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专题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常考考点方法指导及金题集训26篇(含非连续性文本8篇)记叙文常考文体知识梳理考点1 行文思路梳理填空 考点2 信息提取、理解与概括考点3 文章主旨概括与情感把握 考点4 选词填空考点5 语句还原 考点6 词语理解与赏析考点7 句子理解与赏析 考点8 写作手法考点9 理解文章标题 考点10 人物形象分析考点11人称的作用 考点12段落作用考点13启示拓展常考考点方法指导及金题集训26篇(含非连续性文本8篇)记叙文考点1行文思路梳理填空技巧点拨这类题目,通常题干会给出提示信息,主要以填空、填表的
2、形式出现。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题干信息,推测答题区域。若题干明确给出答题区域,就根据所给区域解答;若没有明确答题区域,需要根据题干信息,划分相应的区域,最终确定答题区域。(2)从题干已给信息中锁定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如具体事物、人物、情感、态度等线索关键词。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1行文思路梳理填空技巧点拨这类题目,通常题干会给出提示(3)对答题区域的内容进行仿照式概括。仿照题干已给信息的句式进行概括,或根据题干已给信息锁定的关键词进行概括,有时需要注意题干中对字数的限制。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3)对答题区域的内容进行仿照式概括。仿照题干已给信息的句式考点2信息提取、理解与概
3、括技巧点拨本考点的题型分为以下三种:考向1信息提取 (1)简单情节,可以采取要素提取法,把人、时、地、事等要素筛选出来,根据题干要求锁定关联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2)较复杂的情节,可采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段落大意,从情节发展或人物塑造的角度进行整合。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2信息提取、理解与概括技巧点拨本考点的题型分为以下三种考向2事件概括 (1)通读全文,明确答题方向与区域。 (2)理清事件,梳理结构、层次。了解文章介绍了几件事情,分别对应哪几段;也可根据文中关键词进行划分层次,如“首先”“第一”“后来”等。 (3)根据段落层次来概括具体事件。 (4)根据要求整理答案,注意需
4、要根据题干赋分验证答案是否全面。考向3信息理解整合 (1)理解题干,明确题干所求内容及限定条件。 (2)确定区域,根据文章内容圈画重点,找出关键词句所在的段落。 (3)分析概括,用简练而全面的言语进行概括。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向2事件概括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3文章主旨概括与情感把握考向1文章主旨概括(1)标题概括。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就集中体现在题目上。(2)首尾内容归纳。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提纲挈领作用,不少文章开宗明义,开头直接提示文章的中心;文章结尾常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作者把主旨放在文章最后表达,最常见的是卒章显志,点明主旨。(3)照应语段概括。照应又叫呼应
5、,能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中心,易于把握主旨。(4)重点语句概括。文章详写部分常常是重点语句,最能表现文章主旨;此外,还要注意重复的语句,反复出现的语句常常彰显文章主旨。技巧点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3文章主旨概括与情感把握考向1文章主旨概括技巧点拨返考向2情感把握 (1)找准行文线索。于选材广泛、行文自由的“形”中找准线索,了解思路,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聚焦景物描写。任何一篇文章,作者往往并非空泛地抒情议论,而是寻找情感上的依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是较为常用的手法。 (3)分析关键语句。如主旨句、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修辞句、含蓄句、结构复杂句等,对把握作
6、者的情感态度至关重要。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又多具有含蓄性、多义性、情感化的特点。 (4)抓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描写,这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5)规范作答,注意语言的简洁性。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向2情感把握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4选词填空针对选词填空的题目,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入手: (1)比较法。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方面的区别。(2)关联法。根据前后文内容确定文章表达的顺序,如由远及近、由动及静等。 (3)语意法。根据空处前后的语境,筛选最合适的词语。 (4)排除法。确定了一个空,其他不符合的
7、选项即可排除。 选好词语后,代入语境、进一步验证。看是否符合语意及逻辑,是否符合段意及层意等。技巧点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4选词填空针对选词填空的题目,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入手:考点5语句还原语句还原题,需要理解文章大意,再结合前后句进行解答,需要注意语句与文章的和谐、统一性,具体如下:(1)注意内容的相互照应。一般来说,要求还原的语句都与选文某一语段的上句或下句有一定的照应关系,抓住它们的照应关系就可以解答这种题型。尤其要注意代词和人称的照应。(2)注意话题的一致性。要还原的句子和原文陈述的话题要是同一事物;如果内容差别较大,则不符合语境。技巧点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5
8、语句还原语句还原题,需要理解文章大意,再结合前后句进(3)注意语言风格的和谐性。要注意原文语境的情感基调、感情色彩以及语言风格等。比如句子表达内疚情感,就要找到与“内疚”相符的语境。(4)注意写作顺序的合理性。描写事物或叙述事件,总会遵循一定的顺序,如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有时也会是情感顺序等。再结合待选项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辨别语句的正确位置。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3)注意语言风格的和谐性。要注意原文语境的情感基调、感情色技巧点拨考点6词语理解与赏析考向1词语的赏析 (1)定位词语在文中的具体位置或具体语境。(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或指出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3)
9、揭示表达效果,分析该词体现了语言的哪些特性,或是指出与中心句、上下文的关系,表明作者或人物的相关情感等。考向2词语的含义 首先,审题干,分析词语的本义。其次,分析词语在句中的词性或修饰成分、感情色彩。最后,在语境中把握引申义(指代义、修辞义、临时义、概括义等),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找出词语隐含的内容。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技巧点拨考点6词语理解与赏析考向1词语的赏析返回目录金题答题格式:“”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考向3词语的指代 (1)找到指示代词的位置,根据文章内容确定代词是近指还是远指。 (2)明确指代内容,根据前文或后文理清代
10、词与上下文的关系,再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答题格式:“”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技巧点拨考点7句子理解与赏析考向1句子理解 句子理解,主要是指理解句子背后的深层意思,包括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的丰富意蕴等。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从句子的位置入手。总领句,可以从下文搜寻相关信息;总结句,可以从上文搜寻信息;过渡句,可从上下文相关内容搜寻信息。 (2)从句中关键词入手。关键词语在句中起关键、核心作用,可从关键词的含义、词性等入手,进而理解句子。 (3)从文章的主旨入手。文章内容是为服务主旨而存在的,把握文
11、章的主旨,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意思。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技巧点拨考点7句子理解与赏析考向1句子理解返回目录金题集考向2句子赏析 (1)从描写角度入手。从描写方法入手,了解其与描写对象特点之间的关系或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生动地写出了(交代了、抒发了)(2)从修辞角度入手。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明确句子的表述意义。 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向2句子赏析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入手。可以从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等分析句子。答题格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的情
12、感(4)从表现手法入手。熟悉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象征、联想等。答题格式:运用了表现手法,写出事物的特点或形象(5)从句式入手。常见几种句式及其作用: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突出表述,引起思考;反问句,加强语气;感叹句,抒发强烈情感;短句,节奏鲜明,简洁有力。 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效果)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入手。可以从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等(6)从表达方式入手。主要赏析描写句、议论句和抒情句。 描写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生动形象。 抒情句:强调感情,增强感染力,引起共鸣。 议论句:揭示意义,突出中心。 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表达
13、方式,地表现(强调、突出)了,表达了人物的心情(情感)。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6)从表达方式入手。主要赏析描写句、议论句和抒情句。返回目考点8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等。分析文章中的表现手法具体如下: (1)掌握手法,明确效果。题中没有明确写作手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熟悉并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再结合文章内容展开分析。结合文章结构,看开头、中间、结尾是否有特色,看有无烘托铺垫、前后照应,看是否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从文章主题及写作目的分析,文章中大多会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来表述自己的意思,如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技巧点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8写作手
14、法 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手法、表现手 (2)确定内容,分析作用。题目明确指出写作手法的,需要阅读全文,准确找出相关内容,再结合具体内容(中心、情感等)分析具体的作用。 (3)抓住主题,通晓意图。首先要细心揣摩,明确文章的主要对象,并由此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答题格式:手法效果对象特点/句子意思情感/主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 (2)确定内容,分析作用。题目明确指出写作手法的考点9理解文章标题考向1拟写标题 拟写标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用文章的线索做标题,如我的叔叔于勒; (2)用文章的核心人物做标题,如孔乙己; (3)用文章的核心事件做标题,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4)用文章的情感做标
15、题,比如秋天的怀念。技巧点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9理解文章标题考向1拟写标题技巧点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考向2标题含义 (1)标题一般有表层和深层两层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2)如何把握标题的深层含义? 答题前,推敲主旨。 答题时,先答表层含义,再联系文章宗旨,答出深层含义。 标题如果是比喻义的,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领悟标题的深刻含义。答题时,只答比喻义即可。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向2标题含义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向3标题作用 标题的作用,一般有四个
16、侧重点: (1)重内容:表明写作对象;概括主要内容、情节。 (2)重结构:贯穿全文线索。 (3)重主旨:揭示(透露、点明)主旨。 (4)重写法:一般运用修辞手法。 中考记叙文标题常用的手法:比喻、拟人,作用:生动形象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语双关,作用:寓意深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托物言志、象征,作用: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向3标题作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10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人物的形象,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的角度把握(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其中肖像描写包括容貌、声音、表情、身
17、材、神态、服饰以及风度、气派等,这些往往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语言、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倾向、精神境界、心理活动,以刻画其性格特点。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从描写角度把握。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技巧点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10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人物的形象,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3)从人物之间的关系角度把握。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答
18、题步骤:找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及作用,加以分析、概括;根据以上分析,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3)从人物之间的关系角度把握。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考点11人称的作用 人称指叙述人称,一般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这三种人称在组织材料和表情达意上各有优势,有时人称的交互使用能表达出更丰富的意义。 (1)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用于读者,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接对话,显得真挚、亲切、自然,容易引起共鸣;用于物,有拟人
19、效果,有利于直接抒情,表达对物的感情。 (3)第三人称:能直接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人称的交互使用,可以使叙述手段丰富变化,更有利于表情达意。技巧点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11人称的作用 人称指叙述人称,一般有三种:第 具体分析时,可从以下步骤入手: (1)注意叙述的角度,弄清人称的变化。 (2)明白不同人称的优势,掌握不同人称的表达作用。 (3)了解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写作动机。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 具体分析时,可从以下步骤入手: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12段落作用 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与句子、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有关,答题时分三种情况考虑: 1.句段在开头。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为下文写做铺垫;引出下文内容;与下文形成对照。内容上的作用:开篇点题,点明文章的主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如果是环境描写,则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奠定全文基调的作用。 2.句段在中间。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内容上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承接上文内容,引出下文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技巧点拨返回目录金题集训文体知识梳理考点12段落作用 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与句子、 3.句段在结尾。结构上的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合同工龄延续模板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 认识角(4)-北师大版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合计3份)
- 2025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雁门太守行》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春望》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2025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廖常初《FX系列LC编程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 轮状病毒性肠炎
-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 加氢裂化操作工题库(合并版)
- 正大集团大猪场开发流程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体系每单元的总体框架
- 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理论演进
- GB/T 41255-2022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
- GB/T 41029-2021石油天然气钻井海洋弃井作业规程
-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 GB/T 4026-1992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