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代设计思想_第1页
中国国代设计思想_第2页
中国国代设计思想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一)技艺相通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技术与艺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性与技术性的统一,也体现了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反映了古代对造物设计的本质认识。(二)材美工巧时荀子荣辱中就有“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的名言。考工记不仅记录了先秦时期官府手工业的设计成就、制造工艺和制作规范,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一些天、地、材都是自然因素,也是造物的基本条件,而工巧则指人的主观因素,包括劳作、创造、技艺。“材美工巧”所体现的系统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兼利万物”的哲学思想影响和人的宇宙观,从(三)物以致用为本瓦器。西汉刘安在淮南子素平实的民风,他是从国家治理方略层面探讨“器”与“饰”

2、的关系。重功用的工艺思想可以说综观于整个工艺发展史的全过程中。汉代王符在潜夫论笺就有“百工者,用,也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雕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在中国美与善始终是统一的,即荀子所谓的“美善相乐适应的。这种尺度的适宜,在工艺造物中,反映了艺术造物中追求的科学精神。(四)文质彬彬在工艺设计中,用与美的统一实际上就是文与质的统一,作为工艺设计的原则,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被人申为人的品貌。中国古代长期以来持续不断的关于文与质的论争,反映在工艺设计上,正是功能与装饰性的论争。表现为装饰行为的肯定与否定的选择关系,也就是对自然与雕饰之间的选择关系。后文”等与儒家思想所倡导“文质彬彬”

3、的美学主张相比,均显得十分片面。调的“形式追随功能”以及之后包豪斯所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口号是不谋而合的。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式各样的器物无不感性地证实了文质兼备、美与善的统一。(五)顺物自然、素朴质真理想,又是十分深刻的。它切人了艺术把握世界的最神圣的理想之地,即“大音希声拙”的天然之圣境,是一种得于自然又超乎于自然的审美体验。“器完不饰”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目的是提倡朴素平实的民风,它是从国家治理方略层面探讨“器”与“饰”的关系的。人原本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依赖大自然的环境而生衍繁殖。因此,先民们在进行一些工艺然。明代的计成在园冶中云海德格尔所崇尚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处。

4、义。(六)制器尚象传统文化中对造物设计原则的研究,虽然没有形成系统,但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看法象。古人类在观察世界思索世界的时候,不是求诸逻辑,而是借助形象,以“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用具体的形象来象征事物实现的种象征符号,引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对“道”探求的渴望,“器”则成为解读和承传宇宙间万物之“道”的察与抽象,不仅反映在历代器物的造型上,对服饰设计、图形设计以及色彩设计中都得到了明确的展现。“尚象”的设计思想包含二层意思:其一,“尚象”设计是对于宇宙万物的再现。这种再现,不仅限于对外界物象的外表模拟,而且更着力于表现万物的内在的特性;其二,“尚象”设计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又是一个

5、创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望天空,远眺大地,观四时流转,察宇宙变化,以诗意的目光打量世界,进而上升为哲学的表达,由此形成了中国古典哲学“诗性智慧”的品格。正是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的关照工艺造物的目的是为了用,即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追求物品最大的实用性便成为造物的首要任务。长物志便贯穿始终的注重了这种“以用为本”思想。卷六几榻部尤为显著。此卷主要为明代家具的记载。家具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其价值首先体现为一种物 不仅仅限于睡眠,还用于餐聚会友,品茗清谈。至明代,榻的作用更倾向于后者。榻座一尺二寸,与人的脚掌至膑骨的长度相适,上身重量着重于骨盆与股

6、骨,从而减轻脚部压力,但适宜的长度又不使脚有悬垂不稳定之了。仍得原味。亦有之。(八)象以载器,器以象制 这个器(提水功能)必须依附一个象即形式来实现,也就是说功能要靠形式来承载(“象以载器”)。 的本质特征而论,形式服从功能无疑是正确的、基本的。作为为人而用的器物、建筑等人为事物,其形式必然的原理、结构、材质、工艺、形态、色彩等的内在凝练。器(功能)是受象(形式)制约或规定的。古代将“器、象、制”三者联系在一起思考,是因为功能必须通过形式这个载体表现出来,即通过具体的形象、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来,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构成了人为事物功能美的基本范畴,表现出古人的造物意匠和讲究实效的传统。人类自从有了造物

7、和为造物而进行的设计,便同时产生了对设计、造物的认识和思考。无论中外,工艺设计思想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内涵,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工艺设计实践的发展与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 (七)物以载道人对于工艺造物的使用、占有的态度和思想意识,会对造物以及工艺设计产生重要影响。在原始社会时 期,人与造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纯洁的理想关系,它体现着人类造物的本质构思,为了生活之需而创造了实用物,物的实用与美化完全统一,确有一种不可超越的典范意义。而在阶级社会中,私有制使人与物的关系变为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如何看待物,不仅成为一种道德意识,而且成为一种支配和影响工艺设计的工艺思想。其政治性规范性不仅在社会地位、经济

8、地位等方面把人划分成各种不可逾越的等级,而且把一切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甚至自然之物,都含括其中,纳入它规定的轨道,规范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不仅一篇上中对作为工艺质地都与人的品德相对应,人对于美德的向往通过器物来得到表达。城门几重、宫室多少,都与人的等级有关,属于“礼”的范畴。中国古代的宇宙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之分,宇宙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阴阳在这里成为五行的原动力。与此有关的数字频繁出现在古汉代根据五行原则,确立了东青、西白、南朱、北玄四方位,中央为土,即黄色,阴阳五行说已经与“礼制”思想作为互补,才使中国的设计思想有完整发展的空间。(九)虚实相生在古代造物的

9、设计过程中,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实体与空间关系的转化,以便使空间效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提出这一观点最早为老子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30为轮毂的,毂是车轮中间车轴贯穿处的支承圆木。车毂是中空的,用以支承车轴和底盘,才能发挥车的功用。埏埴是指和土制作陶器,有了器皿中虚空的地方,器皿才能盛物。盖房子要开门窗,有其空间,才能发挥房子之功用。有与无,即实体与空间、虚与实在这里是互为作用的。为尺度的,就其哲学基本精神而言,老庄之“道”就是一种“大美”而“不言”的“虚使自然界的虚情与实景交融,在布局中处处运用“借景虚与实的统一相生,成为古代工艺设计核心的审美特质和构成原

10、则。(十)居移气,养移体建筑的功用在人类社会中必须也必然与文化观念建立起联系。认识到建筑对人类文化性的能动造就作用乃是对建筑艺术主动把握的标志之一,这在孟子尽心篇中有明晰而深刻的论述。孟子云:“居移气,养移 筑的精神作用。古代文人园林的彰显就借助于多种形式,可归为:山水情怀沉潜、精神涵养书写、文学语言渗 厅馆、园林、牌坊、楼宇、曲桥、回廊等建筑来说,其大部分是作为人游览、驻足、交际、娱乐、宣教、修读 的场所,是为了人的文化教养而设的建筑,都是以其非居住性为特征的建筑类型,这正是强调建筑对人造就的 艺术功能所导致的,是“居移气”这一理论影响下建筑观念的具体体现。作为生活的艺术和文化的环境艺术设

11、计,它的目的正是要创造一种可游、可观、可居的现实生活的理想之境,从而把生活世界与形而上追求真正地 联系起来,使人们去寻觅、去体悟人生的真谛和存在的意义。人们最终寻求的实质上是生活的艺术化。通过造 景和造境,通过适宜的生活场景、环境的建构,将自己的人格与精神追求物化于环境的艺术设计之中,使之成 为其通向理想境界的基础。这显然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最值得称道之处,也是其最富现代意义之处。(十一)人为物本,物因人用 “人为物本、物因人用”体现了古代农业造物的价值观和设计原则,是古人最基本的造物哲学思想。 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元代的王祯在农器图谱里提出了“人为物本,物因人用”的造物思想。现在学术界所谓从物本到人本到以环境为本,其实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系统观,但这个系统不谋而合的,但也不是偶然的,技术在进步,而古今设计思想却没有本质的差别。古代工艺设计的思想和实践,证明了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设计文脉。在当今提倡的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更品一样,在世界造物艺术设计文明史上享有一席之地。(12)精而便,简而裁体现了崇尚自然,顺物自然,返璞归真这一中国工艺设计中所遵循的原则。精练而适宜,简约而别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