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_第1页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_第2页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_第3页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_第4页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9 o Current Document 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2 HYPERLINK l bookmark15 o Current Document 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4 HYPERLINK l bookmark19 o Current Document 三、层次分析法的原则4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四、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4 HYPERLINK l bookmark33 o Current Document 五、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及局限

2、5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内容摘要】层次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析 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语言单位的切分作业,小可以切分语素,大可以切分复句乃 至篇章。但也有不足之处。本文回顾了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概念、分析步骤、原 则、基本精神,明确了层次分析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优势、局限正文一、层次分析法及与层次分析法相关的几点说明成分与直接成分这组概念在语法分析中,经常被混为一谈,事实上是有区别的。成分就是构成一个词组或句子的所有结构单位(最小是一个词),这些单位 无论处于何种层次,都是组成这个短语、句子的结构成分。直接成分则是直接构 成某一个结构的两个成分(一般来说就是

3、两个),或者说是在短语或句子某一结 构层面上的两个成分。成分和直接成分是不同的概念。成分的范围要大于直接成 分,直接成分也是成分,但成分不都是直接成分,只有同一个层次中切分出来的 两个成分才是直接成分,所以直接成分是相对而言的。句子内部的结构成分之间 并非全是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系。直接成分就是直接发生了结构关系而构成句 法结构的成分。两个直接成分总是优先组合,且按某种结构类型组合。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语法分 析的一种方法。三十年代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一书中提出了直接成分的概念 后,结构主义学派在语法分析上就逐渐用层次分析法取代了传统的中心词分

4、析 法。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层次分析法被广泛采用,同时反复讨论了切分层次的标 准,而且扩展应用到篇章结构的分析。这样,从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 短语组合成句,句组合成篇,都作层次分析。此外,也用于语音分析。这种分析 法是在结构语法理论指导下用以切分语言单位的方法,它是形象地表现结构语法 理论的重要手段,结构语法学家用结构观点看待语言结构,认为语言结构不是如 同传统语法学家所说的那样,是由一个一个的孤立要素简单相加而成,而是按照 一定的结构层次组织起来的。层次分析法作业的目的,是按照语言组合的次序分 析语言结构的内部层次,找出一个语言片断的直接成分,层次分析法便由此而得 名。我国最先采用这种

5、分析法的是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为名义发 表的语法讲话。讲话从1952年7月起到1953年11月止曾在中国语文 上连载。1961年经修订并更名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改由丁声树等人署名。 该书用文字说明的方式,通过两个例句,对层次分析法的要领作了简单的介绍。 六十年代初,朱德熙在他的论文中曾系统地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这种分析法讨 论最多的是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现在,层次分析法已经成了与句子 成分分析法相抗衡的主要分析法。3.中外层次分析法的比较层次分析法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 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 在

6、句法上是什么关系。我们运用的层次分析法是从美国描写语言学中吸取、借鉴 来的,但又有所不同。美国描写语言学运用层次分析法只讲切分,不讲定性,即 只要求指明每一层面上的直接组成成分,不要求指明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 系。我们则不但讲切分,还讲定性。这是由汉语语法的特点所决定的;美国描写 语言学运用层次分析法要求分析到语素,汉语的层次分析法要求分析到词为止。二、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层次分析法有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两种类型。在句法结构的范围里,词是最 小的结构成分,一般不再对词进行组成成分的分析。因而在从大到小的分析中, 词是分析的终点;在从小到大的分析中,词是分析的起点。此外,作为语法“粘 合剂”的

7、虚词一般不作为结构成分分析。张斌在现代汉语语法十讲中认为:“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似乎采取 从大到小的方式为好。理由有三:第一,从小到大的分析,须先确定基本的语言 单位,而汉语里确定词与非词的界限,有时会遇到困难。从大到小的分析可以避 免这个麻烦。第二,从小到大的分析,必须分析到最大的层次才可以结束,这样 不免繁琐。从大到小的分析,可以适可而止。第三,复句的层次分析都是从大到 小的,短语和单句的分析宜采取统一步骤。”三、层次分析法的原则结构原则,即切分出来的两个部分都必须是合法的句法结构体;功能原则,即切分出来的两个部分都必须能根据句法组合规律重新组合起 来;意义原则,即切分出来的两个部分都必

8、须具有意义,符合逻辑事理。四、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上严格按照内部的 构造层次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时,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时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 关系或句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五、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及局限1.优势首先,可以层次鲜明地揭示出语言结构的内部层次。句子的层次性是一种客 观存在,分析句子的层次,则是为了清楚地显示语义内容,层次分析法使得结构 层次条理,语义脉落清晰、分明;其次,层次分析法的适用面比较广。用这种分 析法作业,就语音单位讲,可以用来分析音节,且符合语音的自

9、然结构;就语法 单位讲,小的可以用来分析合成词,大的也可以用来分析句群,且能符合各级语 法单位的自然结构,与该语法单位的意相吻合。这种语音语法单位分析上一以贯 之的优点,是其它分析法所不能比拟的;再次,层次分析法可以更好地分化歧义 句式。使句子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结构关系和层次有关的有两 个:一是不止一种结构关系,二是结构关系相同而结构层次不同。层次分析法对 由这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都能加以分化。最后,层次分析法有利于把语法研究引 向深入,更好地揭示语法规律。如现代汉语中动词单独作谓语不自由,要受到限 制,这正是通过层次分析所获得的一条重要的语法规律。局限层次分析法也有局限性,它只

10、能揭示句子内部的构造层次和显性的语法关系 (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子内部隐性的语法关系(语义结构关系)。如:“宿 舍里正在安着空调”,如果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分析的结果所揭示的是显性语法 关系,但是句子中还存在着一种隐性语法关系,即该句存在着以下两种意思:一 是“宿舍里有空调”,二是“宿舍里正在安着空调”。这种隐性的语法关系,层次 分析法无法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去探求新的分析手段。事实上,这一弊端, 已由五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立、六十年代朱德熙先生首次在语法分析 中所使用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分析方法所解决。同时,有些语言片断,层次分析法不便于切分。如双宾语格式、兼语格式、 连谓格式等,

11、分析与意义功能不一致的语段等,分析时都会遇到困难。以“告诉 你一件事”这个双宾结构为例,语法学界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把双宾结构 在一个层次上切分为三个直接成分,如:“告诉你一件事”,第一次切分是在“告 诉”与“你”、“一件事”之间,这种切分的看法是:双宾结构由一个动词带上两 个宾语直接构成;另一种意见是把双宾结构二分,即第一次切分在“你”与“一 件”之间,这样切分的看法是:双宾结构是由一个述宾短语带上一个名词性成分 作宾语构成的。结语综上所述,层次分析法有它的优点,但也有不少问题须待解决。“现代汉语 语法讲话”一书中只有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没有讨论用这种分析法会遇到什么问 题。其他语法书也大多只举少数几个例子示范。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 题” 一书中说过:“层次分析法的理论也曾经渗入我国语言学界,但是目前通行 的语法教材受它的影响还很微小。现在大多数讲汉语语法的著作,尽管在体系上 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方向还是一个:句子格局的分析。”人类的认识是一个逐渐 深化的过程,永无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