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案范文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案范文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案范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案范文学问目标:1、 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 思索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力量目标:培育速读短新闻、筛选出有用信息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育学生喜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其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教学重点1、观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尝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育安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 速读、品读、感悟、争论。教具预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学问积存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

2、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表达方式,比拟简明扼要的文字,快速准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怀的事实。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提醒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衬托气氛,提醒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状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如: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盼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副题) 2.#教案# 导语 消息的#教案# 导

3、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奇、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谈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寻常所说的消息的构造是“倒金字塔”式,缘由就在于此。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局部。它承接#教案# 导语,阐述#教案# 导语所提醒的主题,或答复#教案# 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详细的表达与绽开。 4.背景 背景是指大事发生的历史环境和缘由,它说明大事发生的详细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衬托和突出主题效劳的背景既可在主体局部消失,也可在#教案# 导语或结尾局部消失,位置不固定。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终一段或一句话。说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

4、发。 二、了解背景,整体感知 1、简洁与学生回忆沟通有关香港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大事,为下文的理解学习作铺垫。(师生之间自由畅谈沟通,不局限答案) 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展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宝,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忧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打算制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掌握,因此导致鸦片战斗(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一八四二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给英国。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

5、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行侵害的表达。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殊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受了百年沧桑的香港最终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的一件大事。文章精彩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终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2、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分析本篇报道的#教案# 导语、主体、结语三局部的内容,理清思路。明确:#教案# 导语(第1自然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终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马上回归中国。作用:点题、提醒文章主旨

6、。主体(第2-10自然段):根据时间挨次,详细表达了英国殖民者的告辞仪式。结语(第11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三、研习课文:熟悉特写手法,体会场景描写1、文章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作新闻速写、新闻素描。主要是运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使某些精彩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2、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辞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晚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进行告辞仪式。进行其次次降旗

7、仪式。场景三:7月1日半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场景四: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3、报道重大历史大事,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忆,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港督府的修建,历史大事回忆,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精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大事,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特别大,使人在丰富的学问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四、

8、合作探究 1、从哪一角度来写新闻的? 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重,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感动,更没有对这一时间进展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拟新奇,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与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大事的过程中穿插了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头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2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明确:从字面上看,参与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逝在南海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

9、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标题一语双关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骄傲感。这个标题不仅提醒了大事的主题,而且新奇别致,寓意深刻。 3、比照手法 v 1、但这一次不同:永久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从这里升起。 v 运用比照,强调了这次升旗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终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的终结。 v 2、停靠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v “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构成形成鲜亮比照,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马上完毕,而作为特殊行政区象征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马上回到祖国的怀抱。 v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v 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比照手法,包含这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日黯然地从海上离去。成功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4、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精彩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终历史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 5、最终一次降旗仪式完毕后,彭定康将离去。世界各大媒体的记者都把镜头对准了港督府,中心电视台现场直播全过程,世人也都把目光聚焦在这里,等待着彭定康最终的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