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过滤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称取一定量食盐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衣服晾干B石蜡融化C粮食酿酒D酒精挥发3已知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的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在上述条件下,测得
2、1体积的甲气体(化学式为X4)和6体积的乙气体(化学式为Y2)完全反应生成了4体积丙气体,则丙的化学式为( )AX2Y3BXY3CXY6DXY24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6B质子数为6C电子数为6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B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因此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6下列物质
3、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化钠B液态氧C二氧化锰D硫酸7要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后的残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蒸发溶液 过滤 溶解 水洗 烘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8下列属于分子式的是()AFeBH2OCNaClDHe9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质屋顶燃烧B消防用水汽化C电线拉断D拱柱摔碎10对于Mg2+和Mg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11如图是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
4、于分解反应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D化合物Z与W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36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洁净的空气C食醋D冰水混合物13日常生活中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用品中的氟、钙、碘、铁等指的是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14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a高于b,该物质是()A氢氧化钠固体B生石灰C硝酸铵晶体D氯化钠晶体15关于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阴离子,是阳离子B属于不同种元素C是原子D化学性质相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所示,铁丝和硫
5、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乙发生的现象是_(2)实验甲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3)实验前两个集气瓶底部预先装有少量水,作用分别是: 甲_,乙_(4)实验甲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有200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_g;(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_g;(3)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溶液质量为_g18(8分)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
6、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1)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氯化钠中氯元素与钠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_;(3)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_;(4)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低钠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的质量不宜超过_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若每日食用5g该品牌低钠盐,请你算一算,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仅为等质量氯化钠中钠元素质量的百分之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_(填“元素”或“原子”)。举一厨房中发生的变
7、化属于缓慢氧化的实例:_。“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作用。多喝硬水易得白内障,生活中硬水要通过_降低硬度后才能喝。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_。选项事实解释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食品中的化学食品包装中常充N2 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_ 。青少年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钙的食物来源以牛奶及奶制品为最好。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文字说明。若儿童每天至少需要 0.6g 的
8、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每人每天要喝_盒这种牛奶。(3)农业生产中的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看到一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标有含氮量16%的说明,同学们产生了疑问, 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多少?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查找资料)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C、E装置,加热,E中的现象是_。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B中的现象
9、是_。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_。(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149g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152.4g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g。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质量分数为_。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纯度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手握着试管,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如水中,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
10、B正确;C、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对点,故错误;D、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故错误。故选B。2、C【解析】A、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蜡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B【解析】反应物中X的个数是4个、Y的个数是12个,所以生
11、成物中也必须有这些,而生成物丙的前面系数是4所以化学式中含有一个X和3个Y就行。故选:B。【点睛】先根据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写出它们的分子个数,再计算各个原子的个数。4、A【解析】试题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碳14的中子数=14-6=8 ,A错误。故选A。考点:原子的结构5、B【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该选项说
12、法不正确;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铜锌合金和稀盐酸混合时,反应前后铜质量不变,但是铜不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6、C【解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氯化钠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液态氧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锰由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硫酸中有氢、硫、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7、C【解析】试题分析:回收二氧化锰的步骤是:溶解、过滤、水洗、烘干。故选C.考点:实验操作8、B【解析】A、Fe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
13、原子直接构成的, Fe是铁的化学式,不是分子式,不符合题意;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是水的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NaCl是氯化钠的化学式,不是分子式,不符合题意;D、He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 He是氦的化学式,不是分子式,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如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9、A【解析】A、木质屋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14、B、消防用水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电线拉断只是将其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拱柱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C【解析】试题分析:离子是原子经过得失电子形成的,所以两种微粒中电子数不会相等,镁离子比镁原子少两个电子,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但是二者质子数相同,都能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考点:物质构成和离子与原子区别11、B【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X、Y分别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Z、W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15、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详解】由分析可知: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都是氧化物,故B正确;C、参加反应的Y是氧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前后发生改变,故C错误;D、化合物Z与W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二氧化碳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18,故D错误。故选B。12、D【解析】A、矿泉水中有矿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
16、】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13、D【解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氟、钙、碘、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14、C【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因而溶解后,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b高于a,故A 错误;B、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因而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b高于a,故B错误;C、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
17、收的热量,因而溶解后,溶液温度降低,瓶中气温降低,气体体积变小,使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a高于b,故C正确;D、氯化钠溶于水时,没有明显吸热、放热现象,也就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D错误。故选C。15、B【解析】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详解】A、的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的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都是原子,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的最外层电子数数都为8个,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18、化学性质相似,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发出明亮的紫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解析】(1)由实验的装置可知,实验乙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紫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由实验的装置可知,实验甲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可在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
19、;由于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可在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少量水,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4)实验甲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25 100 400 【解析】(1)设继续加入的食盐的质量为x,则200g10%+x=(200g+x)20%,x=25g;(2)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得,200g10%=(200g-y)20%;y=100g;(3)设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为z,则10%的溶液中的溶质与25%的溶液中的溶质之和等于20%溶液中的溶质,200g10%+z25%=(200g+z
20、)20%,z=400g。18、58.5 71:46 39.3% 8.4g 70% 【解析】(1)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23+35.558.5; (2)氯化钠中,氯元素与钠元素的质量比为:35.5:2371:46;(3)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4)解:设 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不宜超过的质量为x。,x8.4g;(5)5g 该品牌低钠盐中含钠元素的质量=;5g氯化钠中含钠元素的质量=;。答: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仅为等质量氯化钠中钠元素质量的70%。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元素 食物腐败(合理即可) 吸附 煮沸 C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 检查装置气密性 无
21、色酚酞试液变红 石灰水变浑浊 3.4 14% 79% 【解析】(1)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含碘的碘酸钾,来增加人对“碘”的摄入量,这里的“碘”是指碘元素。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食物腐败就是厨房中常见的缓慢氧化。(合理即可)“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因此活性炭在此起吸附作用。煮沸能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故生活中的硬水通过煮沸可以降低硬度。因为多喝硬水易得白内障,所以生活中硬水要通过煮沸降低硬度后才能喝。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C。A、食物变质过程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其实质是食物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解释正确;B、结构决定性质,分子的结构不同,其化学性质就不同。因为CO和CO2这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CO(煤气)有毒而CO2无毒,解释正确;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其原因是:汞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该过程中汞原子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解释错误; D、因为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解释正确。故选C;(2)食品中的化学食品如果跟氧气接触容易腐败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丰台区高三一模高考政治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施工单位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
- 2025年终思想工作总结模版
- 图书角的布置与管理
- 阿坝职业学院《文学研究方法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东学院《拓展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中医药大学《幼儿园舞蹈创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智能交通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电网数字化项目工作量度量规范应用指南(2020版)
- 2024年护士资格证考试三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650题)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SLAM介绍以及浅析》课件
- 药物过量病人的护理
- 合同签订执行风险管控培训
- 2024年外聘电工安全协议书
- 2023年上海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圆压轴题(原卷版+解析)
- xx公路与天然气管道交叉方案安全专项评价报告
- DB11∕T 1882-202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