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资中学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四川省资中学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四川省资中学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四川省资中学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四川省资中学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化钠B液态氧C二氧化锰D硫酸2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甲的质量为

3、0g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D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4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 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特性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C湿衣服晾干分子是运动的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AABBCCDD5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性质决定用途B保护生态环境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C合理利用资源D注意实验安全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推广使用节水马桶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危险实验配戴防护眼镜AABBC

4、CDD6自然界中的下列现象,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森林起火D食物腐败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您走进化学实验室时,会发现有些药品装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这些药品见光,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分解,您预测硝酸银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AN2 BNO CNO2 DNH38如图为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H原子,“”表示Br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示氢分子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反应涉及二种单质和二种化合物D反应可表示为:H2+Br2=HBr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面包发霉C汽油挥发D钢铁生锈10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

5、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1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钢丝折弯 D瓷碗破碎12某纯净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现有如图所示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G两种仪器的名称:B_; G_;(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

6、是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3)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应选用的仪器编号为ABD和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是为了排净空气B 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刚产生气泡立即收集以便收集的气体更纯C 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D 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14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编号KClO3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实验15-171实验25M

7、nO20.549实验35Fe2O30.558实验45KCl0.5154(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3)写出实验3中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_;(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6)用图装置测量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分解后产生O2的体积,实验时应_(选填“气泡连续均匀”或“刚有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

8、以下是用该装置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A调整量筒内外液面使之相平B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C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请填写步骤代号)。若实验结束时,量筒内的液面高于水槽中的液面,要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可采用的操作是_(填操作方法)。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实验(氯酸钾未完全分解),他测得剩余物质中两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锰元素质量分数11.0%,钾元素的质量分数39.0%,请问剩余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A10.5% B14.5% C25.5% D50%15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研究其制取、

9、性质和用途十分重要(1)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时合成氨;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请分别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哪种气体的相似,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2)如图是氨气性质的趣味实验: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进入烧瓶的水变成红色由该实验可得出哪些结论_(3)氨气常作制冷剂及化肥,同时,它还可作清洁能源已知表信息:性质 颜色、气味 沸点() 25水中溶解度(g/L-1)NH3 无色、刺激性 -33 456H2 无色、无味 -25

10、3 0.0015一定条件下氨气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液氨有望和液氢一样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与H2相比,用NH3作燃料的优点之一是便于储存和运输;优点之二是泄漏时易发现且便于处理请对氨气的优点加以解释说明_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_(填装置字母),常用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_;(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_(5)要制取4.4g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_g;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

11、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 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18苯甲醇(化学式为C7H8O)在医疗上曾做溶剂来溶解青霉素钾盐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由于不断有试验数据显示,苯甲醇与臂肌挛缩存在相关性,会造成患者“青蛙腿”因此,

12、苯甲醇作为青霉素钾盐注射溶液的方法已逐渐被淘汰。请回答:(1)一个苯甲醇分子由_个原子构成。(2)苯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3)苯甲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到0.1%)(4)与18g水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的苯甲醇的质量为_。(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进行探究。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现有如下装置:(1)图D中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用图中的序号,下同)和收

13、集装置_。实验二:某次在做该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4)(猜想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5)(实验探究)序号操作现象结论方案一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成立

14、方案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_,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色猜想三成立 (6)(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同学:方案一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拓展应用)(7)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溶解、_、洗涤干燥。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8)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1、C【解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氯化钠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液态氧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锰由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硫酸中有氢、硫、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2、A【解析】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水银体积膨胀的原因是原子间隔变大,水银是由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B、加热一定量的水至沸腾,水的体积变大了,是因为加热条件下,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选项解释正确;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

16、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3、B【解析】化学反应中,变化前的质量总和等于变化后的质量总和。待测=5g+2g+20g+22g-11g-28g-5g=5g。丁质量减少22g-5g=17g,是反应物;乙质量增加11g-2g=9g,是生成物;丙质量增加28g-20g=8g,是生成物。【详解】A、该反应是丁反应生成乙和丙,具有“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B、反应后甲的质量即待测,为5g,说法错误;C、乙、丙变化的质量即乙丙增加的质量,它们的比为(11

17、g-2g):(28g-20g)9:8,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甲质量不改变,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的杂质。4、B【解析】试题分析:气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晾干衣服是因为分子是运动的,D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小。故选B.考点:分子的性质5、B【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作保护气,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做助燃剂,不是燃料,错误,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正确;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正确,符合题意;C、

18、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错误;推广使用节水马桶,正确,不符合题意;D、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用嘴吹灭错误;危险实验配戴防护眼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A【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森林起火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7、D【解析】依据元素守恒,硝酸银中不含有

19、氢元素,故产物中不应该含有氢元素,故选择D项。8、A【解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试题分析: A、由于图示中的“”表示H原子,则“”表示的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选项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前是H2分子和Br2分子,反应后生成HBr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选项B错误;C、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中H2和Br2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生成物HBr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C错误;D、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

20、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9、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面包发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黄曲霉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汽油挥发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能生成新物质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10、C【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

21、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 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实验中倒流的水约占瓶的容积的五分之一,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实验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氮气没有减少,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不用硫来代替,因为二氧化硫是气体;D装置气密性不好,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或偏小;选C。11、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22、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铜丝折弯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2、C【解析】由可知,反应前4个氧原子,反应后4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两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应该相等,所以反应前还差了1个C和4个H,X的化学式是CH4。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试管 酒精灯 催化剂 EG AD 【解

23、析】(1)仪器B是试管;仪器G是酒精灯;(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催化剂;(3)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适合于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故应选用的仪器编号为ABDEG;(4)A 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是为了排净空气,正确;B 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刚产生气泡立即收集,收集到的气体中存在空气,错误;C 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不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错误;D 使用高

24、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正确。故选AD。【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对比实验 MnO2 2KClO32KCl+3O2 有 生成的KCl加快了反应 收集气体的体积 气泡连续均匀 BAC 慢慢将量筒下移 B 【解析】(1)通过对比才能知道实验2、3、4中加入药品后有无催化作用;(2)除了加入药品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对比可知,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实验2所用时间最短,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

25、KClO32KCl+3O2;(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氯化钾对反应起了催化作用;(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6)用图装置测量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分解后产生O2的体积,实验时应气泡连续均匀时开始收集气体。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肯定是最后一步,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否则装置中的气体处于受热膨胀状态,体积会偏大,接下来为了能够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要调整量筒内外

26、液面高度使之相同,所以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A调整量筒内外液面使之相平;C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后,量筒内的液面一定高于量筒外的液面,慢慢将量筒下移,量筒上方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当量筒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时,量筒内液面和水槽内液面相平;由题意可知,剩余物的成分是KClO3、KCl、MnO2,其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39.0%,由化学式可知,钾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是39:35.5,则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5.5%,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1.0%-39.0%-35.5%=14.5%所以选择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

27、对比实验;(2)MnO2;(3)2KClO32KCl+3O2;(4)有;生成的KCl加快了反应;(5)收集气体的体积;(6)气泡连续均匀;BAC;慢慢将量筒下移;B。15、N2+3H22NH3;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KMnO4K2MnO4+MnO2+O2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4NH3+3O22N2+6H2O 氨气比氢气沸点高,所以更易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易溶于水,所以氨气泄漏时易被发现,同时也便于处理 【解析】(1)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物为氯化铵(NH4C

28、l)晶体和熟石灰(Ca(OH)2)粉末,反应条件为加热,因此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固固体加热”型;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因此反应原理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氨气,属于固固加热型,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相似;2KMnO4K2MnO4+MnO2+O2。(2)从挤压胶头滴管能形成喷泉,其原因是烧瓶内气压变小,导致气压变化的是氨气极易溶于水,由于生成了红色喷泉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知氨水呈碱性;(3)一定条件下氨气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气体(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图表可知氨气比氢气

29、沸点高,所以更易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易溶于水,所以氨气泄漏时易被发现,同时也便于处理16、试管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A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CO2+Ca(OH)2=CaCO3+H2O 10 【解析】(1)仪器是试管,故填:试管;(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A;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D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A;D;(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

30、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4)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填:CO2+Ca(OH)2=CaCO3+H2O; (5)要制取4.4g二氧化碳,设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x=10g故填:10。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0.96 18.3% 【解析】(1)2.5min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此时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g-2.04g=0.96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x,则解得x=2.45g;所以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18、16 21:2:1 77.8% 108g 【解析】(1)一个苯甲醇分子是由是由7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2)苯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8):(161)=21:2:1(3)苯甲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7.8%(1)设需要苯甲醇的质量为x18g 100%=x100% ,解得x=108g故答案为:(1)16;(2)2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