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讨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变化以及不良反响。方法: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并与应用生理盐水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作对照观察,在治疗2周后进展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进展比照。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IB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不良反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不宜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关键词降纤酶;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并多发病,其致残率、死亡率均较

2、高,迅速恢复脑的灌注和减少神经元损伤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两个重要策略。我院急诊科于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其中应用降纤酶治疗36例,与复方丹参治疗进展比照研究,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纤维蛋白原情况,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年龄在3580岁之间;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神经病学术会议拟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卒中发生在1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经头颅T扫描排除出血性卒中;有明确的肢体瘫痪肌力0级的非昏迷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1.5g/L。排除对象:对有明显出血倾向或血小板80109/L、妊娠、过敏体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3、心房纤颤、1周内应用过纤溶药物或蛇毒类制剂、血压180/120Hg且经治疗持续不降、可疑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不予入眩将74例入选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3580岁,平均59.79.9岁,有高血压病史16例,糖尿病史3例,高血脂病史2例;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679岁,平均60.89.7岁,有高血压病史15例,糖尿病史2例,高血脂病史1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注射用降纤酶,首次剂量为10U,以后隔日5U,共3次,均参加生理盐水100l中静滴;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针20l参加生理盐水250l中静滴

4、,1次/d,连用2周。用药期间同时给予常规药物,不得使用其他抗凝剂及溶栓药物。1.3实验室检查用药前及用药期间间隔12d检测血浆FIB对照组在治疗完毕后检测及出凝血时间,疗程完毕或病症加重复查头颅T。1.4疗效断定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拟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展评分,并对两组治疗前后FIB变化进展比拟。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资料的特征比拟采用t检验及2检验。两组治疗前后FB变化的比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拟采用2检验。转贴于论文联盟.ll.2结果2.1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

5、前特征治疗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浆FIB程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略2.2治疗2周后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拟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略2.3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比拟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比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IB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变化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降低不明显(表3)。2.4实验室检查两组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不良反响治疗组有1例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治疗2周后复

6、查头颅T无颅内出血,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响。3讨论急性脑梗死是由于部分脑血流突然中断引起部分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致的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死亡率仅次于心肌梗死和癌症,同时它也是造成终身残疾的首要原因3。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根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改善缺血脑组织的供血;二是保护缺血脑组织,减轻(或防止)各种继发性损害。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挽救缺血脑组织的最正确方案,但是,溶栓治疗严格受时间窗的限制,很难普及使用,研究说明,降纤酶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发病在1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状态4。脑梗死病因很多,其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可以使血液黏滞度增加并使部分脑血流量降低,还可透过血管内皮细胞积于动脉壁引起

7、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降纤酶是单一成分的蛋白水解酶。它的作用机制为5:通过切下纤维蛋白原的纤维蛋白肽A而降解纤维蛋白原,使纤维蛋白原转化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产物,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程度降低,继而降低血液黏度;由于消耗了血栓形成需要的底物而起到抗凝作用;通过刺激内源性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或诱发血管壁释放内源性tPA,以及减少纤维蛋白原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激活而起到部分溶栓作用,但对血液凝固因子血小板出血时间几乎不发生影响,出血不良反响小,使用平安。本研究显示:降纤酶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清楚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提示

8、降纤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降纤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效果是肯定的,治疗组2周后复查头颅T未见颅内出血,但有1例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与对照组比拟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由于样本例数少,不能完全证明降纤酶的平安性。不过,刘秀琴等4对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进展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认为降纤酶能有效地改善发病在1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状态,而发病6h以内开场用药疗效更显著,但有增加颅内外出血事件的风险,出血事件的发生与血浆FIB程度相关。因此,我们认为在地市级医院对不宜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2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GregryJ,DelZpp.Thrblysis:frtheexperientalfindingstthelinialpratieJ.erebrvasDis,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