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 单元概述本单元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开始,讲到隋统一全国之前。内容包括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这一时期,我国出现长期分裂的局面,而分裂中又具有南北对峙的特点。连年的战乱,频繁的政权更迭,使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但是,历史在曲折中前进。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内迁,逐步接受汉族文化,北方出现各民族交往的高潮。随着北方人口南迁,南方得到初步开发。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新成就,中华民族在动荡中得到延续与发展。单元概述本单元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开课标要求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
2、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课标要求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孙刘联军官渡之战(200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袁绍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208年)三国鼎立魏蜀吴魏:220 曹丕 洛阳蜀:221 刘备 成都吴:222 孙权 建业孙刘联军官渡之战(200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袁绍曹操(统 探究: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分裂是不是历史的常态?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 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
3、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曹魏:农业;蜀:丝织业;吴:造船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而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常态。 探究: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分裂是不是历史的常态 公元207年,53岁的曹操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老马仍想驰骋千里,想建功立业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请回答:(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
4、?他为什么会受挫折? 公元207年,53岁的曹操写了一首诗龟虽寿(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壮心”是指统一全国; 表达了曹操致力于统一,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最大历史功绩:基本统一了北方;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上实行屯田; 军事上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受挫折?赤壁之战遭到失败原因:1、曹操骄傲自满;(主观) 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性;(客观) 3、孙刘联军的正确战术。(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这首诗表
5、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东汉蜀263266280八王之乱人口南迁东晋 十六国前秦魏吴西晋 魏晋南北朝更替表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东汉蜀263266280八王之乱东晋 十前秦魏吴西魏晋南北朝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经济现象?材料一:西汉初年;材料二:魏晋南北朝。 (2)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材料一:贫穷落后;材料二:富庶。(3)分析材料 二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江南地区得到开发。(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历史现象的变
6、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东汉蜀263266280八王之乱人口南迁东晋 十六国前秦魏吴西晋 魏晋南北朝更替表分裂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东汉蜀263266280八王之乱东晋 十前秦东汉蜀263266280八王之乱人口南迁东晋 十六国前秦魏吴西晋 宋齐 梁 陈 南朝北魏北周 北齐 东魏 西魏北朝魏晋南北朝更替表隋分裂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江南地区的开发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东汉蜀263266280八王之乱东晋 十前秦魏吴西宋齐 梁 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促进民族交融迁都洛阳前
7、秦衰败北魏统一淝水之战孝文帝汉化措施促进民迁都洛阳前秦衰败北魏统一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材料一: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中原鲜卑匈奴羯羌氐材料一: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复习课件(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
8、一历史现象?(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答案:(1) 边疆少数民族内迁(2) 魏主是孝文帝 具体改革措施:改鲜卑族姓为汉姓影响:加速少数民族的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3) 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项 目人 物朝 代 主 要 成 就 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3.1415926-3.1415927之间 领先世界近1000年。 著缀术 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9、 。著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地理学家农学家数学家郦道元祖冲之贾思勰南朝北魏北朝项 目人 物朝 代 主 要 成 项 目人 物朝 代代 表 作 品 王羲之 东 晋兰亭集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 书”;他被称为“书圣”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书法顾恺之雕塑绘画 东 晋 南北朝项 目人 物朝 代代 表 作 品 王羲之 东 晋东汉蜀263266280东晋 十六国前秦魏吴西晋 宋齐 梁 陈 南朝北魏北周 北齐 东魏 西魏北朝魏晋南北朝更替表隋分裂东汉蜀263266280东晋 十前秦魏吴西宋齐 梁 陈 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经济文化政治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经济文化政治东汉蜀263266280八王之乱人口南迁东晋 十六国前秦魏吴西晋 宋齐 梁 陈 南朝北魏北周 北齐 东魏 西魏北朝魏晋南北朝更替表隋分裂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江南地区的开发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东汉蜀263266280八王之乱东晋 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形体与舞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潮安县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场地调查技术规范
- 赤峰学院《生物统计学模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医药行业自我介绍
- 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医用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绵阳师范学院《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伦理学功利论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品质标准检验指导书(样版)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法院
- 矿山环境保护ppt课件(完整版)
- 《我不能失信》PPT【名师课件】
- CCEA GC 11-2019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服务清单
- DB11_T1630-2019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说明书
- 轮胎式装载机检测报告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导读课件(共38张PPT)
- 世界地理之欧洲西部
- 民办教师人员花名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