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满为患的海滨浴场数字看问题每秒钟出生2.2人每分钟出生133人每节课出生5985人世界人口每年增长7000万1、世界人口的增长 2011年10月31日,地球村第7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 世界人口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一、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 新华网北京月日电,年月日零点分,中国的第十三亿位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向宝宝颁发了中国第亿个公民荣誉证书,并向孩子的父亲赠送了婴儿用品。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于人口迁入 和迁出而

2、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是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 (或差额)。 死亡人数大于出生人数为负增长。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指标活动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孟加拉国2.80.8德国0.91美国1.50.6一些国家2001年的人口再生产资料-0.120.9出生率=100% 死亡率=100% 出生人口总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 100% =出生率死亡率年内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的时间在不断缩短第1个10亿 用了近100万年 第2个10亿 1830年1930年 100余年 第3个10亿 1930年1960年

3、30年第4个10亿 1960年1975年 15年第5个10亿 1975年1987年 12年第6个10亿 1987年1999年 12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人口增长较多的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人口增长较快的大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人口增长较少的大洲:大洋洲、欧洲、北美洲人口增长较慢的大洲:欧洲、北美、大洋洲人口增长特点原因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或负增长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占世界新增人口80%以上。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负增长。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将趋于缓慢发达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鼓励生

4、育,引进来移民 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受教育水平和生育观念等影响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政策: 材料一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材料二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

5、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慢产生的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人口政策 瑞典:夫妇双方均有18个月产假,若育有三名子女,每月可获约3400元人民币补贴。 法国:基本享有16周产假,生第三胎产假增至一年,每月更可获约1万元人民币补贴。 俄罗斯:三十岁以下夫妇生首胎可获约4000元人民币的奖金,生第三胎则获8000元人民币的奖金。 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已从1980年的1.82%下降到2004年的1.23%.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及

6、解决办法 印度的人口压力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压力大。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标志 由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紧张生活垃圾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压力 工业污染人口拥挤就业困难狭窄的笼屋交通堵塞城市垃圾增多饥饿贫穷编后语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7、,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