本书期望过高,而且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总想让别人告诉你应当怎么做,自己懒于思考,其实也是人惰性思维懒惰的表达。在接下来过程中,顿悟,发现该书之所以不给出具体的正确做法正是秉承着该书的一个重要思想,给孩子一个自由充裕的环境,让其生长,而不是限定条条框框。成人的角色应当是帮助的角色,有时应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批发商的供应链优化策略考核试卷
- 知艾防艾 共享健康-防艾滋病传染病教育主题班会
- 春季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路径与实践
- 2025企业员工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样本
- 2025YY借用人员合同范本
- 2025租赁合同到期不续签如何处理赔偿问题
- 2025商业店铺租赁经营合同
- 2025年土地置换住宅合同
- 2025标准二手车买卖合同协议书样本
-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审核登记表
- GA 255-2022警服长袖制式衬衣
- GB/T 5202-2008辐射防护仪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9560.4-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测定聚合物、金属和电子件中的汞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计划生育协会基础知识课件
- 【教材解读】语篇研读-Sailing the oceans
- 抗肿瘤药物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 排水管道非开挖预防性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交通工程基础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 线路送出工程质量创优项目策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