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_第1页
传染病学总论_第2页
传染病学总论_第3页
传染病学总论_第4页
传染病学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金荣华写在课前的话传染病是一个让世人闻之色变的名字,2001年的炭疽事件,2003年的SARS,都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它的可怕,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仅1995年全世界死于传染病的就有1700万人,占全世界同年因病致死人数的三分之一。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传染病的总论,重点给大家介绍传染病的概念、特征、传染过程、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和管理,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对传染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能够在临床中熟练运用。 一 传染病的历史和现状2001年10月3日美国发生炭疽事件,5人在短时间内暴死,另有13人受到感染。炭疽恐慌逐渐散播到全世界,几乎各国都发现了病例,实

2、令人谈炭疽色变。2003年爆发的“非典”是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场疫病危机,其中中国内地是重灾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日内瓦时间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6月9日下午2时,席卷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SARS疫情,已经导致全球累计临床报告病例8421例,其中中国内地5328例,占63;全球死亡病例784例,其中中国内地340例,占44。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和恐慌是巨大的,但是人类在和传染病的斗争过程当中,也取得了很多的胜利,在这场战斗中挑战和机遇是共存的,也正因为如此,传染病学是实验室技术更新最快的学科之一。(一)传染病的历史:天花,让世人触目惊心的,欧洲的中世纪时期将近有1/2,

3、保守的时候也将近有1/3的人死亡。鼠疫,摧毁了罗马帝国,那么在6世纪的时候,东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流行最厉害的时候,每天有将近五千人,甚至高峰的时候到一万人的死亡。霍乱,在世界引起了多次的大的流行,持续与长达几十年之久,到现在依然在危害我们的人类。(二)传染病的威胁:1. 生化武器:近年来随着生物恐怖战剂的概念的提出,人们也逐步的发生,作为很多生物病原体,也可以作为生物恐怖战绩潜在的威胁着人类,比如埃博拉病毒,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0%。 2. 流行造成的威胁: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说流感,SARS,以及在太平洋岛国发生的人群流感,发生在上海的甲肝大流行,都在时刻提醒我们传染病对人类

4、存在威胁,仅1995年全世界死于传染病的就有1700万人,占全世界同年因病致死的三分之一。(三)传染病的防治的成就和挑战:人类医学发展历史是一部壮美的史诗,显微镜的发现和完善,使我们对病原体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巴斯德灭菌法,让我们外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DNA的三维结构,以及后来的狂犬疫苗,链霉素,青霉素的发现等,都为我们谱写了壮丽的诗篇。同样,人类在和传染病的斗争当中取得了很多的成效,比如1980年我们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消灭天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生物学技术,能够应用于传染病的防治,为疾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2. 人们观念的改变和防控模式

5、的改变,加强了我们对传染病的防控。3. 地区、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协作,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但是我们应该冷静看待取得的成就,人类几十年努力也仅仅消灭了天花,而且消灭并非意味着将来永远不再出现,传染病仍然严重影响着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的医学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生,应该掌握各种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二传染病的特征(一)概念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以后,会引起感染性的疾病,如果是这种感染性的疾病有传染性,就称作传染病。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者是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二)病原体的致病能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能力

6、有四个方面: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其中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素,毒素中比较重要的是内毒素和外毒素。内毒素:G-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SP)成分,在菌体自溶或人工方法裂解细菌后才 释放出来,主要是集合人体的单核巨嗜细胞,释放细胞因子,造成感染性的休克。外毒素:细菌在对数生长期泌出的毒素,能够与靶器官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发挥。(三)病原体感染后的结果: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和机体防御能力达到平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 共生,是指的相互有利,共同存活。2. 寄生,主要是利于病原体,机体功能受损。3. 机会性感染,所谓机会性感染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力或者抵抗力的下降,或者病原菌寄生的部位的改变使得病

7、原体和人体的共生状态遭到破坏,并导致宿主的损伤。 (四)病原体感染的表现形式:1. 首发感染:初次感染1种病原体。2. 重复感染:已有1种/1次感染基础,再感染同一病原体。3. 重叠感染:已有1种感染基础,再感染另一病原体。4. 混合感染: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引发感染,感染过程会有哪几种表现呢,哪种患者具有传染性?(五)感染过程的表现:1. 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我们机体以后,由于我们机体的免疫功能比较强,病原体就得到彻底从体内的清除。2. 隐性感染:所谓隐性感染是指的病原体进入我们机体以后,我们不出现,临床表现,没有损伤或者只有轻微损伤,生物化学也没有明显改变,但

8、是我们通过免疫系统手段,能够检测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叫他隐性感染。大多数的呼吸道、肠道以及部分的虫类传播疾病是以隐性感染的主。3. 显性感染:所谓显性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以后,引发了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且对我们机体造成的病理损伤出现了相应的临床表现,麻疹、水痘、天花和鼠疫,主要表现为显性感染。4. 携带状态:病原体携带状态根据所携带的病原不同,可以分为带菌者,带毒者或者是带虫者。根据疾病的期限不同,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或者恢复期携带者。5. 潜伏性感染:所谓潜伏性的感染概念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以后,机体能够把病原体局限,但是又不足以把病原体清除。一旦当我们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时候,他就表现出显性感染

9、,比如说结核杆菌的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感染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很明显病原携带状态,他是携带病原的,所以他要排病原体,而潜伏性感染他是不排病原体。感染他有一个互相转化,比如说显性感染,感染以后,如果病原体没有彻底清除,在恢复其以后,他可以成为携带者,也可以随着时间的延长,成为慢性的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者和显性感染者,都可能排出病原体,所以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六)宿主对感染的应答:机体在病原体入侵以后,会作出免疫应答。主要分为:1. 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 细胞免疫,主要是变态反应,分为1型和4型。(2) 体液免疫,有两种重要的抗体IgG和IgA。Ig

10、A是病原体侵入机体以后产生的,出现的早,消失的也早,所以我们往往用来做早期诊断。而IgG的是机体被病原菌感染以后,留下的一个痕迹,所以他更多的用来流行病学的调查,当然IgG如果我们恢复期的血清的IgG滴度比极性期高4度以上,对疾病的诊断,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 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能够对病原体进行非特异性的清除。(1) 天然屏障,比如说机体的黏膜,胃酸。(2) 吞噬因子。(3) 体液因子。 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一)病原体的入侵门户与定位。入侵门户与定位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并能存活或初步繁殖的地点。一般病原体均有严格的入侵门户,并需在宿主体内具有特殊的定位进行生长、繁殖,故又称为特异性定位。

11、特异性定位由特异的侵入门户与传入途径所决定,特异性定位又决定着病原体排出途径。不同病原体有其不同的特异性定位,病原体在体内通过三种形式扩散:1. 直接扩散:病原体由原入侵部位直接向近处或远处组织细胞扩散。2. 血流扩散:大部分病原体侵入机体后通过血液扩散。3. 淋巴管扩散: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借助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再由淋巴结进入血流,扩散于各组织细胞。绝大部分病原体通过此种形式扩散。 (二)病原体对机体的造成损伤。从总体的来讲,病原体对机体的造成损伤有三个主要的方面:1. 直接侵犯。这个很好理解,你比如我们在讲到,肾综合症出现热的时候,我们会讲到,肾综合症出现病毒,对我们的心脏就有损伤的作用。

12、2. 毒素的作用。病原体可以分泌毒素,有的病原菌既能产生外毒素,又能产生内毒素,对机体造成损伤。3. 免疫机制。免疫对机体的损伤,在很多的传染病里面,都能够见到。病原体对组织造成损伤以后,会引起一些重要的生理变化,我们常见的是发热、皮疹、毒血症状等。一般而言,发病机制中的阶段性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大致吻合,但是伤寒例外。 (三)病原体排出途径:宿主排出病原体的方式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排出途径与侵入途径相一致。常见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血液(昆虫叮咬等)。其排出途径取决于病原体定位和可能传播条件。亦有排出与侵入途径不一致的,但较少见。 传染病作为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感染疾病,它的流行过程有哪些基本

13、环节,又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四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其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统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1. 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1) 病人 在大多数传染病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因为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然而在不同病期的病人,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其中症

14、状明显期传染性最强。(2) 病原携带者 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一般分为三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在潜伏期携带病原体的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者,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未曾患过某传染病却能排出其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不易被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大小,不仅取决于携带者类型、排出病原体数量和持续时间,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及社会活动范围等。(3) 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又称

15、人畜共患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作为传染源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以鼠类等啮齿类动物最为重要。在动物间传播,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病原体停留和转移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媒介和非生物媒介,这种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媒介物,称为传播媒介或传播因素。传播途径实际上就是传播因素的组合。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 经空气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等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包括飞沫、飞沫核及尘埃三种传播方式。流脑、猩红热、

16、百日咳、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此方式传播。(2) 经水传播 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饮用水,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而感染。另一种是易感者与疫水接触而感染。一些肠道传染病如伤寒、霍乱、痢疾等和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等可经水传播。(3) 经饮用水传播 疾病常呈暴发流行。经疫水传播的疾病呈现地方性和季节性特点。(4) 经食物传播 是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食物,或食物本身存在病原体(如感染绦虫的牛、猪的肉),易感者通过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和个别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食物传播。(5) 虫媒传播 又称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可分为

17、两种情况。 生物性传播 指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机体后,在其肠道或体腔内经过发育、繁殖,才能感染易感者。由于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性传播。蚊、蚤、蜱、恙虫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等,蜱传播回归热、虱传播斑疹伤寒、蚤传播鼠疫,恙虫传播恙虫病等均为生物性传播。经生物性传播疾病有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 机械性传播 病原体通过蝇、蟑螂等节肢动物的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这种传播方式病原体与节肢动物无生物学上依存关系,如苍蝇传播菌痢、霍乱、伤寒等。(6) 接触传播 有两种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如性病、某些被动物咬伤而引起的传染病;间接接

18、触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而造成传播。(7) 经土壤传播 当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炭疽)或幼虫(如钩虫)、虫卵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8) 其它传播方式 如垂直传播、医院性传播等。垂直传播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医院性传播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3. 人群易感性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点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群体免疫水平高,则人群易感性低。(1)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新

19、生人口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等。(2)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等。(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十分复杂,其中对流行过程影响最明显的是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虫媒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尤为明显。传染病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与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我国北方有黑热病地方性流行区,南方有血吸虫病地方性流行区,乙型脑炎的严格夏秋季发病分布。自然因素可直接影响病原体在外环境的生存能力,因此寒冷季节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节易发生消化道传染病。 2. 社会因素 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生

20、活条件、居住环境、医疗卫生状况、文化水平、卫生习惯、人口移动、社会动荡、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公共卫生体系等。 五. 传染病的特征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与其它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1. 有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2. 有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是传染病的最主要特征。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3. 有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性、流行和大流行之分,散发性发病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近年来的一般水平,当其发病水

21、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当某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时称为大流行;当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多例症状相同的病人时称为暴发流行。不同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上(季节分布)、空间上(地区分布)、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分布)中的分布可能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4. 有感染后免疫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不同传染病和不同个体,病后获得的保护性免疫力水平不同,持续时间长短也有很大差别。有的传染病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如麻疹、白喉、风疹、肾综合征出血热等。而有的只维持几年或几个月。

22、 (二)临床特征病程发展呈阶段性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四期。1. 潜伏期 是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至数分钟,如细菌性食物中毒,长至数月乃至数年,如狂犬病、艾滋病、麻风病;同一种传染病,不同病人之间的潜伏期长短也不尽相同。2. 前驱期 从起病至开始出现明显症状为止的时期为前驱期,此期已经具有传染性。前驱期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头痛、发热、疲乏、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为许多传染病所共有,一般持续13日。起病急骤者,则无前驱期。3. 症状明显期 是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程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由于病原体对靶器官

23、和靶组织的损伤而出现相对应的症状。比如说细菌性痢疾,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应该说在症状明显期,是病情最重的时候,是我们治疗抢救的关键时期。4. 恢复期 是指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和体征陆续消失的时期。这个时期,感染者体内的病原体没有完全清除,有些传染病的传染性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传染病经过恢复期后很多会痊愈,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其他情况,主要有哪几类呢?复发和再燃有什么区别呢?病后可出现多种结果 多数传染病经历上述四期病程后即可痊愈,但也可能出现下述结果:1. 重复感染 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2. 复发 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

24、期或接近痊愈,而潜伏在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原症状再度出现。见于伤寒、疟疾、痢疾等。3. 再燃 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稳定降至正常,又再发热。见于伤寒。4. 后遗症 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恢复正常者称为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5. 转为慢性感染 有些传染病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转为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三)特殊临床表现1. 发热及热型 发热为传染病之共同表现,然而,不同传染病其热度与热型又不尽相同。按热度高低可呈低热、中度热、高热和超高热。按热型分为稽留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多见伤寒;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

25、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多见于伤寒缓解期;间歇热(24小时体温波动在高热与常温之间)见于疟疾;回归热(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见于回归热;波状热,见于布鲁氏菌。 2. 皮疹 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为传染病特征之一。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疹形,疹子的类型可分为4大类:(1)斑丘疹:多见于麻疹、伤寒、猩红热等;(2)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3)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带状疱疹、天花等;(4)荨麻疹:多见于病毒性肝炎、血清病等。皮疹出现的日期、部位、出疹顺序、皮疹的数目等,各种传染病不完全相同,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3. 毒血症状

26、 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可引起多种非特异性的症状,严重时可造成重要器官的损伤和衰竭,导致感染性休克等。4. 肝脾淋巴结肿大 很多传染病会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四)临床类型 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包括迁延型);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暴发型; 六. 传染病的诊断 及时发现和识别传染性疾病,早期做出正确诊断是及时隔离和采取有效治疗的基础,基本目的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传染病的诊断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流行病学资料,第二个是临床资料,第三个是实验室检查。 (一)流行病学资料:询问病人是否近期到过疫区(疫源地);有无与病人、病畜接触史;追踪传染链,有

27、否被感染的前后代患者。 (二)临床资料:包括病史采集,和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发热是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常有的表现。热型是传染病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皮疹。皮疹的出现时间和先后次序大致有规律可循,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要注意有些传染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等。 (三)实验室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病原血的检查。1. 一般的检查,包括血尿便脑脊液和骨髓的检查。那么血尿便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对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细菌性痢疾可以在大便里发现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霍乱可以做动力试验找到霍乱弧菌。2. 病原血检测,在我们传染

28、病的诊断和治疗当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病原血的检测可以通过直接检查,也可以通过检测病原体产生的抗体、抗原,或者在体内留下的核酸。直接检查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取患者患处的皮肤做检查。免疫性检测,包括检查抗原和抗体。IgA的话是可以用于早期诊断的,但是如果我们查到的是IgG是很难用于早期诊断的。核酸检测,是可用于早期诊断的,那么检测核酸的手段包括PCR、RTPCR等等。七 传染病的治疗: (一)一般及支持治疗:针对患者的情况在卧床、饮食、活动、补液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支持治疗,维持生命特征的稳定。比如SARS患者如果达到重度损伤的话,大强度的活动很容易导致死亡,所以对这一类疾病我们就

29、要强调卧床休息,还要对饮食提出限制。 (二)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采取相对应的疗法。比如患者有咳嗽,就给他止咳;有发烧,就给他退热;有痰,就给他祛痰。 (三)病原或特效治疗:对于细菌感染的话,我们要及早使用抗生素和抗毒素,但是也要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对于病毒感染的话,目前没有很有效的方法,主要是综合治疗,也就是用一些抗病毒药物,比如利巴韦林,加上一些免疫调节的药物。 (四)康复治疗:很多患者预后会遗留后遗症,比如小儿麻痹,应该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心理和生理功能的恢复。 (五)中医中药治疗:一些必要的中医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是很有帮助的。 八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流行有三个基本条件,包

30、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的易感性,那么预防就是针对这三个环节进行的。 (一)管理传染源。1. 患者或疑似病人早期隔离、早期治疗。2. 接触者进行检疫,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3. 病原携带者治疗、调整工作岗位。4. 动物传染源妥善处理,应该深埋或者焚烧处理。(二)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积极进行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致病微生物。1. 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用具消毒、个人卫生。2. 呼吸道传染病: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戴口罩。3. 虫媒传染病:杀虫、防虫、驱虫。(三)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使机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状况。另外就增强特异性的免疫力,

31、这里面也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1. 主动免疫:孩子一生下来以后,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疫苗接种,接种以后,可以诱发我们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能力。2. 被动免疫:是一个接触者接触了传染病,应该立即注射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还有抗毒素。九 传染病的分类及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 (一)甲类传染病2种,即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25种,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