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摘 要:本文综述了聚碳酸酯(PC )已经实现工业化的4种合成聚合工艺:直接光 气法、间接光气法、酯交换法和甲醇羰基氧化法按照各生产工艺的流程和特点对 其进行了阐述。关键词:聚碳酸酯聚合工艺流程特点1引言聚碳酸酯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聚合物的总称,缩写PC。聚碳酸酯可 以看作是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的缩聚产物,按其中二羟基化合物R基的不同,可 以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以及脂肪-芳香族几种类型。但因制品、加工性 能及经济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得到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的聚碳酸酯只有双酚A 型芳香族聚碳酸酯,通常所说的聚碳酸酯指的就是双酚A型聚碳酸酯。文章中 提到的聚碳酸酯在没有特指的
2、情况下,表示双酚A型聚碳酸酯1。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以双酚A作为二羟基化合物的聚碳酸酯。其结构式为:CJ-13ch3ch3因为有刚性基团苯环和柔性基团醚健的同时存在,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分子 链刚性较强,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柔顺性,使其成为一种既刚又韧的材料。其结晶 能力较差,属于无定形聚合物,具有优良的透明性,其透光率可以达到90 %, 其力学性能也十分优良,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另外还有很好的抗冲击及抗蠕变 性能,使其在较高温度下能承受较高的载荷并能保证尺寸的稳定性。除了优异的 透光性和力学性能外,双酚A型聚碳酸酯还具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电性能 等,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150C),脆性温度较低(-
3、100C),长期使用温度范围 较宽,并且具有自熄性,电绝缘性较好,吸湿性小,可在很宽的温度和潮湿的条 件下保持良好的电性能,耐候和耐热老化的能力也很好,是综合性能优异用途非 常广泛的重要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材料、机械 零件、医疗、包装、日用品等各个领域。其用量仅次于聚酰胺,是用量第二大的 工程塑料2。由于碳酸不能稳定存在,所以聚碳酸酯不能通过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直接缩 聚。目前,可用于工业规模生产的合成方法有光气法(界面缩聚)和酯交换法(熔 融缩聚),其中光气法是生产聚碳酸酯的主要方法。除了这两种比较成熟的方法, 已有研究报道的合成方法还有很多,但由于这些方法不成熟或
4、者因成本高等原因 而制约了实际应用,未能工业化大规模生产3。2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工艺2.1直接光气法以双酚A和光气为原料,在水和CH2Cl2的混合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反应生 产PC。反应式如下所示:首先是双酚A和NaOH在水中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然后在光气反应釜中, 将双酚A钠盐溶解在毗啶和CH2C12的混合溶剂中,通人光气,进行界面缩聚反 应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C。当反应釜中的光气全部反应后,在溶液中加人三 乙胺和NaOH,进行分子间的缩聚反应,生产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C。反应后蒸出 溶剂CH2C12,用水反复洗涤粗产品以除去反应中生成的盐及其他水溶性杂质, 然后进行干燥、造粒得到PC4。光气
5、法生产PC的工艺成熟,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对设备要求不高, 产品质量好,尤其是透明度高,产品成本低。世界绝大多数装置,特别是大型装置, 几乎都米用此工艺5。光气法PC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除光气具有剧毒外 ,循环使用的 CH2C12 (使用量是PC产量的15倍左右)和叔胺以及含氯化物的大量废水,都造 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2间接光气法以苯酚和光气为原料,首先生成碳酸二苯酯(DPC),然后通过酯交换反应生 产PC。首先,在液相苯酚中加人定量的NaOH水溶液,使苯酚和碱反应生成苯酚钠, 然后在反应釜中通入光气,进行界面反应。反应完成后用HCI水溶液洗涤粗产 品,以除去未反应的碱和苯酚及副产
6、物NaCl,然后进行蒸馏得到中间产物DPC。 以光气法生产的DPC,由于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氯离子,因此DPC纯度受到一 定影响,影响后续生产的PC质量。第二阶段是DPC和双酚A通过熔融酯交换 法生产PC,反应过程可分为预聚合和缩聚反应,其工艺和非光气法PC工艺预聚 合和缩聚反应阶段基本类似。通过两步法生产PC,避免使用大量CH2C12和叔胺,含烃废水的产生量也大为减少6。反应式如下所示:OCHa9 0OCHa9 0-O-c_0_O f 诵一CR,OCH,qh+卜-ch53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工艺以碳酸二甲酯(DMC )和苯酚作为原料生产DPC,可以完全避免使用剧毒的 光气。反应式如下所示:CH
7、jOCOCHjCH.OHCHjOCOCHjCH.OH反应在串连的双塔中进行,苯酚从第一塔的中上部进料,新鲜DMC以及从第 二塔循环回来的部分物料在中下部进料,通过反应精馏,在第一塔的底部采出 甲基苯基碳酸酯进人第二塔中部,甲醇和少量DMC由第一塔上部蒸出。在第二塔 中,甲基苯基碳酸酯经过自身的酯交换反应,生成的DPC由塔底抽出,DMC从塔 顶抽出后循环回第一塔重新参加反应。DPC的原料DMC工业化生产工艺主要有酯 交换法和甲醇羰基氧化法7。3.1酯交换法以CO2为原料生产PC的工艺流程:先以CO2、环氧乙烷为原料,在气相条 件下,通过高压和催化剂作用生产碳酸乙烯酯(EC),然后EC和甲醇进行酯
8、交换 反应生产DMC, DMC再和苯酚进行酯交换反应生产DPC,副产物乙二醇可以作 为聚合级PC原料出售。该工艺已有生产能力大于55kt/a的工业装置(以DMC计), 原料CO2可以是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装置的副产物。除此之外,乙二醇通过此方法生产,与传统的蒸馏提纯工艺相比,可以节约大量蒸汽耗量。非光气法PC工艺完全摆脱使用剧毒的光气作为生产原料,同时聚合阶段采 用本体聚合,不用溶剂,主要原料是CO(来自气化装置)、CO2(来自乙二醇排放 气),具有成本低、容易得到等优点。主要缺点是 由于后期的熔融缩聚反应时 体系黏度逐渐增大,导致体系中小分子物质排放困难,因此设备较复杂,工艺 操作
9、要求高。反应式如下所示:瓯一CHj|。/ IO O+ CHjOHCH3OCOCH3 +HOCHjCH2OHCH23.2甲醇羰基氧化法以CO和甲醇为原料,通过甲醇羰基氧化法生产DMC。0IICHQH + CO + 02 CHjOCOCHa + 侦甲醇羰基氧化法的成熟工艺有液相催化工艺和气相催化工艺,催化剂分别是 CuCl2和CuCl2、NO。液相工艺的主要缺点是设备腐蚀问题,甲醇最大转化率98 % ; 气相工艺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技术,甲醇转化接近100%。GE公司的非光气法 PC装置采用以CO为原料合成DMC的工艺,然后再合成DPC,最后通过DPC和双酚 A熔融缩聚反应生产PC8。4 DPC
10、和双酚A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工艺DPC和双酚入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工艺在PC的生产工艺中,只有光气法界面 聚合工艺采用溶液聚合,其他间接光气法工艺和非光气法工艺都采用DPC和双 酚A进行熔融缩聚反应的生产工艺。为提高最终产品质量,许多专利商开发了各 具特色的聚合反应釜。缩聚反应是PC生产的关键过程,反应物停留时间长,黏 度上升快,要求设备提供良好的混合性能和优异的传质性能。缩聚反应主要设备 类型有带不同搅拌器的卧式反应釜(如垂直搅拌器、水平搅拌器、离心膜蒸发器 等)以及不带搅拌的垂直下落型立式反应器9。垂直搅拌的卧式反应釜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并且结构简单。缺点是聚合速率 低,苯酚排出不容易,适用于小规模
11、的聚合装置;水平搅拌的装置搅拌效率较高, 但是在缩聚反应后期由于体系黏度增大,需要很大的搅拌力,由于剪切力导致的 分子链断裂,影响产物的质量和颜色;带有离子膜蒸发器的反应釜,能够提高液 体反应体系的蒸发表面积,从而减少反应物的停留时间,苯酚排出效率较高,适用 于体积较大的装置,如果聚合釜体积小,蒸发器的效率就会极低,容易造成表面结 焦,影响产品质量10。不带搅拌的立式反应釜的缩聚反应工艺。反应物先经过3个卧式预聚合釜, 达到预期的聚合度后,以熔融态进人第一立式缩聚反应釜,在物料下落过程中, 不断排出苯酚提高聚合度。从第一釜排出的物料进入第二立式釜,在更高的温度 下,进一步提高聚合度,从第二釜下
12、部排出的熔融物料直接进人造粒设备加工 出厂。与卧式反应釜相比,立式釜具有反应物停留时间短、相对分子质量可控、 产品无异色等优点。非光气法的熔融缩聚反应工艺。解决了光气法原料剧毒,溶剂回收,脱盐, 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同时,通过开发新的熔融缩聚反应工艺,非光气法PC产品 质量正在逐步达到传统的界面缩聚反应工艺产品质量。5结语从工艺技术发展的趋势上看,非光气法pc生产技术已经在竞争中逐步占据 优势,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一是优化非光气法中的酯交换反应,减少中间过 程。以CO为原料的工艺需要三次酯交换,除最后一次是生产PC所必须的,其他 两次都用来生产中间体;而以CO2为原料的工艺需要三次酯交换反应生
13、产中间 体。二是对缩聚反应阶段的反应容器设计进行的优化,以生产出更高相对分子质 量和透明度的产品11。参考文献1李复生,殷金柱,魏东炜,崔金华,宋光复.聚碳酸酯应用与合成工艺进展J.化 工进展,2002,06:395-398.张野,朱世锋,夏秀丽,王宏兴.合成聚碳酸酯的工艺技术及应用进展J.辽宁化 工,2010,06:640-643.3苏坤梅,李振环,程博闻,缪坤.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9,08:80-86.4李小利,李贵贤.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对比及进展分析J.天津化工,2009,05:12-15.5秦吉臣,谢小莉,曹贤武,瞿金平.双酚A聚碳酸酯合成新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4,05:9-12.周楠,沈佶,原华.我国聚碳酸酯合成技术发展前景J.塑料工业,2011,S1:15-20+22.王晓茹.聚碳酸酯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acemic-Biotin-sulfoxide-生命科学试剂-MCE-2914
- 2α-Mannobiose-生命科学试剂-MCE-5577
- 二零二五年度商标同授权与品牌授权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职工食堂承包协议书(含员工餐饮服务品牌建设)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营销合作二零二五年度协议书
- 2025年度白酒企业人才培训与行业交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清算与资产清算评估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炊事员临时聘用合同执行与监督规范
- 2025年度房地产贷款担保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度版
- 2025年度销售保密协议:针对高端科技产品市场适用
- DBJ51-T 151-2020 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标准
- GB/T 12996-2012电动轮椅车
- 小象学院深度学习-第7讲递归神经网络
- 三方采购协议范本
- 国有金融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 倾听是一种美德
- 《水上加油站安全与防污染技术要求》J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共2页)
- 机动车登记证书
- 弹性力学第十一章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