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_第1页
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_第2页
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崩溃,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逐步发生了动摇,这引发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反思,蔡元培就是其中出色的一位。蔡元培是标准的儒家学者,但他却能对儒学思想进展深切反思,这一点尤为可贵。对“儒学独尊的深切反思,成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逆向来源,儒学重伦理教育、轻自然科学教育,儒学尚继承、轻创新等弊端,从反方向上给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以重要的启示。(二)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蔡元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但他数度留学西洋,对国外文化也颇有研究,而这些又成为其科学教育思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1、康德哲学思想的指导康德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古典主义哲学家,在世界范

2、围内,他第一次提出有科学价值的天体起源学说。他用自然自身具有力量的观点将太阳系描绘成一个有发生、开展的演化过程,该过程无需神力的“第一推动,从而在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翻开了最初的缺口。1907年以后,蔡元培五次走出国门,其中三次留学于德国大学,留德期间,他几乎每个学期都在大学开设的康德哲学讲座上听课,其中有冯特所讲的?新哲学史-从康德至当代?和福尔特所讲的?康德哲学?等。听课、读书之余,他翻译了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鲍尔生根据康德哲学思想撰写的?伦理学原理?一书,留学法国期间,蔡元培还草拟了?康德美学述?一文。以康德的“二元论哲学为指导,蔡元培建构了他的哲学和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世界可分为两个

3、方面:一为现象世界,即物质世界,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均属之,它是相对的,有形的,有限的,受因果律的制约,与时间、空间有不可别离的关系,是可以经历的,属于政治范围;一为实体世界,即本体世界,一切精神现象均属之,它是绝对的,无形的,无限的,不受因果律的制约,无时间、空间的限制,是超越经历之外的,是超政治的。根据上述划分,蔡元培认为属于物质世界现象世界的自然和社会永远不可能进入本体世界实体世界,只有人的精神才能进入这个世界,物质世界只有通过人的精神才能与本体世界相通;而与本体世界愈接近,人的精神就愈趋于自由高尚,人也就愈变得纯真完美。本着这样一种对宇宙人生、对社会开展的总体认识,蔡元培指出:“教育

4、者,那么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者也。故以实体世界之观念为其终究之大目的,而以现象世界之幸福为其达于实体观念之作用。14蔡元培认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是互相关联的,是一个世界的两个方面。他认为结合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的津梁就是教育。教育虽然立于现象世界,不排除对现象世界幸福的追求,但其最终目的却在于追务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所以,他认为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开展其才能,养成“完全人格,为人类文化的进步恪尽一份责任。在以康德哲学思想为指针而制定的民国教育宗旨中,蔡元培将科学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康德的哲学思想毫无疑问是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2、德法科学文明的鼓励就科学而

5、言,在西方文明世界中,蔡元培尤为推崇德法两国,“近世言科学者,率推德法两派。法人多创见,德人好深思,两者并要,而创见尤为进化之关键也。15蔡元培以为德法两国的科学程度各有千秋,德国注重精细分析的研究,法国注重创造新法的研究,我国学者应充分吸收两国特别是法国科学家的创造锐气。这种创造的锐气在蔡元培看来,它的实际表现那么是:在近代社会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世界各国竞相创造新的器具,德国的飞艇、法国的飞机,为人们的交通旅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国可以持久作战,究其原因,蔡元培认为是两国科学的兴旺。他如此推崇德法的科学文明,这与他在这两国的留学经历是亲密相关的。1907年夏,蔡元

6、培赴德留学,学习德文;1908年进莱比锡大学学习,历时三年六个月;1912年9月,蔡元培再度赴德留学,继续在莱比锡大学学习,至1913年6月止。他在德国留学所修的课程主要有?心理学原理?、?儿童心理学与实验教育学?、?心理学实验方法?、?德国现代文明史:其过去与如今?、?德国古代与中世纪的文明?、?德国现代文明史:世界观与科学观?、?古典时期的德国文明?、?欧洲从中世纪过渡到近代的历史?、?作为一个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歌德?、?现代自然科学的主要研究成就?等,就这个粗略的课程目录,可以看出几点:蔡元培在选课方面特别重视文化史、文明史方面的课程学习,他并没有从狭义上来理解教育,而是将教育的内容即

7、文化道德和教育方法理论即心理学结合起来学习;在研究西方文化方面,他尤其注重对科学根底的讨论,此后又将之与中国文化作了比拟研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中国创始了文化史比拟研究的传统;蔡元培擅长学习那些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的科学成果,他特别感兴趣的是欧洲文明怎样过渡到近代文明的这个根本问题。可以说近代化、现代化是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特别注重学习一些自然科学。1913年,蔡元培赴法国留学,学习法文,从事著译、考察和研究,积极参与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至1916年10月授命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止。此间,蔡元培除了翻译康德的著作外,于1915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尔生与冯特所著

8、?哲学原理?为根底写成?哲学大纲?。1920年10月至1921年9月,蔡元培赴欧美各国考察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先后去了德法等十个国家,访问了这十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拜会了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1923年7月至1926年2月,蔡元培又一次赴欧洲,在德法等国从事讲学、考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蔡元培非常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在面对技术先进的西方各国时,他决然分开开展停滞的祖国而抵达近代化的国度,学习并且精通西方新出现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的理念是:一个民族,不能不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犹如一人之身,不能不吸收外界的空气及饮食,否那么就不能有所长进。德法两国的科学文明对蔡元培的影响极大,他在欧洲

9、各国留学和考察期间,耳濡目染,深受其熏陶,德法两国的科学文明是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来源。时值民族危机,蔡元培抛弃了封建士大夫的头衔,踏上了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道路,他继承中国文化的传统,吸收西洋文明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学教育思想,它是在立足时代背景的根底上,对东西方文化的有机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参考文献:1冯友兰.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A.见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8.2萧超然.蔡元培与近现代中国教育改革A.见丁石孙、萧超然、梁柱等著:蔡元培研究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3转引自蔡元培研究会编:论蔡元培.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203-204.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96.9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卷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35536.11、1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