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_第1页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_第2页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_第3页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_第4页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一一“沙丘”整理人:大亚湾第一中学曾繁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TOC o 1-5 h z 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D.柴达木盆地2、A点的绝对海拔高度可能是()A.1340m、1330mB.1320m 、1350m C.1320m、1330mD.1350m 、1340m3、该地区的主导风向()A.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答案:1、D 2、A 3、B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地区的盛行的风向是()A东北风 B 西北风 C东南风 D 西南风2、我国哪一类地区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的是

2、()A云贵高原 B黄淮平原C珠江三角洲D 塔里木盆地3、我国此种地形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B 2、D 3、C(2002年北京春招卷)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3题: TOC o 1-5 h z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VH 41B 、49VH 50C、59VHV 60D、60 VHV 61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 、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 西南地区答案:1、B

3、2、C 3、C读图完成9(2013年,福建文综,910题)图4读图完成910题。图4图4.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 三角洲【答案】D.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D.河漫滩A.B. C. D. 【答案】C(2014年,安徽文综,3132题)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 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 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 10,完成3132题。b.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10a)的

4、影响,图10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答案31.A 32.C皮拉大沙丘(图3)位于大西洋畔的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皮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据此回答56题。皮拉大沙丘向内陆推进的主要原因是A.受盛行西风影响B.沿岸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降水少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

5、下沉气流,降水少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6 .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5.A 6.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二、综合题(2013全国新课标H, 36题)36.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城镇山峰/岛程/m河流水库

6、等高线/m、示坡线(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8分) TOC o 1-5 h z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 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 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答案】(1) (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风沙在此沉积。(1分)(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 (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7、3分)(3)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1,第36题)36.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所示区

8、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TOC o 1-5 h z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

9、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 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鄱阳湖区域分布图图利抄地以山A*河藻r M怕鄱阳湖区土粉布图平材料二:“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 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

10、 却会神 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 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沙丘的成因。(3分)(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4分)答案:(1)沙丘的形成: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或地势起伏较大)(1分);雨季,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湖区大量泥沙堆积(1分);(枯水季节,湖内沙滩露出) 强风作用促进了湖边 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1分)。(共3分)(2)风力资源丰富;沙地面积广,地价较低;风力发电较清洁;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 交通便利等。(共4分

11、,任答四点即可)36.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 丹娘沙丘使是其中之一。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1)分析图示河谷冬春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TOC o 1-5 h z (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形成的过程。(8分)(3)试描述速雅鲁藏布江该3R段的水文特征。(6分)(4)判断图中公路由于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6分)【

12、答案】(1)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2分)。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2分)。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2分)。(2)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2分),大风经过地区植被 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2分),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2分),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2分)。(3)流量较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任答三点给6分)(4)滑坡或泥石流(2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坡地植被(2分);调整区域生活能源使用结构(2分);限牧、禁止乱砍滥

13、伐(2分)。【2016届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37题】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 ,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 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 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 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TOC o 1-5 h z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8分)(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6分)(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答案:(1)西北风(偏西风);(2分) 理由:沙山(链)东北一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