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汉口北高中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汉口北高中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汉口北高中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汉口北高中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汉口北高中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升

2、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2、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右图所示,不影响氯气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Cl-的浓度B镁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H+的浓度3、向某物质中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能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物质可能是AMgCl2BFeCl3CNaClDNH4Cl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5、下列

3、物质中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A苯B甲烷C乙烯D四氯化碳6、10mL浓度为1mol/L盐酸与过量锌粉反应,若加入少量下列固体,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K2SO4BCH3COONaCCuSO4DNa2CO3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的是( )ANa2S的水溶液有臭味,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后臭味减弱B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DBaSO4在水中溶解度比在稀硫酸中溶解度更大8、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液

4、的体积:10V甲V乙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9、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与钠反应B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10、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B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C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制聚乙烯D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反应11、下列结构简式代表了几种不同的烷烃( )A2种B3种C4种D5种12、一定量

5、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是( )A1.4gB2.2gC4.4gD在2.2g和4.4g之间1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乙醇溶液 B葡萄糖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14、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变蓝淀粉遇碘元素变蓝B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具有还原性C将新制的氢氧化铜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具有还原性D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产物不都是烷烃AABBCCDD15、下

6、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烯的比例模型:BS2-的结构示意图:CKCl的电子式:D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216、下列有关氨和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B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D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据此可推断该气体为NH3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2)和两种元素的

7、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3)、的单质中更容易与的单质反应的是_(用化学式表示)。(4)、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离子符号和“”表示)。(5)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6)三种元素的单质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用化学式和“”表示)。18、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1)A的结构式为_。(2)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验证C物质存在该官能团的试剂是_,现象为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

8、型:_:反应类型是_;_;反应类型是_;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3)写出和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5)和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空间构型为_。(6)设计实验探究、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可选用的试剂有:氯水、NaBr溶液、AgNO3溶液、苯。请完成实验报告单。步骤一步骤二实验内容试管1:取少量氯水;试管2:取少量氯水,滴加少量NaBr溶液

9、。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少量_(填试剂),振荡,静置。实验现象试管2中的现象是_。试管2中的现象是_。实验分析试管1的作用是_。试管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此实验的结论是_。20、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

10、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实验步骤】(1)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3)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4)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5)当观察到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问题讨论】a用序号写出该实验的步骤_;b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还应检查_;c写出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_;d试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21、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1)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

11、正确的是_。A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C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D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2)步骤中已获得Br2,步骤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_。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制备钠单质的方法之一是将熔融NaCl进行电解,写出电解化学方程式:_。(4)已知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现欲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成432,那么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_。(填选项)A12 B1

12、3 C1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答案解析】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该反应为CO2+H2 CO+H2O(g),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焓变为正值,故A正确;B恒温恒容下,若充入惰性气体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氢气浓度不变,故B错误;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错误;D由K的表达式可知,该反应为CO2+H2 CO+H2O(g),故D错误;答案选A。【答案点睛】把握K的表达式与反应的关系,温度和压

13、强对平衡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条件为“恒温恒容”,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增大压强的方法可能是通入了惰性气体。2、A【答案解析】Mg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A、Cl不参与反应,因此Cl浓度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A正确;B、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B错误;C、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故C错误;D、H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D错误。点睛:本题易错点是选项A,学生认为Cl浓度增大,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此浓度应是参与反应的浓度,不参与反应的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不变。3、D【答案解析】

1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说明此物质中含有NH4+,选项D正确。4、C【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铅是一种极毒的物质,是-种慢性中毒的元素,因为它能置换骨中的钙,储存在骨中而不显任何坏影响,人不会注意到它,一旦它开始溶在血液中,中毒已经很深 了。铅中毒会导致死胎、流产、不育和弱智儿现在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对含铅量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儿童用品,如儿童玩具的表面油漆绝对不能用含铅量大的 普通油漆,必须用特殊的无铅油漆人们在生活中尽量少接触铅及含铅物品。汽油中的铅来自于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它可以提高汽油的抗暴震性,提高汽油标 号,但也污染了环境。所以,为了避免铅污染大气,我国许多城市禁止

15、汽车使用含铅汽油。考点: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5、D【答案解析】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题目详解】A. 苯是一种不饱和烃,A错误;B. 甲烷是烷烃,B错误;C. 乙烯是烯烃,C错误;D. 四氯化碳是甲烷分子中4个氢原子都被氯原子取代后的物质,属于烷烃的衍生物,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D。6、B【答案解析】锌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2H=Zn2H2,减慢反应速率,需要降低c(H),不影响氢气生成,即n(H)不变,然后进行分析;【题目详解】锌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2H=Zn2H2,A、加入K2SO4固体,对反应无影响,故A不符合题

16、意;B、加入CH3COONa固体,发生CH3COOH=CH3COOH,CH3COOH为弱酸,c(H)降低,但H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速率减缓,但氢气总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C、发生ZnCu2=Zn2Cu,构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符合题意;D、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消耗H,c(H+)和n(H+)都减小,反应速率减缓,氢气总量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项B。7、C【答案解析】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过程必须是可逆的,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详解:A、硫化钠溶液中存在硫离子的水解平衡,加入

17、碱,氢氧根浓度增大,抑制硫离子水解臭味减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B、氨水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氢氧根浓度增大,可以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B不符合;C、氢气与碘蒸气的反应是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平衡不移动,碘蒸气浓度增大,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C符合;D、BaSO4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硫酸溶液中硫酸根浓度增大抑制硫酸钡溶解,因此硫酸钡的溶解度在水中比在稀硫酸中溶解度更大,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不符合;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影响平

18、衡移动的因素以及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选项C是易错点。8、C【答案解析】A如果酸是强酸,则需要稀释10倍,才能使pH从3升高到4;如果是弱酸,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稀释促进电离,则需要稀释10倍以上,才能使pH从3升高到4,即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故A正确;B酸抑制水的电离,甲烧杯中氢离子的浓度是乙烧杯中氢离子浓度的10倍,因此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故B正确;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乙烧杯中所得盐溶液的浓度小。如果盐不水解,则所得溶液的pH相等。如果生成的盐水解,则甲烧杯中溶液的碱性强于乙烧杯中溶液的碱性,即所得溶液的pH:甲乙,故C错误;D若分

19、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如果是强酸,则均是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如果是弱酸,则酸过量,但甲烧杯中酸的浓度大,pH小,因此,所得溶液的pH:甲乙,故D项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pH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的特点为解答本题的关键。9、C【答案解析】A含有羧基,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B含-COOH,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B正确;C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非取代反应,故C错误;D含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D

20、正确;故答案为C。10、B【答案解析】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 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水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C.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聚乙烯,C错误;D.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D错误,答案选B。11、B【答案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第一种物质与第三种物质是同一种物质,第二种物质与第四种物质是同一种物质,所以代表了3种不同的烷烃,故选B。【答案点睛】观察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时,需要将碳链伸直考虑或命名后比较分析。12、A【答案解析】根据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可确定乙醇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同时也是CO2和CO的物质的量和,分别

21、设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根据质量、物质的量列式计算即可。【题目详解】设乙醇的物质的量为x,由C2H5OH3H2O 1mol 54g x 10.8g则:1molx=54g解得:x=0.2mol,由乙醇的分子式可知:n(CO2)+n(CO)=0.2mol2=0.4mol,则m(CO2)+m(CO)=27.6g-10.8g=16.8g,设产物中含有xmol二氧化碳、ymolCO,则:44x+28y=16.8g,x+y=0.4,联立解得:x=0.35、y=0.05,所以CO的质量为:28g/mol0.05mol=1.4g,答案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22、把握水的质量及CO、CO2的质量关系及守恒法计算为解答的关键,测试卷侧重对学生的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13、D【答案解析】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乙醇溶液属于溶液,当光束通过时,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葡萄糖溶液属于溶液,当光束通过时,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氢氧化钠溶液属于溶液,当光束通过时,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当光束通过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点睛: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浊

23、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只有胶体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14、A【答案解析】A.将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变蓝,说明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故A错误;B.乙醇能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变色,故B正确;C.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故C正确;D.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烷烃、烯烃等,烯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正确;选A。15、D【答案解析】分析:乙烯的空间构型是平面结构,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S2-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烯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属于官能团,不能省略;KCl为离子化合物,有电子得失。详解:A. 是乙烯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 ,故A

24、错误;B. S2-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质子,故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 KCl为离子化合物,K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给了Cl原子,故电子式为,故C错误;D碳碳双键属于烯烃的官能团,书写结构简式中不能省略,故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相关知识。要求解题时明确电子式、结构简式的区别;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学生容易混,学生通过A选项加以区别。16、A【答案解析】A. 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A正确;B. 加热时氯化铵易分解,所以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不能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B错误;C. 浓硫酸难

25、挥发,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没有白烟产生,C错误;D. 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该气体不是NH3,D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 HF HClO4 N2 r(Cl)r(O2)r(Mg2+) r(Al3+) Al(OH)3+OH=AlO2+2H2O 或者Al(OH)3+OH=Al(OH)4 Br2 Cl2 F2 【答案解析】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依次代表H、C、N、O、F、Na、Mg、Al、Cl、Ar、Br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相关化学用语作答。【题目详解】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依次代表H、C、N、O、F

26、、Na、Mg、Al、Cl、Ar、Br元素。(1)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原子是Ar,Ar的核电荷数为18,A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F。由于F没有正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2)、分别代表H、O元素,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H2O2,H2O2的电子式为。(3)、分别代表H、C、N元

27、素,非金属性CN,、的单质中更易与H2反应的是N2。(4)、分别代表O、Mg、Al、Cl元素,它们的简单离子依次为O2-、Mg2+、Al3+、Cl-,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Cl-)r(O2-)r(Mg2+)r(Al3+)。(5)、分别代表Na、Al元素,Na、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NaOH和Al(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或NaOH+Al(OH)3=NaAl(OH)4,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或Al(OH)3+OH-=Al(OH)4-。

28、(6)、分别代表F、Cl、Br,它们的单质依次为F2、Cl2、Br2,F2、Cl2、Br2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F2、Cl2、Br2的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Br2Cl2F2。18、 醛基 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 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或出现砖红色沉淀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答案解析】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所以A是H2C=CH2,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E是酯,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则B和D一种是酸一种是醇,B能被氧化生成D,A反应生成B,碳原子个数不变,所以B是CH3CH2OH,D是CH3COOH,铜作催化剂、

29、加热条件下,CH3CH2OH被氧气氧化生成C,所以C是CH3CHO,乙酸与乙醇分子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A反应生成F,F是一种高聚物,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F为。(1)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乙烯,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2)C是CH3CHO,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可发生氧化反应,一般用银氨溶液或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检验,方法是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加入3-5滴待测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或在试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

30、制的氢氧化铜,振荡后加入待测溶液0.5mL,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醛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或出现砖红色沉淀);(3)一定条件下,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判断A为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2)中醛基的检

31、验,要注意掌握和理解有机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方法。19、 第3周期IVA族 Al(OH)3+3HClO4=Al(ClO4)3+3H2O Si、N、F 正四面体型 苯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溶液分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对比实验 Cl2+2Br-=2Cl-+Br2 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根据元素周期表推知Na Al C Si N F Cl Br,结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的话和性质解答相关问题。详解:(1)元素为Si原子序数为14,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IVA族。(2)根据-号元素知Na的金属性最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

32、钠的碱性也最强,其电子式为。(3)为Al和为Cl,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Al(OH)3和HClO4,他们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OH)3+3HClO4=Al(ClO4)3+3H2O 。(4)为N、为F属于是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半径是NF ,为Si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于第二周期元素,所以原子半径为SiNF、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Si、N、F。(5) 为C和为Cl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CCl4,它的的结构式为,和甲烷的结构类型相同,所以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答案: 正四面体结构。(6)步骤一.试管1

33、取少量氯水;试管2取少量氯水,滴加少量NaBr溶液,试管2中出现橙红色,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Br2,试管1的作用是和试管2做对比用的。步骤二,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少量苯,振荡,静置。试管2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无色。试管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此实验的结论是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答案:苯;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溶液分层,上层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对比实验,Cl2+2Br-=2Cl-+Br2 Cl的非金属性比Br强。20、乙能防止倒吸(3)(2)(4)(1)(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H3COOHC2H5OHCH3COOC2

34、H5H2O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答案解析】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不插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球形干燥管导气的同时也起到防倒吸作用,则较合理的是装置是乙、丙;故答案为:乙;能防止倒吸;a实验步骤:(3)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并加入碎瓷;(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并滴加几滴酚酞溶液;(1)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5)当观察到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故答案为:(3)(2)(4)(1)(5);b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装

35、置的气密性;c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d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有: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故答案为: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分层。点晴:本实验中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原因:浓硫酸密度比乙醇的大,如果先加浓硫酸,密度小的乙酸会在浓硫酸上层,浓硫酸放热会使乙醇沸腾而溅出;(2)防倒吸装置的使用:避免反应过程中因试管中乙醇挥发压强减小而发生倒吸现象;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饱和Na2CO3的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便于闻酯的气味;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玻璃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21、 BC 提高溴的富集程度 Br2SO22H2O=4H+ +2Br-SO42- 2NaCl(熔融) 2NaCl2 C【答案解析】分析:(1)要先除SO42-离子,然后再除C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