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小螃蟹吹泡泡》音乐教案_第1页
幼儿园大班《小螃蟹吹泡泡》音乐教案_第2页
幼儿园大班《小螃蟹吹泡泡》音乐教案_第3页
幼儿园大班《小螃蟹吹泡泡》音乐教案_第4页
幼儿园大班《小螃蟹吹泡泡》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大班小螃蟹吹泡泡音乐教案幼儿园大班小螃蟹吹泡泡音乐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有趣的内容。2、学唱歌曲,尝试分组歌唱,体验快乐的情绪。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活动准备:ppt、图片、音乐等重点难点:让幼儿尝试分组歌唱、理解歌词,体验快乐的情绪。活动流程:活动导入欣赏理解歌曲表演歌曲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师:春天到了,老师要带大家去郊游了。二、欣赏理解歌曲1、感受旋律T:看,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C:池塘边。T:噢。原来呀

2、,我们来到了池塘边,接下来,让我们坐在池塘边,静静地听一首歌。T:再听一遍,想想看,听了这首歌你感觉怎么样呀?T:听了这首歌,你们感觉怎么样啊?C:很开心。T:噢,这首歌让你们觉得很开心很快乐是吗?老师听了也觉得很快乐。T:其实这首歌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内容,让我们再来听一遍。T:你们听到歌曲里面有谁啊?它们在干什么呀?C:小青蛙在呱呱叫,小螃蟹在吹泡泡。T:噢,原来小青蛙在呱呱叫,小螃蟹在吹泡泡。老师来把这首歌唱一遍,你们认真听2、理解歌词哦,等等老师有问题要考考大家的哦。T:好听吗?歌曲中青蛙是怎么唱歌的?C:青蛙呱呱叫。T:噢,青蛙呱呱呱呱叫。我们一起来学学青蛙唱歌,青蛙呱呱呱呱叫。(让孩子

3、做出青蛙的样子,学青蛙跳)T:下面老师要给大家看几张图,看看这些图片和这首歌有关系吗?C:这些图就是我们刚刚唱的歌。T:原来这些图就是我们刚刚听的那首歌的内容。3、老师唱一句,翻一句歌词。T: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看着图片来唱两遍。(提出唱歌的要求,坐在小椅子的前面,挺胸,嘴巴要圆圆的,很神奇的样子。)T:这首歌里最有趣的是哪一句?C:泡泡一阵啪啪响,吓了我一跳。T:哦,你觉得泡泡一阵啪啪响,吓了我一跳。哪位朋友来做做看“吓了我一跳”是怎么样的。4、跟着音乐看着图片唱歌,并且把“吓一跳”表现出来。(两遍)三、表演歌曲T:想不想把这首歌唱得更有趣啊?C:想。T:那老师先要考考大家了哦,小青蛙唱歌发出什

4、么样的声音啊?C:呱呱。(大家同意吗?)T:小螃蟹吹泡泡发出什么声音啊?C:猪小弟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表情演唱歌曲,懂得做个讲卫生的孩子。2、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出与他人不同的动作表现同伴间的亲热。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录音磁带;动物头饰(小猪头饰,猪妈妈,小羊;小兔)。活动过程:(一)感知欣赏1、猜谜引出:肥头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唱起歌来哼哼叫。2、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表演,感知歌曲中的角色、事件。3、再次欣赏表演,感知歌曲中

5、的对白等。(二)学唱新歌1、带领幼儿学唱新歌,提醒间奏、尾奏处的.等待。2、理解歌词,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歌曲。3、引导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方法表现小猪高兴、伤心的样子。(三)交流表现1、幼儿自由表现歌曲,自由创造出与同伴亲切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自由协商角色,鼓励幼儿创编与别人不同的动作。2、个别组合表现,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好看的动作。(四)延伸活动在区角活动中自由组合表现。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摇篮曲宁静、祥和的意境和氛围1、请一部分幼儿当宝宝,一部分幼儿当妈妈(或爸爸)。妈妈抱着宝宝,边唱边拍哄宝宝睡觉。可互换角色游戏。你们想不想做爸爸做妈妈哄宝宝睡觉呢?好,现在我们先让女孩子

6、做妈妈,男孩子做宝宝,妈妈抱着宝宝一起唱小宝宝睡着了,哄宝宝睡觉好吗?(可交换角色再演唱一遍)2、请幼儿做布娃娃的爸爸、妈妈,哄布娃娃睡觉(爸爸轻拍宝宝,妈妈唱歌哄宝宝睡觉)。(轻轻地)你们的宝宝睡着了吗?现在让我们轻轻地离开,让宝宝甜甜地睡一觉吧。延伸活动:1、搜集并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摇篮曲。2、选择一些好听的摇篮曲在孩子午睡时播放,让孩子们在摇篮曲的乐曲声中、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进入梦乡。教学反思: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

7、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手影歌含反思活动目的:1、组织幼儿玩手影游戏,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创编手影儿歌。2、在创编儿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没有光就没有影子。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活动准备:1、投影仪一台,节目小孔雀2、字卡若干,录音机、磁带3、课前引导幼儿变手影,产生对手影的兴趣。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导语: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看的节目,小朋友

8、想不想去看?(进场)2、看节目小孔雀并提问:(1)刚才的节目里表演了谁?(2)用什么表演的?(3)影子是怎样形成的?3、教师小结:手影真有趣,我们来玩手影游戏。(二)基本部分:1、玩手影游戏,并引导幼儿创编手影儿歌。(结合提问)2、教师小结:小朋友在玩手影中不知不觉编了一首好听的手影儿歌,下面听老师念给你们听。3、朗诵复习所创编的儿歌。4、教师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玩手影游戏,小朋友还编了一首好听的手影儿歌,你们真棒!(2)儿歌的名字叫什么?。;我们一起来念给客人老师听。(三)结束部分:让我们出去找太阳公公做游戏吧!(听音乐出场)教学反思:这首歌曲是建构式课程“多才多艺的手”中的一个活动,歌

9、曲有五段,在建议栏中说到:适合大班幼儿演唱,小班可以作为欣赏。因此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把歌唱的重点放在歌曲的第一段上,这样比较的短小也降低了难度。在活动中先从“小鸡小鸡在哪里?”切入,一方面让幼儿来进行问答练声,另一方面也让幼儿逐步感知用小手改变不同的动作可以变出不同的小动物,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在学唱的环节中,我运用了先欣赏在记忆歌词的方法。我觉得完整欣赏有助于让幼儿更好的感知旋律从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再听过后利用唱着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歌词和歌曲的旋律进行逐步分段的记忆和尝试,这样循序渐进的.进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歌曲学会了。为了让幼儿能多多的唱几遍,我用了雨越下越大和越下越小的情境,让幼儿尝试控制自己的声音进行演唱。这里我觉得有些困惑?运用这样的策略能让幼儿提升歌唱的兴趣,但刚学不久就来尝试控制声音进行演唱,对小班幼儿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