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阅读答案_第1页
《杂说》阅读答案_第2页
《杂说》阅读答案_第3页
《杂说》阅读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第 页杂说阅读答案杂说阅读答案1珪璧之与瓦砾,其为等差,不俟言而知之矣。然珪壁者,虽丝粟玷纇,人必见之,以其为有用之累也;为瓦砾者,虽阜积甃盈,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是以有用者丝粟之过,得以为迹;无用者详细之恶,不以为非。亦犹镜之与水,水之于物也。泓然而可以照,镜之于物,亦照也。二者以无情于外,故委照者不疑其丑好焉,不知水之性也柔而婉,镜之性也刚而健。柔而婉者有时而动,故委照者或摇荡可移;刚而健者非缺裂不能易其明,故委照者亦得保其质。【说明】珪璧:一种玉器。丝粟玷纇:丝粟,细小。玷纇:瑕疵,缺点。阜积甃盈:阜,山。 甍,井。详细:全体。22第一段以“珪壁”比方,以“瓦砾”比方

2、。2分23对“为瓦砾者,虽阜积甃盈,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些瓦砾,即使堆集如山,人们不会非议它的本质,是由于知道这不能阻碍它无用的本性。B那些瓦砾,虽然堆集如山,人们不会嗤笑它的本质,就在于知道这不能转变它无用的事物。C那些瓦砾,虽说堆集如山,人们不会指出它的本质瑕疵,是由于知道这不能损害它无用的本性。D那些瓦砾,纵然堆集如山,人们不会嘲讽它的本质缺点,就在于知道这不能损害它无用的事物。24分析第二段中镜与水的异同。4分(1)相同点:(2)不同点: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3分)26概括两段文字的观点。2分(1)(2)参考答案:

3、六13分22有用者高尚者 无用者低贱者。2分23A (2分)24(1)相同点:可以照物;对外物没有情感。(2)不向点:水性也柔而婉,镜性刚而健;水随风而动转变所照物的映像,而镜子不会。4分25采纳整句的形式整齐的句式,将镜子与水两两对比,突出两者迥乎不同的特性与作用。3分26(1)人们重视有用者高尚者的缺点,而不在乎无用者低贱者错误。(2)刚健者高尚者能使人保持本性,而柔婉者低贱者却能转变人的本性。2分杂说阅读答案2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2分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

4、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一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暴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注】 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踣b搏:跌倒。应候:顺应时令。1、1以下与“使秦不得窥吾西”中的“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B、虽鸡狗不得宁焉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即出,得其船2以下与“臣怪之,问其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落日故人情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即克,公问其故 D.故有所览辄省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岂不大利耶? _3、齐王认为老百姓会踊跃参加筑城的理由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4、通过艾子的话,想要告知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参考答案:1. (1) B (2 分)(2) C (2 分)2. (这)莫非不是一件特别有利(或好处)的事吗?2分3. 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