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_第1页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_第2页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_第3页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树立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 培养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地质工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从事地质工程相关设计和应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3了解地质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现代化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

2、献和撰写论文外文摘要。二、主要研究方向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评价加强重要“矿集区”综合勘查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深入研究控矿条件,揭示成矿规律,建立矿床地质模型; 探索特定地质及地理景观条件下各种勘查技术方法的最佳优化组合及应用效果,强调预测准则及勘查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探索矿体数学特征和规律,建立成矿区带地质及综合勘查模型。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资源评价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方法及现代分析测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石油、天然气和煤形成和富集的相关地质过程,探讨其成因和分布规律,进行资源预测与评价。以油气和煤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盆地分析方法,进行区块评价、矿藏

3、描述、远景预测。开展化石能源高效开发的精细地质研究,进行开发方案的调整部署。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矿产形成与时、空分布的规律,进而开展成矿预测的理论、方法、工作程序等研究,指导成矿预测工作。重点研究隐伏矿床、盲矿体和难以识别的矿产的形成背景、成矿控制因素和成矿信息,总结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物质成分的分布规律,确定成矿预测准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成矿预测理论、成矿预测方法进行所需比例尺的成矿预测 ( 区域预测、矿床预测、矿体预测 ) 研究,圈定成矿远景区,优选找矿靶区,预测资源数量和质量。资源勘查技术与方法基于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遥感地质、探矿工程和数字地质等各种勘查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4、条件,注重勘查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强调以地质为基础,各种勘查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探索特定地质及地理景观条件下各种勘查技术方法的最佳优化组合及应用效果,充分借助计算机及 GIS 技术,强化勘查信息的采集及数据处理,以实现科学、高效和经济的勘查。矿产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地质勘查经济及管理(矿产勘查与开发可行性研究、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矿产勘查经济评价等)、矿产资源经济及管理(资源形势、资源政策、资源发展战略、资源利用与保护) 、矿业经济与环境经济(资源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资产与矿业权评估)及资源产业经济(资源产业规划、资源产业链构成、资源开发环境效应评价)等内容,为资源开发

5、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发现和开发利用非传统资源服务,为决策部门矿产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土地资源管理、评价与规划研究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土地资源评价与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规划、控制、调节、监督和组织的手段与方法,为实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土地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地质灾害研究与地质环境评价研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发生机理,对地质灾害的危害与区域性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提出防灾减灾的技术措施。二、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 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约为1 年,生产实

6、践与学位论文时间约为2 年,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毕业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附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2 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18 学分(公共课5 学分,专业基础课不低于5学分,专业必修课不低于8 学分),选修课不低于8 学分,实践环节不低于4 学分。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学生根据研究的需要自由选学。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资源经济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方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 程学授课考核开课类 别课 程

7、名称学时编 号分形式方式学期05218010010521801002第一外国语(英、日、俄语)1003讲授考试1公0521801003必共0121802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362讲授考试2课践研究0001000001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201讲授考查1自学0721301004现代数值计算方法643讲授考试1修专业基0722601017多元统计分析402讲授考试1础课1222601001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603讲授考试1(按方0722601002岩石矿物综合鉴定603讲授考试2向选修课0722601055数量化理论及地质应用402讲授考试16 学分)0722601006成矿理论482讲授

8、考试11222601002西方经济学603讲授考试1专业 必0321000001知识产权法律基础402讲授考查11修课0822601005(按研0822601003究方向0822601004选修 80822601001学分)0822601007082260100808226010140822601016072260105907226010570722601058122260100412226010051222601006122260101012226010071222601013082260100208226010330722601025选必选课0121802002修课任选课082260103

9、5实践环节0822601036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402讲授考试1矿产勘查与评价402讲授考试2实验沉积学402讲授考试1盆地分析402讲授考试1油藏描述402讲授考试1油气综合评价402讲授考试1油气地球化学原理362讲授考试2非常规油气勘探362讲授考试2地质过程模拟基础402讲授考试2数字地质科学理论与方法603讲授考试2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方法402讲授考试2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402讲授考试2不动产估价理论与方法402讲授考试2土地整治技术方法与实务402讲授考试2土地经济学362讲授考试2土地资源信息系统362讲授考试2土地生态恢复原理与方法362讲授考试2综合信息矿产预测362讲授考试2

10、地球物理综合资料解释理论402讲授考试1环境地球化学482讲授考试1自然辨证法概论181讲授考查1全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各专业任选课校内实践3 个月4考查2校外实践6 个月4考查3四、培养方式及论文发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在校集中学习的方式。实行双导师制,即聘请校内、校外各 1 名指导教师。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负责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业务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和指导学位论文撰写等工作;选聘校外企事业单位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作为副导师,参与指导研究生的现场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和论文撰写等。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结合专业研究方向,以第一作者或除本人指导教师外的第一作

11、者身份至少撰写1 篇学术论文,并在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第一署名单位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以现刊或网上检索到的全文为准。五、学位论文论文工作是全面训练硕士研究生树立严谨的科学学风,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根据实际需要对论文工作计划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调整,研究生毕业答辩,须按规定时间提交答辩申请,否则不予受理。硕士论文的具体要求按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规定执行。论文撰写格式应符合学校的统一要求。学位论文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专业文献阅读、选题、学术调研、论文开题报告、实验测试、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2(一)

12、论文选题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须结合生产应用课题或应用基础课题来选题。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案例分析、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等多种形式,但一般应以应用型课题为主。(二)开题报告在导师组指导下,研究生通过阅读文献、分析研究,提出论文选题并撰写开题报告。专业硕士生文献阅读量应为 30 篇以上专业文献,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 10 篇。在第三学期初由学院统一组织,并有企业的副导师参加。开题报告内容包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案、研究进展和面临的问题、时间安排和研究条件、预期成果等。考核的具体内容包括 10 项:(1)选题依据;( 2)创新性;( 3)选题难度及可行性; ( 4)研究工作方案的合理性; (5)科研工作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 6)预期成果;( 7)文字表达和参考文献引用;( 8)条理性;( 9)概念清晰度; ( 10)论证严密性和逻辑性。对开题报告未通过者要求重新开题。开题报告的有关材料由学院保存至硕士研究生毕业。(三)论文中期考核在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学院统一组织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按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