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课件_第1页
书法篆刻课件_第2页
书法篆刻课件_第3页
书法篆刻课件_第4页
书法篆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法篆刻 2010级广告概述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表征,是最纯粹的中国本土艺术,带着浓郁的东方世界风情,是中国人特有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念的体现。书法在古代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毛笔字,而到了今天书法已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那么在今天的书法课的教学上,在审视与阐述书法艺术的本体与艺术特点的同时,相应的使用现代的艺术观念和设计理念。书法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书家通过毛笔写出运动节奏丰富的点画线条,并赋予线生命。同时,这种线条的构成体现画者气质性情、审美趣味、艺术观念。清刘熙载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石涛:且其好好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第一章 概

2、论书法特点: 线条-表现媒介 布白- 空间意识 书法的传统文化精神德库宁作品第二章 书法艺术简史第一节 先秦书法第二节 秦汉书法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书法第四节 隋唐五代书法第五节 宋代书法第六节 元代书法第七节 明代书法第八节 清代书法第九节 近代书法第十节 现代书法第一节 先秦书法中国文字的起源说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结绳记事说”、“河图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等纵观这些传说荀子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可见仓颉是作为远古时代“好书者”直译而传名于后。因此那些传说只能将其作为文字起源的传说。离开这些书籍记载的传说,从传世的实物来看,文字的起源-新石器时代。人骨上记载祭祀、占

3、卜等活动的甲骨文书法在殷商时代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也就是从甲骨文的实物上看。就书法角度来看前期的甲骨文字大而雄伟,粗犷奔放,中期的字小而工整,晚期字小但很严整,带有金文的特点,是甲骨文成熟并向金文过度的时期。金文的差生差不多用户甲骨文同时,金文是指铸造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代铜器称为金,故曰金文,又称金鼎文,大篆。尚待早期青铜器纹样多为图腾族徽、图像文字,至殷商时期青铜器上才有铭文。第二节 秦汉书法 秦汉书法是古代书法艺术不自觉时期的结束和自觉时期的开始,其独特、多样的风貌,雄风朴拙、皇皇大度,为中国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秦有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体,隶书

4、又称“史书”“佐书”,是继篆书后兴起的一种书体,源于战国孕育于秦代,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隶书由篆书省易、简化、演变而成风格多样,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章草、今草。西汉传世的石刻仅有十块,且字数很少,接近秦隶书风格,没有波挑,汉碑分为碑刻和摩崖。汉代的篆书受隶书影响,多带方折的体势,有的甚至稍有波挑的笔意。开母庙石阙铭章草是隶书的草写,西汉元帝时期的黄门令史游、章帝时期的杜操均擅长写章草。今草书家以张芝为代表,有“草圣”之称。总之,书法艺术发展至汉末,基本上已各体具备,不过有些书体还没有完全成熟而已 (章草)居延汉简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书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此时的书法进入了全

5、面自觉发展时期,彻底完成了汉字的书体演变(篆、隶、楷、行、草已五体具备)为书法进一步飞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影响中国书坛数千年的“书圣”王羲之,而且也出现了无数青史无名的北碑书家。更重要的是书法的不同形质、不同创作手法和思想、不同的书风特点之间形成了极鲜明的对比和活力。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有长足发展,虽然社会处于动乱不安之中,三国时期魏的大书法家钟繇工篆、隶、行草,尤以楷书擅长钟繇宣示表晋代的书法,其楷书、行草经王羲之、王献之手达到了新的境界。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书家,可以说王羲之在书法中的地位,就像绘画中的顾恺之、诗歌当中的陶渊明。王羲之,字逸少,山东临沂人。七岁

6、即善书,其中行书兰亭序最为显赫,但真迹一纸不存,今兰亭序多为冯承素摹本为冠。另外还有上虞帖寒切帖等帖。草书以十七帖为代表,小楷有黄庭经其七子王献之,幼学于父,天资超迈,不为其父所诱,创造新题,创造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第四节 隋唐五代书法隋唐是楷书的中兴时代,南北朝的楷书多受篆隶影响,趣味胜过法则,到隋唐楷书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隋代书法继承南北朝的“险劲”,碑帖合一,归于整齐,其书风格为方整瘦硬。唐代是书学鼎盛的时代,也是中国书法集大成的时代,唐代书家之众多,书作之浩繁,影响之甚远,前所未有,堪称繁荣昌盛。唐代书法是对周

7、、秦汉、魏晋、六朝书法理论和实践的认真总结和发展,并把书法艺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唐初称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为书法四家。欧阳询,旧唐书中说:“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其碑刻有九成宫、化度寺等,欧阳询取王羲之楷则,又行以隶法,晚年字形修长,笔势方而遒劲整练。欧阳询 九成宫唐人的狂草又是一代风流,首推“颠张醉素”即张旭和怀素和尚贺知章。张旭书法俊逸流畅,挥毫落纸如云烟,怀素嗜酒如荤。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唐初书风,行以篆之笔,化硬瘦为雄浑,结体宽博尔气度恢弘,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景象和风度,与他高尚的人格合,书法美与人格美融为一体,作品很多碑刻有多宝塔

8、碑元次山碑,随后的柳公权、苏轼、黄庭坚、刘墉、何绍基、赵之谦等等都是学颜真卿之者。晚唐以柳公权为代表,其书法能兼欧阳询之劲健、颜真卿之遒媚,又能耿介独立,不步前人后尘。唐是书法艺术的黄金时代,出了这些大家之外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也都是善书者,这些也反映出唐民间书法的艺术水准。张旭书法第五节 宋代书法宋代书法生成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家苏轼擅长行楷,形方而扁,用笔丰满而“棉里藏铁”,合雄伟与清逸为一,得天真烂漫之趣。有人说苏轼“戈笔多病”字太肥,他说“短长肥瘦各有度,玉环飞燕谁敢憎”,“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些都体现了苏轼在艺术上勇于我行我素,独立不羁的精神。苏轼书法第六

9、节 元代书法元代书法虽然不及唐代雄伟宏大,但是宋代的险峻跌宕,使书法开辟秀逸苍润之风,自赵孟頫、鲜于枢等大家出现之后,超唐越宋,直追晋朝,开辟了元代书风。赵孟頫书法是位书画兼通的大家,他学晋唐,临摹兰亭序万余本,真行篆隶均善,韵度丰艳,圆活遒丽的赵体独步一时。“下笔神速如风雨,一口气能写万字。行书洛神赋闲居赋风神流动,萧散秀逸。鲜于枢是赵孟頫挚友,善用秃笔,体势近颜真卿,善草书,中锋运笔。元代的书法在赵字笼罩之外的只有道士张雨的草书、杨维桢的纵逸行草、倪瓒的小楷、吴振的狂草。倪瓒 小楷杨维桢 行草张雨草书第七节 明代书法明代书法帖学盛行,可以说是元代书风的延续。比较重要的书法家有吴宽、沈周、李

10、应桢、唐寅、吴门书派(祝允明、文征明、王宠)明晚期政治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对书家及书法艺术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八节 清代书法清代书法的成就十分辉煌,特别是清代中期碑学的兴起,打破了宋元明以来的帖学垄断,在篆、隶、北魏书上超越前代。乾隆年间有名的刘墉、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四家。乾嘉年间碑学活跃,其中有碑学大家金农近代书法基本上是清代书风的延续,活跃在书坛上的书家也多为清代遗老以及其弟子。1917年,蔡元培任北平大学校长。后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的书法研究会发表书法指导。受此影响后来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艺专等学校均开设书法篆刻课程。近代书法名家有:郑孝胥、罗振玉、章炳麟、李叔同等等。第九节 现代书法

11、发展方面的特点:一考古的诸多发现,书法资料极为丰富。二是自1949年以来由于书法经历了很长时段的沉寂,60年代初才在上海北京等地活跃起来。三是书法对外交往的扩大与盛行。四 书法教育、出版业的发达带来书法大普及。其中有于右任、沈尹默、陆维钊、林散之、沙孟海等等大家第三章 技法基础描摹首先用拇指与中指紧夹住,手掌中的空闲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体的位置,然后用无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笔后面。手臂要离桌子一段距离。描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来的样子去写或去画。描红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2、临写对照着原作,在另外一张纸上尽可能和原作模样一模一样的书写出来。汉字临写的根本原理五千年来的书法家

12、无数,他们虽然留下了相当多的书法佳作,但是却没有留下写字的科学方法,例如为什么临写的像?为什么临写的不像?临摹张迁碑乙瑛碑由中锋转到侧锋再收笔3、背临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4 创作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书写出来的新作品 学习过程 先掌握笔坐姿等基本基本功,切身体会书法的奥妙。理解书法的基本章程和书法的表里内涵。1、认识毛笔。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掌握中锋用笔,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4、执笔法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

13、法”。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

14、后左右包抓住笔管。5、书写方法(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4)身法坐势、立势6、墨色的分类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第四章 篆书第一节 概述(篆书的历史)1甲骨文2大篆3小篆:小篆的笔法特点小篆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 篆书经典范本临习一 邓石如 白氏草堂记二 吴熙载宋武帝与臧焘dao敕chi三李斯峄yi山刻石四吴昌硕临石鼓文五散氏盘六毛公鼎第五章 隶书第一节 隶书分为古隶、汉简、汉碑、清隶等第二节隶书的结构特点隶书的结构特点1 形体方扁,字体横式2 字画平

15、直,布白精巧3波磔(zhe)撇画,左舒右展第三章 经典范本临摹1 张迁碑2曹全碑3 史晨碑4礼器碑5西狭颂6石门颂第六章 楷书第三节经典范本楷书又称正书,由隶书及行草演变而成,是书法史上出现最迟的书体。也是自魏晋以来通行的实用书体。楷书分为大楷、中楷和小楷。风格上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南北朝碑,简称魏碑。二是唐代碑刻,又称唐楷。自唐代之后楷书碑刻只有宋代苏轼蔡襄及元代的赵孟頫在楷书上有所建树。楷书特点:点画特点:关于楷书的点画,前人有“永字八法”之说,即:点、横、竖、撇、捺、挑、钩、转折八类。楷书的结构最准,比例协调,横斜竖弯笔笔清楚,平中见奇,静中寓动。第七章 行书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概述今天能看

16、到的最早的行书墨迹,是汉魏竹木简与残肢,虽然是些佚名书家的作品,但是说明汉魏时代行书已经逐步形成。行书发展至东晋王羲之、王献之时就完全成为成熟而独立的书体了。传世二王墨迹与摹本及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行书的典范,行书介于楷、草之间。近楷者称“行楷”,近草者称“行草”行书点画变化大,是在楷书点画基础上增加动势,要求笔法之中有变化,结构更加多姿多态,可临米芾蜀素帖第八章 草书草书的发生在篆书向隶书演进时期,草书发展成一种相对独立的书体是在汉代。草书的结构以删繁、简约、形笔勾连流畅为原则。其结体虽各家写法不一,但草法却有一定的规则,即”无定法而有定理“草书的主要特点:1.省略笔画,以点带数点,

17、以一画带数画。2.约定俗称的偏旁、部首符号 3.改变笔序与结构形态 4.借鉴篆、隶、异体字结构5.笔势、笔意如游丝牵引 6.奇特的结构怀素 大草千字文篆刻篆刻与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孪生姐妹,它们的产生演进,总是息息相关而不可分割。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来看,除极少数书而未刻之外,其余均系刀刻,所以甲骨文又称“契文”,其刀法犀利挺拔,章法多姿飘逸,因此我们不仅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书法艺术,也可以说甲骨文是篆刻艺术之滥觞。古玺楚金币印第二节 篆刻简史一印章的起源中国的篆刻与书法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春秋中期,就已应用玺印来封检公文书札了,从实物上看,于省吾双剑古器物图录中著录了安阳出土的三方铜玺,可见殷商就存

18、在印章了。战国时期印章的用途就很多样了。二 秦汉印章秦汉对印章有一定的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称玺,臣下一律称印。秦汉较战国古玺更为严谨方正。秦印的最大特点是印章边栏有界格,方形为田字格,长方形为日子格,印材以青铜为主,多为凿刻,铸印较少。印文字体是纳圆于方。秦汉印除用于佩带外,还有少数用来封泥,就是用来封公牍,当时的牍是竹木简,用封泥,天子用紫色泥。臣下用青泥,然后用印盖。汉代在书法上个体具备,特别是隶书、缪篆的成熟使得汉代印章的书法更趋精美,形成了汉代渊茂华丽、古朴醇厚的风格。汉代印章分官印、私印、吉语印等,多数印无界格。另外肖形印是一种镌刻图像的印章,又称画家印、象形印。不但有艺术价值还有历史文物价值。篆刻,亦曰制印,又曰治印 ,还曰刻印,它与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