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的能源运输体系1 能源资源总量与分布源较少,约13.6%。从分布来讲,我国20005.6 万亿吨,探明储量为1.160829 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量为24740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石油探明资源量为 765 亿吨,可采资源量为2123522能源消费格局长期以来,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力供应基本上是采200713入省(包括京津冀鲁、华中东四省、华东四省一市)的煤电装机已占到全国煤电总装机的 62左右,电煤消费约 7.8 亿吨,比 2000 年增长了 106%,占全国电煤消费总量的 54.6%;13 个地区的平均电煤对外依存度已达到 (见表 1,比0 年上升了 9个百分点。电力负荷中心与
2、能源资源产区在地理上严重逆向分布。2000 年2000 年2006 年2007 年自产电煤(万吨)电煤总消费(万吨)电煤对外依存度191303785049.5%301446840055.9%310007812560.4%量的快速增长,GDP 的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消耗将不断能源运输体系构成我国煤炭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海运和内河等,其中铁路和铁海联运是最主要的方式。从煤炭运输效率来看,铁海联运可以充分发其他方式。10002007 年,晋陕蒙宁地区调出煤炭约 7.4 0 年增长了 %, 2000152%。2005 年,晋陕蒙宁地区调出煤炭6.3 亿吨,输煤输电比例为33:近的京津冀鲁,晋
3、陕蒙宁对华中、华东地区的跨区输电增长有限。200661:1。电力输送偏小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变。煤炭调运情况晋陕蒙宁地区(主要指“三西”山西、陕西、蒙西和宁东地区)的煤炭外运以大秦线、朔黄线、石太线、侯月线、陇海线、宁西线等图 1-1 “三西”煤炭生产基地的煤炭调运走向示意图中、京津冀鲁和东北地区以及用于出口。晋陕蒙宁地区的能源外送一6.5120:12006 年铁路外运量 5.8 亿吨,占当年总外运量的88.9%。调入京津冀鲁地区的煤炭主要来自晋20072.0146.4%,比 2005 年增加了 4.1 个百分点。2006 年晋陕蒙宁地区向京津冀鲁地区的输电量折合煤炭 2467 万吨,输煤
4、输电比例约为 8: 1。华东地区调入的煤炭主要来自晋陕蒙宁地区,煤炭运输以铁水联运为主,铁路直达为辅。铁海联运通过大秦、720063.2671.2%,比20051.415.72006537 61:1。华中东四省的煤炭调入:华中东四省调入的煤炭主要来自晋陕蒙宁地区,煤炭运输以铁路直达为主,煤炭主要通过京九、京广、太焦、2006 年,华中东四省调入晋陕蒙宁地区的煤炭23007.184.7%,江39.1200614320:1。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中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安全。运力严重不足“十五”以来,尽管铁路部门采取了扩能改造、装备重载长大列车等措施,煤炭运能在扩大,煤运比重位于各类运输
5、货物之首,但仍不能很好地满足东中部地区的煤炭调入需求。大秦、朔黄、石太、邯济、太焦、陇海、黔桂等主要煤炭运输线路的运力高度饱和,运力十分紧张。其中,华中地区煤炭调入方式主要为铁路,方式单一,并且承担转运华东和南方部分省份的煤炭需求任务,是全国电煤供应最为困难的地区之一,运输紧张、运力短缺问题十分突出。200867712增加 7807 万吨,增长了 13.03%,但是全年铁路运煤能力增长仅6000与超能力运行,中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程度较低。运力分布不均,且增长缓慢,运输设施衔接配套能力不强铁路运力分布不均,运力主要集中在大秦和神朔黄等铁水联运通道上,京津冀鲁、华中以及华东部分地区的运力长期紧张。2008 年上半年,除大秦线和神朔黄合计增加6000 万吨运能之外,其它通道能力均无增加。华中、华北、华东、华南北部等主要依赖铁路直达的地区煤炭运输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 年到 2009 年每年运煤能力增加 5000 万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