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第1页第一章 绪论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1、了解课程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2、经过了解建筑发展简明历程,建立学习兴趣;3、掌握建筑分类标准以及分类意义。第2页第一节 课程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一、课程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投影基本原理建筑制图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建筑识图相关标准房屋结构组成、结构原理和常见结构方法第3页第一节 课程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2、学习任务:学习投影法基本理论以及应用;学习、落实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培养制图、读图、图解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对大量性工业与民用建筑含有普通知识,并了解建筑设计步骤与方法;掌握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方法;为深入学习建筑结构、
2、建筑施工等专业课打下基础。第4页第一节 课程基本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二、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1、课程特点:主要专业课,包括很多相关知识。2、学习方法:看 想 画第5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一、建筑发展简明历程远古时代建筑穴居(北方)第6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远古时代建筑巢居(南方)第7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早期时代建筑茅舍(西安半坡村遗址)第8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早期时代建筑土、石建筑第9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早期建筑 真正房屋第10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早期时代建筑真正房屋第11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近代建筑 大悬挑流水别墅
3、,F.L.赖特代表作,建于19361939年第12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近代建筑大跨度建筑第13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国家大剧院第14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国家大剧院 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总占地面积近12公顷,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总投资26.88亿元,当前已进行过网壳部分设计与施工验收审查会议。该工程外部围护结构为钢结构网壳,是半椭圆球形,东西长轴212.2m,南北短轴143.64m,总高度46.285。内设歌剧院(2416席)、音乐厅(席)及戏剧院(1040席)及公共大厅等。屋面采取钛金属板,整个网壳外围绕人工湖(35500m2),各种通
4、道及入口均设在水下 。设计为法国巴黎机场企业安德鲁建筑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参加主体设计 ,整体结构用钢量达6750t,195kg/m。第15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建筑发展历程简表第16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建筑基本概念我们经常所说“建筑”往往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通称。建筑物: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房屋及场所。如:住宅、办公楼、教室、公园等。 构筑物:是指人们普通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建筑。如:水塔、烟囱、堤坝、桥梁等。 第17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二、建筑组成要素建筑功效 建筑技术 建筑形象第18页第二节 建筑发展历程与组成要素建筑功效指物质、精神方面必须满
5、足使用要求,即实用。物质技术条件指房屋用什么建造和怎么建造问题,包含材料、结构、施工和建筑中各种设备等。建筑形象指建筑美观问题。第19页第三节 建筑分类1、按功效、性质分: 非生产性建筑: 民用建筑居住建筑(住宅、公寓) -公共建筑(学校、医院) 生产性建筑: 工业建筑生产车间、动力用房 农业建筑粮库、畜禽喂养厂2、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木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砖混);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第20页第三节 建筑分类3、按建筑结构形式分:墙承重体系骨架承重体系内骨架承重体系空间结构承重体系第21页第三节 建筑分类4、按层数分: 住宅建筑: 低层:1-3层 多层:4-6
6、层 中高层:7-9层 高层:10层以上 公共建筑: 24m-100m 为高层(非单层) 100m以上为超高层工业建筑:单层、多层、混合层数第22页第一章 绪论思索题:(P7)第3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23页第二章 建筑制图基本知识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1、熟悉制图工具,了解制图标准;2、掌握几何作图和徒手作图基本技能;3、经过直观教学和动手训练提升学生手工绘图水平。第24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1、图板规格:木质、规格各种、惯用A1、A2。使用方法:使用前先确定导边、工作表面,常与丁字尺配合使用,制图时图板通常倾斜15。2、丁字尺组成:由尺头、尺身组成 。第25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使用
7、方法:丁字尺沿图板左侧(称导边)上下移动,能够沿工作边(有刻度)画水平线(由左到右)。注意事项:工作边不能用于裁纸边,不用时挂起第26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3、三角板组成:由45等腰直角三角形和30、60直角三角形组成。使用方法: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可画垂线(由下至上) 及15、30、45、60、75斜线及其平行线。注意事项:装饰或室内设计惯用规格20cm长三角板。第27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4、圆规三种插腿:铅笔、直线笔、钢针。使用关键点:使针尖稍长于铅芯或直线笔芯(用有台阶针),作圆时,圆规稍向前倾斜。第28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5、分规作用量取长度、等分线段。第29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
8、和仪器6、铅笔标号:铅笔标号B和H表示铅芯软、硬度,数字越大表示铅芯越软或越硬。HB-软硬适中 。使用方法:普通采取H-3H打底稿,HB加深。注意事项:铅笔应从没有标志一头削 。第30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7、直线笔(亦称鸭嘴笔) 使用关键点:笔杆与纸面保持90,并稍向右边倾斜515,速度均匀,用力适度,加深时墨线中心线应与铅笔底稿重合。注墨水高度:46mm注意事项:要保持笔清洁。第31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8、绘图墨水笔 组成:针管、通针、吸墨管使用关键点:笔尖管径从0.1mm到1.2mm,有各种规格,可视图线粗细选取。第32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9、百分比尺 重点介绍:百分比定义、标
9、注、换算及百分比尺使用方法。10、其它绘图工具建筑模板:主要用来画各种建筑标准图例和惯用符号。家俱模板:通常有150、1100两种百分比。擦线板:主要用于修改错误图线。曲线板:绘制非圆曲线。第33页第一节 制图工具和仪器图纸:绘图纸、描图纸。绘图墨水、胶带纸(粘贴图纸)、橡皮、小刀或刀片、排笔(清洁图纸)及细砂纸等 。第34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一、图幅尺寸代号幅 面 代 号A0A1A2A3A4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c105a25第35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a)A0-A3横式幅面 (b)A0-A3横式幅面第36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二、图线 第37
10、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三、字体(长仿宋体)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匀称。第38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四、百分比图样中形体线性尺寸与实际形体对应要素线性尺寸之比称为百分比。第39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五、尺寸标注(1)尺寸线(2)尺寸界限(3)尺寸起至符号(4)尺寸数字(5)半径、直径、角度、弧长、球尺寸标注(6)其它尺寸标注第40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第41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第42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第43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第44页第二节 建筑制图标准第45页第三节 几何作图一、分直线段为任意等份二、分两平行线之间距离为已知等份三、作已知圆内接正五边形四、作圆弧与相交二直线
11、连接五、作圆弧与一直线和一圆弧连接六、作圆弧与两已知圆弧内切连接七、作圆弧与两已知圆弧外切连接八、依据长、短轴作近似椭圆-四心法第46页第三节 几何作图作线段任意等分(如五等分)(a)自点A作任意直线 AC;在此线上自 点A用分规量取5个相等线段,得1、2、3、4、5点(b)连接5、B两点,再过1、2、3、4点作5B平行线,与AB线交11、21、31、41点,这些点即等分点第47页第三节 几何作图等分两平行线间距离(如七等分)(a)将直尺上刻度0点放在CD线上,转动直尺,使刻度7点落在AB线上,记下1、2、3、4、5、6等分点(b)过各分点作CD平行线,即得所求七等距离第48页第三节 几何作图
12、圆内接正五边形(a)以A为圆心,OA为半径画弧,得点M、N,连MN与OA得交点E;(b)以E为圆心,EB为半径画弧,得点F;(c)以B为起点,用BF弦长将圆周五等分,即为所求。第49页第三节 几何作图圆内接正六边形第50页第三节 几何作图圆弧连接 作图步骤为:求作连接弧圆心;求切点(即连接点);画连接圆弧。第51页第三节 几何作图用圆弧连接一圆弧和一直线(a)以O1为圆心,R1-R为半径画弧;作与直线AB距离为R平行线,与圆弧交于点O;过点O求切点1、2。(b)以O为圆心,R为半径画弧,连接1、2两点即可。第52页第三节 几何作图四心法画椭圆(a)在短轴延长线CD上取点K,使OK=OA,连接A
13、C,在AC上取CL=CK(b)作AL垂直平分线,分别与长轴及短轴延长线交于1、2两点。再作出它们对称点3、4。这四点技术近似椭圆四个圆心第53页第三节 几何作图(c)连接23、43、41、21并延长。 再分别以2、4两点为圆心,R1=2C=4D为半径,画圆弧,与21、23、43、41延长线交于E、F、G、H四点(d)分别以1、3两点为圆心,R2=1A=3B为半径,在E与H、F与G之间画圆弧,即完成作图第54页第四节 平面图形画法定形尺寸定位尺寸第五节 徒手作图基本技巧直线(水平、垂直、斜线)圆(大圆、小圆、椭圆)简单图形第55页第二章 建筑制图基本知识思索题:(P27)第8题、第10题第56页
14、第三章 投影基本知识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1、了解投影形成和分类;2、熟悉三面正投影特征和点线面投影规律;3、掌握基本形体和组合体投影知识,正确标注形体尺寸;4、利用三面正投影特征把握点线面投影规律,掌握基本形体和组合体投影知识,逐步建立形体空间概念。第57页第一节 投影形成一、投影方法二、投影分类1、中心投影法2、平行投影法 (1)斜投影法(2)正投影法三、工程上惯用用几个投影图1、多面正投影图 (1)问题提出 (2)多面正投影图 2、轴测投影图3、标高投影图4、透视投影图第58页S 投影中心A 空间点B投影面Pa 投影b投射线一、投影方法第59页二、投影分类 1、中心投影法第60页2、平行投
15、影法 (1)斜投影法第61页(2)正投影90第62页三、工程上惯用用几个投影图1、多面正投影图 (1)问题提出 依据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空间形体形状和位置两个不一样形状物体H面投影相同第63页(2)多面正投影图第64页2、轴测投影图PZ1X1O1Y1ZOXYS第65页3、标高投影图第66页4、透视投影图第67页第二节 三面投影与三视图用正投影法绘制物体投影图称为视图。1.视图概念:正面投影图(主视图)水平投影图(俯视图)侧面投影图(左视图)长高宽宽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三等关系第68页XYHZVHYW向下旋转90向右旋转90WO长宽高宽正面投影水平投影侧面投影YHYWHVWOXZ2、投 影 面 展 开
16、 1) 保持V投影面不动。投影体系展开方法: 3) 将W投影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使W面与V面共面。 2) 将H投影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使H面与V面共面。第69页第三节 点线面投影2、点投影到投影轴距离等于空间点到投影面距离。一、点投影HWVoXYzAaaaaxayaz直观图1、点投影连线垂直于对应投影轴。第70页HWVoXYzAaaaaxayaz直观图axaYHaYWOXYHZYWaaaazay点分为aYH和aYW两个点xyxz3、空间点三面投影图第71页4、两点相对位置WVHZXYWb ba YHOb a a1).两点相对位置是依据两点相对于投影面距离远近(或坐标大小)来确定.2).
17、依据一个点相对于另一点上下、左右、前后坐标差,能够确定该点空间位置。第72页二.直线投影2、空间直线与影面相对位置有三种 : 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和普通位置直线。前两种又称为特殊位置直线。1、空间两点能够决定一直线 , 所以只要作出线段两端点三面投影 , 连接该两点同面投影 (同一投影面上投影 ), 即可得空间直线三面技影。直线投影普通仍为直线。 (2)投影面平行线又有三种位置 : 平行于水平面称为水平线 ; 平行于正面称为正平线 ; 平行于侧面称为侧平线。3、投影面平行线(1)概念: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 , 而对另外两个技影面倾斜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第73页名称立体图投影图投影特征水平
18、线(H)正平线(V)侧平线(W)(1)abOX,abOYW;(2)ab=AB;(3)反应夹角、 大小(1)abOX,abOZ;(2)ab=AB;(3)反应夹角、 大小(1)abOYH,abOZ;(2)ab=AB(3)反应夹角、大小投影面平行线(图表)第74页且垂直于对应投影轴。另外两个投影, 反应线段实长,在其垂直投影面上,投影有积聚性。投 影 特 性:c(d)cddcXZoYHYWaba(b)abXZoYWYH4、投影面垂直线(2)投影面垂直线也有三种位置 : 铅垂线 ; 正垂线 ; 侧垂线。(1)概念:.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 , 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平行直线 。第75页名称立体图投影图投影特征铅
19、垂线(H )正垂线(V )侧垂线(W )(1)H投影为一点,有积聚性;(2)abOX, abOYW ;(3)ab=ab =AB(1)V投影为一点,有积聚性;(2)abOX, abOZ ;(3)ab=ab =AB(1)W投影为一点,有积聚性;(2)abOYH, abOZ ;(3)ab=ab =AB投影面垂直线第76页三、面投影ZXYHVWPHPVPWPPVPHPWYHXYWZO1、普通位置平面:概念:与三个投影面均倾斜平面.第77页2、投影面垂直面概念: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 , 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正面平面称为正垂面 ; 垂直于水平面平面称为铅垂面 ; 垂直于侧面平
20、面称为侧垂面。投影面垂直面也有三种位置第78页3、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 。水平面:平行于水平面平面正平面:平行于正面平面侧平面:平行于侧面平面第79页第四节 基本形体投影一、基本形体概念:建筑形体是由一些简单几何体组成 , 它们 形体就是将柱、锥、球等几何体经过叠加或切割而组成。这些简单几何体称为基本形体。二、基本形体分类:有平面体和曲面体两类。 平面体每个表面都是平面 , 如棱柱、 棱锥 ; 曲面体最少有一个表面是曲面 , 如圆柱、圆锥、圆球、圆环等。第80页点可见性要求: 棱柱三视图 棱柱组成 由两个底面和若干侧棱面组成。侧棱面与侧棱面交
21、线叫侧棱线,侧棱线相互平行。1.棱柱三、平面、曲面基本体第81页2、圆 球 圆母线以它直径为轴旋转而成。 圆球三视图 轮廓线投影与曲 面可见性判断 圆球面上取点 k用辅助圆法k k 圆球形成 三个视图分别为三个和圆球直径相等圆,它们分别是圆球三个方向轮廓线投影。第82页1、常见简单组合体多种基本几何体的组合 四、组合体第83页2、组合体组合方式叠 加:切 割:综 合:第84页3、组合体形体和视图分析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一个行之有效基本方法,要很好掌握。组成形式及表面过渡关系。画图时,一定要在形体分析基础上“分 块逐块画”,要注意分析形体之间组合 方式及表面过渡关系,防止发生多
22、线和漏 线。对于用切割方法形成组合体,有时需借 助线面分析方法深入分析表面形状特 征及投影特征,方便准确地想象出物体 形状和正确地画出图形。标注尺寸时一定要在形体分析基础上 逐一标注每个形体定形、定位尺寸, 同时注意正确选择尺寸基准。最终标注 总体尺寸时要注意调整,防止出现封闭 尺寸链。 第85页第四章 轴测投影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1、熟悉轴测图画法,学会将形体正投影图转化成轴测图(立体图)技法;2、经过从正投影图(二维)到轴测图(三维)正向和逆向训练,深入加强形体空间想象力。第86页第一节 轴测投影形成与分类一、轴测投影形成1.概念: 将物体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含有立体感图
23、形称为轴测投影图 , 简称轴测图。2.轴测图形成: 该单一投影面 P 称为轴测投影面 , 直角坐标轴 OoXo、OoYO、OoZO在轴测投影面上投影 OX 、 OY 、OZ 称为轴测轴。第87页第一节 轴测投影形成与分类(1) 正轴测投影(2) 斜轴测投影二、轴测投影分类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形体长、宽、高三个坐标轴与投影面倾斜所形成轴测投影。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形体长、宽、高三个坐标轴有两个与投影面平行所形成投影。第88页第二节 常见轴测图画法一、正等轴测图正等轴测图轴q=0.821r=0.821p=0.821XOY =XOZ=YOZ=1200ZXY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P=q=r=0.82=
24、1O第89页第90页XYZxyozxo正等轴测图:第91页正等轴测图(仰视图)第92页第二节 常见轴测图画法二、斜轴测投影1、正面斜二轴测图XZYXOY =YOZ=1350XOZ =900P=r=0.82=1q=0.5轴向伸缩系数:轴间角:O第93页第二节 常见轴测图画法2、水平斜轴测图P=q=0.82=1r=1或0.5轴向伸缩系数:轴间角:XOY =900XZYOOX、OY轴与水平线夹角为30和60第94页90第95页第四章 轴测投影复习思索题(P82)第4题(徒手练习)第96页第五章 剖面图与断面图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1、经过从形体外部进入到形体内部剖析,深入增强对形体内外一致性认识;2、
25、经过对形体分析要采取由外及里又从里到外伎俩,增强对形体内部空间了解。第97页第一节 剖面图 在画物体正投影图时,要求用实线表示物体可见轮廓线,用虚线表示不可见物体内部孔洞以及被外部遮挡轮廓线。当物体内部形状较复杂时,在投影中就会出现很多虚线,虚线间相互重合或交叉,使图样不够清楚,如图所表示三面投影图。为此,我们在制图中常采取剖面图和断面图表示方法。第98页一、剖面图画法剖面图概念如图所表示,假想用一个剖切平面P,在物体适当位置将其剖开,把位于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部分移去,而将剩下部分向P所平行投影面进行投影,所得图就称为剖面图。剖面图形成第99页确定剖切平面位置 剖切平面位置可按需要任意选定。
26、通常应平行于投影面,且尽可能经过物体孔、洞、槽中心线。如要将V面投影画成剖面图,则剖切平面应平行于V面;假如要将H面投影或W面投影画成剖面图时,则剖切平面应分别平行于H面或W面。剖面图图线及图例 如图所表示,物体被剖切后所形成断面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物体未剖到部分投影用中粗线画出;看不见虚线,普通省略不画。 为使物体被剖到部分与未剖到部分区分开来,使图形清楚可辨,应在断面轮廓范围内画上表示其材料种类图例。惯用建筑材料图例见表。第100页剖面图标注 剖切平面位置不需要在投影图中直接画出,但要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中要求符号表明它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1、剖切符号 剖面图剖切符
27、号,应由剖切位置线及剖视方向线组成,且均用粗实线绘制(见图2-2);剖切位置线长度为610mm;剖视方向线应重直于剖切位置线,长度为46mm。剖面图剖切符号不宜与图面上任何图线相接触。1 1 剖面剖切符号第101页2、剖面剖切符号编号 剖切符号编号,宜按由左至右,由下至上次序,采取阿拉伯数字注写在剖视方向线端部。在剖面图下方需注写图名,惯用l1剖面图、22剖面图、22剖面图表示;图名下方还应画上粗实线,粗实线长度与图名字体长度相等。 需要注意剖切是假想,目标是为了清楚表示物体内部形状。故除了剖面图和断面图外,其它各投影图均按原来未剖时画出。一个物体不论被剖切几次,在每次剖切前,都应按完整物体进
28、行考虑。第102页二、剖面图分类1、全剖面图用一个剖切平面将物体全部剖开得到剖面图称为全剖面图。如图2-4所表示,用1-1平面剖切台阶,物体内部形状就清楚在1-1剖面图中得已表示。第103页2、半剖面图 用一个剖切平面将物体剖开二分之一(剖至对称面止,移去物体1/4)得到剖面图称为半剖面图。如图2-5所表示,画出半个V面投影和半个W面投影以表示物体外形,再配上对应半个剖面,即可知内部矩形坑深度。 必须指出,在半剖面图中,假如物体对称线是竖直方向,则剖面部分应画在对称线右边;假如物体对称线是水平方向,则剖面部分应画在对称线下边。另外,在半剖面图中,因内部情况已由剖面图表示清楚,故表示外形那二分之
29、一普通不画虚线。半剖面图剖切符号,应按全剖面图剖切符号标注。第104页半剖面图第105页3、阶梯剖面图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平面剖切物体得到剖面图称为阶梯剖面图。如图所表示物体内部有三个孔,假如用一个与V面平行平面剖切,1l剖面图只能剖到一个孔。故将剖切平面按图平面图投影所表示直角转折成三个均平行于V面剖切平面,分别经过其大小孔,从而画出剖面图。第106页阶梯剖面图第107页4、旋转剖面图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交剖切面(剖切面交线应垂直于某投影面)剖切物体后,将倾斜于投影面剖面绕其交线旋转展开到与投影面平行位置,这么所得剖面图就称为旋转剖面图(或展开剖面图)。用此法剖切时,应在剖面图图名后注明“
30、展开”字样。第108页 如图所表示物体,左边剖面与V面平行,而右边与V面倾斜剖面就绕两剖切平面交线旋转展开至与V面平行位置画出,就得该物体剖面图。 画旋转剖面图时,应在剖切平面起始及相交处,用粗短线表示剖切位置,用垂直于剖切线粗短线表示投影方向。第109页第二节 断面图 当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后,其剖切平面与物体截交线,就称为断面。只画出该断面实形投影,称为断面图。一、断面图画法断面图剖切符号,只用剖切位置线(粗实线)表示,长度为610mm。断面图剖切符号编号,宜采取阿拉伯数字,按次序连续编排,并注写在剖切位置线一侧,编号所在一侧即为该断面图剖视方向。第110页断面图图名只注写断面图编号,如11、
31、22并在编号数字下面画一粗短线,而省去“断面”二字。断面图剖面线及材料图例画法与剖面图相同。图2-9所表示为钢筋混凝土楼梯梯板断面图。它与剖面图区分在于:断面图只需画出物体被剖后断面图形,至于剖切后沿投影方向能见到其它部分,则无须画出。显然,剖面图包含了断面图,而断面图则是剖面图一部分。另外,断面剖切位置线外端,不用与剖切位置线垂直粗短线来表示投影方向,而用断面编号数字注写位置来表示。第111页如图所表示,1-1断面编号注写在剖切位置线右侧,则表示剖切后向右方投影。钢筋混凝土楼梯梯板断面图第112页二、断面图种类断面图主要用于表示形体或构件断面形状,依据其安放位置不一样,普通可分为移出断面图、
32、重合断面图和中止断面图三种形式。 1、移出断面图将断面图画在投影图之外叫移出断面图。当一个物体有多个断面图时,应将各断面图按次序依次整齐地排列在投影图附近,如图所表示。第113页移出断面图 重合断面图第114页2、重合断面图 断面图旋转90重合到基本投影图上,叫重合断面图。这种方法,普通用于结构布置图和装饰立面图,如图所表示。画重合断面图时,不需要标注剖切符号,断面轮廓线以粗实线绘制,投影轮廓线以中粗实钱绘制。第115页3、中止断面图 断面图画在杆件投影图中止处,称为中止断面图。它主要用于长而形状均匀改变单一构件,如图所表示。画中止断面图时,原投影长度可缩短,但尺寸应完整地标注。槽钢中止断面图
33、第116页第六章 民用建筑结构概述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1、掌握民用建筑结构组成及各自作用;2、了解民用建筑等级及划分标准;3、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惯用图例和符号;4、了解建筑标准化意义,掌握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划分和应用标准;5、掌握定位轴线标定和表示方式,了解定位轴线编号标准和意义。第117页第一节 民用建筑结构组成第118页第一节 民用建筑结构组成1、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承重构件,负担建筑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有效传给地基。 要求:足够强度、 刚度及耐久性能,并能抵抗地下各种不良原因侵袭。2、 墙体和柱 墙体是建筑物承重和围护构件 。 要求:足够强度、稳定性、良好热工性能及防火、隔声、防水、耐
34、久性能。 柱也是建筑物承重构件。第119页第一节 民用建筑结构组成3、屋顶 屋顶是建筑顶部承重和围护构件,普通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4、 楼板层和地坪楼板层是楼房建筑中水平承重构件,同时还兼有在竖向划分建筑内部空间功效。 要求:足够强度、刚度,并具备相当防火、防水、隔声能力。地坪:建筑底层房间与下部土层相接触部分。地面即地坪面层,要求含有良好耐磨、 防潮、防水、 保温性能。第120页第一节 民用建筑结构组成5、楼梯 楼梯是房屋建筑中联络上下各层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关系到建筑使用安全性,所以在宽度、坡度、数量、位置、布局形式、细部结构、及防火性能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 第12
35、1页第一节 民用建筑结构组成6、门窗 门主要供人们内外交通及搬运家俱设备之用,同时还兼有分隔房间、采光通风和围护作用。 要求:足够宽度和高度;数量、位置和开启方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宽度:居室、办公室、客房门普通为900mm;厨房、厕所和阳台门洞口宽为700mm;医院门,惯用洞口宽11001400mm等;数量:依据使用人数多少和详细使用要求来确定。如人数超出50人以及面积超出60m2 ,门数量不少于两个。第122页第一节 民用建筑结构组成位置:要考虑室内人流活动特点和家俱布置要求,尽可能缩短室内交通路线,防止拥挤和便于家俱布置。开启方式:以平开方式最为广泛,如走廊不宽时,门向房间里开;人数多房间
36、,门开向疏散方向;几个门在一起时,应防止碰撞或遮挡。窗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是围护结构一部分,在建筑立面形象中也占有相当主要地位。 第123页第一节 民用建筑结构组成特有构配件:阳台、坡道、雨篷、烟囱、台阶、垃圾井、花池等。第124页第二节 影响建筑结构原因和结构设计标准一、影响建筑结构原因1、外力作用影响(地震、风荷载)决定构件尺度与用料荷载:直接作用在建筑外力,分为恒荷载、活荷载和偶然荷载三大类。 荷载大小和种类是建筑结构设计主要依据,也是选择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参考原因。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域地面房屋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强弱程度。 烈度分为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第125页第二节 影响建筑结构
37、原因和结构设计标准第126页第二节 影响建筑结构原因和结构设计标准第127页第二节 影响建筑结构原因和结构设计标准2、自然气候影响防潮、防水、保温、隔热办法3、各种人为原因影响-隔振、防腐、防火、隔声如:噪声、 振动、 化学腐蚀、 爆炸、火灾等4、技术和经济条件影响第128页第二节 影响建筑结构原因和结构设计标准二、建筑结构设计标准1、满足建筑使用功效要求2、确保结构安全3、适应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施工需要4、重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5、重视美观第129页第二节 影响建筑结构原因和结构设计标准二、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满足功效、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确保安全、美观大方、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第130页第三节 民
38、用建筑等级一、按建筑设计年限分成四级级别适用建筑物范围设计年限一二三四尤其主要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普通房屋和构筑物宜于替换结构构件暂时性结构150年25年5年以下第131页第三节 民用建筑等级二、按建筑主要性和规模分成六级即:特级、1级、2级、3级、4级、5级 三、按建筑防火性能分成四级 防火性能即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燃烧性能指建筑构件在明火或高温辐射情况下,是否燃烧及燃烧难易程度。(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耐火极限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 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破坏和隔火作用时止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第132页第133页第四节 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
39、建筑工业化内容: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 ,施工机械化。一、建筑标准化 主要包含两方面:首选适应制订各种法规 规范标准和指标,使设计有章可循;其次是在诸如住宅等大型性建筑设计中推行标准化设计 。建筑设计标准方面:各种法规、规范、标准和指标等。建筑标准设计方面:按标准构配件图集设计。第134页第四节 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二、建筑模数协调 建筑模数是选定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相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中增值单位。1、基本模数 模数协调中基本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2、导出模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整数倍数。 3M,6M,12M,15M,30M,
40、60M等 分模数是整数除基本模数数值。 1/2M,1/5M,1/10M等第135页第四节 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3、模数数列及应用(1)、分模数数列:缝隙、结构节点、构配件截面等处。(2)、基本模数数列:建筑物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截面等处。(3)、水平扩大模数数列:开间、柱距、进深、跨度、构配件尺寸、门窗洞口尺寸等。(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建筑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等。第136页第四节 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4、几个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要求,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面定位面 定位轴线之间垂直距离,以及建筑物构配件 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以及相关设备界限之间尺寸。结构尺寸。建筑构配件 建筑组合
41、件 建筑制品等设计尺寸。实际尺寸。建筑构配件 建筑组合件 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实有尺寸。第137页第四节 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第138页第五节 惯用图例和符号一、普通要求1本标准只要求惯用建筑材料图例画法,对其尺度百分比不作详细要求使用时,应依据图样大小而定,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图例线应间隔均匀,疏密适度,做到图例正确,表示清楚; (2)不一样品种同类材料使用同一图例时(如一些特定部位石膏板必须注明是防水石膏板时),应在图上附加必要说明; (3)两个相同图例相接时,图例线宜错开或使倾斜方向相反(图31); (4)两个相邻涂黑图例(如混凝土构件、金属件)间,应留有空隙。其宽度不得小于07m
42、m(图32)。2以下情况可不加图例,但应加文字说明: (1)一张图纸内图样只用一个图例时; (2)图形较小无法画出建筑材料图例时。第139页3需画出建筑材料图例面积过大时,可在断面轮廓线内,沿轮廓线作局部表示 4当选取本标准中未包含建筑材料时,可自编图例。但不得与本标准所列图例重复。绘制时,应在适当位置画出该材料图例,并加以说明。第140页二、惯用建筑材料图例惯用建筑材料应按表31所表示图例画法绘制第141页第142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是确定建筑构配件位置及相互关系基准线。以砖混结构建筑定位轴线为主介绍划分标准:一、墙体平面定位轴线:1、承重外墙定位轴线:定位轴线距顶层墙身内缘120
43、mm处重合。第143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第144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2、承重内墙定位轴线:应与顶层墙身中线重合。第145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3、非承重墙定位轴线: 除了可按承重墙定位轴线要求定位以外,还能够使墙身内缘与平面定位轴线相重合。4、变形缝处定位轴线:1)、当变形缝处一侧为墙体,另一侧为垛时:墙垛外缘应与平面定位轴线重合。墙体是外承重墙时,平面定位轴线距顶层墙内缘120mm。墙体是非承重墙时,平面定位轴线应与顶层墙身内缘重合。图中:ai为插入距,ae为变形缝宽度。第146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第147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2)、当变形缝处两侧为墙时:如两侧墙均为外承重墙,定位轴线均为距顶层墙身内缘1
44、20mm。如两侧墙体均为非承重墙时,定位轴线均应与顶层墙身内缘重合。第148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3)、当变形缝处双墙带联络尺寸时:如两侧墙按外承重墙处理,定位轴线距顶层墙内缘120mm。当两侧墙按非承重墙处理,定位轴线均与顶层墙内缘重合。见下列图: 第149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5、带壁柱外墙墙体内缘与平面定位轴线相重合,或距墙体内缘120mm处与平面定位轴线重合。第150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6、高低层分界处墙体定位轴线:1)、高低层分界处不设变形缝时,应按高层部分承重外墙定位轴线处理,定位轴线距顶层墙内缘120mm。2)、高低层分界处设变形缝时,应按变形缝处砖墙平面定位轴线处理。第151页第六节 定
45、位轴线7、建筑底层为框架结构时:框架结构定位轴线应与上部砖混结构平面定位轴线一致。二、墙体竖向定位:1、砖墙楼地面竖向定位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因为结构构件施工先于楼(地)面面层进行,所以要依据建筑专业竖向定位确定结构构件控制高程。普通情况下,建筑标高减去楼(地)面面层结构厚度等于结构标高。2、屋面竖向定位应为屋面结构层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外墙定位轴线相交处。第152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第153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三、定位轴线编号1、定位轴线应用细点划线绘制,轴线编号应注写在轴线端部圆圈内。圆圈应用细实线绘制,直径为8mm,详图上可增为10mm。定位轴线圆心应在定位轴线延长线折线上。
46、 如图1-13所表示:第154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2、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编号宜标注在图样下方与左侧。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次序编写;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上至下次序编写。I、O、Z不得用作轴线编号。如字母不够使用,可增用双字母或单字母加数字注脚,如:AA、BB或A1、B1等。第155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3、当建筑规模较大时,定位轴线也能够采取分区编号。编号注写方式应为分区号该区轴线号。见下页图1-14和图1-15 :第156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4、在建筑设计中经常把一些次要建筑部件用附加轴线进行编号,如非承重墙、装饰柱等。附加轴线应以分数表示,采取在轴线圆内设经过圆心450斜线方式,并
47、按以下要求编写:(1)、两根轴线之间附加轴线,应以分母表示前一轴线编号,分子表示附加轴线编号,编号宜用阿拉伯数字次序编写,如:第157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2)、1号轴线和A号轴线之前附加轴线应以分母01、0A分别表示位于1号轴线或A号轴线之前轴线,如:第158页第六节 定位轴线5、当一个详图适用几根轴线时,应同时注明各相关轴线编号。通用详图编号应只画圆,不注写轴线编号。第159页第六章 民用建筑结构概述复习思索题(P118)第1题、第2题第5题、第9题第14题第160页第七章 基础与地下室学习目标和要求:1、着重了解地基与基础关系;2、掌握基础埋深及其影响原因;3、重点掌握常见基础类型及地下室
48、防水、防潮结构处理等。第161页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基本概念一、概念及二者关系基础:建筑物墙或柱埋在地下扩大部分。地基:基础底面以下,受到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部分岩、土体。 基础处于建筑物底部,是建筑物主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安全起着根本性作用。 地基即使本身不是建筑物构件,但它直接支承着整个建筑,对整个建筑安全使用其着确保作用。 二者关系式:AN/f第162页尤其注意:力在地基中传递是呈扩散现象,扩散角是45度。地基分成上下两层,持力层和下卧层。第163页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基本概念基础与地基区分(1)是否作为建筑物一个组成部分;(基础是;地基不是)(2)相对位置;(基础在建筑物最下方,地基在基础下方
49、)(3)受力传力情况。(基础承受上边传来全部荷载,并连同本身荷载一起传给地基;地基承受着上边全部荷载,在本身内部传递)第164页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基本概念二、地基土分类:岩石、碎石、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三、地基分类: 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方法: 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四、地基与基础设计要求:1、对地基:承载力、均匀程度;2、对基础:强度、耐久性;3、经济要求。第165页第166页第167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一、基础埋深 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深度。基础埋深是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室外地面分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自然地面是指施工地段现有地面,而设计地面是指按
50、设计要求工程完工后室外场地经垫起或干挖后地面。第168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第169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依据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样,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普通情况下,基础埋置深度不超出4m时叫浅基础;超出4m叫深基础。在确定基础埋深时,应优先选取浅基础。它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且不需要特殊施工设备。只有在表层土质极弱或总荷载较大或其它特殊情况下,才选取深基础。但基础埋置深度也不能过小,应500mm。因为地基受到建筑荷载作用后可能将四面土挤走,使基础失稳,或地面受到雨水冲刷及机械破坏而造成基础暴露(即注意挠动现象),影响建筑安全。第170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二、影响基础埋深
51、原因1、建筑物使用要求、基础形式及荷载;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六种经典土层结构情况)3、土冻结深度影响;4、相邻建筑物埋深;5、其它。(基础顶面低于设计室内地面不少于0.1m。第171页第172页第173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三、基础分类:按基础受力性能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柔性基础)。按基础结构形式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满堂基础(筏基及箱基)和桩基础。第174页第175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第176页第177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第178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独立基础:第179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条形基础:第180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
52、井格基础:第181页第二节 基础类型及结构第182页第183页第184页第185页第186页第187页第188页第189页第190页第191页第192页第三节 地下室结构建筑物底层下部空间叫地下室。一、地下室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 普通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 2、按埋入地下深度分全地下室: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出该房间净高1/2 半地下室: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出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出1/2者第193页第三节 地下室结构二、地下室组成1、墙体2、顶板3、底板4、门窗5、楼梯第194页第三节 地下室结构三、地下室防潮、防水结构地下室防潮、防水做法取决于地下室地坪与地下水位关系。设
53、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300500 mm,且基地范围内土壤及回填土无形成上层滞水可能时,采取防潮做法。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标高时,应采取防水做法。第195页第三节 地下室结构1、地下室防潮(1)适合用于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标高,又无形成上层滞水可能工程中。(2)防水涂料、水泥砂浆防水层第196页第三节 地下室结构2、地下室防水 1)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2)设计基本要求: 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努力做到定级明确、方案可靠,施工简便、经济合理、使防水层与主体尽可能等寿命。3)防水做法:自防水:经过调整砼配合比或在砼中掺外加剂等伎俩,改进砼本身密
54、实性。材料防水:卷材、水泥砂浆、金属、涂料防水第197页第198页第七章 基础与地下室复习思索题(P131):第1题、第3题、第4题、第8题。第199页第八章 墙体学习目标和要求:1、了解墙体分类、作用和基本功效要求;2、掌握砌筑墙体细部结构做法和基本结构原理;3、了解墙体承重方案以及各自特点和适用条件;4、了解墙面装饰作用、分类、惯用装饰结构。第200页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墙体作用1、承重2、围护3、分隔第201页二、墙体类型1、墙体所处位置外墙、内墙、横墙、纵墙、窗间墙、窗下墙、女儿墙2、受力情况-承重墙、非承重墙3、材料分-砖墙、石墙、土墙及混凝土墙4、结构形式分实体墙、空体墙和复合墙5
55、、施工方法-块材墙、板筑墙、板材墙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202页第203页石墙(片石)第204页石墙(毛石)第205页组合墙第206页第一节 基本概念三、墙体设计要求1、含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2、满足保温、隔热等热工方面要求3、满足隔声要求4、满足防火要求5、满足防水防潮要求6、满足建筑工业化要求第207页第一节 基本概念四、墙体承重方案1.横墙承重2.纵墙承重3.混合承重(纵横墙承重)4.内框架承重第208页第209页第二节 砖墙结构一、砖墙材料 1.砖 类型烧结普通砖 24011553 烧结多孔砖 蒸养(压)砖 粉煤灰砖 炉渣砖标号 MU30、MU25、MU20、MU15、MU10、MU7.5
56、2.砂浆-胶结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粘土)、细骨料(砂、石屑)用水搅拌而成类型 水泥砂浆 混合砂浆 石灰砂浆标号 M15、M10、M7.5、M5、M2.5、M1、M0.4第210页第211页第212页第213页第214页第二节 砖墙结构二、砖墙组砌方式 组砌标准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防止通缝、 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1.实砌砖墙惯用组砌方式及厚度 全顺式-120mm、180mm 每皮一顺一丁式-240mm、 370mm 上下皮一顺一丁式- 240mm 、370mm 多顺一丁式-240mm、 370mm 2.空体墙 3.组合墙第215页第216页第217页空斗砖墙组砌方式第218页第二节 砖墙结构
57、三、砖墙尺度1、砖墙厚度2、墙段长度和洞口尺寸砖模数:125mm墙段长度125n-10 洞口尺寸125n+10(注意要求中最小墙段长度)第219页 砖墙厚度 第220页第二节 砖墙结构四、砖墙细部结构1、勒脚结构设计要求:防碰撞、防潮类型: 石砌勒脚、抹灰勒脚、贴面勒脚 第221页第222页第二节 砖墙结构2、墙身防潮 1)水平防潮 位置-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范围内 -室内地面标高低一皮砖位置 -雨水飞溅到墙面高度以上 结构做法-卷材防潮层 -防水砂浆防潮层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2)垂直防潮层 位置及结构做法3、散水和明沟作用与结构做法第223页第224页第225页第226页第227页第228页第229页第二节 砖墙结构4、门窗过梁 过梁类型及结构做法:砖砌平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第230页砖砌平拱过梁第231页钢筋砖过梁第232页第233页第二节 砖墙结构5、窗台结构 作用 类型与结构做法第234页第235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加工机械设计与研发考核试卷
- 柑橘种植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考核试卷
- 纸制品行业生产成本降低与效益提升考核试卷
- 煤化工气体净化与分离技术考核试卷
- 电子商务初步认识
- 液压系统在热能发电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篷布制造企业面临的环保挑战与对策考核试卷
- 电子出版物广告与推广考核试卷
- 湘教版二下美术课件
- 幼儿舞蹈教育的基本原则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
- 广西《疼痛综合评估规范》(材料)
- 陕西省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毕业设计(论文)-雾炮除尘系统的设计
- 运动处方的制定课件
- 肿瘤学概论规培教学课件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施工安全责任承诺书doc
- 八十天环游地球-完整版PPT
- DB32-T 1072-2018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高清现行)
- 江西省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