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 6 6页,共 =sectionpages 6 6页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训练)1光绪五年(1879),直隶突降暴雨,义赈人士严作霖经元善等人携款前来直隶赈灾。光绪三十三年(1907),永定河水灾发生,直隶总督袁世凯也传谕天津商会劝募赈款,散放急赈,“以补官款之不及”。光绪末年,义赈甚至成为官赈的仿照对象,与官赈形成体制内的合作。据此推知,晚清()A政府丧失地方治理主导地位B直隶地区社会矛盾持续激化C自然灾害频繁加剧财政危机D传统社会救济体系加速转型2唐代规定两京及州县郭(城)内设坊,郊外设

2、村,其它地区继续设里。坊村里的负责人皆称为“正”,即里正、坊正、村正,以司督察,负责“掌按户口,课植农桑;检查非违,催驱赋役”等工作。由此可见,唐朝的基层制度()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拓展了地方的制度管理C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基础D造成了地方藩镇势力割据3“岁荒粮价腾贵,凡城乡富厚之家,仓箱充溢,务须心存惠济,将所积米谷减价平粜,切毋居奇长价,坐视灾黎垂毙,万一民穷盗起,戈矛相向,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表明古代救济()A救助带有教化色彩B政府始终起主导作用C民间组织作用上升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4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杜六十;若应给

3、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A政府救济的重点在赈济B以法律形式关注弱势群体C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化D注重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5在传统中国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或力量。一种是官治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后者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下列图示符合这一叙述的是( )ABCD6秦汉时期,政府构建了以亭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安管理体系,西汉的长安设有16个街亭,东汉的洛阳设有24个街亭和12个门亭。这一体系()A保障了官僚政治的稳定B导致了权力中心的下移C提高了文书行政的效率D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控制

4、7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万载辛氏族谱的族规中有言:敦孝悌,端心术,积阴德,存心向善,重读书,勤职业,尚节俭,完国课,严赌博,谨交游,慎婚嫁,周族谊,息争讼。而且明清时期的族谱内容大都如此。由此可见,明清时期()A朝廷重视谱牒的修撰B宗族势力恶性膨胀C主流价值观日益强化D族规代行国家法权8据文献记载:“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给门牌。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材料所述的是()A唐代邻保制B宋代保甲制C明代里甲制D清代保甲制9明清时期,当乡约与圣谕结合时,乡约就变了味,其主体不再是民众而是国家,“官

5、僚的介入,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虽然增强了其约束力量,却是乡约走向异化的开始”。乡约走向“异化”主要是指A尊祖聚族意义的消失B民间自治精神的偏离C家国一体特征的削弱D基层教化功能的剥离10根据汉朝户籍制度的要求,每年八月都要举行户口调查,各地须“案户比民”,百姓无论老幼都得到县城集合,接受官吏的查验,以“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这一举措( )A旨在增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是政府掌握民力的重要途径D配合了郡国并行制的实施11“清初的户口调查,重在编审认定,由里甲组织负责调查申报,但到雍正初年以后,摊丁入亩,人丁编审失去原来的意义,里甲制也渐废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户口调查,

6、成为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清政府实行()A邻保制度B大索貌阅C保甲制度D户帖制度12唐代规定两京及州县郭(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其它地区继续设里。坊、村、里的负责人皆称为“正”,负责“掌按户口,课植农桑;检查非违,催驱赋役”等工作。由此可见,唐朝的基层制度()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突破了原有的坊市制C造成了地方势力的割据D兼具行政和经济功能13秦汉时期,由于简册书写不便,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以致户籍等各类基础账簿只能在乡里制作;魏晋隋唐时期,纸张代替简册,各种基础账簿移至县廷制作,基层事务亦随之由县令统揽。由此可见( )A简纸更替助推基层统治上移B县廷是地方统治的重心所在C基层事务

7、因技术进步而减少D中央集权加强促进户籍完善14秦汉初年,朝廷将百姓限定于既有的城乡区域之中。西汉文景以后,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组织能力的提升B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C城乡道路交通的便利D政府控制区域的扩大15隋朝开皇五年,全国实行“大索貌阅”,按人查对户口,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堂兄弟以下则要分居。这次检括户口“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隋朝“大索貌阅”( )A导致中国人口增加B旨在减轻农民负担C配合推行租庸调制D增加了政府的收入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

8、古代基层治理秦什伍组织:伍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互相监督北宋王安石实行保甲制度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十家总编为以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为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摘编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材料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秦实行郡县二级制。初为36郡,后增至46郡。汉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的演变;郡的行政

9、级别降为二级,州则升至行政区。东汉、魏晋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经历了东汉的十三州到三国的十九州再到西晋时的二十一州。西晋后,从刘宋的二十一州到陈的六十四州,581年,北方的州的数量已达到二百一十一。隋唐道、州、县三级制。唐后期设置节度使。两宋实行路、州、县制。全国分为13个道,下有14个府,200多个州,府和州的级别相同,州下有县,县下有乡,乡下有里。”元行省、路、县三级政区。包括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区共十一个行省。明行省取消,但习惯上仍称省。明代的省份是都指挥使司辖一省卫所年户。清实行省、府、县的三级行政区划。而边疆地区则实行不同于内地的行政区划。从康熙到光绪时期,十八省的区划一直没有改变

10、。清末,省的总数变成了23个。摘编自百度百科(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演变的因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传统中国的国家权力与社会治理体系中,尽管其较为健全和正规的系统设置实际上只达到县一级。但是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并非处于“权力真空”的状态,实际上在县衙以下依然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的权力控制体系。从总体上来看,在传统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体中,大体延续着三种相对稳定的非正式权力主体,即县衙的职业化胥吏群体、里甲与保甲等准乡级政权组织的乡约地保群体和具有生员以上功名及退休官员组成的乡绅群体。但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乡绅毕竞还是一种非

11、正式权力主体。因为作为统治者而言,自始至终都试图将地方士绅作为控制对象,而不是听任其成为社会控制的主体。摘编自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材料二清末新政尽管拉开了议会政治的序幕,却主张“以行政之事归官吏,建言之责归绅士”为其主要的社会治理机制。传统社会的士绅已不再是一种非正式的权力主体,而是直接被纳入到政权结构与社会治理体系之中,由此也就确立了地方士绅在近代社会治理结构中的地位。近代绅权地方士绅“不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再是依附于皇权的一般社会力量”。在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的地方治理中,形成了几种具有公共权力性质的组织机构,他们的首领人员恰恰就是各地的士绅。曾经是以“士”为基本特征的

12、文化权威在地方自治的制度演变之下,逐渐开启了“士绅权绅化”和“绅权体制化”的合法性空间。平心而论,清末以来,总体上凸显的却是民主政治的外观,尚少民主政治的实质。摘编自张海鹏总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社会治理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治理相较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及其影响。(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近代社会治理权力主体的认识。答案第 = page 7 7页,共 = sectionpages 1 1页参考答案:D2C3D4B5C6D7C8D9B10C11C12D13A14A15D16(1)特点

13、:严密性;独立性;宗法性;自治性。历史意义:有效地治理了地方;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构筑乡绅文化、凝聚乡村力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规律:数量由少到多,辖区由大到小,层级由高到低;最高一级行政区大都由监察区、军区等转变而来;县级行政区最具有稳定性;三级制是历代政区的层级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地方长官多由中央委派。原因:政治制度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环境的变化;军事国防的需要;统治者的个人意图等等。最根本因素: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17(1)主要特点: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相结合;治理体系和结构相对稳定;地方士绅多元化,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受朝廷严密控制。(任答2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可)成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科举制度的推行;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任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