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单元卷_第1页
地理人教单元卷_第2页
地理人教单元卷_第3页
地理人教单元卷_第4页
地理人教单元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单元过关随堂检测卷地理第1-页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限时35分钟随堂检测)第卷(共70分)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60分)(2015届扬州模拟)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展开奔月之旅。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下图为“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1. (K1.1,P2基础题)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级别有()A. 1级B. 2级C. 3级D. 4级2. (K3.2,P17基础题)当“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时,纽约(西五区)时间是()A. 12月15日10时11分B

2、. 12月15日8时11分C. 12月14日8时11分D. 12月14日10时11分3. (K3.3中难题)“嫦娥三号”升空至落月期间()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 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C. 扬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4. 易对“嫦娥三号”卫星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A. 太阳辐射B. 太阳活动C. 月球引力D. 行星运行(2015届徐州模拟)2013年11月3日,非洲出现了一次壮观的日全食现象。读图回答56题。5. 日全食发生时,被全部遮盖的太阳外部圈层是()A. 平流层B. 日冕层C. 色球层D. 光球层6. 日全食发生时()A. 太阳辐射减弱B

3、. 太阳活动增强C. 通讯信号消失D. 地球磁场紊乱7. (2015届连云港模拟)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A. 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B. 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C. 相邻两次太阳活动高峰年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D. 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8. (2015届扬州模拟)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C.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D.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015届镇江模拟)右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

4、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910题。9. (K3.1,P13基础题)图像最能反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流星运动D. 恒星运动10. (K3.2,P17中难题)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A. 2300B. 2256C. 2304D. 2152(2015届苏州模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2年11月8日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右图为四地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 某地居民边吃早餐边收看大会开幕式电视直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 地B. 地C. 地D.

5、地12. 大会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大的地点是()A. 地B. 地C. 地D. 地(2015届扬州模拟)读图,完成1314题。13. 图中四地自转速度的正确排列是()A. 线速度:丁乙B. 角速度:乙丙C. 角速度:丙乙D. 线速度:甲乙14. 当丁地出现极昼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午太阳高度:甲乙B. 正午太阳高度:乙丙C. 昼长:甲乙D. 夜长:甲丙(2015届连云港模拟)右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读图完成1516题。15. 该地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A. 1200B. 1300C. 1400D. 160016. 由图中信息推断,此日最可能是()

6、A. 夏至B. 冬至C. 春分D. 秋分(2015届连云港模拟)右图是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读图回答1718题。17. 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了2个纬度,则图中为()A. 2326B. 2426C. 2526D. 212618. 假设图中扩大为90,地球上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 75N上仍有极昼极夜现象D. 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2015届无锡模拟)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1920题。19. 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示的昼夜状况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0. 有关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 a点昼长夜短

7、B. b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C. 角速度a=bD. a与b地方时差是4小时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2分,共10分)21. (2015届连云港模拟)银河系和其他数以亿计的星系共同组成了整个宇宙,是目前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22. (2015届宿迁模拟)地球上的降水量随太阳黑子增多而增加。()23. (2015届模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略大于15/小时。()24. (2015届常州模拟)昼夜交替、时差、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都是主要由自转形成的地理现象。()25. (2015届盐城模拟)太阳高度变大的地方昼就变长。()第卷(共30分)三、 综合题26 (.,2基础题

8、)右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该日太阳直射在()(纬线),北半球的节气为()。(2) 该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填“大”或“小”)的时候。(3) 此时,b点处在一天中的()(填“日出”或“日落”)时分,季节为()季。(4) 此时,c点的地方时为()时,该日其昼长为()小时。(5) 根据不同指标,对此时的a、b、c三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 按自转线速度排序为b、c、aB 按正午太阳高度排序b、c、a C 按昼长排序为b、c、aD 按地方时排序为b、c、a27 (K33,P18202014届南京模拟中难题)

9、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一号”。下图为二分二至(北半球)时地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 “天宫一号”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为(),地球最接近公转轨道上处中的()处,公转速度变()(快或慢)。(2)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3)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处时,北京、上海和广州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序是()。(4) 在地球由处公转到处的过程中,南通昼夜长短的变化是()。28 (K33,P18202014届泰兴模拟改编较难题)左图为“地球某日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为“二分

10、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列依次为()。(2) 该日,C点夜长为() 小时,昼夜交替周期为() 小时。A是() 时。(3) 若左图所示日期过后,泰州地区昼渐长,则其表示的节气是();对应于右图中的()位置。(4) 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5)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分布规律是()。考点单元过关随堂检测卷地理第2-页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大气运动(限时35分钟随堂检测)第卷(共70分)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60分)(2015届扬州模拟)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

11、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是()A. B. C. D. 2.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A. 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弱B. 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弱C. 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弱D. 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弱(2015届扬州模拟)右图为“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 该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垂直方向气压差异B.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C. 近地面温度差异D. 近地面风向差异4. 下列风向的成因与图中原理类似的有()A. 西南季风B. 东南季风C. 东北信风D. 盛行西风(2015届宿迁模拟)右图为“从北极上空看地表部分气压带、

12、风带示意图”,图中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56题。5. 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A. 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B. 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 低气压带冷暖气流相遇形成D. 中纬西风带西北风6. 与地中海气候形成有关的气压带和风带是()A. 与B. 与C. 与D. 与(2015届南通模拟)右图为不同节气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 图示气压带的名称是()A. 赤道低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8. 甲节气时,江苏省的气候特征是()A. 炎热干燥B. 高温多雨C. 温和多雨D. 秋高气爽(2015届盐城模拟)读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

13、示意图,完成911题。9. 图中气压带的名称是()A. 赤道低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10. 图中三地风带位置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11. 对图示气压带风带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所示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B. 图所示时段,地中海沿岸多雨C. 图所示时段,巴西草原一片葱郁D. 图所示时段,美国中部热浪滚滚(2015届宿迁模拟)右图为“亚洲局部区域2013年12月21日3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风力:上海大于乌鲁木齐B. 天气状况:东京为阴雨天气C. 风

14、向:南昌为偏南风D. 气温:乌鲁木齐高于北京13. 图中沿包头北京一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应是()(2015届连云港模拟)读世界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盛行风示意图,回答1415题。14. 该月份最可能是()A. 1月B. 5月C. 7月D. 8月15. 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6. 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015届连云港模拟)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季奥运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读索契位置示意图及其气候资料图,完成1718题。17. 对索契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15、)A.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多雨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全年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D.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18. 影响索契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地形 大气环流 洋流 海陆位置A. B. C. D. (2015届常州模拟)2013年11月13日,世界气候大会在波兰华沙开幕,会议推动各国政府在2015年达成一个全球性气候协议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包括一些重要的新决议,通过保护森林、节能和灾害预防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读图完成1920题。注:圆形大小表示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大小。19. 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A.

16、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B. 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量较大C. 城市化速度与碳排量呈正相关D. 各国应承担同等的碳排放责任20. 当前我国应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是() 开展植树造林 减缓工业化进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开发新能源A. B. C. D. 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2分,共10分)21. (2015届连云港模拟)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2. (2015届连云港模拟)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出现南北移动的根本原因。()23. (2015届淮安模拟)我国江淮地区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的“梅雨”是气旋影响下的天气特征。()24. (20

17、15届南京模拟)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分布有夏季湿热、冬季干冷的地中海气候。()25. (2015届泰州模拟)全球气候变化即全球气候变暖。()第卷(共30分)三、 综合题26 (K92,P4144中难题)下图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2) 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甲地此时风向为()。(2分)(3) 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气压(),阴晴变化为()。(3分)第26题 第27题27 (.;.,3届真题中难题)上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

18、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分)(1) 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判断北半球大致为()(季节)。(2) 图中表示()气候,它形成的原因是()。() 图中表示()气候,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图中表示()气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和气候在东亚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气候的形成原因是()。该季节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该季节南亚地区盛行()(季)风,该季风的形成原因是()。28 (K89,P38442015届徐州模拟较难题)图1是“某时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 图1所示时刻,

19、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地点(填数字序号)。(2) 就气压状况看甲为()中心,此时被甲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3) 就气流状况看乙天气系统名称为(),其四周的气流方向如图3中的()图所示。(4) 图1所示时刻,上海市的风向为()。(5) 在图4中的直线上补画箭头,以表示图1所处季节的季风环流。考点单元过关随堂检测卷地理第3-页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限时35分钟随堂检测)第卷(共70分)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60分)1. (2015届南通模拟)右图为三峡大坝景观图,在水循环环节中,受水库影响最小的是()A. 下渗B.

20、蒸发C. 径流输送D. 水汽输送(届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读图回答题。 (.基础题)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A 雨水 B 地下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冰川融水 (.中难题)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A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B 植被覆盖率提高C 全球气候变暖D 围湖造田4. (2015届镇江模拟)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A. 使水呈三态变化B. 加速了冰川的融化C. 造成海平面下降D. 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

21、(K102,P56中难题)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A B C D 6 (K112,P58中难题)图示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A 增温增湿B 增温减湿C 降温减湿D 降温增湿(届常州真题)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基础题)属于水循环中地下径流环节的是()A a B b C c D d (.,基础题)该城市在路面改造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这种改造会使图中四个环节量的变化()A a 增加 B b 减少 C c 增加 D d减少9 (K11.22015届淮安模拟基础题)下列图中,正确表示洋流模式的是()(2015届扬州模拟)右

22、图为“某大洋局部海域洋流模式图”,a、b箭头表示风带的盛行风向,读图完成1011题。10. 如果该海域属于太平洋,则()A. 位于南半球,使沿岸增温增湿B. 位于南半球,附近形成著名渔场C. 位于北半球,使沿岸降温减湿D. 位于北半球,附近形成著名渔场11. 图中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a控制下,高温多雨B. a控制下,温和少雨C. b控制下,温和多雨D. b控制下,高温少雨(2015届镇江模拟)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12. 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 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

23、东侧为暖流D. 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1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A.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B. 能使海洋污染范围不变,污染程度减轻C. 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D. 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2015届南京模拟)右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1415题。14. 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15. c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A. 增温增湿B. 增温减湿C. 降温增湿D. 降温减湿16. (2015届苏州模拟)右图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解决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A. 增加人工降雨B. 修建梯

24、田C. 大力开采地下水D. 跨流域调水(2015届连云港模拟)“母亲水窖”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01年开始实施的慈善项目,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水窖,是中国特定区域产生的特定名词,指的是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罐状(缸状、瓶状等)容器。据此回答1718题。参照PDF17. 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的环节是()A.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D. 径流18. 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哪项矛盾()A. 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B.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 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D. 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2015届镇江模拟)根据北京市南水北调配

25、套工程总体规划,2014年10月,“南水”将正式进京,每年输入约10亿立方米。但是有关部门表示,“南水”并不能真正解“北渴”。右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 图中调水线路A、B、C三段中,可以自流的是()A. AB. BC. CD. 均不能自流20. “南水”并不能真正解“北渴”的根本原因是()A. 北京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B. 南方水资源数量小有限C. 北京人均水资源很少,矛盾突出D. “南水”的水质污染严重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2分,共10分)21 (K172015届常州模拟基础题)造成水资源分布有明显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

26、空间分布不同。()22 (2015届靖江模拟基础题)在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中,以洪涝和干旱的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23. (2015届南京模拟)南京降水丰富,不存在水资源紧缺问题。()24. (2015届南通模拟)逆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系统只分布于南半球。()25 (.15届无锡模拟)我国的塔里木河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促进陆地淡水的更新。()第卷(共30分)三、 综合题某大洋两岸示意图26 (K101,P562015届南京模拟较难题)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 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数字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2) 洋流A的性质为(),对沿岸气候起到()作用

27、。(3) 在图示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填数字)。简述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27 (.届徐州模拟)读“局部洋流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分)(1) 此海区属于()半球,图示a、b、c、d洋流构成了()(中低纬或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时针方向流动。(2) a、c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判断理由是()。c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作用。(3) 若某油轮在甲处海域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可能随洋流向()(方向)扩散。请简述洋流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28 (K172015届扬州模拟较难题)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28、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2)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目前已实施调水的线路是(),它是人类通过()(水循环环节)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3) 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最为严重的地区,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其短缺的原因?()。(4) 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考点单元过关随堂检测卷地理第4-页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限时35分钟随堂检测)第卷(共70分)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60分)(2013届真题)

29、右图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 (K61,P7374基础题)甲处地质构造为()A 向斜B 背斜C 断层D 地堑2 (K61,P7374基础题)甲处谷地成因是()A 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B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C 断层处岩石破碎D 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3. (2015届南通模拟)下列地貌由水循环塑造的是()(2015届南通模拟)下面为四幅地貌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 四种地貌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峨眉山、石林B. 圣海伦火山、沙丘C. 圣海伦火山、峨眉山D. 石林、沙丘5. 、地质作用中,形成圣海伦火山山体岩石的是()A. B

30、. C. D. (2015届南京模拟)读地质构造简图,完成第68题。6 (K6.1基础题)最有可能找到石油资源的地质构造是()A B C D 7 (K6.1基础题)从山地的成因来说,地是()A 断块山 B 火山 C 背斜山 D 向斜山8 (K6.1中难题)导致图中处形成谷地的主要作用是()A 地壳运动 B 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火山活动9 (5届徐州模拟基础题)暴雨天气,在甲处最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 地震 B 泥石流 C 洪灾 D 滑坡(2015届盐城模拟)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留下一定的痕迹,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大理石柱的痕迹记录下了自建成后该地区发生的一切。读右图,完

31、成1011题。10. 图中的石柱岩石属于()A. 沉积岩B. 变质岩C. 侵入岩D. 喷出岩11. 对石柱遗存痕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该地区发生过火山活动B. 该地区地壳发生过升降运动C. 公元79年以来该地下沉幅度曾达6.3米D. 全球变暖是造成痕迹位置变化的主要原因(2015届扬州模拟)右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a至e为水循环环节,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1214题。12. 关于图中水循环叙述,错误的是()A. 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B. 台风登陆属于c环节C. ae环节联系了四大圈层D. 人类影响的最主要环节是d13. 关于图中地壳物质循环叙述,正确的是()A

32、. 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B. 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C. 石灰岩属于岩石类型D. 岩浆活动形成了岩石14. 下图中属于d环节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 B. C. D. 15 (K6.22015届通州模拟中难题)河谷会出现连续河湾,是因为()A 凸岸侵蚀、凹岸堆积B 凸岸堆积、凹岸侵蚀C 南岸侵蚀、北岸堆积D 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015届南通模拟)右图为莱茵河谷及两侧断块山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 莱茵河谷的地质构造属于()A. 背斜B. 向斜C. 地垒D. 地堑17. 莱茵河谷地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作用B. 流水堆积作用C. 风力沉积作用D. 风力

33、侵蚀作用(5届淮安模拟)图为我国西北某农业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题。 (.基础题)该类农业区所在地形属于()A 冲积扇B 河流沿岸平原C 河边滩地D 河口三角洲 (.基础题)此类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力沉积B 流水沉积C 冰川沉积D 流水侵蚀 (中难题)这里聚落的分布特点()A 分散在山区 B 集中于山前地势较高的地方 C 呈条带状分布于山麓或河流两岸 D 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2分,共10分)21 (K6.12015届无锡模拟基础题)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以水平运动为辅。()22 (K6.120

34、15届江浦模拟)地质构造常常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最常见的有褶皱和断层。()23 (5届无锡模拟中难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弱。()24. (2015届常州模拟)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山区城市较少。()25. (2015届苏州模拟)各自然因素中,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气候。()第卷(共30分)三、 综合题26 (K6.22015届南京模拟基础题)读下图“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1) 图示两种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2) A地貌类型是(),常形成于()。B地貌类型是(),常形成于()。(3) A图地区交通运输方式一般以()运

35、输为主,线路选址通常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和()。(4) B图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原因是()。27 (K52015届连云港模拟)读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 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2) 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B(),C(),D()。(3) 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到形成(),又到新的()形成。28 (K6.12015届南京模拟)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写出图中A、B、C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A() ;B() ;C() 。(2) 判断A处地质构造的理由是()。(3) C处地形为(),其成因是

36、()。(4) B、C两处构造中,有利于储存石油的是(),B、C两处构造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5) 如果在此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在()处的地下。考点单元过关随堂检测卷地理第5-页地理必修一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限时35分钟随堂检测)第卷(共70分)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60分)1. (2015届泰州模拟)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东南沿海相符合的是()A. 气候干旱,降雨少B. 风力作用强烈C. 流水侵蚀显著D. 植物稀少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2 (K141

37、中难题)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A 海拔较高 B 纬度较低C 降水较多D 距海较远3 (K141较难题)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整体性特征4. (2015届常州模拟)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碳流动环节是()A. B. C. D. (5届淮安模拟)读图完成题。 (基础题)从到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B 非地带性现象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D 从赤道向

38、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基础题)从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 B 海陆分布 C 海拔 D 水分(2015届镇江模拟)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7. 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地壳上升B. 砍伐植被C. 气候变化D. 农业开发8.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 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 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5届宿迁模拟)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t3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t1时期t3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910题。

39、9. t3时期图示断面处的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B. 区域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 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D. 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10. 该河流下游地区近年来洪涝灾害多发,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 B. C. D. (2015届盐城模拟)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其垂直自然带明显。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及该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113题。

40、11. 图中甲所在的自然带是()A. 热带荒漠带B. 热带草原带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2. 非洲大陆沿赤道东西部自然带迥异,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洋流C. 海陆位置D. 地形13.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北坡高于南坡,是因为南坡()A. 迎风坡降水多B. 地势陡峭C. 向阳坡热量较多D. 纬度高热量较多14 (K1412014届扬州模拟较难题)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周边空白处表示海洋。若此图陆地是亚欧大陆,则a、b、c、d四地沿海地区的陆地自然带名称相同的是()A a和b B b和cC c和d D d和a(5届泰州模拟)右图为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

41、自然带的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中难题)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北坡明显高于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海拔高度B 水分状况C 热量差异D 土壤状况16 (K14.1较难题)山地可能位于()A 北半球温带地区B 南半球温带地区C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015届无锡模拟)下面左图为我国东部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 造成自然带沿方向更替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差异B. 水分差异C. 经度差异D. 高度差异18. 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A. 南坡地形坡度比北坡小B. 南坡山麓地势低,

42、垂直高差大C. 北坡地势高,太阳辐射强D. 北坡降水少,昼夜温差小(2015届南通模拟)下图为“世界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 某大陆植被类型的更替现象()A. 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 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C.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水分条件D. 在南半球高纬地区最为显著20. 有关、植被类型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有重叠B. 、植被类型分布的纬度较相似C. 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内的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D. 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内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2分,共10分

43、)21 (K14.12015届如皋模拟基础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导致这种地域分异的根本原因是海拔差异。()22. (2015届扬州模拟)青藏高原隆起加剧了东亚季风的强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3. (2015届苏州模拟)“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4 (K12.12014届泰州模拟基础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物循环过程中的物质循环。()25 (K14.12015届淮安模拟基础题)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自西向东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第卷(共30分)三、 综合题26 (K13.12015届江苏模拟中难题)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

44、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1) 图中所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是相互()、相互()、相互()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性。(2) 在上述要素中,()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3) 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后的各要素变化特点:气候:();水文:();土壤:();地貌:()。27 (K14.12015届南京模拟较难题)读右图回答问题:(14分)(1) 图中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为基础的。(2) 图中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为基础的。(3) 图中

45、自然带是()带,该自然带对应气候类型主要是()。分布规律是()。(4) 图中自然带是()带,该自然带在大陆西岸对应气候类型主要是()。形成原因是()。(5) 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对应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的主要特征是()。(6) 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28 (K14.12015届常熟模拟较难题)读下面左、中、右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 中间一幅图中出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与()(左图或右图)相同,反映的是()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形成的基础是(),影响因素是()。(2) 左图中AC依次出现的自然带反映的是()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形成的

46、基础是(),影响因素是()。考点单元过关随堂检测卷地理第6-页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限时35分钟随堂检测)第卷(共70分)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60分)(2015届南京模拟)右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读图完成第12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是甲B. 出生率最低的是乙C. 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丙D. 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2. 与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 甲B. 乙C. 丙D. 丁(2015届盐城模拟)读我国某省1964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柱状图及近几年人口

47、增长曲线,完成34题。 3. 目前,该省人口增长处于()A. 原始低增长阶段B. 加速增长阶段C. 增长减缓阶段D. 低速增长阶段4. 对该省19642010年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儿童人口持续增长B. 青壮年人口持续增长C. 老龄化问题一直很突出D. 近三十年人口总数下降(2015届徐州模拟)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调整了“生育二胎”的人口政策,放宽“二胎”政策的焦点在放宽“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城市家庭可以生育二胎。据此完成56题。5. 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A. 环境承载力增大B.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C. 人口增长变缓D. 人口数量急剧减少6. 全面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主要目

48、的是()A. 调整人口性别比例B. 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C. 促进东西部平衡发展D. 平衡城乡人口比例(2015届宿迁模拟)下表反映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读表完成78题。年份(年)常住人口总数(万人)60岁及其以上人口(万人)平均每个家庭人口数其中外来人口(万人)外来人口男女性别比20031 356.9170.12.91256.3150.820131 961.22462.45704.5118.97. 以上数据表明,10年来北京()A. 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B. 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C. 外来人口女性比例增加D. 人口流动规模趋于减小8. 外来人口对北京市的影响可能有() 促进社会经济发

49、展 加剧人口老龄化 加重基础设施压力 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A. B. C. D. 9. (2015届淮安模拟)右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分析右表可得出,推动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1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A. 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B. 各国个人收入的差异C. 各国宗教信仰的差异D. 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2015届连云港模拟)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

50、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011题。10. 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 B. C. D. 11. 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B. 生态环境恶化C. 技术人才外流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2015届南通模拟)右图为20世纪5090年代某地区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12. 该地区()A.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 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C. 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 人口自然增长趋缓13. 有关甲、乙时期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时期人口迁移均以迁出为主B. 甲、乙时期人口迁移均以迁入为主C. 甲时期以人口迁出为主,乙时期以人口迁入为

51、主D. 甲时期以人口迁入为主,乙时期以人口迁出为主14.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 凡是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 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千米以上(2015届淮安模拟)右图为“某地2007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1516题。15.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 人口的老龄化B. 婚姻家庭C. 政治因素D. 经济因素16. 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 甲、乙B. 甲、丙C. 乙、

52、丙D. 乙、丁17. 我国婚姻法对初婚年龄的规定,其意义在于()A. 稳定婚姻关系B. 延长生育时间C. 缩短世代更替周期D. 延长亲子年龄差距18. 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B. 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C. 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D. 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19.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多子多福” 男性偏好 “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重视

53、子女质量 注重自我发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A. B. C. D. 20. “丁克”(DINKS)家庭,也称为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 No Kids”缩写的音译,其含义为“双份收入,不要孩子”。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特征是()A. 传统农业文化B. 现代工业文化C. 现代大城市文化D. 欧美文化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2分,共10分)21. (2015届徐州模拟)就某一区域而言,人口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22. (2015届连云港模拟)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的地区,其人口数量在减少。()23. (2015届徐州模拟)经济因素

54、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24. (2015届徐州模拟)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的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呈正相关。()25. (2015届南通模拟)区域人口数量与人口容量相当,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第卷(共30分)三、 综合题26. (2015届镇江模拟)根据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问题。(10分)(1) 儿童占较高人口百分比的是()国,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反映了该国属于()(类型)国家。(2) B国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的特点。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

55、问题主要有:()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1999年的0.877,但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国对于生育必须严加控制的原因是:()()。27 (K202015届如东模拟较难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若图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填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为标准来划分的。(2)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二是()。(4) 若A、B代表城市,C代替农村,那么图

56、中表示由农村到城市人口迁移的是()(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为标准划分的。(5)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国家历史上和()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28. (2015届常州模拟)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1 615万,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死亡率为0.708%;自然增长率为0.505%。材料二: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1) 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

57、特点是()、()、()。(2) 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这个人口问题,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和()。(3) 右面漫画反映了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4)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考点单元过关随堂检测卷地理第7-页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限时35分钟随堂检测)第卷(共70分)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60分)(2015届镇江模拟)读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3题。1. 甲、乙、丙、丁四功能区中,属于工业区的是(

58、)A. 甲B. 乙C. 丙D. 丁2. 若各功能区分布合理,则盛行风向最有可能是()A. 西南风B. 东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3.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ab间地租变化的曲线是()(2015届南通模拟)读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 N、O、P、Q四处中,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业距离市中心的最远区位是()A. N处B. O处C. P处D. Q处5. O处地租较N处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O处位于工业区B. O处交通通达度高C. O处人口密度大D. O处距离市中心远(2015届宿迁模拟)右图为“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6. 中心商务

59、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A. B. C. D. 7. 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 高附加值产业集聚B. 外来人口迁入C. 原有基础设施完善D. 逆城市化发展(2015届无锡模拟)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右图所示状况。读图回答89题。8. 右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A. 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B. 老龄人口增多C.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D. 人口密度变小9. 伴随着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A. 商业用地减少B. 居住用地扩大C. 交通用地减少D. 工业用地扩大(2015届无锡模拟)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

60、中心的城市带规划图,读图回答1011题。10. 图中城市等级共分为()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11. 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A.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多B. 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大C. 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D. 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2015届徐州模拟)右图为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12. 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A.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 城市用地面积扩大C. 城市绿地增加D.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3.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应避免()A. 构建和谐人居环境B. 城市化水平超过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