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节 课题第二课 寻梦者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具学具 电教设施教科书 多媒体课件教 学 目 标知识 教学点1、朗读诗歌,体会情感。2、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能力 培养点理解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德育 渗透点诵读经典、感悟人生真谛: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 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清诗歌线索,把握抒情脉络。难点理解诗歌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学法引导阅读法、赏析法、点拨法教学内容 更新、补 充、删节作者戴望舒的生平简介参考资料语文教师用书 其他书籍及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课后体会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 间教学过程:3复习上节课内容一、导入
2、新课 提到戴望舒大家都会联想到他的一首着名诗歌, 雨巷:暮春 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有一位撑 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 chch),也正是因为 这首诗,戴望舒被称作雨巷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 这位作者,走近这位寻梦者 。【板书题目和作者】3二、教授新课一、作者简介:戴望舒 () 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请学生勾画记录最 重要内容。10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 甫、江恩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 自屈原的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 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
3、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 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 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 国象征派诗人影响。中学毕业就开始文学创作。最早的创作是小说,先后在鸳鸯蝴 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 债、卖艺童子 和母爱 。 1924 年 4 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 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6 年,戴望舒和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创办了新 诗月刊。抗战爆发以后, 1938 年春来到香港, 主编星岛日报 副刊星 座。1941 年底, 日本侵占香港。 日本宪兵以从事抗日活动的罪名将 诗人逮捕入狱。他以狱中生
4、活为题材,写出狱中题壁 、我 用残损的手掌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1949 年 6 月底,戴望舒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 后 调至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1950 年 2 月 25 日,逝世于北京。 有四本诗集: 我的记忆 (1929)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 1937)灾难的岁月 (1948)。共存诗 90 余首。这四个 诗集基本上反映了戴望舒追求梦幻的历史轨迹, 向我们展示了 一个诗人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苦苦挣扎的心路历程。创作背景:“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 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 感的心灵。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
5、强烈的社会使命 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梦结出 的果实呐喊 ,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了热情的画梦录 , 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 变为现实的愿望与他们执着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 的。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的 寻梦者。戴望舒出身于上流社会,生性敏感,幼年患天花在脸上留的麻 子给他带来了心理的阴影,他时时感到强烈的自卑,又不断努 力自强。这种笼罩在自卑氛围中的自强本身就是病态的,这决 定了他对感情的要求比一般人更近于偏执, 反过来这又给他的 感情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挫折。一般而言,现实中失去的要在梦 境中才能得到补偿;
6、黑暗里渴求的光明乐土,只有在梦境中才 会找到,所以不难想象,戴望舒要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表达对梦 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二、朗读诗歌1、自由朗读全诗,体会作者的情感。2、指导学生朗读,同时注意诗句的节奏(停顿、重音)示例:梦/会开出 /花来的,在/青色的/大海里,梦/会开出 /娇妍的/花来的:在/青色的 /大海的 /底里,去求/无价的/珍宝吧。深藏着 /金色的 /贝/一枚。学生讨论: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它有天上的云雨声,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它有海上的风涛声,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
7、开绽了。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自由朗读全诗, 体会 作者的情感, 指导学 生朗读,再读全诗, 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 生示范朗读、齐读。10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在你已衰老的时候。3、再读全诗,体会作者的情感。4、学生示范朗读、齐读。三、课堂探讨1、逐节品读,分析课文1)“梦会开出花来”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 ,这里的“梦” 是什么它激发你怎样的欲望 明确:梦,美丽,甚至绚丽。如无价之宝般珍贵, 值得人一生去寻求。2)“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两句之间有着怎 样的不同梦呈现给我们怎样一种
8、姿态明确:大海里”已是难寻, “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 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寻找的。3)“攀九年的冰山” 、“航九年的瀚海” ,寻梦的过程是怎样的, 注意哪些词语要重读明确:“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 只言岁月之久长, “冰山”“瀚 海”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4)如何理解“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明确:它有天上的云雨,有海上的风涛,会让人心沉醉。5)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需付出怎样的努力 “在海水里养九年” ,“在天水里养九年” ,如此精心呵护, 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 。在“暗夜里” ,预示着梦的来临又 是如此的不可预知。6)
9、如何理解 “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明确:当我们“鬓发斑斑” “眼睛朦胧”的时候,金色的贝才 会吐出桃色的珠。7)这“桃色的珠”还需怎样的呵护 明确:放在怀里,放在枕边。8)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 “桃色的梦”会让我们 获得怎样的心灵震颤 明确:即使我们已经衰老,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 ,有一 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 ,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最无 憾的了。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进行适当的记录。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 明确。25252、理清思路,领会抒情脉络。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姣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 开篇为全诗作出铺垫 . 这梦是什么它是”无价的珍宝” . “娇妍
10、 的花”象征梦的美好绚丽,读之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这是第一部分,是全诗的引子。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紧承上文,指出 “无价的珍宝”是 “金色的贝一枚” ,而这“金 色的贝”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的 , 它深藏在”青色的大海 的底里” , 要得到它 , 必须“攀九年的冰山” “航九年的瀚海” , 付出极大的代价。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 梦的世界,充满了静美、绚丽,而寻梦的过程 ,则充满了艰 辛。两者构成了一个动静结合的意象群。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然而这艰苦的寻求却是值 得
11、的,因为“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这些诗句描绘了一 个令人心醉的美好世界,喻示着贝的丰美与价值。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历程,这“金色的贝”在一个“暗夜里开绽 了”,“吐出桃色的珠” ,这时候寻梦者已是“鬓发斑斑” “眼睛 朦胧”了。第二部分( 26 节)写寻梦的历程。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姣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 两个“放”字,写出获得无价珍宝后的珍惜与激动欣慰的心情。 以梦开花与人衰老对比,使
12、意境更深沉,强调美 好梦想实现20的艰难。第三部分( 7、8 节)写实现美好梦想时的幸福与快慰。3、分析意象,说出作用 作品运用多种意象,构成诗歌独特的意境。请找出诗歌中与 “梦”有关的意象,并体会其含义和作用。示例:第一部分中的诗歌意象是“娇艳的花” ,象征梦的美好 绚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充满对梦的向往。讨论:意象 含义及作用青色的大海 象征梦的澄澈高远 ,暗示金色的贝 ( 梦)不能 轻而易举获得 . 为下文作铺垫 .金色的贝 象征梦的珍贵难得 , 突出梦的静美与绚丽 .冰山、瀚海 象征着寻贝 (梦)的艰难 ,隐喻人生历程中的 种种艰苦与磨难 .云雨声、风涛声 象征着贝的丰美和价值 , 描
13、绘了一个令 人心醉的美好世界 .海水、天水 象征着养贝的艰难 .桃色的珠 象征着梦的美好诱人 , 突出梦的静美与绚丽 . 鬓发斑斑、眼睛朦胧 代表着寻梦的代价很沉重4、这首诗以“寻梦”为线索,展示了一个寻梦的过程。简要 概括其抒情脉络。明确:这首诗具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抒情气势。 诗的开头与结尾, 既是一个圆圈式的结构,又是情感向更高层次的展开。诗的重 点放在寻求“无价的珍宝”的精神历程,由金色的贝之所在, 到逢到金色的贝的艰苦,由对金色的贝丰美与价值的赞颂,再 引向桃色的珠的艰苦生成, 最后写人生获得无价的珍宝之后的 快乐与幸福, 诗歌在这种做梦寻梦再次入梦的情思中 开启了情绪律动的闸门,并在寻
14、贝、养贝的漫漫的岁月里,在 跋山涉海的艰难求索中使情绪的旋律不断激荡升华。5、阅读全诗,归纳分析各诗节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并体会 其作用。师生讨论, 学生记录 重要知识点。10全诗结构重叠复沓,一唱三叹。全诗 8 节,每节三行,每节前 两行用叠句的形式唱出, 先起后承, 并用重复递进的句式推出, 加重对诗的情绪和韵律的渲染强化,第三句则做一升华,形成 了“起势蓄势升华”的诗格形式,绵密而通脱,典雅而有 致,不仅具有意象纷至沓来的美感效果,也给人和谐而富于音 乐美的听觉满足。如第 1 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 的花来的”后句增加了“娇妍的”三个字,进一步渲染了梦的 绮丽美好,并为下句“去
15、求无价的珍宝吧”的情绪飞跃做了铺垫。三、课堂小结1 诗歌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象征本体是诗人自己,能开 出“娇妍的花”的美丽的梦是象征的中介物,象征喻体则是那 “金色的贝”吐出的“桃色的珠” 。诗人找到了这个理想的象 征物,在它身上寄寓了人生追求的一切美好东西。2 这首诗的特点: 诗歌抒情气势跌宕起伏;意象异彩纷呈、意境高远; 结构重叠复沓、一唱三叹; 民族色彩丰富。诗人选择了“金色的贝”与“桃色的珠” 作为人生理想象征的载体, 就深得传统诗歌意象的启迪。 大海、 金色的贝、珍珠、冰山、旱海、海水、天水、乃至“九年”这 个数字本身等一连串的意象,都习见于古典诗歌之中,也与民 族审美的心理积淀相契合。 诗人用了 “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