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易传》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1页
帛书《易传》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2页
帛书《易传》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3页
帛书《易传》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4页
帛书《易传》的性情思想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帛书?易传?的性情思想研究从总体上来讲,帛书?易传?与通行本?易传?在思想上没有大的区别。但是,?帛书?中的有些内容对我们全面、深化理解通行本?易传?中的许多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思路,为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易?在先秦时期的开展脉络提供了契机。与通行本?易传?一样,帛书?易传?所涉及的思想也是多方面的。本文只是就性情思想这一个方面,进展一些初步的讨论,以就教于方家。一帛书?要?篇的性情思想研究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要?篇把?周易?的作用看得非常大,它写道:“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然后?易?始兴也。第15-16行“不得其志,以成其虑是第一个作用;为了“作,“讳而辟

2、咎是第二个作用。但是兴?易?的前提必须是“仁。也就是?要?篇第行所说的“巫之师无德那么不能知?易?。?要?篇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在讨论“?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第17行在讲我与巫、史在运用?易?时的区别。因此,第8行虽然掉了六个字,但是其上下文意大致还是猜得出来的,是在说“巫之师与探求?易?之义理的人是不同的。“无德那么不能知?易?的说法,也就是张载所云“?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意思。?要?篇第行有“行其义,长其虑,修其易矣。假设夫祝巫卜筮龟又是将祝巫与哲学家相对而言,在比拟之中来讲如何从义理上使用?易?。所以根据上引15、16行的内容,再根据“假设夫祝巫云云者,可以推测得出来,

3、“行其义,长其虑,修其的后面,紧接着的应该是一个“德字。诚如是,那么“义、虑、德之间,还有一种不断递进的推动关系,无“行义之举那么无真正的“长虑,“行义是为了“长虑;无“长虑那么无真正的“修德,这是从“行上讲;反过来说,无德那么无虑,无虑那么无行,这是从“知上讲。由于文本的行文顺序本身是前者,故强调的是“行高于“知。众所周知,孔子是一个奉行理论理性的人,所以,从文本思想的内在脉络上来讲,?要?篇确实是记载了孔子本人的思想,这算是一个佐证,同样性质的文句在?要?篇中还有:“危者安其立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第9行“逊正行义,那么人不惑。

4、第14行为人而“不惑是?论语为政?中的一个著名话题四十而不惑和人生境界。从性情思想的角度来考察?要?篇,剔除通行本?易传?中已经具有的成份,笔者以为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名数而达乎德,又有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那么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那么其为之史。史巫之筮,向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事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第17-18行赞而不达于数,谓之巫;数而不达于德,谓之史。史与巫都不能真正理解?易经?卦爻的玄机,“向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我与他

5、们同涂而殊归,德行以求福,仁义以求吉,“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守仁、行义,自然不迷不惑,大吉大利。对这种含弘天道的胸怀,?要?篇的表述非常全面,而且深化:故?易?又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焉,故律之以柔刚;又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又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故?易?之为书也,一类缺乏以亟极之,变以备其请情者也。故谓之?易?。第21-23行这就同样到达了“逊正而行义,那么人不惑的人生境界。到达了“不惑境界的根本原因,是审“察于损益之变,所以不轻易感动于意料之内与之外的忧伤与欣喜,“

6、顺于天地之心,了悉于变化之“情,坦坦荡荡面对命运的赐予。这就又回到了?论语?“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俟命论的主题上去了。但是,从上面的表述,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了,由损益之道而来的俟命论,实际上是从更为阔大的背景下来讨论君子大人的性情,是一种更为深沉的性情思想。二帛书?缪和?的性情思想研究?缪和?解?易?有三种体例。第一种是以师生问答解?易?;第二种是以“子曰、“孔子曰的形式直接解?易?;第三种是以历史故事解?易?。据廖名春先生统计,?缪和?“共五千零七十字左右,其行数约七十,每行平均字数也是七十左右。所以,假如它成书于先秦,那么它实为长篇巨制。?缪和?解?易?有以下几个大的特点,

7、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文本作者不仅对六十四卦,而且对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辞义滥熟于心,信手拈来,却能慧眼识珠,几乎到达了一叶以知秋,滴水见光芒的程度。仅仅做到这一点,那只是巫、史而已,真正令人叹服的是,?缪和?的作者是一位真正心怀中正刚毅之德的儒家斗士,儒家哲学的思想和人学目的非常明确,并且把儒家的理念完全融入到各种卦爻的情景之中去,在详细的吉凶悔吝之中阐述儒家的人学哲理。此人假如不是先秦儒学的大师,是不可能到达这样的人学境界的。从行文的古朴,理念的刚毅,以及在思想上与?论语?的深层次联络来看,?缪和?一文肯定是先秦之物,而且一定是孔子?易?学的直接传人亲自操刀而成的一篇杰作。第二、?缪和?一文与

8、?昭力?在行文风格和思想内容上完全不同,虽然文章体例分为三种,但贯穿始终的却只有至大至刚的“德的精神。与?论语?中有关“德的理念完全一致:既注重个人之德,亦注重治理国家的“君人之德,尤其是注重由个人之德开发出君人之德,追求的是由内圣向外王的转换。?缪和?的作者认为,?易?是“圣君之所尊也第28行的教科书,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为“帝王师,字里行间把这一点突出得非常显明,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他身上只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仁慈,而没有荀子“一天下、“一制度、“一四海的霸气,其君臣之间的关系描绘,与郭店简?缁衣?如出一辙,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夫明君之畜其臣也,不虚忠臣之事,其君也有实,上下

9、同实,此所以长有令名于天下也第44-45行的境界,在“欢心交同第30行、上下一心的状态下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性情祥和的社会、忠恕交织的社群,否那么“群臣虚立,皆有外志,君无赏罚以劝之。其于小人也,赋敛无根,嗜欲无厌,征求无时,财尽而人力屈,不朕上求第43-44行,那么国无日矣!其中包蕴了深度的忧患意识。第三,?缪和?在?易?学史上之最大的奉献在于以史实解析?易?理。这在先秦的其他著作中虽然并非完全没有,但是,?缪和?的作者如此系统地以史实诠释?易经?,并且在主题思想上始终都围绕一个“德字而次第展开,实在是一个创举。于豪亮先生在1984年?文物?第三期上发表?帛书周易

10、?一文指出,?缪和?所载“太子辰的史实与?史记?、?左传?不合,夫差这时并非为吴王。于先生的研究是严谨的,但笔者以为,以史解?易?的目的并不是在讲史,而是在解?易?,它的理论指向是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吉凶得失,开掘隐含在卦爻之中的人生哲理,因此,以史解?易?的根本思路,就是根据卦爻推移的义理脉络,借用或编选一些人物和故事来证明它的思想,帛书易传?要?篇云:“?尚书?多於矣,?周易?未失也,且有古之遗言焉。第14行如今看来有其特殊的意涵:读?易?学方面的书与读?尚书?之类的史书在思想方法受骗有本质的不同,前者为义理,讲的是精义入神;后者为史书,讲的是史料真实、客观,此其一;?周易?通过六十四

11、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各种卦爻之象,概括了天道、地道、人道的一切道理而无丝毫的偏失,在义理的概括上与史书的思想方法也是大不一样的,此其二;更为重要的是,“且有古之遗言,说的是在孔子之前,已经有了以史解?易?的先例,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目前暂时还没有看到而已。因此,?缪和?以史解?易?的作法,并非“开了以史证?易?派的先河,11此其三。将以史解?易?之“史,真的当成“历史事实来读,实际上是说不通的。关于?缪和?的性情思想,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梳理:?缪和?通过涣卦九二爻云:“古之君子时福至那么进取,时亡那么以让。夫时至而能既焉,散走其时,唯恐失之。故当其时而弗能用也,至于其失之也。唯欲为人用,动

12、可得也哉第2-3行?周易涣卦?九二爻辞云:“涣奔其机,悔亡。王弼注云:“机,承物者也,谓初也。二俱无应,与初相得,而初得散道,离散而奔,得其所安,故悔亡也。?缪和?亦云:“贲,幾也;时也。第2行“圣人知福之难得而贲也,是以有矣。第4行可见,王弼是汲取了?缪和?等先儒的相关思想资源的。由于先秦儒家奉行的是“天下有道那么见,无道那么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的原那么,故在时势困难的情况下,君子往往采取的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的生活方针,奉行“遇不遇,天也郭店楚简?穷达以时?第11简的天人观,把“时看得非常重要:“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

13、,而知所行矣。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穷达以时?第1-2简但是,人的主观努力,对于先秦儒家来讲,从来就没有丝毫的懈怠过,人与天的步伐永远是相协调的,终日乾乾,无一息之停。?艮彖?就云:“时止那么止,时行那么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毫无疑问是对先秦原始儒家思想的继承。?孟子万章下?云:“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因为孔子是“可以仕那么仕,可以止那么止,可以久那么久,可以速那么速的“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对此,笔者已在拙著?彖传的性情思想研究?中进展了阐述,这里已经没有赘述的必要了。但是,值得注

14、意的是,帛书?易传?有一篇题为?二三子?的文字,以“龙之德形容“圣之时者的风采,其行文上天入地,有天地人上下“一本的色彩:由?周易涣卦?之九二爻推出“时福至那么进取,时亡那么以让的思想在?缪和?中是开篇第一个问答中的内容;而在?二三子?中,畅言“龙之德,也是开门见山,一下笔就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笔者以为,在先秦儒家看来,整个?周易?的卦爻体系都是不同时势下不断向前推进,给人们制造的各种吉凶悔吝的人活力遇、厄运或境界,在这些无止无尽的、不同的人生境况下,人们就因时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人生选择,当然在情感上自然就会激发起迭荡起伏的波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整个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体系,实际上就是一

15、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彼此摩荡的心理、性灵、情绪不断推进的历史。所以,在儒家看来,全部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是“时的产物,卦爻之消息盈虚、因革损益的走势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非人力可以左右的。因此,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云:“遇不遇,天也。第11简这里的“天,就是天道流行而下贯到人身上的一种外在的力量,是之谓“命。?缪和?在性情思想上的另一个突出点,是在对蒙卦卦辞思想的提拔中,根据先秦儒家人学,提出了基于卦爻体系的“成人学说:“夫内之不咎,外之不逆,昔昔然能立志于天下,假设此者,成人也。第23-24行关于“成人的理论,?论语?中曾经有过多方面的讨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天乐。?泰伯

16、?子路问成人。子曰:“假设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一个从现实之鸟兽草木到慎终追远,再到“大乐与天地同和的迈进。?宪问?的表述,一是在知、不欲、勇、艺的根底之上“文之以礼乐就“可以为成人。这是一种高远的“成人的标准。当今之世,只要做到“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行了,其中,第一句讲的是在顺境中要“思义,第二句讲的是在逆境中要挺身而出。“要,按杨遇夫先生的解释,为“约的借字,“约,为穷困之意。参见氏著?积微居小学述林?实际

17、上这正是?系辞传?中“三陈九德中层层展开的“德性境界。不同的是,孔子的表述理论性较强,而?周易?之六十四卦之卦爻体系所展现出来的更加直观、细密、详细罢了。由于?缪和?中关于“成人的思想是基于卦爻辞对先儒的思想进一步的整合,因此,富于特色。依托于?易经?的卦爻体系,主张成人之路在“日夜不休,终身不倦,日日载载必成而后止第26-27行是?缪和?“成人思想的第一层意思,明确地贯彻了?论语?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努力学习的理念。从?易经?的思想体系来讲,就是“君子终日乾乾,也就是?缪和?所云:“恒其德,贞,妇人吉。男德不刚,又有祸。“日夜不休,终身不倦,日日载载必成而后止,

18、学习的内容是?书?、?春秋?、?诗?等经典传承的“仁义之道第26行,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做到心中有实,“物未梦頫而先知之者,圣人之志也,三代所以治其国也第18行,这是心中有德,而且充满智慧的结果。否那么,“无实而承之,无血恤而卦之,不亦不知乎?且夫求无又有者,此凶之所产也,善乎胃谓无所利也第45-46行。心中无实,情中无诚,无恤而卦,此大凶之象也。人有礼那么安,无礼那么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礼记曲礼?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效于地

19、,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礼记礼运?自卑而尊人,外表上看是为了保位、安身,但是从整个儒家思想体系来讲,这只是第一步,它的真正目的是承天之道,不滥用其锋,引而不发,在整个社会倡导一种好的民风,以“治人请情,枝群臣之伪。孙希旦解曰:“礼所以治人情,修仁义。尚辞让,去争夺。故人必有礼,然后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无礼而不危者。14?礼记集解?又引应镛云:“礼之大原出于天,故推其所自出而本之。效法之谓地,故因其成法而效之。列于鬼神,充塞乾坤,昭布森列而不可遗。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人道交际,周流上下而无不通。法于天

20、地鬼神者,所以承天之道;达于天下国家者,所以治人之情。15承天之道而治人之情,其中有了更为高深的提拔。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缺乏徵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缺乏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礼记礼运?这里所说的殷道之?坤乾?,就是指殷代的?归藏?,16其书以坤领乾,以柔为尊。饶宗颐先生云:“?归藏?卦名大体与?周易?一样,只有少数差异,足见殷人阴阳之书之坤乾,根本上已用六十四卦,因人损益之,改首坤为首乾。17所以,根据?周易?的成书过程,我们发现,?缪和?“以有知为无知也,以有能为无能也,以有见为无见也的思想,以及第36行之“聪明

21、睿知守以愚,博闻强识守以浅,尊禄贵官守以卑。假设此,故能君人。非舜,其孰能当之等从谦卦延伸出来的思想,早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就埋伏着,18很难说一定是吸收了黄老哲学才形成的东西。19上引?缪和?第33-34行的内容可以抽绎出以下几条:第一,“以有知为无知,以有能为无能,以有见为无见的前提,是“君人者自己必须“惩忿窒欲,多方面的抑制自己,“奢侈广阔,游乐之乡不敢渝其身焉;第二,?缪和?云:“用涉大川,吉者,夫明夷离下而川坤上。川坤者,顺也。君子之所以折其身者,明察所以。是以能既到天下之人而又有之。且夫川坤者,下之为也。故曰:用涉大川,吉。子曰:能下人假设此,其吉也,不亦宜乎?舜取天下也,当此卦也。

22、第34-36行折其身、下之为的目的是为了“明察人情,进而治理人情,这就与早期的道家思想有了根本的区别。第三,内刚而外柔是其最大的特点。不管是自卑以尊人的“礼,还是阴阳相推、柔刚相济的?易?,充塞于先秦儒家心中的,始终是贯穿天道、地道、人道的道义精神。“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才是整个?易传?的根本。?缪和?以历史故事解释?周易?的卦象,领冠各个故事的主线,无不是“德。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着天地间一切吉凶祸福的走势。“男人不刚那么凶的思想,正是儒者之所以为儒者的根本。转贴于论文联盟.ll.此谓?周易?涵括了经天纬地之数。?左传昭公二年?载:“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

23、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实际上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三陈九德的根本主题就是“讳而避咎,困中取胜,以兑应乾,一阳来复。张载著:?横渠易说?,见氏著?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8月版,第229页。“修德一词,在先秦文献中据不完全统计:?左传?中凡7见,?周礼?、?周易?、?礼记?各1见。廖名春云:“从?要?篇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一语来看,其材料来源肯定早于战国末年。因为先秦秦汉时,五行的排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水火木金土,一种是以土居五行之中。见氏著:?帛书要简说?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203页。见陈松长、廖名春著:?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435页。见陈松长、廖名春著:?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435页。廖名春著:?帛书要简说?,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207页。11廖名春著:?帛书要简说?,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208页。12引自廖名春著:?帛书二三子释文?,见朱伯崑主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