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_第1页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_第2页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_第3页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_第4页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编辑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育幼儿对民族文化感爱好。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预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1、请爷爷给小伴侣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伴侣自由和爷爷沟通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

2、、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伴侣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竞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宠爱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

3、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争辩,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快乐、合理地过节。 二、活动预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平安剪刀、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小伴侣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伴侣们说说老师应当做什么款待客人呢? 小伴侣:粽子。 老师:小伴侣们真聪慧,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伴侣们愿不情愿关怀老师啊? 小伴侣:情愿。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伴侣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伴侣:可以。 老师:小伴侣们真好

4、。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伴侣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伴侣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老师:看了动画片,小伴侣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伴侣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伴侣们可要关怀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伴侣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伴侣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忧没法招

5、呼客人了。感谢小伴侣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长 告知小伴侣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叙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6、,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相互关怀,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情境导入,引入今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爱好。 (1)小伴侣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老师出示课件,关怀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老师拿出示范作品,小伴侣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

7、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常,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老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爱好。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日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老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老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瘦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

8、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坚固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老师巡回指导。鼓舞幼儿大胆尝试,相互关怀,对于力气弱的幼儿准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依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阅历的调查表,鼓舞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阅历。活动中,鼓舞幼儿依据自己的调查资料,相互沟通、共享有关端午节的阅历。结束后,老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呈现。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观看、品尝中发觉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情愿与同伴沟通。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相互关怀的奇妙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预备:

9、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 1、呈现、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 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争辩、熟识包粽子的材料。 指导语: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依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熟识。) (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沟通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供应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身体侧

10、滚的动作并把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和平衡力气。 2.大胆尝试合作、敢于挑战,能合作完成向中心侧滚完成一个夹心粽任务。在包粽子的玩耍中. 3.情愿参与到玩耍中,感受合作玩耍的欢快。 活动预备 长短不一的废旧横幅布若干,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平安,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建议 1.创设“粽子王国进行粽子展览会”情境,带领幼儿热身,重点活动上肢、下肢。 小伴侣们,今日粽子王国要进行粽子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引导幼儿随语言提示做侧身走独木桥、跑步助跳过小河,蹲走过山洞等,进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动作练习。 2.创设“变身粽宝宝”玩耍情境,引导幼儿用横幅做粽叶、小伴侣做糯米,大胆探究包粽

11、子的方法。 进入粽子王国有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变成粽宝宝,请你选一块横幅,想方法把自己变成粽宝宝吧。 (1)分发废旧横幅,人手一张,引导幼儿探究自己包粽子的方法。引导幼儿躺在粽叶的一端,用一只手把粽叶固定,然后侧滚,在滚了半圈以后记得把手伸出来,然后始终侧滚,直到把粽叶裹完。 (2)创设情境:粽子展览会就要开头了,可是参加活动有一个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选手才能参加,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吧,引导幼儿进行个人包粽子竞赛。 (3)幼儿自由包粽子,老师指导,鼓舞孩子解决玩耍存在的问题。 4.合作包粽子,介绍玩耍规章 创设情境:粽子王国展览会开头了,今日要展览的的是夹心粽子,请粽宝宝想方法变成夹心粽粑

12、。 (1)自由选择好伴侣,两个孩子合作包夹心粽子,指导孩子从粽叶两端向中间侧滚,直到把粽叶滚完。 (2)合作包夹心粽子 (3)听音乐,玩玩耍。 5.创设粽子王国游玩的玩耍情境,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请幼儿相互捶打四肢,在快乐的心情中结束玩耍活动。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节日的欢快,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供应操作探究的机会。通过亲子合作包粽子,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情, 提前感受端午节的欢快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和,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

13、节吃粽子的习俗,知道包粽子所使用的原料和粽子的不同味道。 2、和家长一起尝试用粽叶、苇叶包粽子,能够持之以恒坚持毕竟, 有自信念。 3、宠爱参加“包粽子”活动,体验亲子合作的欢快,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 活动预备 1、教学课件:各种各样的粽子 2、包粽子的材料:苇叶、粽叶、糯米、花生豆、枣、线等,老师和小伴侣到苇塘采集的苇叶和马连草。 活动建议 1、利用教学课件,关怀幼儿了解粽子的不同味道和形状。 提问: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吃什么?你都吃过什么馅的粽子? 小结:粽子有蜜枣粽、花生粽、肉粽、红豆粽、火腿粽、水晶粽、八宝粽、绿豆粽等很多品种,主要有甜味和咸味两种口味。我国地方不同,包出的粽子形状也不同

14、,主要有三角形和三角形。 2、了解包粽子需要的原料,知道不同口味的粽子需要不同的原料。提问:制作粽子都需要什么东西?粽叶和苇叶哪里不一样? 小结:包粽子需要粽叶,我们当地主要用苇叶和粽叶,粽叶比较宽, 一片可以包一个粽子;苇叶较窄,需要多片组合在一起。馅料需要:糯米、大枣、花生、红豆、肉馅等。包扎粽子的捆绳需要:线、棕绳,马连草,我们当地主要用马连草和线。 3、探讨包粽子的方法,了解包粽子的基本流程。 (1)引导幼儿观看苇叶,比一比,看一看,包粽子用的苇叶和刚采摘的苇叶有什么不同?猜一猜为什么? 小结:新颖的苇叶比较脆,易撕裂,包粽子时要先将苇叶煮一煮, 苇叶就不会撕裂了。 (2)引导幼儿观看

15、苇叶为什么泡在水里?包粽子时苇叶怎样摆放? 并引导幼儿尝试。 小结:苇叶泡在水里,摆放时一片一片的苇叶简洁粘连在一起,糯米就不会漏出来。摆放苇叶一倒一正平铺在木板上,苇叶之间要叠压一部分。 (3)引导幼儿熟识糯米,了解粽子为什么要用糯米。 糯米粘性大,包出的粽子糯米煮熟后膨胀性比大米小,粽叶不会被胀破,而且粘性好不会散。 (4)了解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 家长老师讲解三角粽、四角粽的不同包法,鼓舞大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包粽子。 (5)亲子合作包粽子,体验亲子合作的欢快。 幼儿分组与家长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拿、放材料,边看边沟通: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包粽子的挨次是什么?要留意什么?家长指

16、导幼儿尝试包粽子。 4、将包好的粽子送到厨房,向厨房的阿姨了解煮粽子的方法。 延长活动 粽子煮熟后,品尝粽子,体验劳动的欢快。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指导同学用轻开心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包粽子,从而表达对江南的真挚情感,并通过对唱曲的学习,丰富有关端午节的学问。 2、通过引导同学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丰富同学的想象力,满足同学的表现欲,提高同学的制造力。 3、通过看、听、唱、动等音乐学习活动,让同学对江南的名胜、民俗有确定了解,鉴赏力气有所提高。 4、情愿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快。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轻开心泼的声

17、音演唱歌曲,引导同学乐观参与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 1、衬词及二声部的演唱 2、吐字的清晰度 3、延长音的熟识 教学预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 唱:包粽子 听:紫竹调茉莉花 看:江南美景、江南舞蹈 动: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播放紫竹调背景音乐,同学进入课堂。 一、创设情境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著名的紫竹调,你知道它是流传于什么地方的民歌?它又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流传于江南地区。给人轻快、流畅的感觉。 师:是呀,紫竹调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韵的歌曲,江南如歌、江南如梦,江南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美丽的小调一起去江南走一走。(播放课件) 师:感觉怎样

18、?想说些什么?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二、导入歌曲 师:江南不仅歌美、景美,舞也美,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江南的舞蹈,猜猜这些小伴侣在干什么? 生:包粽子。 师:伴随着初夏的凉风、飘香的粽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会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共享端午节的欢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包粽子的欢快情景。 三、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包粽子 (播放课件) 课件出示问题1: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感觉很欢快。 课件出示问题2:哪句话最能体现民族风味? 生:最能体现民族风味的是“七不龙咚采咚采,八不龙咚采呀” 师:你们的小

19、耳朵真灵!跟我的节奏来读一读。 师简介衬词:“七不龙咚采咚采,八不龙咚采呀”是衬词,它没有实在的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气氛,突出地方民族风格。表现了人们敲锣打鼓,庆祝节日的喜庆场面。 2、复听歌曲,老师范唱 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心情,进一步提出要求。 师:刚才老师在哪段后面加了三角铁? 师解释,(课件出示)歌中不唱的部分叫间奏。 师:除了加上碰铃,你还可以加上什么动作? 同学创编,如加上包粽子的动作,拍手的动作,绕舌的动作 师:歌词有哪些还不理解? 生:汨罗江在哪? 师:汨罗江位于湖南省东部,它的两岸桃红柳绿,民风淳朴,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提到汨罗江,我们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位爱

20、国诗人屈原(课件呈现简介屈原和端午节的来历。) 3、跟琴学唱歌曲 老师用稍慢的速度弹伴奏,同学轻轻学唱。解决吐字清晰的难点。 4、分声部学唱 跟老师用稍快的速度分声部演唱,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唱其次声部。 (课件出示)师:两个声部起到了烘托作用,令歌曲更有表现力,谁情愿跟我来唱其次声部? 让自愿的同学学习其次声部,再分声部合唱二声部的地方。 师: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有困难? 生:最终的音为什么要唱那么长? (课件出示)延长音:时值一般增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所以要唱五拍。寄予了人们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5、同学用轻开心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6、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好听了!从大

21、家的歌声中我已经感受到那香喷喷的粽子味了,或许用歌声还不足以表达我们对江南的宠爱,那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曲呢?(分组争辩,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我们想边唱边表演。 生:我们想用打击乐器给歌曲配伴奏。 老师引导同学做一做。师:你预备在哪儿加伴奏?用什么乐器?怎样做? 小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练习歌曲,老师巡回指导。 请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洁点评。 7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表现歌曲。(播放课件)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知道了我们的江南水乡不仅景美,乐美,而且歌美,舞美,你们的表演也特殊精彩,从你们的创编、演唱中充分流露出你们对江南的宠爱之情,让我们为生在江南,长在

22、江南而感到傲慢吧。 教学反思: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熬炼和进展了幼儿的动手力气,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8 活动名称:我们一起包粽子 活动前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记得小时候的时候,端午节的头天,奶奶就开头忙了,泡江米,买蜜枣,洗粽子叶,到了端午节的那天,确定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来看看小伴侣们都是如何迎接端午节吧,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及来历,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的印象!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预备和庆

23、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爱好,产生初步的民族傲慢感。 二、环境创设 1、科学区:陈设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三、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叙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粽子、香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四、活动支配: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爱好,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特殊的认真,睁着大

24、眼睛满脸一副鄙视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赞美声和圆满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特长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究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坚固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确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觉

25、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爱好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特殊乐观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傲慢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特殊漂亮,特殊美。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好玩,活动效果好。首先,幼儿的参与很乐观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等等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确定的了解和熟识,同时也进展了动手力气,感受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特殊的协作,纷纷拿来了香袋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加此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当。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引导

26、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幼儿用彩纸、软陶和绳子等手工制作粽子,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爱好。 3、手工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留意保持桌面的干净,培育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活动预备 1、彩纸、绳子、软陶 2、塑料盒、纸盘 3、手工制作工具、关心材料 4、粽子实物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实物粽子,引导幼儿观看外形,引出端午节。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粽子的爱好。 (1)请小伴侣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呢?你们吃过吗? (2)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哪位小伴侣能说说你吃粽子的感受吗? (3)原来啊,小伴侣们都宠爱吃粽子,粽子加上甜甜的红糖后更好吃了! 2、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粽

27、子是怎么做出了的呢?手工制作激发爱好。 (1)端午节粽子,其实都是经过每个食品工人的包装而成的。而我们家里的粽子都是大人包出来的。 (2)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手工制作粽子的包法,争辩手工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老师手工制作包粽子,请幼儿仔细观看! 4、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工制作包粽子。手工制作时留意动作放慢,难点之处要多讲几次。 (1)老师为幼儿分组,幼儿尝试自己手工制作粽子。 (2)依据详细步骤再次跟随老师一步一步制作。 5、幼儿制作完成之后,老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做简洁介绍。 6、将实物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欢快。 四、活动总结 呈现结束,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总结,让幼儿

28、亲自将自己的手工制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共享端午节的欢快,一起吃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手工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的来历和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能相互关怀,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活动难点: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活动预备: 1、有湿度的碎泥、粽叶若干、橡皮筋 2、范例、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出示课件,关怀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三角粽、四角粽、团盘粽等)。 二、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出示范例: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粽叶)。在我们的太湖边也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平常,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