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不协调问题_第1页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不协调问题_第2页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不协调问题_第3页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不协调问题_第4页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不协调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不协调问题在“前沿科学”杂志创刊一周年座谈会上,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发 言:“当前科技界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对自己发展科学的自信心不够。他说,缺 乏自信心表现在多方面。在基础研究方面,表现为独立思考提出来的研究命题很 少,大多数或者主要的都是跟着国际风向走。同时,不敢挑战权威,迎合国际观 点,做一些验证性的工作。”阿兰德基在起源中说:“科学是唯一的自动纠 错的人类系统,不过,科学也是只有通过证明自己错误才得以进步的过程。”物理学最基本的目的是寻求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统一规律,然而现代物理学拥 有一个支离破碎的物理理念世界:超宏观的有天文学的黑洞,宇宙大爆炸;微 观的有微观粒子

2、的波粒二象性;介于其间的有狭义和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不 确定原理,使真空中充满虚实粒子对,它们具有无限大的能量,按照相对论就应 该有无限大的质量,进而产生无限大的引力,宇宙就会坍塌成一个点,但实际宇 宙并未坍塌。我们的科学被划分成了一个个相对孤立的体系,并不断地进行继续 的分化,看起来科学之树越来越枝繁叶茂,但同时也越来越繁琐,越来越孤立。实验和理论的对立统一作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根本的,也是显而易见 的。但是,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表明,各理论体系之间的对立统一也是科学发 展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内在动力,它有时也会导致新概念或新理论的提出。客观世 界是统一的,作为反映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理论必然

3、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是 从表面上的对立入手,追求本质上统一的理论的客观基础。作为演绎前提的基本 概念和基本假设变得愈来愈抽象,愈来愈远离感觉经验。仅仅通过实验,用构造 性的努力去发现真实定律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着眼于各理论体系之 间的对立统一,往往能创出新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关实验在一定的历史 时期内不可能实现或一时难以完成。如果要等实验与现有科学理论发生尖锐矛盾 时再立足于实验事实进行研究,势必大大延缓科学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 从旧有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入手,往往能取得突破。实验由于设备复杂、要求精 度很高等原因,其他人往往难以重复,这样便难于及时得到科学界的公认和受到

4、 应有的重视。科学家(包括实验者本人)对新实验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过程,特别 是那些触及传统观念的实验,其深刻意义往往需要很久才能被揭示出来。在现代物理学把各个学科的观察分别描述成各种互相独立的力作用系统,而 忽略了其中的内在联系。中科院原院长、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2005年在中科院 理论物理所的一次演讲中所说:“像相对论、量子力学或是量子场论这些最基本 的理论,到现在为止,仍有迹象表明都不是最终的理论。无论是基本粒子,还是 天体物理,都在不断提供很多新的现象,对这些现象,现有的理论完全无法解释。” 我国一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曾表示:“从五十年代开始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工作者 用不同的条件和数学方法发表

5、了数以百计篇的场方程准确解的论文。但是,作者 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解的绝大多数和物理现象没有关系。”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光召先生在21世纪一百个科学难题一书的序言中明 确指出:“科学问题的产生和出现往往是科学真理产生的标志,往往也是一个全 新科学体系诞生的前提条件。”如果说目前尚有100道物理难题困扰着人类;然 而比起其他99道物理难题来,量子力学同相对论的协调问题乃是所有问题的根 本。此问题实乃20世纪人类留给21世纪物理学的第一朵“乌云”。一位学者说: 现在的物理学家应该是这样的一些人,星期一、三、五研究量子理论,星期二、 四、六研究引力相对论,星期日就去向上帝祈祷。让别人,最好是他自己能把

6、量 子理论与相对论结合在一起。【1】爱因斯坦于1946年就指出:“迄今为止想把量子论和相对论融合起来 的一切努力都遇到了抵制”。【2】30余年后惠勒再次指出:“我们常说,物理 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协调量子论和相对论。我现在更显明地说:量子论和相对论根 本不能协调”。【3】霍夫曼则说:“虽然在我们寻求知识当中,这两个理论一起 作出了最深刻的进展,然而它们必将彼此为敌,要等到一个更加有力的理论把这 两个理论都征服了,它们的根本分歧才会得到解决。新理论会消除我们现在煞费 苦心获得的关于空间、时间、物质和辐射及因果性等的幻想。”【4】也有人说: 量子理论同相对论之间,有着深刻的,尖锐的,灾难性的矛盾。妥善

7、解决量子理 论同相对论之间的问题,应该是蕴含了一场科学的革命。李政道提出,在21世 纪会出现四个重大的研究领域:目前在原来的物理学框架上,理论发展已经很困 难,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应该着眼于微观的基本粒子和宏观的真空态统一起来 研究,这比20世纪初的理论革命会有更加大的突破。本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以后,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相结合, 一直是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半个世纪以来,这种结合不断发展和深化, 也不断接受科学实验的检验。一方面,实验事实充分证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其 有效范围内是可靠的理论;另一方面,实验研究和理论进展表明,它们也遇到了 一些难以解决的反常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是带

8、有根本性的和革命性的,似乎难以 容纳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框架内。(1)广义相对论中应用的是张量算子,而 它是以微分学为基础的,这要求空间是光滑的,但是量子力学要求空间的量子化, 必然对广义相对论建立的基础产生冲击,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是薛定鄂方程,为 一波函数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因为波函数的标准条件是有限,唯一,连续,所以 事实上量子化的结论只是波函数求解时为了满足连续这一标准条件所得出的结 果.运用薛定鄂方程证明波尔的定态假设即是例证。Einstein讲的好:“任意次实 验都不能证明我是对的,但只要一次实验就能证明我是错误的。”因此,在相对 论和量子力学还处于兴盛时期的今天,汲取这些理论的真理性

9、的内容,克服它们 所面临的疑难,进一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就已经提到当代物理学家的议事日程 上来了。在这些种种矛盾和非协调的物理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更为基本的自然 层面。所有的问题,如不涉及或深入到这一层面是不可能得出一个完整的解来的。 统一目前物理理论中的各个局部理论的工作,不应当是建立在通过修改或扩展某 一具体定律来实现的。这里需要的是一个更为有力的思想工具,或说是观念。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塔姆说: .我们现在正处在认识自然构造的根本规律 的一个新阶段,量子理论、相对论、牛顿理论等等都将作为这些普通规律的一个 个特殊情况引伸出来。无法预言新的彻底的物理理论何时才能建立起来,也 不知它将如何建立起

10、来的.但在全世界有成千上万实验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 奋战在物理学的这块前沿阵地,这个事实使我们相信,这一时刻已为期不远了”。 科学体系越是成就辉煌,魅力无限,它的基本理论就越容易被赋予类似宗教里教 义的地位。相对论体系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并没有完成。从前人继承下来的惯性和惯性运 动的起源问题尽管有所发展,但并没有解决。1960年代末以来,发现广义相对 论存在时空失去意义的“奇性”,宇宙起源于奇性,星系演化经过黑洞终结于奇性。黑洞不“黑”,任何有序物体掉进黑洞,都变成无序的热辐射发射出来,从而信息 丢失。这不仅与物理学理论基础之一的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的概率流守恒矛盾, 也与其他理论冲突。作为量子论和狭

11、义相对论的结合的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场论 更是如此。一方面,量子电动力学取得了巨大成功,可以给出与实验精确符合的 微扰论计算结果,例如:关于电子反常磁矩的微扰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可以符 合到十几位有效数字;格拉肖-温伯格-萨拉姆(Glashow-Weinberg-Salam )的弱电模 型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微观尺度上的电磁作用和弱作用,在相当于1000倍质子 质量的能量尺度下与几乎所有实验符合;包括量子色动力学在内的标准模型对于 强作用的一些性质也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等。另一方面,与实验精确符合的微 扰论计算在理论上却并不成立,微扰级数本身一定会发散。标准模型中有20几 个自由参数需要实验输入,

12、其中包括一些极重要的无量纲参数,如精细结构常数、 四介子与电子质量之比等。为了减少参数的大统一理论或超对称大统一理论,往 往会导致质子衰变。可是,实验上一直没有观测到质子衰变现象,也没有观测到 超对称粒子,这是为什么?超对称如何破缺?为什么有夸克禁闭和色禁闭?为什 么夸克质量谱中存在极大的质量间隙?为什么会有三代夸克-轻子及其质谱?理 论上作用极大的“真空”到底是什么?理论上计算的“真空”能量,与宇宙学常数观 测值相应的“真空能”相比,高出几十到一百多个数量级,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问 题都难以回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中有一段话:“Einstein的理论(相对 论)和量子理论是

13、二十世纪的两大学术成就。遗憾的是,这两个理论迄今为止被 证明是对立的。这是一个严重的障碍”。物理学家S.温伯格在“引力论和宇宙论” 一书的绪论中写道:“物理学并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体系,相反它每时每刻都存 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巨大混乱,有些观念像民间史诗那样,从往昔的英雄时代流传 下来;而另一些则像空想小说那样,从我们对于将来会有伟大的综合理论的向往 中产生出来。”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伯(W.Heisenberg)说过:“在人类思想发展 史上,最高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维方法的交会点上。它们可能 起源于人类文化中十分不同的部分.。因此,如果它们真正地汇合,也就是说, 如果它们之间至少关联到

14、这样的程度,以致于发生真正的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就 可以预期将继之以新颖有趣的发展。”近10多年来,关于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研 究前景也十分诱人,非平衡相变、耗散结构、协同学等就是其中比较活跃的研究 领地。这几年,人们注意到,远离平衡的系统可能经过突变进入混沌(chaos)状态, 而且混沌态可能并不比时空有序的状态更“无序”,混沌态和耗散结构还可能交替 出现。现在,人们大体上已了解到,混沌是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在一定的意义 上讲,混沌状态比无理数要多得多,而且混沌序(内在随机性)比自然界存在的有 理序(周期性)、无理序(准周期性)更“高级”,即使在通常认为由决定论统治的牛 顿力学中,也普遍地存在着

15、内在随机性,完全确定论的描述在牛顿力学中倒是少 如风毛麟角。但是,混沌决不是简单的无序,而更像是不具备周期性和其他明显 对称特征的有序态。在理想情况下,混沌状态具有无穷的内部结构,只要有足够 精密的观察手段,就可以在混沌态之间发现周期和准周期运动,以及在更小的尺 度上重复出现的混沌运动。正因为如此,我国学者才从古汉语中引用“混沌”一词 (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来描述这种奇特的现象。混沌转变和非平衡相变 都是经过突变而不是渐变实现的,这说明混沌状态的出现也与对称破缺有关。现 在重整化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混沌转变的研究,已有一批反映通向混沌道路的数 学模型,而且新的实验报道也在不断涌现。这个成

16、为80年代重要研究课题的进 展,也许不仅会导致数理科学中基本观念的又一次革新,而且可能导致对偶然性 和必然性、确定论和概率论等哲学范畴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更深刻的认识。量子物理学伯克力物理学教程第四卷,这是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 大学理工科流行教材。在全书最后的结束语中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物理学:“读完 本书直至最后一章结尾的读者已初步看到某些近代物理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他知 道了物理学还不是成熟的学科,存在很多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目前还看不到解决 的办法。”美E.H.Wichmann量子物理学(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四卷),复 旦大学物理系译,科学出版社,1978年,502页著名的科学家温伯格在引力论

17、和宇宙论的开篇绪论的第一段就开宗明义:“物理学并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逻辑体系。相反,它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巨大混乱,有些观念像民间史诗那样,从往昔英雄时代传下来;而另一些则 是像空想小说那样,从我们对于将来会有伟大的综合理论的响往中产生出来。为 了从这混乱中理出一个头绪,一本物理书籍的作者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来 组织材料:一种是摘引物理学史;另一种是遵循他自己对物理学定律的最终逻辑 结构的最佳推测,这两种方法都是有价值的;要紧的是不要把物理学误为历史, 也不要把历史误为物理学。”美S.温伯格引力论和宇宙论邹振隆等译,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 页李政道 粒子物理和场论简引书末展望章:

18、“当然,我们不能预告未来。粒子物理的历史曾经充满出乎意料的发现,它们转 而导致了出乎意料的方向。在粒子物理的演化中,我们曾见证了很多例子,它们 显示出的,有物理学家的智慧,也有愚蠢。似乎更可能的是,我们目前的了解也 是暂时的。我们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将进一步经受重大的改变。确实,很早以前就 有人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李正道 粒子物理学和场论简引(下册)汤拒非 等译,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353页王正行近代物理学(北京大学教材)书末结语最后一段告诫:“尽管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我们还不能把近代物理学看成 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物理学。在当代物理学研究中,绝大部分挑战和机

19、会都是属于 近代物理学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情况肯定还会是如此。我们还不能肯定地 预测在什么时候、在什么问题上将会有原则性地突破。不过,如果在实验上发现 对相对论或量子力学作原则上的修改,也不会是完全出乎预料的。在迎接21世 纪到来时,近代物理学基础正期待着原则性的新的突破。”王正行编著近代物理学(北京大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 570页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郭汉英在科学(上海)撰文,引用温伯格“物理学不是 一个完成的逻辑体系”的一段话,明确指出:近代物理学的经典理论、量子理论 和相对论这三大理论体系都没有完成。物理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酝酿新的重大 突破。郭汉英物理学不是一个完成了

20、的逻辑体系载于科学(上海)2004 年3期狄拉克是一位可以同玻尔、Einstein齐名的著名物理学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建立 相对论性电子运动方程(狄拉克方程),并成功的通过方程的负能解预言了电子 的反粒子一一正电子的存在。作为处理数学物理问题得心拿手的物理学大师,他 对量子力学问题及其哈密顿描述有着深刻的系统的研究,对量子力学确定性争论 问题有着清醒的、独到的深刻见解,还指出含有时间变量的量子力学方程无解, 也指出量子电动力学为消除无穷大发散的重整化措施的依据不足。他声名显赫但 始终对物理学保持低调,认为现有的自然科学概念存在着成见,是暂时的、过渡 的,过分看重这些现有概念是错误的,必须质疑,用

21、更精确东西取而代之。狄拉 克这些精辟的观点,集中体现在1972年9月在意大利的物理学自然概念发展的 国际讨论会上的发言中:“在回顾物理学的大发展时,我们看到,物理学的发展可以描绘为一个由许多小 的进展所组成的相当稳定的发展过程,再叠加上几个巨大的飞跃。当然,正是这 些大飞跃构成了物理学发展中最有意义的特征。作为背景的稳定发展大都是逻辑 性的,这时人们得出的一些思想都是按照标准的方法从以往的结果推导出来的, 但是一旦有一个大飞跃时,这就意味着必须引入某种全新的概念。“这些大飞跃经常是在于克服某种成见。我们曾有自古以来形成的种种成见,我 们曾经不加思索地接受了某种东西,只因为它们是如此地显然,不容

22、置疑。然而 物理学家发现,必须对这些成见提出疑问,必须以某种更精确的东西来代替这些 成见,从而导出某种全新的自然概念。、“最后,我愿意对将来的展望略谈几句。物理学家的自然概念的发展当然不会就 此止步。所以,对目前的一些概念赋予过分的重要性将是错误的。目前也许不过 是一个中间阶段,我们必须认为将来的发展将是根本性的。我想将来的根本性将 不亚于从玻尔轨道到海森堡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我不知道我们应该等待多久这 些未来的发展才会出现。但是,它们肯定要出现,而且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这 些将来的发展可能对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争论给予新的启示。“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得到这些新概念的途径,有些人在当前量子力学的公理

23、体系 概念上下功夫,我认为这不会有任何效果。你们只要想象一下过去有人曾在玻尔 轨道理论的公理体系上下过功夫,他们决不会想到把不可对易的乘法作为他们的 公理之一提出来接受挑战。同样,将来的任何发展都必然会涉及改变某种东西, 而这种东西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曾提出过异议,它们不会由公理体系显示出 来。”P.A.M.Dirac物理学家自然概念的发展,载于中国科大 现代物理学参考 资料第一集,科学出版社,1976年,第1页美籍华人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把“一些物理现象理论上对 称,但实验结果不对称”、“暗物质问题、暗能量问题”、类星体的发能远远超过 核能,每个类星体的能量竟然是太阳能量的

24、1015倍、“夸克禁闭”称为是21世纪 科技界所面临的四大难题。无论是现存理论间或理论与事实间的微妙冲突都会引 导代表人类的思维拓展科学发现的新疆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说:“(基础物理学)历史的 风险在于,在思考过去的伟大工作(比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的那些伟大而勇 敢的思想过程中,我们增加了对它们的这种崇敬,在我们想像的一种终极的物理 学理论中,我们变得无法再重新评价它们的地位。”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和理论物 理学家霍金教授Stephen W. Hawking在他的时间简史一书的结尾处这样写到: “然而,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它应该在一般的原理上及时让所 有

25、人(而不仅仅是少数科学家)所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 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加为何我们和宇宙存在的问题的讨论”。杨振宁曾 经说过,物理学的革命往往是从最简单、最根本的问题开始的。我们应该深究发 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找出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Einstein认为:“我们关于物理实 在的观念决不会是最终的。为了以逻辑上最完善的方式来正确地处理所感觉到的 事实,我们必须经常准备改变这些观念一一也就是说,准备改变物理学的公理基 础”。他还说:“然而为了科学,就必须反反复复地批判这些基本概念,以免我们 会不自觉地受它们支配。在传统的基本概念的贯彻使用碰到难以解决的矛盾而引 起了观念的发展

26、的那些情况下,这就变得特别明显”。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Einstein曾多次表示,他的理论绝不是完美无缺的终极理论,它们将来一定会被 其他更完善的理论来代替。“你一定想象我在此时此刻一定以满意的心情来回顾 我一生的成就。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我感到在我的工作 中没有任何一个概念会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一般是正 确的.但是确实有一种不满足的心情发自我自己的内心,这种心情是很自然 的,只要一个人是诚实的,是有批判精神的;”【1】。当年还是无名小卒的 罗素将“理发师悖论”论文寄给德国著名逻辑学家特洛伯.弗理兹,此时特洛伯.弗 理兹已完成他的最重要著作算法基础,

27、自认可以作为整个数学的基础,准备 付印。看完罗素信特洛伯.弗理兹一声长叹,便在书的最后加上一段话:“一个科 学家所遇到的最不合心意的事,莫过于在他的工作即将结束时发现其基础崩溃 了,我把罗素的来信发表如下.”。在这些种种矛盾和非协调的物理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更为基本的自然层面。所 有的问题,如不涉及或深入到这一层面是不可能得出一个完整的解来的。统一目 前物理理论中的各个局部理论的工作,不应当是建立在通过修改或扩展某一具体 定律来实现的。这里需要的是一个更为有力的思想工具,或说是观念。郭汉英现 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在经济物理、场论和数学物理 等研究领域成果显著,两次获得国

28、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了希望中国在跨世纪中 出现自己的基础研究大家和独创理论,郭汉英研究员说,目前物理学对宇宙的了 解,包括猜想只有4%,而完全不知的竟占到了 70%。同时郭汉英研究员提出: “相对论体系存在有待验证的假定,基本原理不够完善,相互之间存在不协调; 理论和时空观念都有需要改进之处”。郭汉英研究员举追捧我国层子模型的温伯 格在引力论和宇宙论广义相对论的原理和应用一书的话:“物理学并不 是一个已完成的逻辑体系。相反,它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巨大混乱, 有些像民间史诗那样,从往昔英雄时代流传下来;而另一些则是像空想小说那样, 从我们对于将来会有伟大的综合理论的向往中产生出来。”难道

29、物理学从来不是, 也从来没有一个完成了的逻辑体系吗?郭汉英研究员说,是的。陈一文先生说“当 代爱因斯坦式国际大师级科学家已经出现,只不过像爱因斯坦当初崭露头角时那 样,相当时期内未能被科学界主流多数学者发现与认识”。英国当代科学史家 F?查尔默斯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中写道:在这些领域里自称为“科学家”的人, 往往认为自己是遵循物理学的经验方法的幽禁在他们现代化的实验室里,透 过数字仔细端详世界,不能知道他们努力遵循的方法不仅必然是无结果和没有成 效的,而且也不是使物理学取得成功的那种方法。(1)该理论能够给其理论内容范围之内的观察事实提供解释。理论的成熟程度 与能解释的观察事实的全面性、准确性、无歧义性成正比。如果该理论不能给其 理论内容范围之内的观察事实提供解释,那么这个理论就毫无意义了。如果理论 的框架十分庞大、外表十分华丽,而能解释是事实并不多,理论的成熟度显然不 够。(2)为建立该理论的公理、假设和参量是充分的和必要的。因为公理和假设是 理论的基础,因此理论的成熟程度与公理和假设的严密程度成正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