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_第1页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_第2页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把握雨带的移动规律;理解并把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把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安排柱状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力量。 3、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本节难点:我国季

2、风区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自制投影片)、影响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自制投影片)、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示意图(自制投影片)。 课时:2课时。 讲授提纲: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1、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形成及特点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 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降水的时间安排规律 1、我国降水的季节安排 2、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 3、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移动规律 4、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三、干湿地区 1、划

3、分干湿地区的依据 2、干湿地区的类型 3、干湿地区的分布 4、干湿状况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叫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雹统称降水)。 大家知道气温柔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日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根本特点。 学习新教材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板书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板书 1、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形成板书 提问大家记得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各吹什么风吗?它们的特点如何? 教师归纳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叫冬季风,其特点是严寒枯燥;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叫夏季风,其特点是暖和潮湿。通常把夏季风能够

4、吹到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板书 展现投影片看“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提问结合我国地形考虑,我们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以下的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一样?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限有何关系? (4)找出年降水量在2

5、00毫米以下的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板书 教师总结从同学的答复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我国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阅读课本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1页“读一读”的课文,并且观看有关“荫房”的景观图。 其次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讲解同学们所说的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反映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规律。那么我国降水在时间安排上又有何特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学习新教材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

6、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月份安排示意图。 提问分析这四个地区各月降水的安排状况,有什么共同特点和差异? 教师归纳共同性:降水相对集中,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这说明我国降水季节安排不均。差异性:南方降水多,雨季开头早、完毕晚,即雨季长;北方降水少,雨季开头晚、完毕早,即雨季短。 过渡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安排有这些特点呢?我们可以从降水形成的缘由来解决这个问题。 2、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形成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剧烈,雨季的开头和完毕,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当夏季风带来的暖和潮湿的空气和冷空气相遇时,暖空气因较轻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暖空气降温,水汽冷却凝聚

7、形成锋面雨(看“锋面雨示意图投影片)。由于降水地区大致呈带状延长分布所以叫“雨带”。这个雨带是随冷暖空气交汇面的移动而移动的。 3、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板书 读图练习结合中国政区图和课本第52页雨带图说出五月,六月,七、八月,九月主要雨带的分布地区。 五月:南部沿海;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华北和东北地区;九月:南部沿海和四川盆地。 提问分析六月和七、八月两幅雨带图,当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为什么?(学生答复) 教师归纳六月份时长江中下游处于雨季,进入七月份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单一暖气流影响,天气晴朗,降水较少,形成了伏旱天气。 读课文

8、指定一学生朗读课本53页“读一读”中的短文“江南的伏旱”。 4、降水的年际变化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北京19511978年降水量曲线图。” 提问从曲线图中看,北京哪年降水量最大?哪年降水量最少?两年之间年降水量相差多少?(1959年,1965年,约相差1000毫米) 教师归纳可见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足很大的。但是各地的年际变化也不一样。一般说来我国南方降水量年际变化小,北方大,西北最大。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简单造成旱涝灾难,在降水过多的年份,经常引起水灾。相反,在降水特殊少的年份,则简单发生旱灾。 三、干湿地区板书 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板书 一个地区是潮湿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

9、,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潮湿;反之空气枯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 读图练习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 潮湿区、半潮湿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3、干湿地区的分布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对比“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用投影片),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答复以下问题: (1)潮湿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潮湿地区的分界限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潮湿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限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限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

10、线? (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全都。但又有区分。例如,东北三省的潮湿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潮湿区。正是由于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记住400、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使学生理解季风活动对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的影响,并记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使学生知道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4使学生学会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地区

11、分布的特点。 5使学生学会运用年降水量安排柱状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安排的特点;学会运用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分析、概括我国降水年际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季节安排和年际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季风活动、锋面雨带与降水的关系 教具预备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气温柔降水是最重要的气候要素。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柔温度带方面的学问,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学问。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讲授新课) 提问让学生看本节课文前面的“想一想”小栏目,提问

12、:七月份正值雨季,这时候出差去吐鲁番是否需要带雨具?九月份我国多数地方秋高气爽,这时期出差去广州是否要带雨具?为什么?(答案:七月份出差去吐鲁番不需要带雨具,由于吐鲁番的全年降水很少,即使在七月份也很少降雨;九月份出差去广州应当带上雨具,由于这时虽然我国大多数地方秋高气爽,但广州雨季还没有完毕,常常有阴雨天气。) 叙述从上面答复的问题可以看出,了解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在生活实际中是有用处的。在生产建立中也要具有这方面的学问。如修建水库或建桥梁时,要考虑当地夏季最大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否则,遇有特大暴雨,水库有溢洪、桥梁有坍塌的危急。 读图展现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练习: 1找

13、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答案: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一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是全都的? (答案:大致通过淮河秦岭一线,西接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0等温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答案:大致从大兴安岭斜向西南,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四周,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答案: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的西部、北部) 5找出学校所在省、区、市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答案:略) 4比拟图上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状况有什么关系? (答案:东南沿海的房屋

14、多有屋脊,房顶坡度较大,上面砌有防水的砖瓦,并留有流水沟,易于排水。西北内陆地区房屋多为平顶,上面也没有流水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房屋建筑,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有的特点。) 提问从以上读图活动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可让学生争论,然后再答复) 归纳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一、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东亚、南亚降水的影响。 提问为什么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呢? (让学生充分争论后,再答复) 归纳主要是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15、板书1缘由: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读图让学生阅读课本图411和图412,答复以下问题: 1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答案: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2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考虑,为什么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 (答案:深居内陆,距海远。地形闭塞,有山脉阻挡)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 (可辅以中国地形图,或使用叠加投影片效果会更好。) (答案: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叙述习惯上,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显

16、著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一般来讲,季风区内降水较多,非季风区内降水稀有。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此线西北是非季风区,此线东南是季风区。 板书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读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答复以下问题: 1四个城市降水较多的各是哪几个月? (答案:广州59月,武汉58月,北京7、8两月,哈尔滨7、8两月。) 2比拟四地降水量的年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答案: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7、8两月降水多。不同点是广州、武汉雨季时间长,年降水量比拟大;北京

17、和哈尔滨雨季时间短,年降水量比拟小。) 小结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安排很不匀称,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这个时期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 各地的雨季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南方雨季开头早、完毕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头晚、完毕早,雨季短。 板书二、降水集中夏秋两季 1南方雨季开头早、完毕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头晚、完毕早,雨季短 承转那么,为什么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雨季长短不一样呢? 板书2季风活动与锋面雨带 叙述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头和完毕的迟早,主要是由季风活动、夏季风的进退所打算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锋面雨带示意图”: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

18、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聚,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消失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教师可边叙述边画出冷、暖气流交汇和锋面雨带形成的示意图。) 板书3雨带推移与各地雨季 读图填表阅读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图1720),并结合课文内容,填出下表: 提问说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进退和雨带移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归纳一般年份,从五月中旬开头夏季风便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随着夏季风势力增加北进,锋面雨带随之向北推移。六月中旬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

19、我国由南向北开头进入雨季。九月,夏季风势力减弱南退,雨带随之快速南撤,我国由北向南雨季雨带完毕。因此,我国各地雨季长短差异很大:南方雨季开头早、完毕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头晚、完毕早,雨季短。 板书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读图看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示意图,说出六月和七、八两月雨带的分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关系。 叙述六月,夏季风北进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相持,使锋面雨带在这里徘徊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形成连绵细雨。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七、八月份,雨带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随之消失晴朗天气,降水相对削减,形成伏旱。伏旱时期,炎暑骄阳,蒸发旺盛,又正

20、是水稻生长旺盛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800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3.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育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力量。 4.渗透喜爱祖国的教育和辩证法的教育。 教学建议 学问构造: 教材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时空分布怎样不均,为什么造成这种不均,教材首先指导学生通过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寻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利用已学过的东亚季风的学问,分析季风对我国降水

21、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区域降水特点,结合“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通过阅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指导学生找寻规律,并分析东部地区雨带的南北移动所造成对降水的影响。通过阅读北京195120 xx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发觉降水的年际变化,分析成因及造成的影响。对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教材明确指出是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照划分,并通过表格比照分析了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特点、分布和植被特征。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 难点: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 价值观念、学科力量、根底学问间的

22、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 降水作为气候要素的组成,是描述气候特征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国土宽阔,加之特别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独特的降水特点,主要表达在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分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缘由归根究竟是由于季风造成的。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夏季风登陆的早晚及它的强弱都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降水特征。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抓住主要缘由,突破难点。 针对选学局部,教师可就教学状况,适时参加,这对学生把握我国的降水特征是必要的。 本节课中所使用的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是读图训练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应加强学生这局部训练。并明确一些重要的降水指标,如200mm、400mm、800mm等降水量

23、线的分布。 教法建议 本节课所得结论是通过分析得出,在教学中教师所做的应是供应数据和资料,让学生去分析和归纳,去探究成因,培育学生的力量。 本节规划授课2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去过西北地区的同学描述一下不仅如此,我国降水的分布也相差悬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特征。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出示投影片新疆民居黄土高原民居江南民居 提问为什么这些民居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与当地降水有何关系? 讲授要了解这些,离不了“中国年降水量图”(出示地图)。 提问同学们留意观看800、400、50等降水量线的位置。然后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这三条等降水量线所在地区的居民,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

24、当地的降水特点以及降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生争论,预备表演。 提问 (1)请三位同学分别表演。 (2)请同学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板书一、降水的特征 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削减 讲授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 出示投影片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启发提问请留意教师出示城市的挨次,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季风活动与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关系,知道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大致状况。2.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培育学生的读图力量。 3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

25、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以及利用不同的干湿状况进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干湿地区的分布。 2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成因。 教学难点 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成因。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读图法相结合。 教学媒体 中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提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在几月份?为什么会消失这种现象?学生答复。 【教师订正】每年的7月、8月份,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则消失晴朗少雨的天气。正值伏天蒸发旺盛,而降水缺乏,但此时恰值水稻生长旺期,极需水分形成伏旱。 【提问】1998年长江流域消失了伏旱吗? 学生答复。 【教师订正

26、】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同学也积极为灾区捐物捐钱,奉献了我们一份爱心,那么为什么1998年伏天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消失“伏旱”而消失了特大洪水呢?今日我们一起争论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导致了这个地区的年降水量猛增,远远地高于往年。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年与年之间并不一样,这就是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板书】二、降水的年际变化 【读图4.21】北京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约多少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哪一年,约多少毫米? 学生答复。 【教师小结】北京在1951年至1980年30年间年降水量最多的

27、是1959年约1400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1965年约250毫米。 【组织学生争论】(1)为什么北京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2)为什么在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消失特大洪水? 【教师总结】上述现象的形成与夏季风的强弱相关。若夏季风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就偏少;若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少,南方降水就偏多。由于每年夏季风的强弱不同,所以北京的降水必定会消失年际变化。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就是由于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7月、8月份雨带仍停留在长江流域所致。 我们现在知道了夏季风既影响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还影响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出示景观图

28、】江南的稻田、西北的沙漠图。 【教师小结】南方以水田为主,西北以荒漠为主,二者的干湿状况不同、南方潮湿而我国的西北干旱。 【提问】什么因素导致两地区干湿状况不同呢? 学生答复:降水不同。 【提问】是否降水量一样的地区,干湿状况肯定一样呢?请结合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周,找出与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年降水量大致一样,但却分属于半潮湿或半干旱的地区。 学生争论。 【教师总结】东北地区的东部属于潮湿地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蒸发量小,为什么蒸发量少呢?其缘由是由于气温低。 所以打算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是要看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照关系。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空气潮湿;反之,则空气枯燥。科学家把我国划出四个干

29、湿地区。 【板书】三、干湿地区 【读图422】我国有哪四大类干湿地区。 学生答复。 【小结并板书】我国有潮湿地区、半潮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争论】(l)潮湿地区与半潮湿地区的分界限,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潮湿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限,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限,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学生争论、答复。 【教师辅导】(1)潮湿地区与半潮湿地区的分界限,大致接近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半潮湿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限,大致接近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3)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限,大致接近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读图422】

30、请同学找出潮湿地区、半潮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各自的分布地区。 学生答复。 【教师小结】潮湿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东北三省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半潮湿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大局部。干旱地区:新疆、内蒙古高原的西部和青藏高原的西北部。 【思索】在上述地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其自然条件进展生产的? 学生争论。 【教师小结】潮湿和半潮湿地区,主要是我国的农耕区,秦岭淮河以南多利用为水田,秦岭淮河以北半潮湿地区为主的地区多利用为旱地,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主要是我国草原牧区。所以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为我们供应的生活和生产条

31、件不同,我们在进展生产时,就要因地制宜,爱护好当地自然条件和环境以到达可持续进展。 【稳固新课】 【学生争论】 (l)为什么北京地区既要抗旱,又要防洪。 (2)为什么北京地区的降水会消失年际变化,对北京的经济建立有什么影响? (3)能否在内蒙古高原广泛地种植水稻? 【作业和练习】 (1)填充图册,第11页作业。 (2)秦岭淮河是我国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界限。 板书设计 二、降水的年际变化 三、干湿地区 我国有潮湿地区、半潮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800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季风

32、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3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育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力量。 4渗透喜爱祖国的教育和辩证法的教育。 教学建议 学问构造: 教材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时空分布怎样不均,为什么造成这种不均,教材首先指导学生通过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寻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利用已学过的东亚季风的学问,分析季风对我国降水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区域降水特点,结合“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通过阅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指导学生找寻规律,并分析东部地区雨带的南北移动所造成对降水的影响。通过阅读北京1951xxxx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发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