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_第1页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_第2页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摘要: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其道德修养论有其独特的人性论基储成贤成圣是其道德理想人格、身成性成与继善成性为其道德修养原那么、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为其道德修养的方法。研究王船山的道德修养理论对于今天个体的道德修养乃至和谐社会的建构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关键词:王船山;道德修养;理想人格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局部。其道德修养论有其独特的人性论基储成贤成圣是其道德理想人格、身成性成与继善成性为其道德修养原那么、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为修养的方法。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进展讨论。一、王船山道德修养的人性论根底王船山的人性论是建立在他的气本论根底上的。孔子始

2、创儒家学派以来,留意的是修齐治平之道,礼乐刑政之术。至汉唐诸儒治经,又重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罕有涉及本体论的。及至宋儒,始进而讨究原理,求垂教之本原于心性,求心性之本原于宇宙。延至明清,哲学本体论更是推陈出新。在本体论上通过对有无、虚实关系问题的讨论,继承和发挥了张载“知虚空即气那么无无的气本论,进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气范畴作出了新的规定,提出了“气诚实有的本体论。王船山人性论的逻辑起点就是“气本论。王船山继承和开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认为气是宇宙中唯一之实体,他说:“人之所见为太虚者,气也,非虚也。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虚空者,气之量。气弥纶无涯而希微不形,那么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

3、皆气也。聚那么显,显那么人谓之有,散那么隐,隐那么人谓之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正蒙注?卷一在理气关系上,他与程朱相对立,认为“理即是气之理,气当得如此便是理,“是岂于气之外别有一理以游行于气中者乎?读四书大全说?卷十油此可见王船山的所谓天即是气,气之理亦即天之道,或日天道。在此根底上他阐述了人性的产生,他认为人性来自天道或气之理在人心之“秉彝,故曰“天道之本然是命,在人之天道是性?读四书大全说?卷三,“惟有天道,以道成性。?正蒙注?卷一,在这一点上王夫之与程朱合辙,即都认为天道与人道同一。在天那么为天道,在人那么为人道,“性即理,没有分

4、开气的理,也没有分开气的性,理在气中,性在气中。他把程朱所谓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合二为一,用人性一本说否认了程朱主张的人性二重说。关于人性论,中国古代存在着德性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根本主张,并演变为各种人性理论。自从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观点以来,各派人性理论呈现百家争鸣之态。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韩非的自然人性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李敖的性善情恶论,等等。王船山都在他的?知性论?中一一评说,进而从理气合一的元气本体论中引申出“理欲合性、互为体用的人性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王船山一反以往中国哲学中普遍流行的把人性看作永久不变的先验属性的观点,致力于从生活与理论的观点考察人性的生

5、成与开展,提出了“性日生那么日成、“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继善成性的人性开展理论。什么是人性?王船山诠释为:“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那么此与生俱有此理,未尝或异;故仁义理智之礼,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性。(?正蒙注?卷三)不难看出,在王船山那里人性包含理与欲两大要素,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人性。这无疑是对理学唯心主义和正统儒学的人性论的诘难。他说:“理与欲皆自然而非由人为。故告之谓食色为性,亦不可谓为非性,而特不知有天命之良能尔。(?正蒙注?卷三)王船山不但肯定仁义理智之礼是性,而声色臭味之欲亦是性,正如理与气不是对立的一样,理与欲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合两者而

6、互为体的关系。他说:“天以其阴阳五行之气生人,理即寓焉,而凝之为性。故有声色臭味以厚其生,有仁义理智以正其德,莫非理之所宜。声色臭味顺其道,那么与仁义理智不相悖害,合二者而互为体也。(?正蒙注?卷三)在王船山看来,理与欲互相为体,即无无欲之理,亦无无理之欲,二者是合二为一的,亦即理欲合性、互为体用。这是王船山人性论显著特点之一。王船山在天人关系上,他不仅认为“天人合一,而且还认为人能“造命、“相天,认为人在与天交往即“相受的过程中,可以改造天之所“命。正是在这种“天人相受观点指导下,提出了人性形成的新见。他说“禽兽终其身以用天而自无功,人那么有人之道矣。禽兽终其身以用其初命,人那么有日新之命矣

7、。(?诗广传大雅?)不难看出,在王这里,人性不就是“初生之倾命,就其形成过程而言,是一个后天“日生那么日成的过程。他指出“夫性者,生理也,日生那么日成也。那么夫天命者,岂但初生之倾命之哉!(?诗广传大雅?)性日生日成的根源在于天地之气化不息或人之取精用物的生命活动之中,他明确指出“性也者,岂一受成俐,不受损益也哉?(?尚书引义?卷三)而是“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尚书引义?卷三)。这是王船山人性论又一显著的特点。那么,人性何以可革呢?王船山阐述说:“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惟天所授,那么皆其纯粹以精者矣。天用其化以与人,那么因谓之命矣。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自取自

8、用,那么因乎习之所贯,为其情之所歆,于是而纯疵莫择矣。(?尚书引义?卷三)这就是所谓的“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尚书引义?卷三)这个习成之性,又称之为后天之性,“先天之性天成之,后天之性习成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这样,一方面是天之所授,另一方面是人之所择,一方面是先天所生,另一方面是后天习成,由于人的选择取舍不同,“取之纯,用之粹而善;取之驳,用之杂而恶。(?尚书引义?卷三)因此“习与性成,既可“成性之善,亦可“成性之恶,那么在王船山这里,人性的形成是有善恶之分的。但“习虽有善恶,但人毕竟是具有自觉道德意识的,可以在不同的道德价值面前作自主的选择,即人具有能自取而自用的“权,可以

9、通过人的努力而使人性日臻完善。据于此,王船山提出了“继善成性说。他的道德修养论就是建立在这一人性论的根底之上的。二、王船山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所谓理想人格,就是对一种人格形式的理想化设计,是人们在自己心目中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完善的人格的典范,是人格所应到达的最高境界,这种应当的境界不是现实的,但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人们可以通过持续性的选择活动为过程不断的地接近它。儒家传统的理想人格就是圣人,其核心是“仁。孔子认为“圣人即“仁者,孟子曰:“圣人,人伦之至也。王船山继承并开展了传统“圣人理想人格的思想,但又有自己特点,他认为圣人人格是“珍生与“舍生取义的有机结合。这与朱熹的“革欲复礼的圣人人格迥然不同。王船山认为:“圣人有欲,其欲即天之理。天无欲,其理即人之欲。于此可见,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读四书大全说?卷四)在这里王船山肯定圣人之欲即天之理,理欲合一是儒家圣人观的合理结论。王船山并对欲作了精辟的厘定。他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