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学生的理性思维飞扬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句容市石狮小学 刘发玉 【课题】 螳螂捕蝉(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简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文章从人物对话入手叙述故事,使人妙悟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应全局整体思考的寓意,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
2、,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从开头的吴王有意攻打楚国,到结尾的“恍然大悟”,一脉相承,一线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目标预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感受少年冒死巧谏吴王的勇气和才智,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设计理念】通过情节比较、形象分析、事例列举来领悟寓意,让学生的理性思维飞扬。【设计思路】螳螂补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着它特有的魅力与独特的风格,它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把人们生活中的
3、某种现象,借用世间各种事物的特征及相互的关系进行创作,引起人们的借鉴和警戒。正因为寓言担负着教育人的功效,故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为了所谓的朗读目标和寓意的揭示,而使教学陷入一种枯燥乏味、为完成目标而教学的境地,思维往往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薛法根老师也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
4、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鉴于此,我通过情节比较、形象分析、事例列举让学生领悟寓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理性思维飞扬。【简要说明】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生字词问题,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相关词句。第二课时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在此对第二课时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固执地要求攻打楚国,而且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时候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在王宫花园里给他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位少年讲了怎样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呢?二、合作学文过渡:这究竟是怎样的故事呢
5、?少年又是如何巧妙地劝说的呢? 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9-11自然段,认真地读,专心地记,待会儿老师请你来讲这个故事,你可以用上这些词语。 出示: (1)蝉 悠闲 自由安闲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这儿,通过五组词语, “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复述课文埋下伏笔。)2、师领复述课文(1)学生根据画面,练讲故事,尽可能地用上刚才五组词语。(2)指名讲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3)同桌互讲互评。(4)总结:这个故事就叫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多么有意思的故事
6、呀!你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蝉、螳螂、黄雀这三者的关系吗? 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 3、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提问: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它们没想到的“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结合课文9-11小节故事部分,同桌讨论。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蝉螳螂黄雀指名交流:“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些什么?(练读这一句)过渡: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
7、看出来的呢?4、“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他悟到了什么道理?(板书:恍然大悟 )如生: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故事的寓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处的情势实际与寓言故事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2、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意。结合着少年的行为体会一下,少年几天来异样的表现有了原因。3、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取消了攻打的念头。”便是证明。板书:楚国吴国(诸侯国)5、这些道理,是少年直接告诉吴王的吗?(不是,是吴王自己听了故事后自己悟到的。)少年讲这个故事的过程,实际也是在劝。不过,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
8、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少年的巧劝,“巧”在哪里?请读读课文,311小节。)(寓言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也富有变化。教学中抓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既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又为揭示寓意做好了铺垫。)三、品析人物过渡:1、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指名交流。(友情提示;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1) 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2) 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
9、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2、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4、分小组准备后组织交流、评议。(揭示寓意要经过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逐步引导过程。因此,掌握了寓言的故事内容之后,要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作出评价。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四、拓展延伸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2、
10、(多媒体出示练习)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做事情不能( ),而要( )。3、教师引导学生填空、齐读感悟。4、同学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会时有发生,我们应谨记!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如螳螂一样,因顾眼前利益而带来的祸患的人呢?(学生畅所欲言)(寓言的形象往往是用比喻的手法塑造的。寓言中所讽刺和批评的真正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准确揭示寓意的另一诀窍就在于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众多的与之类似的现象,结合对寓言中事件或角色的理解做出评价,举一反三,让学生懂得道理或吸取教训。)五、表演深化1、激趣: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2、组织: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3、设计: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4、演练。5、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金融理财工作报告
- 2024年盐源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真题
- 工程模板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南阳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辽宁省省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招聘真题
- 2024年广安市华蓥市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 杨梅山抵押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正版用几号字体的(2025年版)
- 工地监控定购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2025-2030便利店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
- 产品设计研发费用统计表
- 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校长讲话:“2574”工作实施思路!即两大抓手五项重点任务七个落实环节四个质量目标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 清理报废渔船合同范本
- 《基于西门子S7-1200PLC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8900字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报告模版
- 退伍军人心理培训课件
- 政治-湖南省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长郡二十校一联)试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