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29-30章病毒_第1页
微生物第29-30章病毒_第2页
微生物第29-30章病毒_第3页
微生物第29-30章病毒_第4页
微生物第29-30章病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9章虫媒病毒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王金冬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二)掌握登革病毒的致病性。虫媒病毒(Arbovirus) 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 节肢动物既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兽共患病; 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第一节 乙型脑炎病毒 (JE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主线形态与结构(日本脑炎病毒) 病毒分类: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30-40 nm, 有包膜,核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病毒核酸为 ss

2、+RNA 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 膜蛋白(M) 包膜蛋白(E)一、生物学性状 传染源 幼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播媒介 主要传播媒介是三节吻库蚊, 又是重要的储存宿主 流行特征 我国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以夏、秋季流行为主,易感人群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 致病过程 病毒先在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增殖,然后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 病毒随血流播散到肝、脾等处的单核巨噬细胞中大量增殖,再次入血,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 病毒突破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组织神经细胞内增殖,引起脑实质和脑膜炎症二、致病性与免疫性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3、、颈项强直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脑疝 病死率:10%-40% 后遗症:5%-20%,表现为痴呆、失语、瘫痪 乙脑的临床特征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免疫性 感染后免疫牢固而持久 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 IgM中和抗体: 感染后1周产生,2周达高峰 IgG中和抗体:维持数年 血凝抑制抗体:感染后第5天出现,2周达高 峰,维持1年以上 特异性细胞免疫可阻止病毒侵入脑组织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C6/36细胞、乳鼠脑内接种法分离培养病毒病毒的鉴定可采用细胞病变观察、红细胞吸附试验或免疫学试验等2.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3.血清学检查IgG抗体检测:IgM抗体:阳性率90

4、%以上,早期快速诊断 防蚊灭蚊:是预防乙型脑炎的重要环节 特异性预防:采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我国使用灭活疫苗进行计划免疫 免疫对象:9月-10岁儿童 免疫保护率:超过60% 动物宿主的管理:幼猪的免疫接种四、防治原则第二节 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主线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传染源 灵长类动物是丛林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染源 自然储存宿主:人或灵长类动物是主要储存宿主 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病毒经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先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系统中增殖,然后经

5、血流播散。 临床类型:1.登革热:发热、疼痛、皮疹,预后好2.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发展迅速,死亡率高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四、防治原则 主线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Forest encephalitis virus )传染源:多种野生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病毒不仅能在蜱体内增殖,还能经卵传代,并能在蜱体越冬。传播途径:病毒通过蜱叮咬传播通过饮用生羊奶经胃肠道传播所致疾病:森林脑炎,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主要为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A森林脑炎病毒 B东方马脑炎病毒C西部马脑炎病毒D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E日

6、本脑炎病毒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A蚊 B蜱 C白蛉 D幼猪 E鼠在乙型脑炎的流行环节中,幼猪是A传染源B中间宿主C传染源和中间宿主D储存宿主E传染源和储存宿主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人体的主要临床症状是A隐性感染B轻型感染C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D中枢神经系统症状E出血热第30章出血热病毒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汉坦病毒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主要型别、流行环节、致病性及免疫性。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共同特征:“3H”症状 发热(hyperpyrexia) 出血(hemorrhage) 低血压(hypotension)休克及不同脏器的损害。汉坦病毒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两种急性传染病:*

7、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 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为主 要特征。*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 以肺浸润及肺间质水肿,呼吸窘迫、衰竭为主要 特征。中国是世界上 HFRS 疫情最严重的国家1. 流行范围广:*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广泛、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多为野外感染,主要危害青壮年* 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2. 发病人数多: 10 万人左右/年; 占全球总病例数 80% 以上。3. 病死率较高: 5%-10%。多形性,主要为球形,单股负链R

8、NA,分L、M、S三个片段。病毒具有四种结构蛋白,即RNA依赖RNA聚合酶、糖蛋白G1、G2和核蛋白N汉坦病毒颗粒模型一、生物学性状* 多种细胞敏感,一般不出现细胞病变, 需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证实。* 易感动物有多种(主要为啮齿动物), 但除了小白鼠乳鼠感染后可发病及致 死外,其余均无明显症状。一、生物学性状1.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多宿主性,主要为啮齿动物。我国主要是黑线姬 鼠和褐家鼠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 传播途径动物源性传播3. 流行季节 四季均可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高峰* 姬鼠型疫区:1112月、67月* 家鼠型疫区:35月份 * 混合型疫区:冬、春季均可出现流行高峰中国HFRS宿主

9、动物汉坦病毒型别的分布中国HFRS患者血清汉坦病毒型别的分布 三大主症 * 发热 * 出血 * 肾脏损害 五期经过 * 发热期 * 低血压期 * 少尿期 * 多尿期 * 恢复期 1. 临床表现:潜伏期短,起病急,发病快二、致病性与免疫性HFRS的部分临床表现: A: 结膜充血;B: 牙龈出血; C: 皮下出血;D: 皮肤淤斑。 2. 发病机理1)汉坦病毒直接作用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免疫病理损伤(发病与机体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型变态反应* 型变态反应 1)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多呈隐性感染 3. 免疫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免疫特点 * 感染后免疫应答出现早、强; * 以体液免疫(中和抗体)为主; * 细胞免疫(包括细胞因子)起重要作用; * 病后免疫力持久; * 强烈免疫应答也参与致病。* 常规检查:白细胞、血小板、尿常规* 血清学检查: IFA、ELISA检测 IgM、IgG * 病毒学检查:病毒分离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肾综合症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A. 登革病毒 B. 汉坦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