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2_第1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2_第2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2_第3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编码 : CV8Z2T10Q8H2 HE4B8Y5A3G2 ZP3C4B10J10X5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蒲九 龚德强教材分析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也是学校阶段的同学接触的第一篇游 记;文章记叙了作者游玩金华双龙洞的情形,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宠爱祖国 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观看大自然的审美乐趣;文章按游玩次序记叙,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 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形;通过描写路上景色 的艳丽、溪流的欢唱、外洞的宽敞,以及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 窄、低、小” ,内洞的“ 黑、奇、大” ,在读者眼前出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轮美 奂,令人感到

2、身临其境;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课文按两条线索来写;一条是作者的游玩顺 序,是“ 顺” 的线索,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 逆” 的线索;两条线索神奇地交叉在一起,使景点的方位和作者观看的移动 有机结合,同时移步换景,堪称游记体文章的典范;其中“ 过孔隙” 一段,以“ 段” 的形式,集中表达出游记体“ 篇” 的特点,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 合,是中年级同学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本文的另一大特色是作者观看仔细,语言淳朴精确,描写生动形象,表达 有详有略,分别详写了孔隙、内洞的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通过阅读,让同学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同学

3、宠爱大自然的乐趣;二是通过感悟,让同学明白作者按游玩次序记叙 的表达方式,并体会、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 现手法;本课的教案重点 是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教案的难点是指导同学用常见的 事物和自己游玩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感觉身临其境;针对 2022 年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案应加大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其中其次学段应落实“ 段” 的训练;所以本课作为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旨在抓 住游玩次序,通过感知整体,明白游记特点,然后重点讲“ 过孔隙” ,梳理出 本文的表达特色,并指导同学学以致用;教案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懂得词义;2. 明白游玩次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

4、奇妙,激发宠爱大自然的情感;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4. 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 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重点难点1. 学习按游玩次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2. 指导同学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玩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 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教案过程1 / 4 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预备环节)1、同学们,你们好,见到你们特殊兴奋;看到你们一张张辉煌的笑 脸,我感到熟识亲切;由于在我的班级也有 43 和你们一样有着辉煌笑容的孩 子;前几天他们刚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我想同学们中也有宠

5、爱经典诗文的,那位同学能把你最宠爱的故事给大家出现 出现;导入到写美景的古诗;(望洞庭、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请后雨);结合 已学的诗文表达情意;美丽的风景总是令人神往,祖国的山川秀美,到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这节 课我们接着去观看;2、. 揭示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3、. 点明体裁特点,介绍游记是记叙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板 书:游记)二、阅读探究环节(一)初读感悟环节:学习字词,明白“ 双龙洞” 得名1、同学们都读过了这篇文章,四年级的同学应当有确定的自学才能,敢 接受老师在字词方面的挑战吗?2、学习生字新词,留意“ 浙、蜿” 等字的读音;(课件出示词语)浙江臀部略微额角曲折 个

6、别读、齐读 3、指导书写曲折(结构左窄右宽笔顺) 4 、 指导同学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懂得“ 曲折” 的词义;(虫字旁,你想到了什么?)4. 读课文句子“ 第一当然是曲折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龙身体,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形状?)引导同学感悟“ 双龙洞” 得名的由来;(二)研读环节研,明白内容; 1、作者是按什么次序游玩双龙洞的呢?不急,我们通过绘制游程图明白作者游玩的景点;(师板绘双龙洞示意图)你能在文中把老师点下的地点名称圈出来吗 2. 谁来说?(师板书地点).动笔找一找; 3 要是能连起来说一说就更好了;我们对比课文内容,同桌相互说一 说; 4、同学出现; 5、你说的就是课文

7、的主要内容;简洁地说,金华、罗店、入山、洞口是 去双龙洞的(途中),外洞、间隙、内洞是正在(游洞),出洞是按原路(返 回);(三)品读环节,感受“ 孔隙” 特点,学习表达方式通过游程图,明白了作者的游玩次序,但游记文体不但要交代游程,仍要 写清在游玩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你觉得在游洞过程中,哪一处的感受最为惊 险呢?(孔隙)2 / 4 (一)重点感受“ 孔隙” 特点,学习表达方式1. 懂得“ 孔隙” 词义,揭示孔隙的特点:窄小(板书)2. 深化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要求同学用心读 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表达孔隙窄小的句子;3、我们来沟通你的体会,谁来读你划到的句子?课件出示

8、句群 1: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这一句写的是什么?(小船)有多小呢?(两个人)能坐着吗?为什么.这一句仅仅是在写小船的小吗?仍写出了什么?小,孔隙的窄小;请你读一读,读出小船的(作者用常见的事物具体写孔隙的窄小;)课件出示句群 2:我怀着古怪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 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 行了” ,船就慢慢移动;观看月字旁的字,有什么发觉.有那些身体部位 .凡是能挨着船底的部位都写出来了,正是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孔隙的(窄小);请你读一读;全班

9、读;课件出示句群 3:眼前昏暗了,可是仍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 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略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 鼻子;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作者的(感觉),有什么感觉?请你读一读,读出 作者的担忧;(作者用自己游玩的感觉具体写孔隙的窄小;)三、运用评判环节 创设情境引读: 我们就随着叶圣陶坐小船,过孔隙,去感受感受;游客们,我们来到孔隙,观看到这里只能坐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生 读: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那该 怎么躺呢? 生读: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游客们,你们都是怎样唐的呢? 生读: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行了,那就开船吧;工人拉着绳子,船在孔隙中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你有什么感觉?(生 读:仍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游客们,你能不能 动?你敢不感动?由于我有感觉(生读:要是把头略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额角,擦伤鼻子;要是把脚略微翘起一点儿,准会 要是把臀部略微拱起一点儿,准会要是把肩背略微耸起一点儿,准会 .好了,游客们,出了孔隙了,刚才过孔隙的经受,你想说什么?生说师生共同小结写法:叶老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见的事 物和自己游玩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 身临其境 ;3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