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阅读-山水田园诗歌专项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林卧岑参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注】西山药:仙药。淮南方:一说为失传医药著作。一说为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书中内容有神仙黄白之术。隐几:靠着几案。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题目仅有两字却蕴含丰富,“林”点明地点,“卧”摹写出诗人的情态。B“鱼鸟”是隐逸诗中常见景物,第一句写偶然体会到观赏山林中鱼鸟的趣味。C“兹”指现在、此时,第二句从触觉来写诗人此时又感受到水木带来的阴凉。D颈联中的“西山药”“淮南方”表明了诗人立志修仙从
2、而脱离凡世的决心。2这首诗颔联和尾联分别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饮酒(其七)(晋)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注释:裛(y):通“浥”,沾湿。掇(du多):采摘。英:花。泛:浮。意即以菊花洒在酒中。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菊有佳色”中“佳色”意思是“欢笑”,写诗人看见秋天菊花盛开露出高兴的表情。B“泛此忘忧物”中“忘忧物”指酒,曹操短歌行中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C“远我遗世情”意思是远离世俗,遗世独立,与“复驾言兮焉求”表达的情感是一致
3、的。D“归鸟趋林鸣”,诗人以飞鸟自喻,有“倦飞而知还”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喜悦。4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西塞山泊渔家皮日休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前两句塑造了一位垂钓者形象,钓者头戴白纶巾,发如银丝,静坐水边垂钓。B颔联描写渔家日常生活,妻子采摘桑叶,小儿买蓑衣,一家人辛勤劳作,各自忙碌。C颈联中“流船”“坠钓”的描写,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莼菜茂盛和鲈鱼肥美的特点。D诗中作者融描写
4、、叙事和议论于一炉,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西塞山下的和乐渔耕图。6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皮诗与张词都描写了西塞山风景,两者所抒发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晚范成大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注】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篱东:源于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后借指故园。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选择了两个意象“舞燕”“啼莺”,描绘了晚春时期莺歌燕舞、
5、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透露出了诗人游赏的兴致。B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C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D这首诗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8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诗歌手法角度赏析此联的妙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张谷田舍储光羲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注】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碓(du):用来舂米
6、谷的器具。稔(rn):庄稼成熟。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了下文对清新而自然的农村风光的描绘。B颔联的“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春日图景。C尾联的“自说”是作者说,说近年以来收成不错,体现了农人对生活的满足。D本诗描写了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由衷的欣喜之情。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访田公不遇石介主人何处去,门外草萋萋。独犬睡不吠,幽禽闲自啼。老猿偷果实,稚子弄锄犁。日暮园林悄,春风吹药畦。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
7、歌首联既照应题目,点明“不遇”的原因,又含蓄曲折,暗示田公是一位品格高洁的隐士。B二、三联描写浓睡不吠的犬,闲适自啼的幽禽,顽皮戏耍的猿猴,摆弄锄犁的稚子,细节传神。C尾联写日落黄昏园林寂静,和煦的春风微微吹拂药菜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营造了静谧的意境。D全诗形象、生动,充满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可以看出辞官归乡的诗人对农家生活极其熟悉。12有人说,唐代田园诗意境空灵,宋代田园诗则趋向平易。简析这首诗“平易”体现在哪些方面。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8、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1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的轻松愉悦。B“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C诗歌写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田园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D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写出了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14诗歌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初夏江村高启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水满乳鳬翻藕叶,风疏飞燕
9、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注:高启:字学迪,明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家乡胃丘乡同隐居时。纬车:纺车,抽茧出丝的工具。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野鸭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活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C本诗首联总起,奠定全诗的基调:颔联紧承上联写景:颈联则由写物转入写人:尾联点题,更见情趣盎然。D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仗包括词性、结构相对,
10、也包括声调、平仄相对。依此要求看,本诗的对仗并不规范。16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1D2颔联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来表情达意,通过远峰和落日来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抒发自己对山间景色的喜爱以及归隐的愿望。尾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法式来表情达意,直接抒发自己对林中生活的喜爱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诗人立志修仙从而脱离凡世的决心”错误。“西山药”“淮南方”表明自己想要脱离尘世生活归隐山林的愿望和决心。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能力。颔联写到远处的山峰缭绕着阴云浓雾,雨意沉沉;落日的余晖在河水中闪动,波光粼粼。两句通过远山和落日写山间傍晚景色:“远
11、峰带雨色”,苍翠润朗,“落日摇川光”,光色俱佳,所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山间景色的喜爱以及归隐的愿望。尾联的意思是自己只喜爱靠着几案,在林间独自游玩甚至忘记方向。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林中生活的喜爱之情,属于直抒胸臆。3A4对宁静优美的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秋菊有佳色“写出秋菊粲然独放的傲霜之色,“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写出日落之时,群动止息,归鸟啼鸣的景象,营造了宁静清幽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一二联中“掇其英”“泛此忘忧物”写作者采秋菊泡酒,借酒忘忧,“远我遗世情”表明作者遗弃世俗的情怀更加高远,表达了对出世的厌倦与对归隐的向往。【分
12、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A.“佳色意思是欢笑,写诗人露出高兴的表情”错误,此诗首句“秋菊有佳色”,亦是对菊的倾心赞美。“有佳色”三字极朴素,“佳”字还暗点出众芳凋零,惟菊有傲霜之色,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唯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人的情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呈现出来:如借助景物抒发,如借助人物的行为表达,还可以用情感词直接表达。首先看诗歌中所写的自然景物。如首句“秋菊有佳色”是说秋天的菊花颜色美好,诗人采摘下沾着露水的菊花,这流露出对菊的倾心赞美,表达对优美大自然的喜爱;如“日入群动息
13、,归鸟趋林鸣”是说日落之后各类生物都已歇息,归鸟向林欢快鸣,用以动写静、以声写寂的表现手法来展现环境的宁静优美,借以衬托出作者的闲适心情。然后找出人物的行为或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如诗歌第二句中写诗人面对“有佳色”的菊花是“裛露掇其英”,摘下菊花之后,诗人“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把菊花泡在酒中,使自己避俗之情更深浓,“遗世情”是指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诗人借助这浸泡了菊花的酒来寄托自己遗弃世俗的情感,表达对世俗的厌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5D6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渔人悠闲自适生活的羡慕、向往。不同:皮诗描写了渔家平淡幸福的日常生活,由“莼菜”“鲈鱼”等事物引发了诗人奔走客途的思归之情。张词
14、描写了秀丽的湖光山色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寄托了诗人自身高远、悠然脱俗的意趣理想。【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D.“议论”说法有误。这首诗记叙了西塞山渔家的日常生活,垂钓、采桑叶、买蓑衣,一家人各有其事,体现了记叙手法;这首诗还描写了雨天河面船儿穿梭和莼菜漂浮的情景,以及春天鲈鱼肥,体现了描写手法;尾联诗人直接抒情,对渔家这样平淡却丰富幸福的生活饱含艳羡之情以及自己旅居漂泊的孤独之感,运用的是抒情手法而非议论。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评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张诗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不须归”和皮诗中“隔波相羡尽依依”中的“相羡”“依依”都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
15、西塞山可以长留,表达对西塞山此地的喜爱之情。而这喜爱之情,不仅是因为这里的美景、美食,也是因为这里能够戴着“青箬笠”,身披“绿蓑衣”,“静倚枫根坐钓矶”,过着毫无机心与纷争的平静隐居生活。这是两者情感的相同之处。而对不同之处的分析,需要结合两者的不同写作背景来展开。皮诗根据诗题“西塞山泊渔家”可知是一首羁旅诗,作者坐船停泊在西塞山,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首联和颔联是作者对自己所看到的渔家日常生活景象的叙述,颈联描绘了西塞山菜滑鱼肥的场景,暗示此处平淡却丰富幸福的生活。而尾联作者笔锋一转,“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反观自己只是这里的过客,即使羡慕这里的生活也是徒然,此处诗人直抒胸臆,写
16、出了作为一名羁旅之客的孤独之感。张词是在颜真卿到任湖州刺史后其驾舟往谒,他们即兴唱和的作品。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可见写作此词时,张志和的情绪是高昂的而非消极的。从渔翁头戴籍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也可以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看到作者寄托其中的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的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7A8可以想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动;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儿正
17、孤单地摇晃;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用典。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以景结情。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若答“对比,想象的美景与前文荒园的现实萧瑟之景形成对比”也可)【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A.“充满生机”“透露出诗人游赏的兴致”错。文中写“荒园萧瑟”,说明景物并无生机;诗人也没有游赏的兴致,反倒是“懒追随”。诗人起笔描写暮春园景:园中已不再是百花争艳,而是又“荒”又“萧瑟”,可见其春老花残,落英狼藉。“懒追随”,透露出诗人已无游赏之兴。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鉴
18、赏诗歌炼句、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句:“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意思是可以想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儿正孤单地摇晃。然后赏析诗歌手法:虚写。“想见篱东春涨动”,由“想见”可知,此联为虚写,诗人想象出一幅江南水乡暮春图春水漫漫,疏篱如屏,柳丝垂挂,小舟荡漾,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意境。用典。“篱东”一词源于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后借指故园。这一联,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对比。“想见篱东春涨动”,这幅美好的暮春图,与开头那“萧条”的“荒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见诗人的爱憎和归意。以景结情。“想见篱东春涨动,小
19、舟无伴柳丝垂”,“春涨动”“柳丝垂”都是写景,尾联以景结情,诗人借暮春田园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9C10本诗通过对幽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农家劳动生活的描写,寄予了诗人对田舍的美丽风光以及淳朴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情;也暗含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与清正勤俭的县官的为政密不可分。【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尾联的“自说”不是作者说,而是田舍主人说,是田舍主人对来访的客人说。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在一个春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
20、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其中有诗人一路访问、游览的行踪,也有山村农民愉快地劳动的场面,暗含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与清正勤俭的县官的为政密不可分。中间四句都是景物描写,“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和平的劳动生活,寄予了诗人对田舍的美丽风光以及淳朴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情。11A12内容方面,从日常起居及寻常风景中发现诗意,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表现技巧方面,运用白描手法,平实生动;情感方面,通过刻画生活气息浓郁的乡村景象,表达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形象、意境等的能力。
21、A.“暗示田公是一位品格高洁的隐士”错误,“主人何处去,门外草萋萋”描写诗人拜访田公,但是主人并不在家,只能看到他隐居之处芳草萋萋,描写的是主人居住的环境,不能看出“田公是一位品格高洁的隐士”。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风格的能力。题干要求“简析这首诗平易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理解何为“平易”,(文字)浅显易懂,文章简洁。据此可知,本题应当从内容、语言、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诗歌记叙诗人拜访田公没有遇到,只是看到门外芳草萋萋。看到犬于门外睡觉,客人来了也不叫,禽鸟在树上闲适地鸣叫。还看到树上老猿正在偷摘果实,小孩子正在摆弄锄头、犁耙。傍晚时分的园林静悄悄地,只有缕缕春风吹着幽静的药
22、畦。诗歌在对田公所居之处环境的描写中隐含着诗意的风景,又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内容浅显易懂,平易近人。手法上,“门外草萋萋”“独犬睡不吠,幽禽闲自啼”“老猿偷果实,稚子弄锄犁”等句子运用白描手法,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语言平实。情感上,诗歌没有大起大落的,或者喷薄而出的抒情,只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抒发情感,诗人通过芳草萋萋、黄犬睡觉、幽禽自啼、老猿偷果、稚子弄锄犁、春风吹药畦等乡村画面的描写,表达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歌情感平易。13B14喜悦之情。所种的庄稼一天天生长,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令人感受高兴。担忧之情。庄稼长势很好,反而更担心风霜雨雪到来,使庄稼受到摧残,如野草般零落,心怀恐惧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一喜一惧,反映了诗人经过乡居劳作的洗涤,心灵更加明澈,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到处都是废墟”表述错误。“墟曲”是乡野,“曲”是隐辟的地方,不能理解成废墟;“生活艰辛”表述错误,于文无据。故选B。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甲乙双方关于门面租房的合同协议书
- 2024年环保型农药研发与技术转让合同
- 2024版政府吸引外资项目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广告代理发布协议
- 2025年度出差人员交通与住宿统一管理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项目停工责任分配合同范本
- 2024年技术开发合作协议(附专利权归属条款)
- 2024年环保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承包协议版B版
- 2024年项目劳务分包简易合同
-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建议
- 青少年自杀自伤行为预防与干预专家讲座
- 【部编】小高考:2021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 职业技能大赛:电工(五级)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征求意见稿)
- 阿特拉斯拧紧工具维修培训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富阳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卷
- 莱州市石材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与方案(IT运维服务与方案)
-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肥料学概述课件
- 焊接工艺简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