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不如养心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_第1页
养生不如养心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_第2页
养生不如养心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_第3页
养生不如养心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_第4页
养生不如养心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9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养生不如养心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甲界养生,首先应当养心。养心贵在静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小编现在就告诉你养生如何养心,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养生不如养心:养心的养生之道俗话说:“养生不如养心”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按字义讲,“养”在这里指供给、培植、培养、休养。其含义一是指个人某方面达到的水平;二是指某个人后天逐步形成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三是指修身养性,陶冶精神,锻炼思想,培养情操。养心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先看一看先秦诸子是怎么说的。孔子说:“德润身,仁出寿”、“大德必

2、得其寿”(中庸)。他告诉我们,养生是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紧密相关的,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人才能获得长寿。至于今日,“养生重养德,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被医学实践所证实。因为,善于养生的人一般都会有一颗善良、高尚的心灵,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寿。明朝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一士取科第不以正,然与正人相来往,外貌虽轩昂,而心中实绥,竟不载而死”。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刻意)有修养的人性情温和宁静,不热衷于名利,就不会有患难的烦恼,也不会受到不正之气的侵蚀。这样的人,

3、就可以保全他的道德操守,心力、精神也不会受损害。管子言:“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乃能戴大圆而履大方。”(管子内业)这里的“正静”是指心的中正和清静,心能正静,既可以濡养身体,又可以开发智慧。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传:“乐善不疲,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再看专业人士的说法。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确提出养身养心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和品德修养,“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者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的内在要素。昔日华佗有言

4、:“善医者,必先医其心,然后医其身。”唐代大医孙思邈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相反,德劣者往往病多寿短。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曾就健康和长寿问题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善恶会影响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助人为乐、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寿命显著延长;而心怀恶意、损人利己、与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美国心血管病专家威廉斯博士从1958年开始对225名医科大学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因心脏病而死亡者,恶人是好人的5倍。巴西一位学者经三十年研究发现,有贪污受贿罪行的人,癌症、心脏病、脑出血发病

5、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品质的要求,而且是养生的手段。那么如何养心呢?孟子曾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通过减少不健康的欲望,可以达到涵养心灵的作用。故宫里有一个“养心殿”,这是帝王养心的地方。可见孟子的养心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很大。孟子还强调,“养心”一定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和“一曝十寒”这两个今天无人不晓的成语,就是孟子针对养心专门发明出来的。虽然孟子所提出的“存心”和“养心”,都是针对“心”而发,但含义略有不同。“存心”是就具体的心理活动而言,强调抓住良心不放;“养心”则强调培养健全的心灵需要时间和耐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存

6、心”从短期行为着眼,“养心”从长远效果着眼;“存心”需要毅力和决心,“养心”需要细心和体验。实际上,“养心”就是拥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凡事不过分追求、不过分祈盼、不过分喜怒哀乐,顺其自然,但求心安。心安就是“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对于现代人来说,谁拥有了心理平衡谁就拥有了健康和长寿。20乂乂年初,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中心统计,中国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达到7%,总人数超过一亿。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自杀,约100万人自杀未遂,约26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预防抑郁症的主要办法就是要缓解压力,消除和“

7、转化”不良心理。专家指出,威胁人类最大的疾病,19世纪是肺病,20世纪是癌症,21世纪是精神疾病,这种说法值得深思。养生不如养心:养心经注意劳逸的调节。所谓劳,这里指多做体育运动,在运动中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所谓逸,学会放松身体,如听音乐,就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情绪的治疗方法。还有就是通过放松肌肉,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根据自己平时的兴趣爱好,自找乐趣,寻找一种精神寄托。譬如看书、钓鱼等活动都是有益于调理身心的事。要多接触人,找一群知己好友聊聊天,尤其是多接触性格开朗、乐观之人,与他们交往也能使自己心胸开阔。深居简出、性格孤僻、精神忧郁对身体健康有害无益。中医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七情中,无论喜怒、悲哀、愁思、忧虑等情绪均能让人“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喜伤心喜极则损心,乏力、出汗、胸闷、心悸、失眠,重则神志错乱,语无伦次,举止异常等。古有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怒伤肝大怒则气盛,气盛则肝举叶张,气血逆乱,头晕头痛,面赤耳鸣。思伤脾思虑过度会影响脾之运化,易消化不良,特别容易出现脘腹胀满、大便溏稀,甚至消瘦等。长此以往,心血暗耗,神失所养,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都来了。悲伤肺过度悲哀,令人肺气运行阻滞,悲则气消,心神沮丧,面色惨淡,萎靡不振。恐伤肾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肾脏的气机受损,心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