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入意识离我们有多远相信对于看过盗梦空间的朋友而言,植入意识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那么植入意识离我们有多远呢 ?梦境的三点解析梦与非梦:“梦中梦”确有其事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的 庄子逍遥游还是今天的盗梦空间都强调,一个人很难知道自己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中, 但外人却很容易知道。,通过“多导睡眠检查”可以轻易知道受试者处在什么状态,清醒、无梦睡眠还是在做梦。做梦的时候,人的脑电图会变得杂乱无章,和清醒时很不一样。梦究竟发生在大脑的哪个部位,现在还不十分清楚,但它主要发生在脑额叶和颞叶区域。 梦境内容也与脑活动的区域有关。 比如研究发现,当梦中血压增高的时候,大脑中的杏仁核也会有所活动。当人有喜怒哀乐的
2、情感反应时, 血压也会升高, 而杏仁核正是掌管情感反应的,梦境中的血压升高和杏仁核的活动说明在梦中有情感反应。而当人在做有关运动的梦时,前额叶上的运动皮层会有所活动。那么,梦中的世界遵守现实世界的规律吗?著名科学杂志新科学家的霍珀 (RowanHooper)在新科学家网站上刊发梦之科学一文,提及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很多争论。确实,在梦中会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像电影中表现的,巴黎的街道折叠起来、酒店中出现失重现象 但是在梦中人的意识还是会遵循一些规律。科学家提出了一些“非正式”,也就是说不是特别具有科学严谨性的梦中规律,比如 “自我满足期待规律”在梦中你预料到什么事会发生,它就会在梦中发生; “叙
3、事动力规律”在梦中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梦就会变成不稳定,容易醒来。在盗梦空间中,还提及了梦的“通感”效果。做梦的人憋尿时,梦中就会下雨。外界出现冷、热、声、光等刺激时,做梦的人也会有所反应。 比如当人睡觉时胸部压着东西的时候,可能会梦见胸闷。但现在科学界对“感官刺激与梦境如何互动”这个问题还不很清楚。“梦中梦”是盗梦空间的一个重要设定。在电影中,“梦中的梦”和现实中睡觉做梦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层次更深,也更深入人的潜意识。有时候梦中确实可以做梦,但这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因为梦中可能出现任何事情。人只是梦见自己有“做梦这种行为”,并非真的进入了“第二层梦境”。所以,盗梦空间中的描述只是艺术
4、的夸张而已。清醒的梦:梦也可以“被控制”在盗梦空间中,盗梦者柯布在需要欺骗的对象产生怀疑时,采取了“险中求胜”的招术告诉对方他在梦中,自己则是梦中的“保护者”。这就牵扯到“清醒的梦” (luciddreaming) 的概念,这种梦的特点就是做梦者意识到自己在梦中, 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梦境。“清醒的梦” 是做梦者在快速眼动 (REM)睡眠的同时, 又快要醒来,处于半梦半醒之间的一种状态。有时做梦者特别想醒来,却怎么也醒不过来,就会出现“清醒的梦”,术语叫“睡麻痹”。根据脑科学家的调查,有些人可以很自然地做这种梦,而另一些人据说可以被“激发”出这种梦。 “清醒的梦”的概念由美国斯坦福大
5、学的生理学家拉伯格 (StephenLaBerge) 推广。他还发明了一种叫“新梦想家” (NovaDreamer) 的器材,让以前“不会”做“清醒的梦”的人也做上这种梦。这是一种睡眠面罩,它可以探测是否处于“ REM 睡眠”,并适时发出闪光,刺激人的意识,但不会把人唤醒。这样,人就进入了半梦半醒的状态。而霍珀则在梦之科学中说,最好的培养“清醒的梦”的方法是一睡觉就问自己:“我是在做梦吗 ?”这种习惯会自然而然地被带入梦中。狂热的电子游戏迷可能是最好的做“清醒的梦”的人,因为他们总是集中精力完成一个任务。在盗梦空间中,那些“盗梦者”能在梦中完成复杂的任务,比如阅读。不过,实际上大多数人无法在梦
6、中完成这些事情,即使是在“清醒的梦”中也不可能。梦中时间:长短不一,很难同步影片里有一个重要的设定,就是梦中的时间长度比清醒时长得多,现实中的一分钟,在梦中就是 20 分钟。如果梦中做梦,时间还会依次放大。这个设定的“科学依据”是梦中人的脑活动比清醒时更快。做梦的时候, 人的脑电图会变得杂乱无章。脑电波的活动确实非常快,比清醒时还要快,大脑的新陈代谢相当强烈。在梦中人的大脑确实比清醒的时候更活跃一些,脑细胞的连接更多,可能会因此觉得时间过得更慢。中国有“黄粱一梦”的故事,一觉的功夫可以梦见半辈子的荣衰。不过,在梦中并没有参照物,所以无法得出“梦中的时间是清醒时的 20 倍”这样的结论。对时间的
7、感觉也和年龄、阅历有关。曾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让中青年和老年人都在没有表的情况下数秒计时,让他们认为数到3分钟时停止。结果中青年平均数了 3 分钟 3 秒,而老年人平均数了 3 分钟 40 秒。这说明年轻人觉得时间过得比较慢,老年人觉得时间过得比较快。所以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并不一样,如电影中那样在“共同的梦”中实现时间的同步是很难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梦中的经历省略了中间过程,所以经历显得更多,也会产生“时间长”的感觉。现实世界里,有没有可能读取梦境,甚至植入意识的方法呢 ? 在盗梦空间中,盗梦专家使用一种叫做“ somnacin”的药物和一台机器,将一段意识上传至某人的梦境之中。然后,几位盗梦
8、者也跟着进入目标的梦境。 盗梦者可以通过虚构的盗梦机偷取人们内心中的秘密,甚至把新的意识植入对方大脑里。 那么,在现实世界里,有没有可能读取梦境,甚至植入意识的方法呢 ?主要武器大脑成像还原记忆现在从外界“读取”人类大脑信息的方法首先是核磁共振成像( 以下简称“大脑成像” ) 。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读取人类大脑活动时血流的情况, 也可以说是大脑血管含氧量的情况。 现在研究最多的是人类在看东西的时候大脑的反映。那么,是说当人看一个美女的时候,大脑核磁共振图像也会出现一个“美女图”吗 ?当然不是。大脑成的像就是红一块绿一块的大脑,上面的颜色表现的是大脑血管含氧量的情况。 利用多体素模式分析(MVP
9、A)可以把人们看到的图像和大脑成像联系起来。 这其实是一种机器学习的过程。一般的方法是让受试者看几个图像,分别记录他看这些图像的大脑成像,通过机器分析这些成像的模式。 然后再让受试者回忆其中一个图像,通过分析他回忆时的大脑成像, 就可以知道他在回忆之前看到的哪个图像。这种技术的进一步进展是部分还原受试者看到的图像,比如说让他看一个建筑图, 可以还原图中的天际线, 但非常粗糙。不过,做梦很难研究,因为核磁共振仪的噪音和振动都很大,人很难在里面睡着,而且费用也很昂贵。偷取梦境图像嘈杂,很难提取已经有人开始用科学仪器研究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脑神经专家加兰特 (JackGallant) 在过去
10、的 15 年一直用核磁共振仪扫描人的大脑。 他可以把受试者看到的图像和他的大脑图像对比, 建立视觉反应模型。 利用这个模型, 加兰特可以在受试者看一部新电影之后,通过他的大脑扫描图像重建他看到的图像,准确度也非常高。换句话说,他可以把人脑中的图像“偷”出来。加兰特说,或许可以用同样的技术知道受试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但对“盗梦”的准确性很难有科学判断,因为只有做梦的人才真正“看”到自己的梦。日本先进电信研究所 (ATR)也在做类似的研究, 他们把大脑扫描图像输入电脑,电脑会帮助分析看到不同图像时大脑扫描图像的变化。现在,该实验室的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大脑成像重建简单的黑白图像。重建人的梦境是很
11、难的, 现在他们正在研究如何从受试者的梦中取得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ATR的科学家神谷之康说:“睡觉时的磁共振图像过于嘈杂 ,我们现在正在试图找到如何把睡觉时的大脑图像提取出来的方法。”读取意识做不到,完全做不到另一种可能用来“读脑”的技术是在脑皮层表面放上若干个电极,甚至把大脑整个用一个导电膜覆盖。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做开颅手术,很少有人愿意受试。所以,大多数脑电的研究还是从头皮的外部获得大脑电信号。从头皮的外部获得大脑电信号非常不精确。不过,脑电研究还是能得出一些有趣的结果,比如当人看到语法错误的时候,大脑会在平均 600 毫秒后生成一个正波,叫做“P600”; 而在看到语义错误时,大脑会在平均
12、400 毫秒后生成一个负波,叫做“N400”。比如说看到“狗吃猫”的时候,大脑会有一个“P600”反应 ; 当看到“猫吃狗”时,大脑会有一个“N400”反应。还有科学家让受试者戴着电极帽, 让他们看 26 个英文字母, 记录分别看每个字母时的脑电图, 然后再让他看其中一个字母, 电脑可以通过脑电图分析出来他看的是哪个字母。 但这需要训练和磨合,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做到这点。在盗梦空间中,柯布可以探知比视觉更高的思维活动,比如人脑内的语言活动、做决定的过程,甚至可以“偷取”它们。加兰特说大脑在思考时是如何处理信息的还未被很好理解,更不用说 “解码”了。现在,科学家还无法用仪器捕捉住一种任何大脑
13、中的想法,哪怕是最显明的想法。不过,现在已经有科学家尝试读取人脑中的抽象信息,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学会人类认知和脑科学学院的研究员汉斯 (John-DylanHanes) 通过建立大脑图像和人类行为之间的联系,利用大脑图像预测人的行为。 在一项研究中, 他可以提前 7 秒预知受试者决定用哪只手来按电钮。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像盗梦空间描述的那样轻松地把几个人的大脑连接起来的技术,还影儿都没有呢。植入观念“白熊效应”土法现在虽然还不能“植入思想”,但已经能将一些粗糙的信号植入大脑。有一种叫“大脑起搏器”的东西,可以被植入脑细胞中,把电信号输入到大脑的某些特殊部位中。 它被用来治疗癫痫、 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或许有一天科学家能够用它影响人们的意识。 加兰特说:“要做到这件事, 你必须有办法操纵特定的神经元和神经突触, 这非常困难,在近期肯定不会发生。人们现在担心阅读大脑术会被用来做一些坏事。 这是有道理的, 但还不用担心有人把坏想法写进你的脑子。”不过,高科技不能做的事,或许可以用“土法”做到。在电影中,“侦察兵”亚瑟强调“植入思想不容易”:“我说你不要想一只大象,你会想到什么 ?”其实,真有人做类似的实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魏格纳 (DanielWegner) 和同事们用了几年的时间做这个实验。他们告诉人们不要去想“一只白熊”,却发现人们总是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领域的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
- 科技助力乳腺疾病早期发现与干预
- 2025年度个人与企业租车合作保障协议3篇
- 2025版个人住宅电梯公寓租赁管理合同
- 2025年度个人贷款合同解除条件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延期还款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土地租赁合同范本7篇
- 学前儿童科技美术教育的政策支持与实施策略
- 2025年新型环保橱柜销售服务合同范本4篇
- 珠海广东珠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金湾大队招聘辅警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电子版)
- 小学科学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GB/T 10322.7-2004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 2023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词组归纳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课件
-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设计
- 消防应急预案流程图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完整版课件(全)
-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