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医疗服务改进意见_第1页
中医院医疗服务改进意见_第2页
中医院医疗服务改进意见_第3页
中医院医疗服务改进意见_第4页
中医院医疗服务改进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院医疗服务改进意见为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 动计划,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增强医改获得感,逐 步实现改善医疗服务“十大目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XX 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以 及恣乂省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实施意见等部署要求,结合医 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工作目标在落实66条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加 强医院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 展,推进诊疗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将以患者为 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医疗服务的各环节、全流程,让患者全程 感受到诚信友善

2、、耐心细致、慰藉帮助、更有温度的人文关 怀,推动医院逐步实现改善医疗服务十大目标(“两少八更 加”)。二、实现路径(一)看病少排队。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优化预约 诊疗流程,扩大分时段精准预约,多措并举缩短挂号、就诊 排队等候时间。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逐 步扩大分时段预约比例,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以内,力争 达到30分钟以内。依托和完善全省便民服务平台,支持诊 间、电话、自助机、网站、手机端等多途径预约方式,医院 普通、专科和专家门诊号源网上开放比例提高到80%以上。 优先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预留诊疗号源,对预约、转诊患者 设置绿色通道。建立退号与爽约管理机制,优化停诊、替

3、诊 的通知反馈及重新预约安排。鼓励开展门诊取药、门诊治疗、 住院床位、日间手术等预约服务,提高就诊便利性。(责任 科室:门诊办、医务科、信息科,排位最前的为牵头部门, 下同)推进区域就诊“一卡通”。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 平台,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推动实现区域内患 者使用电子健康卡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实现全省“一 卡通”。根据省卫健委统一部署要求,医院应当率先实现“一 卡通”,力争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为患 者提供高质量的连续医疗服务。(责任科室:信息科、医务 科、医保收费管理科)扩大智慧医疗服务。逐步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实 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建立远程医疗中

4、心,提供常 态化的远程诊疗服务。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 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 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 撑。应用智能导医分诊、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患者生命体征 集中监测等新手段,提高诊疗效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 新技术,实现配药发药、内部物流、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 和智能化。(责任科室:信息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办、 药学部、物流中心、总务科)(二)检查少跑腿。通过检查检验集中预约、诊间预约 等为患者统筹安排各类检查,全面推行检查检验报告电子 化,提供报告单网上查询、移动推送、短信提醒等服务,推 动远程影像、心电、病理等诊

5、断服务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检查检验集中分时预约。医院对单个检查项目由诊 间或自助预约,多个检查项目或有复杂告知的检查项目由诊 间或统一的预约中心预约,尽量将各项检查预约项目安排在 一次性完成。对B超、CT、MRI、胃镜、肠镜等采取分时段 预约检查并精确到1小时以内,分时段预约检查占总检查量 的60%以上。(责任科室:门诊办、医务科、信息科)推动检查检验结果电子化和互认。医院提供网上查 询、移动推送等不少于2种查询结果的方式。医院通过省级、 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 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率先实现医学影像、医 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

6、果互 认。(责任科室:信息科、医务科、门诊办)(三)急救更高效。基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 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构建急危 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信息共享、无 缝衔接机制,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快速、高效、高质量医疗救 治。完善急救网络。统筹辖区内院前急救体系和医疗机 构“五大中心”建设,形成一体化网络,建立院前急救与院 内急诊信息互通系统,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实时共享,构 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救护车配 置应满足胸痛、卒中等病人以及急危重症新生儿救治需要。 探索建立陆地、空中立体救援模式。逐步实行急诊分诊制度。(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

7、部、信息科)建设“五大中心”。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 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加强与院前医疗急救机构配合,建立院内多学科分工协作及 诊疗机制,由医务科统筹协调,实现急诊患者全程管理及有 效救治、快速会诊和迅速转运。(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 部、门诊办)(四)住院更省心。推行出入院“一体化”管理服务, 设立入院准备中心,在病区提供出院综合服务,推进多学科 联合诊疗和怠慢分治,实现医联体内顺畅双向转诊和接续医 疗服务。提供“一站式”入院服务。设立入院准备中心,“一 站式”办理住院预约、入院缴费、入院检查检验安排等事项。 可在中心开展检查、检验、麻醉前会诊等服务。

8、下级医联体 医院符合入院指征的转入患者,医院应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安 排入院。(责任科室:医务科、医保收费管理科、门诊办、 事业发展部)推广多学科诊疗。要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 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诊 疗和查房制度。探索建立疑难复杂专病临床诊疗中心。推进 中医多专业联合诊疗、中医综合治疗和经典病房试点工作。(责任科室:门诊办、医务科、护理部)推行日间诊疗服务。积极开展日间手术,提高日间 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 有条件的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提供日间化疗等服 务。(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办)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

9、子健康档案和 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医疗机构间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 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患者为中心提供诊断、治疗、 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 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 局。(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五)诊疗更规范。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安全管理, 严格遵循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使用适宜诊疗技术和药物, 因病施治,杜绝隐瞒、误导或夸大病情,做到合理治疗、合 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提 高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 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

10、探索建立医联 体内一体化临床路径。(责任科室:医务科、信息科、护理 部)提高规范化诊疗水平。采取处方负面清单管理,落 实处方点评、抗生素使用、辅助用药、耗材使用管理等制度。 建立健全对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等 跟踪监控制度,以及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 体系。加强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监管,建立中药饮片处方专项 点评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明码标价和医药费用明细清单 制度,实行价格公示、规范收费。(责任科室:医务科、药 学部、质监办、器械科、医保收费管理科)(六)护理更周到。巩固完善基础护理,提升专科护理 能力,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打 造护工生活照护

11、体系,为患者提供舒心方便的护理服务。推进优质护理。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推进医 联体内优质护理服务下沉。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培养力度,不 断提高护理水平。建立完善制度,规范提供护工生活照护。(责任科室:护理部、总务科)探索延续护理。加强医养结合护理服务指导,探索 为有特殊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家庭访视、上门护理、居家护 理指导等服务。(责任科室:护理部)(七)配药更方便。推动医院门诊“智慧药房”建设, 统一县域内药品供应目录,实行慢性病长处方,开展中药饮 片代煎、药物配送、用药咨询等服务。推广药学服务。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为 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 理用药,重点

12、为慢病签约患者提供用药指导。(责任科室: 药学部)做好用药衔接。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 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统一县域 内药品供应目录,实行统一采购和配送。按照慢病长处方管 理有关要求,医生对申请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每次可开具12 周以内相关药品,并给予患者相关药品储存、病情监测、不 适随诊提醒等。(责任科室:药学部、医务科)(八)结算更便捷。加强医保、商保、银联、第三方支 付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实行医保卡、银行卡、微信、支付 宝等多元化缴费模式,实现自助结算、诊间结算、床边结算 和移动终端医疗费用结算。完善结算系统。提供线下、线上实名认证服务,支 持居民身份证、社

13、会保障卡、电子健康卡等多种身份识别方 式。(责任科室:信息科、医保收费管理科)增加结算方式。医院门诊、病房提供自助结算、诊 间结算、病区(或床边)结算、移动终端结算等不少于3种 费用结算方式。对住院患者逐步推行“先诊疗后付费”。(责 任科室:信息科、医保收费管理科)(九)服务更体贴。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疗选择 权及民族、宗教和风俗习惯,保护个人隐私。推广医务社工 和志愿者服务,在便民惠民服务基础上,延伸提供生活、法 务、援助等支持服务。提供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设立医务社工部门或 岗位,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 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

14、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加强志愿者岗前及日常培训与考 核。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诊疗志愿者 服务。(责任科室:团委、门诊办、科教科、组人科)改善患者服务。不断改善设施环境,做到标识清晰, 布局合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探索预约 停车等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 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 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加强患者隐私 保护。(责任科室:总务科、维修中心、新闻办、保卫科、信息科)(十)沟通更顺畅。完善医患沟通相关制度和工作机 制,合理设置相应场所,通过多种途径提供集沟通、咨询、 投诉、调解为一体的医患

15、服务。设立投诉沟通中心。制定完善医患沟通相关制度, 合理设置相应的办公场所,配备具有一定医学背景的专职人 员,加强专业能力培训。提供电话、手机APP、网络、意见 箱等多种投诉途径。建立医务人员、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 和服务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责任科室:客服中心、 医务科、护理部、监察室、医保收费管理科、药学部、门诊 办、信息科)三、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确保实效。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是深化 医改的重要任务,社会关注度高,各院区、各部门要高度重 视,责任科室特别是牵头科室要认真谋划,周密部署,精心 组织实施。牵头责任科室要对照改善医疗服务目标和措施要 求,对医疗服务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坚持“问

16、题导向、患者 视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列出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 任清单以及时间表和路线图,从突出问题抓起,有目标、有 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医疗服务持续改善,确保取得实效。(二)全面推进,分类指导。各责任科室要结合实际, 全面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找出影响医疗服务和患者就医 感受的突出问题及症结所在,着力解决问题,加快补齐短板。 紧密结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转变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 优化服务流程,使改善医疗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内容不断 深入、质量不断提升。(三)培育典型,示范引领。医院择优选取工作基础较 好、成效显著的部门,培育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积极参 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擂台赛活动。开展评选改善医疗服 务示范科室(部门)、示范岗位、示范个人活动,充分发挥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宣传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