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1页
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2页
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3页
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4页
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拟建项目汝城(赣湘界)至郴州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厦门至成都 高速公路湖南省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点位于汝城县热水镇以东湘赣交 界的塘口,与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江西省境段相接,向西经汝城县益将、汝 城县城南、岭秀、文明镇南、宜章县里田镇、赤石,于铁山里村与京珠高速 公路及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湖南省境西段相连,推荐方案路线全长约10L6 公里。本工程于2005年910月,配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对项目区采 用遥感与工程地质测绘、简易勘探、工程物探、控制性钻探等方法进行了工 程地质勘察,于2005年11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1.2勘察工作依据、目的、内容1.2.

2、 1工作依据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交通部部颁公路桥函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部颁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070-2004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 C21-01-2005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交通部部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1 2001 );浅层地震

3、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 );多道瞬态面波勘查技术规程(JTG2004 )。1.2.2勘察目的、内容对拟建项目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工程地质特征、 各工程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控制工程方案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拟定路线走 向、桥位、隧址工程方案的比选及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提供地质资料。 其勘察内容包括:研究项目区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并作出初步评价;对控制路线方案的复杂地形地段,了解地质与不良地质概况,提出路 线方案的布设与比选意见;对控制路线方案的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地段,了解其类型、性质、 范围及其发生和发展情况,评价其对公路工程

4、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防治意见;对控制路线方案的特大、大桥桥位,了解其自然与地质条件,提出桥 位比选意见;对控制路线方案的隧道,了解洞身的围岩级别、地应力分布、水文地 质条件、洞口稳定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提出隧道位置的比选意见;了解项目区筑路材料的分布、质量、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以及工程 用水的水源和水质。3勘察方法与勘察工作量3. 1勘察方法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有关对工程可行性研究阶 段工程地质勘察的规定与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工程特点,采用遥感与工程地 质测绘、简易勘探、工程物探、控制性钻探、测试等方法进行本项目工程可 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遥感与工程地质测

5、绘利用卫星遥感影像信息资料对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等进行圈定、判释,为路方案选择、线位展布提供宏 观资料。在此基础上利用1: 5万和1: 1万线位地形图为底图,进行实地工程 地质调绘、验证,对路线通过地带及重点构造物场地进行全面的工程地质分 析研究,编绘1:5万和1:1万综合工程地质图。工程物探在遥感判释与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对控制路线方案的特长、长大隧 道隧址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折射)、特大桥与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桥桥址采用 地震面波进行控制性勘探,以了解隧址、桥址区的地层岩性、岩土界线、岩 层完整性及风化破碎程度、构造及发育性与水文地质条件,了解隧道洞身

6、围 岩级别与洞口稳定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对隧址、桥址区进行工程地质评 价,提出其比选意见。工程地质钻探、简易勘探对控制路线方案特大、大桥桥址,在遥感判释、工程地质测绘、物探的基础上,进行控制性钻探,对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地段,采用简易勘探。在钻孔中进行必要的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动探)并采取岩、土试样,在室 内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以了解桥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岩土的物理 力学性能及沿线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并作出初步工程地 质评价。1.3.2勘察工作量(见表1-1)勘察工作量一览表序号工作方法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遥感地质卫星遥感数据图景32001新时相图像处理方法种类6输

7、出3种图像处理面积Km255002工程地质调绘路线调查Km196观察点个9761: 5万调绘Km21086. 01: 1万调绘88. 23工程物探地震面波m/A778.8/29浅层地震测线01/条6600/324工程地质勘探钻孔m/个824. 5/25取样件167岩石力学试验组345筑路材料调查料场调查个/类14/31. 4新技术应用1.4.1遥感技术应用遥感资料与关键技术步骤采用美国陆地卫星ETM多波段遥感数据,参考已有的区域地质、水文地 质资料,进行遥感地质判释。其关键的技术步骤为:遥感数字图像的计算机 信息增强处理及影像图编制-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建立准确的遥感地质 解译标志T地质现象

8、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验证T实地测取遥感工程地质数据 T综合解译、编制图件T遥感资料分析整理,全面分析总结T编制技术成果 报告。图像处理波段选择:经过ETM各波段信息直方图统计比较,选择信息丰富, 相关性较小的ETM7、4、2三个波段进行信息增强与彩色合成。信息增强与彩色合成:信息增强采用整体线性拉伸一色彩调整一对 比度与亮度调整一局部线形拉伸或加以色彩变换处理,得到层次丰富的单波 段图像。经彩色合成试验,以ETM7 (R) -ETM4 (G) -ETM2 (B)的顺序合成,得到 清晰度好,信息丰富的图像。清晰度处理与数据加密加大:经过图像的反差对比增强与“锐化”, 突出图像中的边缘信息,再加密放

9、大,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像。工程地质解译:以收集的地质资料为地质体解译的先验标志,初步 总结图像信息的特征,经野外调查建立精确的解译标志,进行公路工程地质 综合解译。4. 2工程物探技术应用工作方法及仪器设备根据勘察技术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折射法、 地质地震影像、面波等勘探技术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浅层地震采用日本0Y0公司生产的MCSEIS-1600改进型多波列数字图 像工程勘测仪,该仪器24道,采用时间0. 25-lms可调,采样长度512-204dot,折射、反射波与地震影像使用38Hz速度检波器,面波使用4Hz速度 检波器。试验工作根据场地条件和勘察目的,进行现场浅层

10、地震试验工作,包括仪器一致 性试验、检波器自振频率、激发方式、仪器滤波档的选择性试验等。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流程为:检波器-进入MCSEIS仪器前置-自动信号采集-显 示检查记录T认可存盘。数据处理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用多波列数字勘探分析处理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处 理。其处理流程为:记录文件头、道集数据编辑-测线地形高程静校正-炮 时基准校正T 一维带通、声波及局部滤波T二维速度滤波T脉冲反褶积T速 度谱分析T共深度点叠加T 一维、二维滤波及自动增益控制T输出时间剖面 T计算层速度T输出深度剖面。第二章自然地理条件2.1地理位置拟建项目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处于南岭山脉与罗宵山脉交错、长江 水系与珠江

11、水系分流的地带。拟建项目东西走向,东接江西省赣州市,南临 广东省韶关市,行政区划属湖南省郴洲市辖汝城县与宜章县。地理坐标介于 东经 112o55,1135F,北纬 25o25z 25。33,。(见图 2-1)项目所在区公路一级自然区划为东南湿热区(IV),二级公路自然区划为 武夷南岭山地过湿区(IV )。02.2气象项目所在区具有亚热带温带过度型气候特征,东南亚季风环流对区内有 着明显的控制,亦偶尔受西北寒流所影响。总的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季节 气温变化较大,降雨量充沛,东部由于地形地势之差,气候存在明显的地区 性变化。2. 1气温区内全年温暖时间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7.1。C , 一般4-1

12、0月平均气 温在16 C以上,其中78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6 C左右,最高达38. 8 C, 11月至翌年3月低于年平均气温,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6 C左右,极 端最低气温-11.9 C。2. 2降雨区内降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619.0毫米,其中汝城县境为全省降雨 中心。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每年9月至翌年3月降雨量较少,为枯水期阶 段。46月降雨量最大,占全年降雨量的40-50%,暴雨、阵雨均发生在该 阶段。7月由于受亚热带高温气流影响,雨量少,仅占全年降雨量的8%左右, 8月雨量又明显增多,可占全年降雨量的14%左右。2.2. 3蒸发区内年平均蒸发量1378. 5毫米,略少于降雨总量。蒸

13、发强度基本上随气 温变化,一般59月蒸发量占全年总量的60%, 7月最大,平均可达200毫米以上。2.2.4相对湿度区内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85%,与气温成相反变化。低温季节相对湿 度大,高温季节小,全年12月最大,平均可达90%左右,78月平均为 75 - 80%之间,年变化约10%。2. 5风向、风力区内常见风向有北风、东北风、西北风、东南风、南风等。年平均风力 0. 62级,最大风力达910级。一般春季风向多变,夏、秋季(58月) 盛行南风和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东南风和南风风力较强,尤其台 风经过广东北部时,其台风边缘影响至本区后,短时间风力可达910级。2.3水文项目所在区地表

14、水系发育,河网密布,多呈树枝状及叶脉状分布。分属三大 水系:区内主要地表水一东江及其支流郴江、滁水、浙水等大致自东向西和 北西径流,属湘江水系;南部边缘白石渡小河、曹田小河、九峰小河等自北 向南径流,汇入珠江支流一武水,属珠江水系武水流域;东部集龙、益将、 热水一带小河往东径流汇入赣江(图2-2 )。区内主要河流基本特征见表2-1 o区内王要河流基本特征表表2-1河流名称流域面积 (km2)流量(m3)年平均径 流总量(亿 m3)平均径流模数(L/s. km2)平均径流深度(mm)最大最小平均东江4835262021. 5175. 255. 2436. 231142. 5派江4504092.

15、4219. 05. 9941. 41305. 4郴江3346300. 1710. 653. 9435. 21111. 8滁水1941790. 385. 462. 1034. 31082. 74交通拟建项目区西端国家大动脉一京广复线电气化铁路、公路107国道、京 珠高速公路、东部106国道纵穿南北,省道324贯通东西,东连江西,西接 广西,北上长沙,南下广州。从而形成了高速公路、国道纵贯南北,省道横 卧东西的交通格局。第三章区域地质条件3.1地层项目区地层发育较全,自下古生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图 3-1)1. 1震旦系(Z )1-3分布于益将、热水、团结水库、五盖山、岭秀与浙河下游

16、一带等地,为 一套浅变质的浅海相沉积。由灰绿色浅变质厚至巨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 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矽质岩、含砾石英砂岩、含砾板岩等组成,为区内分 布较广的层位之一,下、中、上三组齐全,总厚度大于1000米。1. 2寒武系( )1-3分布与震旦系基本一致,与震旦系呈整合接触。为一套浅变质浅海相沉 积。由黑一灰黑色厚至巨厚层状细中粒、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板 岩、炭质板岩组成。出露面积广,下、中、上三组齐全,总厚度大于1500米。1. 3泥盆系(D)只发育有中、上两统,下统缺失,分布于五盖山东西两侧、旧布赤石向斜、龙溪-二都向斜、汝城-大坪向斜、田庄-延寿向斜翼部。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

17、)2t属陆相过渡至滨海相的泥砂碎屑沉积,由灰色、暗紫红色厚至巨厚层中、 细粒石英砂岩、砂质页岩、含砾石英砂岩及砾岩组成,与下伏前泥盆系地层 不整合接触。裂隙较发育。厚度78 - 300米。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 )2q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岩性比较稳定,主要以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微 粒结晶灰岩为主夹少量泥质灰岩等,与下伏地层跳马涧组呈整合接触。厚度 270 451 米。泥盆系上统余田桥组(D )3s为一套浅海相碳酸岩沉积,由黄、灰色厚层状含薄层泥质条带微粒灰岩、 白云质粉砂质灰岩、泥质灰岩、泥质页岩与钙质页岩组成。与下伏岩层棋子 桥组呈整合接触。厚度113257米。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 )3x

18、根据岩性不同分为上下两段。(1)下段(D】):为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由深灰色厚层白云质灰岩、含 3x微层泥质条带隐晶质灰岩和泥质灰岩组成。厚度110306米。(2)上段(D 2):为滨海碎屑岩和浅海泥灰岩相沉积,由黄灰色薄层粉砂 3x质页岩、粉砂岩、钙质砂岩、钙质页岩及灰岩等组成。厚度50150米。3.1.4石炭系(C)主要分布于观音山一文明一线以西,东部仅见于大坪、汝城、田庄及山 田坳等地。地层发育完全,分下统及中上统。石炭系下统岩关组(Ciy)为浅海相碳酸岩沉积,与下伏锡矿山组呈整和接触。下段为深灰、灰黑 色中厚至厚层状隐晶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并夹有泥灰岩、砂质页岩、粉砂岩 等。厚度123

19、406米。上段为灰黄、灰黑色薄层粉砂质页岩、钙质页岩夹深 灰色薄至中厚层泥灰岩。厚度859米。石炭系下统大塘组(Cid)下段为浅海碳酸盐相沉积,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白云质灰岩、 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等。厚度398499米。中段为浅海碎屑与滨海相沼泽含 煤沉积,由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及煤层组成。厚度75185 米。上段为浅海碳酸盐相沉积,由深灰色细粒结晶白云岩及厚层状灰岩组成。 厚度4072米。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匕3)主要分布于区内较大向斜的核部,岩性为深灰色、肉红色厚层中一细粒 结晶白云岩及灰白色中厚层致密灰岩。厚度293760米。3.1.5 二叠系(P)区内分布零散,分上

20、、下两统,与下伏地层壶天群呈整合接触。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为含矽碳酸盐相沉积,分布于土桥、龙潭一带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白 云质灰岩、细粒结晶灰岩及微粒灰岩。厚度130180米。二叠系下统当冲组(P1d)岩性为灰黑色、黑褐色中至薄层状含铁锰质矽质页岩及泥、钙质页岩。 厚度1222米。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i)岩性为灰色砂质页岩、石英砂岩、黑色页岩和煤层。厚度826米。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岩性为灰黑色、灰黄色薄层状矽质页岩和黄灰色薄层钙质页岩、深灰色 中层状矽质灰岩。厚度80100米。3.1.6三叠系(T)地层发育不全,在项目区以西局部出露。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岩性为青灰色、浅灰

21、色薄层状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粉砂质页岩。与下 伏长兴组呈假整合接触。厚度200米。三叠系上统一心亭组(T3y)岩性为细、粗粒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及煤层。厚度208248米。3.1.7侏罗系(J)为一套湖相碎屑岩沉积,岩性复杂,分中、下两统。下侏罗统(J1)主要分布于宜章旧市与汝城文明等地。岩性由灰白色中粒石英长石砂岩、 粗一细粒石英砂岩、砂质页岩、粉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组成。与下伏地层呈 不整合接触。厚度6461420米。中侏罗统(J )2分布于汝城县梨树凹等地。岩性由紫红色、灰绿色中至厚层粉砂质泥岩、 石英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砂砾岩组成。厚度大于667米。3.1.8白垩系(K)分布于汝城

22、文明等地,为一套陆相淡水湖泊沉积,分上、下两统。下白垩统(K )1岩性为紫红色粉砂质、泥质中一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砾岩。与下伏岩层 呈不整合接触。厚度4652314米。上白垩统(K )2岩性以紫红色巨厚至厚层状砂砾岩、含砾砂岩为主。与下统呈整合接触。 厚度大于2500米。1. 9第四系(Q)区内第四系分布虽广,但很零散,厚度小,仅在沿河一带局部地段发育 属于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Q )P全区均有零星分布,岩性随附近基岩岩性而变化,一般下部砂质粘土夹 块、砾石,上部为蠕虫状红色粘土。厚度060米。全新统(Q )h主要为河流冲积层,分布于较大河流两岸,益将、两江口等地亦有以洪 积为主的冲洪积层分布

23、。岩性上部为砂质亚粘土,下部含粘土质砂、砂砾、 卵石。厚度010米。其次山区大部分零星分布有全新统坡残积堆积物。1. 10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分布于项目区周围山体,产状有岩基、岩株、岩 豆、岩脉。岩石种类繁多,以酸性岩最为发育,以侵入岩为主。岩浆活动具 多期多次特征,包括加里东期的闪长岩体,印支期的石英闪长岩岩体,印支 期一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燕山早期侵入的花岗岩体,燕山晚期喷出的安山 玄武岩屑凝灰一角砾岩等。3.2构造项目所在区位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中段北部,构造形迹纵横交错,组 合复杂,主要的构造类型包括:东西向(近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华 夏系构造,新华夏系构造,山字型构造,旋

24、转构造等(图3-2 )o3.2.1东西向(近东西向)构造项目区以北雷公仙一带,震旦、寒武系的构造线主要呈东西向,局部地 段略有偏转;中部乐洞、岭秀及东部益将等地,震旦、寒武系的构造线王要 呈北西西-南东东向,个别地区呈北西-南东向。该构造是一组由震旦系、寒武系褶皱而成的紧密向斜、背斜和倒转向斜、 背斜,以及与褶皱轴线相平行的压扭性断裂为其构造形迹。褶皱轴线一般相 互平行,线性强,轴面直立至倾斜或倒转,岩层倾角一般在50。以上,直立 至倒转者均有,与褶皱平行的断层较为发育,规摸较大的断层主要分布于拟 建项目区以北,项目所在区基本无大的断层分布,断层性质均为压扭性。3.2.2南北向构造区内可分为两

25、个构造带,即五盖山与沙田一大坪构造带。五盖山南北向构造带表现为古生界组成的南北向褶皱,主要由五盖山背斜、西山背斜及走向 与褶皱轴线近于平行断裂组成。褶皱五盖山背斜:轴线近南北南西向,轴面东倾北西倾,核部由震旦 系下组构成,脊线起伏,西翼较陡,多大于45。,东翼较缓,一般15-30o , 五盖山东南受断层破坏。西山背斜:轴线弯曲,中段为近南北向,东北段呈北北东向,于黄河 仙开始倾没,西南段呈西南向,跨过观音坐含煤盆地后被断层切断。断裂构造主要的断裂有高垄山一西山断裂(11)、棉花垄断裂(12)、里田断裂(13)、 鲤鱼江一观音坐断裂(20)及太平里一糖下断裂(21)等,断裂规模大小不一, 一般长

26、度1030公里,向东或西倾,均属压扭性断裂。其中鲤鱼江一观音 坐断裂(20)规模最大,长45公里,走向北15。东,倾向南东东,切割的最新 地层为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于东坡东北被燕山早期花岗岩所切断。沙田一大坪南北向构造带由沙田含煤构造盆地及汝城一大坪复式向斜组成。沙田含煤构造盆地位于项目区东端以北,拟建项目不直接穿过该构造带,为一长22公里, 宽2公里的南北向狭长侏罗系构造盆地。汝城一大坪复式向斜构造拟建项目穿越该构造带北部。向斜由中泥盆统、石炭系岩层组成,轴线 近南北向,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8公里,岩层倾角大于35。,部分地段直 立。与褶皱线大致平行的断裂发育,主要有汝城一井坡断裂(14)

27、、汝城一范 家断裂(15)、付家一大坪断裂(16)、新屋场一笔架山断裂(17)等。其中付家 一大坪断裂(16)规模较大,发育于汝城一大坪向斜东翼,北起汝城土桥付家, 南至汝城大坪南,走向南北,向西略呈弧形弯曲,全长21公里。3.2.3华夏系构造区内华夏系构造不甚发育,主要分布于东部益将一带,由震旦系、寒武 系地层组成穹窿构造,呈北东向展布。其断裂构造为一组斜列的穿切震旦系、 寒武系与花岗岩的北5060。东、倾向东南或北西、倾角3885。、规模6 10公里的压扭性断裂,主要包括鱼跳一梅树脚压扭性断裂(23)及九曲岭断 裂(24)等。3.2.4新华夏系构造区内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其构造线显著,一般呈

28、北2540。东,主要由一 组北北东、北东向的大型向、背斜及与其褶皱轴线相平行的一组断裂组成。 北北东向的含煤盆地及红色盆地也是其重要组分。褶皱(1)旧市一赤石向斜:分布于西部豪山田牛坪一带,呈北北东南南西 向展布。长度70公里,宽29公里,核部由石炭系组成,两翼由泥盆系碳 酸盐岩及夹碎屑岩组成,轴线微弯曲,走向约35。东,轴面近直立,脊线略 有起伏,地层倾角一般3050。,北段东翼倒转,南段东翼出现次一级褶皱。龙溪一二都向斜:文明里田段位于该向斜南端,呈北北东向展布, 东北端在龙溪附近扬起,西南端被断层切断。长52公里,宽0.510公里, 轴线呈北东38。走向,东北段平直,西南段呈向西北突出的

29、弧形。核部由中 上石炭统壶天群构成,两翼为泥盆系及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组成,地 层倾角一般在60。以上,局部出现倒转或次一级褶皱。田庄一延寿向斜:位于项目区东部高村一山田坳,呈北北东向展布, 东北端被侏罗系覆盖,西南端被花岗岩吞没。长约56公里,宽15公里, 轴线稍弯曲,局部被断层切断,走向北37。东,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轴面 直立,两翼为泥盆系地层,倾角一般4050。,局部较缓或较陡乃至倒转。断裂构造多为压扭性断裂,走向与褶皱线平行或近乎平行,切割地层最新者为侏 罗系和白垩系,规模大小不一,长度几公里至数十公里,断距几十米至数百 米。现将拟建项目穿越的几条大断裂的特征简述如下:东坡一月敏

30、压扭性断裂(37):北段近南北向,南段为北北东向,长近 40公里,北段向东倾,南段向北西倾,倾角41。,切割地层为泥盆系。资兴一杨梅山压性断裂(38):出露于旧市一赤石向斜西翼,全长66 公里,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557。,切割了下石炭统至中泥盆统 各岩组。布田一曹田压性断裂(39):出露于旧市一赤石向斜东翼,全长约55 公里,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5o,切割地层为下石炭统至中侏罗统 各岩组。龙溪一白石压性断裂(41):出露于龙西二都向斜的东翼,全长54公 里,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8o,切割的最新地层为侏罗系和上白垩 统。大峰仙一延寿压性断裂(46):出露于田庄延寿向斜东

31、翼,全长78公 里,走向北东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0o,切割的地层为下石炭统至中 泥盆统。热水压性断裂(48):出露于项目区的东部热水北至轮子坳,长14公 里,走向北北东北东,北段向西倾,南段东倾,倾角6085。,断裂的性 质表现为压性及压扭性和多期活动特征。上三叠一侏罗系含煤构造盆地项目区新华夏系含煤构造盆地主要有观音坐莲、杨梅山、汝城等。多为 半地堑式,仅观音坐莲为地堑式,长轴方向一般为北2040。东向,长度数 公里至数十公里,最长的汝城盆地达40公里,宽度一般不及一公里,岩层倾 角一般2030。白垩系红色盆地项目区红色盆地主要有白石渡、文明、乐洞等。白石渡、文明盆地为半 地堑式,乐洞为

32、盆地式。长轴方向为北北东,岩层倾角一般为1020。,规 模大小不一。3.2.5山字形构造主要为位于项目区东部以南的白云仙山字形构造,其构造形迹主要为含 钙石英脉,其次是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的细粒花岗岩。2. 6旋转构造仅见于汝城东沙附近,由二叠系、石炭系岩层构成,镶嵌于新华夏系构 造中,南与汝城大坪一南北向构造相接。拟建项目区主要断层特征见表3-1。项目区主要断裂构造特征表构造体系断裂名称编号长度 (km)走向倾向倾角切割地层与路线 关系南 北 向 构 造 带里田压扭性断裂(13)7. 5近南北东南Z60oC1K79+450汝城-井坡断裂(14)8. 5南北南西Z70oD、D、C 232+3K3

33、6+000汝城-范家断裂(15)9. 0北偏西南西Z84oK35+150付家-大坪断裂(16)21. 0南北东南Z85oK31+100新屋场-笔架山断裂(17)11. 5南北东 Z75oK28+400鲤鱼江-观音坐断裂(20)45. 0北偏东东 Z85oD2-3未相交太平-塘下断裂(21)14. 0南北西 Z75oK94+800新 华 夏 系 构 造 带九曲岭压扭性断裂(24)11. 0北东南东Z45o、8 oK14+650益将压扭性断裂(25)15. 0北东南东Z48o未相交东坡-月敏断裂(37)40. 0北北东北西Z41oDK101+250资兴-扬梅山断裂(38)66. 0北北东北西Z51

34、oC -DK89+750布田-曹田断裂(39)55. 0北北东北西Z45oC JK83+500龙溪-白石断裂(41)54. 0北北东南东Z48oJ-KK71+000岭秀-大盈洞断裂(43)8. 5北北东北西Z67o6、ZK54+350大峰仙-延寿断裂(46)78. 0北北东北西Z40oC D0K43+700热水压性断裂(48)14. 0北北东东 Z72oZ、 y 2K6+700陵头-大坪断裂(49)23. 5北东南东Z75oC 、DK21+7503. 3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区位于南岭山脉之北缘,其地貌类型可分为:侵蚀构造高中、 中低山地貌(I);构造侵蚀溶蚀低山丘陵地貌(II);构造剥蚀丘陵地貌

35、(III); 侵蚀堆积地貌(IV)。(表3-2图3-3)拟建项目通过地带主要以侵蚀构造高中山地貌、构造侵蚀溶蚀峰丛丘陵 与低山丘陵地貌为主。项目区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分类表表3-2侵蚀-构造高中山、中低山 地貌区(I)构造一侵蚀一溶蚀 低山丘陵地貌区(II)构造一剥蚀丘陵地貌区(III)侵蚀堆积 地貌区(IV)高中山 地貌(I,)中低山地貌(I;溶蚀洼地(II,)峰丛谷地(II。)峰丛丘陵(II。)低山丘陵(II.)分布于拟建项目区以外K0+00Q-K19+500K48+05 诉 K66+000分布于拟建项目以南未穿越K92+00OK95+200K66+000 K92+000K95+-200-K

36、101+500K19+500K48+050未穿越局部发育3. 3. 1侵蚀构造高中山、中低山地貌(I)侵蚀构造高中山地貌(I )1为项目通过地带中部和东部主要的地貌类型,分布于东部新丰一大坪一 线以东的益将、热水一带,中部马桥一延寿一线以西至东江水库一东山桥一 周家一线以东东山及西部的五盖山一带。东部益将、热水一带,由诸广山花岗岩体组成,地势大致西北高,南部 略低,海拔650 - 1840米,相对高差200 - 1190米,东侧湘赣边界自北向南 有冲天岭、仙背山等组成走向近南北向或北北东向山脉,谷岭相间,呈树枝 状分布,组成湘赣两水的分水岭。地形坡度一般1530。,沟谷切割呈“V” 字形。中部

37、东山及西部五盖山一带,由震旦系、寒武系及泥盆系之浅变质岩、 碎屑岩组成。其地貌受构造控制明显,山脉走向一般为北东一南西或南北向, 与该区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平直的断裂崖及深切沟谷发育,地形坡度一般 大于25。,沟谷切割深度大,谷形多为“V”字形。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I )2主要分布于项目区以南湘粤交界一带,形成湘江、武水两水之间分水岭。 主要为诸广山花岗岩体所出露,海拔500 - 1000米,山脉发育无固定方向, 地形坡度一般在25。以下,山峰多呈圆锥形,其间成钳形分布的小沟谷,相 对切割深度100500米。3.2构造侵蚀、溶蚀低山丘陵地貌(II)分布于东部田庄一延寿、汝城一大坪以及西部的二都

38、、旧市一赤石、白 石渡一带,海拔350 - 800米,相对高差50 - 200米。主要由石炭系、泥盆系 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构成,地貌受岩性控制明显。碳酸盐岩区地势略低,地貌 形态复杂,碎屑岩出露地段一般形成相对的垄岗状正地形。根据其地貌形态, 分为溶蚀洼地、峰丛洼地、峰丛丘陵、低山丘陵等四种类型。溶蚀洼地(II )1分布于西部二都一带,为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所分布,洼地面积大 小不等,洼地底部标高320 - 78 0米,局部有岩溶孤峰分布,洼地边缘常发育 成丛状地形,四周由碎屑岩或浅变质岩组成的高中山围绕,相对高差100 300 米。峰丛谷地(II2)分布于西部平和以北与鸡公坦一带,为泥盆系、

39、石炭系碳酸盐岩所分布, 海拔55095 0米,相对高差100 - 300米,峰丛发育,山顶呈尖锥状,溶洞、 溶槽、漏斗、暗河、落水洞等广泛分布,发育方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偶 见有小型滑坡及崩塌现象。并发育有小型谷地及断层陡壁、盲谷等。峰丛丘陵(II3)分布于五盖山东西两侧及平和以南一赤石一里田一带,出露的地层以泥 盆系和石炭系碳酸盐岩为主,构造上为向斜盆地。海拔一般250 - 400米,相对高差100150米,其形态以峰丛为主,出现少量孤峰,溶槽、溶沟、石牙、 溶洞、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广泛分布,局部形成串珠状漏斗。低山丘陵(II )4分布于田庄一延寿、汝城一大坪一带,由中上泥盆统、石炭

40、系碳酸盐岩 及部分二叠、侏罗系碎屑岩构成。地形切割深浅不一,田庄一延寿一带海拔 300 - 700米,相对高差100 - 400米。汝城一大坪一带海拔600 - 700米,相 对高差5010 0米。山势多与构造线方向一致,走向呈南北或北北东南南 西方向,局部地段孤峰或峰丛挺立及少量溶洞、漏斗分布,地表普遍第四系 覆盖,其间碎屑岩地段构成低矮的脉状山脊,地形变化复杂。3. 3. 3构造剥蚀丘陵地貌(III)分布于项目区西端以南白石渡南侧,由白垩系砂岩、砾岩构成,地形平 缓,海拔160 - 480米,相对高差5032 0米。形态多呈陡壁、孤丘,河谷宽 窄不一,分水岭不明显,具有独特的虎口形悬崖、箱

41、形山、峰林状地形等。3. 3.4侵蚀堆积地貌(IV)主要分布于项目区西北端以北东江河谷地带,由河流冲洪积扇及山前坡 积裙构成,地势较平坦,沿河流一侧或两侧,分布有不完整的IIII级堆积 阶地,海拔130160米,I、II级阶地发育较完整,III级阶地仅局部残留, 阶地堆积物多为粘土质砂、砂砾石等。第四章 水文地质条件4.1地下水基本类型与富水性根据项目区地下水赋存与运移特征,区内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 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等四大类。其富水性等级可划分为极丰富、 丰富、中等和贫乏等四级。(表4-1)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富水性特征表表4-1地下水类型含水地层富水级别岩溶发育程度松散岩

42、类孔隙水Q贫乏碳酸盐岩岩 溶水碳酸盐岩 岩溶水D、D、D 1极丰富岩溶强烈发育 q j人D、D、D 1、C 3、C 、丰富岩溶发育JJ A LI1D、D、D i、P 3、C 、P中等岩溶较发育D、D、D i、C 3、C 膈,Z1A贫乏岩溶弱发育碳酸盐石夹碎屑 岩裂隙岩溶水D 2、c、C 1丰富岩溶局部发育D 2、C、C i、中等岩溶局部较发育D 2、c、C 1、P、T贫乏岩溶弱发育基岩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D、n t丰富D、C 2、P、P、T、J、K2tMM?lm中等浅变质岩裂隙水e、z 中等6、Z贫乏岩浆岩裂隙水y、 8中等Y、 Y 、 Y 、入贫乏4.1.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西北端东江

43、河谷地带,项目区东部暖水、益将等地有零星分 布。一般含水层厚度不大,水量贫乏,与下伏基岩地下水有着密切的水力联 系,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相的粘土质砂、砂砾石、卵石等, 地下水位埋深1. 53. 7米,单井涌水量1.757ni3/d。此外,区内分布于山 麓斜坡、坳谷两侧、冲沟尾端、山前裙地的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存在,常出露 0. 05 - 0. 801/s的泉水,水量与标高有关,以150 - 200米标高出露最多。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Ca型为主,其次为HCO- Ca Mg 型,总矿化度 0.03 - 0. 266g/l, PH 值 4. 8 7. 0。4.1.2碳酸盐

44、岩岩溶水主要分布于西部良田一白石渡,中部赤石、二都,东部土桥一大坪、田 庄一延寿等地,系区内水量最丰富的地下水类型。其含水岩组为二叠系、石 炭系、泥盆系之碳酸盐岩,根据岩性与地下水赋存特征,可划分为碳酸盐岩 岩溶水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水两个亚类。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岩组主要为泥盆系棋子桥组、余田桥组、锡矿山组下段,其次为石 炭系壶天群、大塘组梓门桥段,局部为二叠系栖霞组。含水层岩性包括:灰 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等,其富水性变化较大,相对以泥盆系 棋子桥组灰岩、白云质灰岩岩溶发育最强,地表发育有大量的岩溶峰丛、洼 地、漏斗,地下发育有较大规模的溶洞与暗河,水量最富,泉水流量一般1

45、.04- 30.21/s,富水强度丰富极丰富,主要分布于宜章县金平坦、汝城县平塘、 二都等地带,碳酸盐岩裸露地表,地下水富集,处于构造复合或相互衔接部 位,岩溶发育强烈,岩层剧烈破坏,地下水受地表水和降水的强烈补给,以 岩溶管道流的径流形式为主,排泄点多为大泉、暗河。其次为二叠系栖霞组、 石炭系壶天群、泥盆系锡矿山组、余田桥组等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泉水流量多在0.211.471/s,富水强度大部分地段为中等富水,局部为丰 富或贫乏,主要分布于赤石、永丰一濠头、田庄一延寿、井坡等地带,为地 势较低矮、平缓的丘陵地带,地表大部分有不同厚度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 盖,地表水及降雨只能通过覆盖物

46、间接补给,补给条件较差,岩溶发育不均, 地下水径流以岩溶裂隙流为主,排泄形式以泉为主。汝城一大坪向斜核部及 二都向斜西翼等地,由于地势平坦,地表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地下水 补给、径流条件均差,岩溶发育微弱,泉水流量0. 30.991/s,水量贫乏。碳酸盐岩岩溶水水化学类型简单,一般为HCO - Ca及HCO-Ca - Mg型, 矿化度 0.11 - 0. 238g/l, PH 值 6. 8-7. 8O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岩组包括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上段、下石炭统岩关组、大塘组石磴子 段及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大冶组等,含水层岩性包括灰岩、白云质灰岩夹 砂岩、砂质页岩、页岩等。旧市向斜西

47、翼一带,下石炭统大塘组石磴子段白 云质灰岩中,岩溶不均匀发育,地表常有串珠状岩溶漏斗及溶沟分布,局部 形成较大的暗河,泉水流量1.51131.21/s,水量丰富。二都、赤石、平和 等地,由于其碳酸盐岩中断续分布着碎屑岩夹层,影响地下水的侧向活动和 岩溶的侧向扩张,岩溶化程度相对较弱,地表仅有少量的、规模不大的漏斗、 落水洞分布,富水性相对较弱,水量中等,泉水常见流量1. 19. 41/s。东 部大坪及西部平和一带,以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大冶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 为主,岩溶弱发育,地表岩溶现象极弱,水量贫乏,泉水常见流量0.18- 0. 911/s。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

48、O-Ca与HCO- Ca - Mg 型,矿化度 0.13- 0. 479g/l, PH 值 6. 9 7. 3。4.1.3基岩裂隙水为项目区分布最广的地下水类型,根据含水岩组岩性分为碎屑岩裂隙水、 浅变质岩裂隙水、岩浆岩裂隙水三个亚类。碎屑岩裂隙水呈条带状或片状分布于各向斜构造中或向斜构造边缘,含水岩组包括白 垩系、侏罗系、上三叠统一心亭组、二叠系龙潭组、当冲组,石炭系大塘组 测水段、泥盆系跳马涧组等,含水层岩性包括泥质页岩、页岩、砂质页岩、 粉砂岩、砂岩、含砾砂岩、矽质岩等。以风化裂隙为主,亦有条带状分布的 构造裂隙。田庄一延寿向斜西翼,为泥盆系跳马涧组石英砂岩,处于高中山 山地边缘的斜坡地

49、带,受构造的强烈破坏,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受降 雨及地表水补给,富水性较强,泉水流量1. 041.981/s。文明、杨梅山等 地碎屑岩,岩层以风化裂隙为主,泉水流量0.1-0. 51/s,水量中等。碎屑岩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为HCO-Ca - Mg及HCO-Ca型,矿化度0.2 0. 8g/l, PH 值 5. 4-7. 8O浅变质岩裂隙水分布于五盖山、岭秀、益将等高中山区,地下水富集于浅部风化带。含 水岩组包括下古生界寒武系和震旦系浅变质厚至巨厚层状石英砂岩、含砾石 英砂岩、砂质板岩、板岩等。地形海拔一般800米以下,植被发育,使风化 裂隙保持有经常性补给水源,风化裂隙发育,泉水出露较多,流

50、量相对较大, 常见泉水流量0.10.911/s,水量中等。浅变质岩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Na - Ca型与HCO-Na - Mg型,矿 化度 0. 023 - 0. 066g/l, PH 值 4. 9 7. 46。岩浆岩裂隙水分布于项目区东端益将、热水等诸广山花岗岩体边缘地带,为燕山期花 岗岩及加里东期闪长岩分布,常见泉水流量0.101-0. 571/s,主要含水部位 为浅部风化壳裂隙,富水性中等。岩浆岩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Na型及HCO-Na Ca型,矿化度 0. 009 -2. 58g/l, PH 值 4. 96. 8O4.2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及动态变化4.2.1松散

51、堆积层孔隙水大气降雨为其主要的补给来源,局部受地表水体(河流、水库、稻田水) 补给,局部地段具承压性质的基岩地下水亦产生对上部松散堆积层水的反补 给调剂。地下水向邻近河床迳流和排泄,分布于不同河流和不同河段的松散 层孔隙水均成为单独迳流与排泄系统,排泄点为泉水,出露于冲沟、坳谷或 基岩接触带上。水位及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大,由降雨量所支配,降雨时间和 降雨量大小,动态上反映极其灵敏。其流量变化速度与幅度,决定于补给区 的堆积层厚度与分布面积,厚度大,分布广,变化速度相对缓慢,流量相应 稳定,反之,则变化剧烈。4.2.2基岩裂隙水地下水补给以大气降雨通过松散堆积层间接补给为主,部分为降雨直接 补给。

52、由于以风化裂隙含水为主,地下水循环深度不大,风化层产状及地下 水流向均随地形变化,地下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基本吻合,地下水流向为垂 直或斜交附近冲沟,于冲沟呈泉水排泄。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 但变化速度没有浅层孔隙水反应灵敏,雨季(4-8月)水量较大,8月以后 水量渐减,翌年3月才开始回升,旱季并有部分出露位置较高的泉水干枯断流。枯季与雨季流量相差5. 5倍。4.2. 3碳酸盐岩岩溶水岩溶水的补给、迳流与排泄区内岩溶水的补给、迳流及排泄特征与碳酸盐岩的裸露条件及岩溶发育 强度关系极为密切。碳酸盐岩裸露区分布于五盖山西侧金平坦、二都向斜西北部,由于碳酸盐岩裸露地表, 岩溶强烈发育,地表岩溶

53、洼地、漏斗、落水洞等密布。地下水受大气降雨及 地表水的直接补给,补给水源充分,地下迳流以管道流为主,迳流方向自北 北东向南南西流为主。出露数量较多且流量较大的暗河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 形式。碳酸盐岩半裸露区分布于旧市-赤石、田庄-延寿、汝城-大坪等向斜区,由于地势较平缓, 地表断续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碳酸盐岩部分裸露地表。地下水以降雨 为主要补给来源,局部受地表水补给,由于降雨及地表水只能通过上部覆盖 物渗透补给,其岩溶发育不均匀,地下迳流以裂隙流为主,但管道流仍占有 较大比重。排泄区较分散,以泉为主要排泄形式。地下水总的流向为向各向 斜核部或邻近河溪,局部流向则变化无常,向各自的排泄点方向

54、运移。碳酸盐岩覆盖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东江两岸,岩溶水的补给水源为通过上部松散堆积 层渗入的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由于地势平缓,地下迳流缓慢,岩溶弱发育, 地下水迳流于埋藏较浅的溶蚀裂隙中,流向受冲洪积堆积地貌所控制。地下 水排泄也要通过上覆第四系堆积层。其补给与排泄均与上覆松散堆积层有着 密切的水力联系。岩溶水动态区内岩溶水以降雨为主要补给来源,其动态亦由降雨的变化所控制,降 雨量的不均匀分配,使岩溶水水量变化极大,一般48月雨季是地下迳流的 丰水阶段,93月旱季是地下水的枯水阶段。地下水迳流量的变化则与补给 条件及含水岩组的岩溶发育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岩溶强烈发育和地表水、 大气降雨能直接补给

55、的地段其变化幅度大,岩溶发育弱和富水性相对较弱的 地段,变化则小。3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4. 3. 1水化学特征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 -Ca型、HCO -Na-Ca型,其次为SO -Na.334HCO -SO -Na和HC0-NaMg型,一般矿化度较低,硬度小,PH值68,为低 343矿化中性软水,水质基本良好。根据主要水化学类型特征,区内可分为四个水化学类型。分布于碳酸盐 岩和白垩系碎屑岩区的以HCO-Ca型为主,分布于花岗岩区的以HCONa-Ca 型为主,分布于浅变质岩区的以HCONa-Ca. HCONa-Mg型为主,地下热水 出露地段以HCO -SOCa-Mg型为主。3

56、44. 3. 2水质评价区内各类型地下水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 98 )附录D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之规定, 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但花岗岩地区的水多具酸性侵蚀。4.4岩溶泉、地下暗河的分布及特征4.4.1岩溶泉、地下暗河的分布岩溶泉主要分布于各向斜构造区及西部良田白石渡一带,而地下暗河 主要集中于五盖山、西山山脉边缘。以泥盆系棋子桥组地层出露最多,其次 为锡矿山组,多处于向斜构造收敛部位、向斜翼部、断裂构造附近及与碎屑 岩相接触部位。4.4.2岩溶泉、地下暗河的主要特征岩溶泉、地下暗河系岩溶水在各个地段的集中排泄点,其出露即标志着 相应

57、地段岩溶发育较强,地下水有着良好的补给、迳流条件。岩溶泉均出露于岩溶发育较强地带,包括下降泉与上升泉两类。下降泉多出露 于山麓边缘或切割较深的冲沟中,泉的补给区较明显,且距泉口较近,流量 一般受降雨及季节影响较大。上升泉多出露于平缓的丘陵地带,以向斜核部 居多,出露条件较复杂,受裂隙状溶洞或复杂的岩溶管道控制,补给区较远, 没有明显的补给边界。地下暗河均发育于岩溶发育强烈、地下水补给条件极好的地带,一般沿着岩层走 向、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界线及断裂构造发育,暗河长度一般为0.64.0 公里,最长达8.5公里。地下暗河走向与岩层走向、地层分界线及断裂构造 线方向基本一致。而五盖山西麓发育的地下暗

58、河,其形成的特点为地下水有 充分的补给水源,地形、地貌有利于地下水的迳流与排泄,一般规模较小, 形态比较复杂。4. 5地下热水地下热水分布于项目区东端汝城县热水镇,呈泉群出露,总流量29. 621/s,水温8199.5度。热水泉出露地带为一山间掌心状盆地,四周环 山,标高530750米,盆地中心标高340米,东及东南部为燕山早期黑云母 花岗岩,西及西北部为震旦、寒武系浅变质石英砂岩、粉砂岩、板岩等。地下热水的形成构造上主要受热水压性断裂(48)所控制,热水镇附近出 露破碎带宽度77. 5米,破碎带多为铁镒质、矽质胶结紧密坚硬的角砾岩。由 于该断裂形成后又出现再次活动,使断裂破碎带中产生大量与主

59、要构造方向 一致和少量为垂直或斜交的后期节理裂隙,对热水赋存、径流和出露起着重 要的控制作用。地下热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降水自断裂破碎带渗入地下后,沿 着节理裂隙向深部循环,在地势相对低洼处溢出地面。其热能主要来自于放 射性元素(铀)蜕变放热及岩浆岩余热。水化学类型为HCOfNa型,总矿化 度 0.1- 0. 6581/s,PH 值 8.1 8. 6。第五章工程地质条件5.1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5.1.1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根据岩、土体组合关系,将项目所在区岩、土体划分为松散土体、层状 岩体、块状岩体等三大类。按成因划分为松散岩类、碳酸盐岩类及岩浆岩类。 根据岩石矿物成分、结

60、构、构造及力学性质,将各岩类划分为不同的工程地 质类型(表5-1)。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表岩土体 结构类型成因类型工程地质类型代号地层主要岩性松散土体(I)松散有类砂性土、砾性土IQp、Qh亚砂土、砂砾石粘性土、碎石土I亚粘土、碎石土层 状山 有体 类 型(II)碎屑岩类(叮半坚硬岩类IIK、 J、 P 、 C 2 c d砂岩、砾岩、页岩坚硬岩类IIA2P、P、C 2、D 2、21IdId3xD石英砂岩、钙质砂岩、 砾岩、页岩浅变质岩类(L)坚硬浅变质岩类IIB6、Z长石石英砂岩、板岩、 硅质岩碳酸盐岩 类(叮坚硬碳酸盐岩类IICT、P、P、C 、Id2cIq2+3C 3、c 1、C、D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