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内能 (中等难度)_第1页
精品解析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内能 (中等难度)_第2页
精品解析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内能 (中等难度)_第3页
精品解析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内能 (中等难度)_第4页
精品解析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内能 (中等难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内能 (中等难度)(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内能 (中等难度)一、单项选择题1.(2021吴兴模拟)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有关气缸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温度升高 B. 气体的内能减少C. 气体的密度增大 D. 气体的压强增大【答案】 B【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能量转化和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分析判断。【解答】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

2、程中,燃气的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因此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A错误,B正确;活塞向下运动时,气缸的容积增大,那么气体的密度减小,压强也减小,故C、D错误。故选B。2.(2020九上新昌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活塞被向上顶起。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B. 硝化棉燃烧的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C. 活塞被向上顶起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 缓慢压下活塞也能看到同样的实验现象【答案】 C【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机【解析】【分析】(

3、1)(2)(4)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3)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然后空气使棉花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故A错误;B.硝化棉燃烧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故B错误;C.活塞被向上顶起,将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C正确;D.缓慢压下活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速度很慢,大部分散失,使空气的温度变化很小,因此不也能看到同样的实验现象,故D错误。故选C。3.(2020九上诸暨

4、期末)婚礼上常用的礼花喷射器结构如图,气罐内有高压气体,气罐通过气阀与纸筒相连。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罐内气体的内能增加B. 气罐内壁温度升高C. 罐内气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其内能D. 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相同【答案】 D【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机【解析】【分析】根据“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可知,该过程将内能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据此分析判断。【解答】罐内气体推动礼花,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气体的内能减少,故A错误;气罐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B错误;罐内气体通

5、过做功的形式改变自身内能,故C错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D。4.(2020七上吴兴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的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B.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密度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C. 温度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向含有热量少的物体传递D. 焦耳是一个比较小的热量单位,为纪念科学家焦耳而命名的。【答案】 C【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密度及其特性,比热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Q=cmt分析;(2)根据比热容和密度的意义判断;(3)根据热传递的条件分析;(4)根据热量单位的由来分析。【解答】A.根据Q

6、=cmt可知,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的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A正确不合题意;B.物质的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放热本领,物体的密度表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二者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C错误符合题意;D.焦耳是一个比较小的热量单位,为纪念科学家焦耳而命名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5.(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光发动机是一种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太阳光照射下,化学反应室内密封着的气态物质N2O4发生反应:N2O4光照O2+2NO,导致室内气压增大;在无光条件下,室内发生“逆向反应”,导致室内气压减

7、小。当窗口有光射入时,活塞移动,该过程相当于下图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A. B. C. D.【答案】 A【考点】热机【解析】【分析】当窗口有光射入时,化学反应室内气压增大,推动活塞做功向外移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火花塞点火,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符合题意;B.进气门打开,为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B不合题意;C.排气门打开,为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C不合题意;D.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合题意。故选A。6.(2020九上江北期末)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四组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

8、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丙、丁、乙、甲 B. 乙、丁、甲、丙C. 乙、甲、丁、丙 D. 甲、乙、丙、丁【答案】 B【考点】热机【解析】【分析】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根据气门的关闭和活塞的运行方向确定冲程的名称即可。【解答】甲: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乙:进气门打开,为吸气冲程;丙:排气门打开,为排气冲程;丁: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那么正确的顺序为:乙、丁、甲和丙。故选B。7.(2020九上余杭期末)对下列各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滚摆由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

9、加B. 乙图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 丙图中,人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D. 丁图中,人落到蹦床上,从B点到C点人的动能逐渐减小【答案】 D【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1)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2)根据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3)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4)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减速运动。【解答】A.甲图中,滚摆由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减少;高度增大,即重力势能增加,故A正确不合题意;B.乙图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空

10、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B正确不合题意;C.丙图中,人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D.丁图中,人落到蹦床上后,受到向上的弹力和向下的重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同,因此人继续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此后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与运动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因此从B点到C点人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2020九上余杭期末)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源热动力源(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要使用燃油,在起步、加速时,由于有电动机的辅助,所以可

11、以降低油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内燃机B. 当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C.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上述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中为压缩冲程【答案】 D【考点】热机【解析】【分析】根据热机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汽油机和柴油机,燃料都在气缸内燃烧,都属于内燃机 ,故A正确不合题意;B.当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D.上述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中,进气门打开,为吸气冲程,故D错误符合题意

12、。故选D。9.(2020七上嘉兴期末)如图甲所示,将2的牛奶放在初温45的水中加热,每隔一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温度,描绘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周围环境温度可能为30 B. 牛奶吸收的热量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C. 曲线E表示热水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D. 热水温度比牛奶温度变化慢【答案】 B【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分析】(1)当牛奶的温度到达室温后,就不再放出热量,则温度保持不变;(2)注意牛奶会向空气中散热;(3)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4)比较牛奶和热水最终降低的温度即可。【解答】A.根据乙图可知,当牛奶的温度到达30时保持不

13、变了,因此周围环境温度可能为30 ,故A正确不合题意;B.热水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被牛奶吸收,一部分则散失到周围环境,故牛奶吸收的热量不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C.曲线E表示热水放出热量,温度下降,故C正确不合题意;D.热水从45降低到30用了15min,而牛奶从0升高到30用了15min,可见,热水温度比牛奶温度变化慢,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0.(2020九上柯桥月考)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循环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

14、A【考点】热机【解析】【分析】根据活塞的运动方向和气门的关闭确定冲程的名称,再根据四冲程内燃机中能量的转化过程进行判断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应该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1.(2020九上西湖月考)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棉花燃烧起来。活塞被向上顶起。图乙是活塞被弹起,瓶口出现白雾,关于这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温度升高B. 图甲棉花燃烧后活塞被气体顶起,此过程能量转化类似于做功冲程C. 图乙瓶塞被弹起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图乙瓶

15、口的白气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瓶内的水汽化形成的【答案】 B【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据此结合物态变化等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图甲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温度升高,再通过热传递使棉花的温度升高,故A错误;B.图甲棉花燃烧后活塞被气体顶起,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此过程能量转化类似于热机的做功冲程,故B正确;C.图乙瓶塞被弹起的过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D.图乙瓶口的白气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向外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B。12.(2020九上拱墅月考)下列有关

16、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不变B. 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相同质量的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D. 热传递和做功,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答案】 B【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机【解析】【分析】(1)根据水沸腾的特点分析;(2)根据四冲程内燃机的能量转化分析;(3)根据热量的定义分析;(4)根据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分析。【解答】A.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故A错误;B.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B正确;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

17、能说含有,故C错误;D.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B。13.(2020九上鄞州月考)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失去鲜味。厨师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 在炒肉片的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D. 附近能够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 C【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1)根据内能和温

18、度的关系分析;(2)影响蒸发的要素:温度、蒸发面积和空气流速;(3)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4)根据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判断。【解答】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A正确不合题意;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减小了蒸发面积,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不合题意;C.在炒肉片的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故C错误符合题意;D.附近能够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4.(2020九上鄞州月考)关于热量、内能、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温度一定升

19、高B. 物体的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热了C.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答案】 B【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热量、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分析判断。【解答】A.物体的内能增加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块熔化时不断吸热,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物体的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热了,还可能外界物体对它做功,故B正确;C.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水沸腾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可能外界对它做功,故

20、D错误。故选B。15.(2020七上余杭月考)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B. 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C.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D. 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答案】 C【考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特性判断。【解答】A.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质量相等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一定多,而题目没有限制质量相等,故A错误;BC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C正确,B、D错误。故选C。16.

21、(2020九上杭州月考)有关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 一般物体都具有内能,但超低温物体没有内能C. 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不一定降低,但一定是放出了热量D.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答案】 D【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分析判断。【解答】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熔化时,故A错误;B. 一般物体都具有内能,因此内能只分大小,不说有无,故B错误;C. 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不一定降低,可能是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外做功,故C错误;D.

22、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故选D。17.(2020九上西湖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B. 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C. 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答案】 B【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将手的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合题意;B.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馒头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23、,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B符合题意;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将锤子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C不合题意;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将压缩空气时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D不合题意。故选B。18.(2020七上西湖月考)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 加热过程中,乙液体的温度升高的快B. 温度升高时,甲液体分子运动变快,乙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答案】 D【考点】比热

24、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结合图像提取相关信息,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当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吸收相同的热量,那么甲液体温度升高的快,故A错误;温度升高时,甲和乙的分子运动都变快,故B错误;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因为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所以甲的比热容小,故C错误;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因为乙的比热容大于甲,所以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故D正确。故选D。19.(2020九上西湖月考)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

25、分析中正确的是(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增大,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减少,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图乙,瓶塞跳起前,打气筒对瓶内气体打气、加压时,空气的内能不断增加,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图丙,试管内的水在被点燃的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能量时刻只发生着转移。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不断增大,是热机的做功冲程。A. B. C. D. 【答案】 A【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机【解析】【分析】(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

26、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2)热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故正确;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空气的内能减少,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故正确;图乙,瓶塞跳起前,打气筒对瓶内气体打气、加压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不断增加,与热机的压缩原理相同,故错误;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故正确;图丙,试管内的水在被点燃的

27、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能量时刻即发生着转移,又发生着转化,故错误;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气体的内能不断减小,是热机的做功冲程,故错误。那么正确的是。故选A。20.(2020九上温岭期中)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多的物体将能量传给内能少的物体【答案】 C【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温度、内能和热量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内能越多,故A错误;B.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吸收

28、了热量,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将能量传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21.(2021九下鄞州月考)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浸有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棉花燃烧。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对 (选填“浸有乙醚的棉花”或“筒内气体”)做功,它的内能会增大。若该汽油机的曲轴转速是3600转/分钟,则其每秒对外做功 次。【答案】 筒内气体;30【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机【解析】【分析】(1)当快速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从而使空气温度升高,点燃棉花

29、;(2)在四冲程内燃机中,曲轴转动2圈做功1次,据此计算每秒对外做功的次数。【解答】(1)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浸有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棉花燃烧。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对筒内气体做功。(2)汽油机曲轴转速3600转/分钟,那么每分钟对外做功:36002=1800次,每秒钟对外做功:180060=30次。22.我国是个资源消耗大国,对石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非常大。液化石油气和塑料袋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采取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罐中的液化石油气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_,容易发生爆炸。罐体常漆成银白色,这是为了尽可能地_太阳

30、光。(2)我国每年消耗数千万桶原油用于制造塑料袋。已知原油的热值为4.4107J/kg,完全燃烧1kg原油产生的热量若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_kg的水温度上升20。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目的是_(写出一条即可)。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 (1)压缩体积;增大;反射(2)220;保护环境(或减少白色污染、节约能源等,合理均可)【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物体的颜色,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比热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1)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黑色物体能够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能够反

31、射所有色光;(3)首先根据Q放=qm油计算出原油放出的热量,再根据Q吸=Q放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最后根据计算即可。 塑料袋在自然界很难降解,大量使用塑料袋会引起白色污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采取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罐中的液化石油气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增大,容易发生爆炸。罐体常漆成银白色,这是为了尽可能地反射太阳光。(2)原油放出的热量Q放=qm油=4.4107J/kg1kg=4.4107J;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4.4107J42%=1.848107J;水升高的温度。 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目的是保护环

32、境(或减少白色污染、节约能源等,合理均可)。 23.(2021九下柯桥月考)使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时,发现试管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由此引出以下问题,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图1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2).图1实验中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哪个冲程相同? 。(选填“甲”、“乙”、“丙”或“丁”)【答案】 (1)汽化、液化(2)丙【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热机【解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2)在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根据活塞的运行方向和气门的关闭

33、判断冲程的名称。 【解答】(1)在图1中,试管中的水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高温的水蒸气推动风车转动后,从气态再次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2)图1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风车的机械能。甲: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乙: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为排气冲程;丙: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做功冲程;丁:一个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为吸气冲程。与图1能量转化方式相同的是做功冲程,故选丙。 24.(2020九上新昌期末)如图是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同时均匀加热,两种晶体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单位质量的两种晶体熔化过程中吸

34、收的热量相比较,Q甲 Q乙;AB是晶体甲熔化图像上的两个点,该晶体在A点时的内能 B点时的内能。(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 小于;小于【考点】熔化与熔化现象,内能【解析】【分析】(1)根据W=Pt可知,加热装置相同,可以通过加热时间判断产生热量的多少。首先根据图像横线部分的长度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再根据比较单位质量的晶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继续吸热,因此熔化时间越长,内能越大。【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甲熔化的时间小于乙熔化的时间,那么甲吸收的热量小于乙吸收的热量,根据可知,单位质量的两种晶体熔化吸收热量Q甲Q乙。(2)根据图像可知,B

35、点在A点之后,加热时间更长,吸收热量更多,内能更大,即A点的内能小于B点的内能。 25.(2020九上上虞期末)小红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质量是0.1kg,初温是60C的水加热到10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J;该过程中是利用了 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C水=4.2103J/ (kgC)【答案】 1.68104 ;热传递【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解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Q=cmt=4.2103J/ (kgC)0.1kg(100-60)=1.68104J。(2)该过程中,酒精灯火焰的内能转移到水里,

36、从而使水的内能增大,因此利用了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26.(2020九上西湖期末)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8km消耗汽油1.2千克(汽油热值为4.5107J/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_J;若其中30%的能量为推动汽车前进的机械能,则为_J,受到的阻力是_N。【答案】 5.4107;1.62107;2025【考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根据Q=mq计算出汽油放出的热量;根据W=30%Q计算出机械能,根据计算受到的阻力。【解答】汽油放出的热量Q=mq=4.5107J/kg1.2kg=5.4107J;推动汽车前进的机械能:W=30%Q=3

37、0%5.4107J=1.62107J;受到的阻力:。27.(2020九上拱墅期末)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浸有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棉花燃烧。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对_(选填“浸有乙醚的棉花”或“筒内气体”)做功,它的内能会增大。如图乙所示为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四个冲程,其中_(选填字母)与上述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若该汽油机的曲轴转速是3600转/分钟,则其每秒对外做功_次。【答案】 筒内气体;B;30【考点】热机【解析】【分析】(1)棉花燃烧,说明棉花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棉花吸收的热量来自与筒内的空气,因此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使

38、它的内能增大;(2)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次数与曲轴转动圈数的比值为:1:2,据此计算即可。【解答】(1)图甲所示,在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浸有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棉花燃烧。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对筒内气体做功,它的内能会增大。(2)根据乙图可知,A中进气门打开,为吸气冲程;B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C中火花塞打火,为做功冲程;D中排气门打开,为排气冲程。那么其中压缩冲程B与上述实验过程的能量转化一致。(3)汽油机的曲轴转速3600转/分钟,那么60转/秒;根据做功次数与曲轴转数之比1:2得到

39、,每秒对外做功:602=30(次)。28.(2020九上嘉兴期末)汽车在长距离下坡的过程中如果频繁的高强度使用刹车,会因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刹车片发热是由于摩擦导致_,增加,司机要向刹车片喷水降温,水具有极好的降温效果是因为具有较大的_。【答案】 内能;比热容【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比热容【解析】【分析】(1)刹车片受到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自身的内能,从而使内能增大;(2)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的热量更多,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解答】(1)汽车在长距离下坡的过程中如果频繁的高强度使用刹车,会因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刹车片发热是由于摩

40、擦导致内能增加;(2)司机要向刹车片喷水降温,水具有极好的降温效果是因为具有较大的比热容。29.(2020七上温州期末)无色无味的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的比热大,所以生活中有许多用途,如冬天给小孩喂牛奶前,人们经常会把冷牛奶放在大保温杯的热水中加热(如图所示)。(1)请写出水的一条物理性质_。(2)牛奶温度升高是由于保温杯内热水向其传递了_。(3)在该过程中牛奶温度的变化量远大于热水温度的变化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答案】 (1)水是无色的(合理即可)(2)热量(3)水的质量比牛奶的质量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

41、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 物质的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性、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高温物体温度下降,低温物体温度上升。(3)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牛奶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Q吸=Q放。根据Q=cmt可知,二者的热量和比热容接近,牛奶的温度变化量大,只能说明牛奶的质量远远小于水的质量。【解答】(1)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2)牛奶温度升高

42、是由于保温杯内热水向其传递了热量。(3)在该过程中牛奶温度的变化量远大于热水温度的变化量,其中的原因是:水的质量比牛奶的质量大。30.(2020九上鄞州月考)如图所示为冬天人们常用的一种电热暖手宝,其内部液体通常采用水,使保暖时间更长当袋内0.5kg的水由0加热至8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J为了使用时更加安全,它的内部采用了双重温控保护开关,两个温控开关是_(选填“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的c水=4.2103J/(kg)【答案】 1.68105;串联【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计算出吸收的热量;(2)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不相互

43、影响,那么它们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串并联关系。【解答】(1)需要吸收的热量为:Q=cmt=4.2103J/(kg)0.5kg(80-0)=1.68105J;(2)双重温控保护开关的作用,即任何一个开关断开,即使另一个开关闭合,整个电路都会断开,从而保证用电的安全,因此两个开关相互影响,则它们串联起来使用。三、解答题31.(2021九下鄞州月考)十八世纪,瓦特发明的冷凝器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图为利用瓦特蒸汽机提升物体的工作示意图,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为:打开阀门 A、关闭阀门 B,高压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上行。当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时,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蒸汽进入冷凝器,汽缸内

44、压强减小,活塞下降。如此循环往复。(1).蒸汽推动活塞上行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2).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似。(3).蒸汽机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杠杆和定滑轮对重物做功。若物体质量为 200 千克,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0.6米,则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了多少有用功?假设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答案】 (1)内能机械能(2)做功(3)解:h物= 0.6m=0.3mW有 =G物h物= m物gh物 =200kg 10N/kg 0.3m = 600J(2分)P有= = =1000 W【考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热机【解析】

45、【分析】(1)蒸汽推动活塞上行,蒸汽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而活塞运动起来产生机械能,据此解答;(2)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根据图片可知,活塞的顶杆到支点的距离2L是绳子拉力到支点距离L的2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知,活塞上行的距离也是绳子移动距离的2倍,即h物=。首先根据W有=G物h物计算出活塞上行一次对物体做的功,再根据计算蒸汽机对物体做功的功率。【解答】(1)蒸汽推动活塞上行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内能机械能。(2)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32.(2020九上诸暨期末)很多同学在课间玩扭转矿泉水瓶的游戏,如图所

46、示,在瓶里装有少量的水,盖紧瓶盖,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然后略松开瓶盖(对着没人的方向)。瓶盖弹出数米远,观察到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请分析整个过程中瓶内气体温度变化及其产生白雾的科学原理解释?【答案】 解:用力拧瓶的下部时,瓶子变形,瓶子的体积变小,此时压缩瓶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略松开瓶盖,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小水滴,所以当瓶盖弹出时瓶内及瓶口就有白雾。【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

47、化,液化向外放热。【解答】用力拧瓶的下部时,瓶子变形,瓶子的体积变小,此时压缩瓶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略松开瓶盖,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小水滴,所以当瓶盖弹出时瓶内及瓶口就有白雾。33.(2020九上拱墅期末)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首先发明火箭这一事实被世界所公认。宋朝时出现的爆竹是原始的喷气式火箭;明朝时出现的“火龙出水”火箭是近代火箭的始祖;明朝时万户进行了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如图甲所示),成为载人飞行先驱。材料二: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如图乙所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

48、体采样返回之旅。从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开始到现在,我国火箭研究与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材料三:现代火箭的飞行原理与万户的升空试验原理基本相同。现代火箭大多是利用喷气发动机(如图丙所示)升空的,而喷气发动机是利用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燃气经喷管向后高速喷出,从而获得向前的动力。(1)如图甲所示,万户升空试验所用火箭的燃料为“黑火药”,黑火药爆炸的原理为:2KNO3+S+3C=X+N2+3CO2,其中反应物硝酸钾属于_(选填“酸”“碱”或“盐”)物质X的化学式_。(2)如图乙所示,火箭上升过程中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火箭以液态氢做燃

49、料主要原因是氢气的_大。(3)汽油机的_冲程工作时的原理跟如图丙所示的喷气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时的原理一致。【答案】 (1)盐;K2S(2)做功(或克服摩擦做功);热值(3)做功【考点】燃料的热值,热机,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1)酸由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构成,碱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推测X的化学式;(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它反映燃料燃烧时的放热本领大小;(3)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

50、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1)根据化学式KNO3可知,硝酸钾由金属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肯定属于盐。根据 2KNO3+S+3C=X+N2+3CO2 得到:2K+2N+6O+1S+3C=X+2N+3C+6O,那么X=2K+1S,因此X的化学式为K2S。(2)如图乙所示,火箭上升过程中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这是通过做功(或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火箭以液态氢做燃料主要原因是氢气的热值大。(3)如图丙所示的喷气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时的原理为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34.(2020九上拱墅月考) 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

51、,将生活垃圾分为如图所示的4类:(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_。A.破碗瓷片B.过期药物C.废旧报纸D.枯枝落叶(2)易腐垃圾经过处理会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燃烧发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过焚烧垃圾可以达到年发电量4108千瓦时,相当于完全燃烧_吨的烟煤释放出的能量。(烟煤的热值为3107焦/千克)(4)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_(选填“元素”或“单质”)。(5)“可回收物”中包含铝制易拉罐和废弃铁制品,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为什么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52、_。【答案】 (1)C(2)CH42O2CO22H2O(3)48000(4)元素(5)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考点】燃料的热值,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土壤的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1)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然后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进行配平;(3)根据公式计算烟煤的质量。(4)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

53、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5)铝和铁在空气中都会被氧化,铁被氧化后生成的铁锈质地松软,不能阻断里面的铁继续氧化;而铝被氧化后生成的氧化铝薄膜比较致密,可以防止里面的铝继续氧化,所以铝更耐腐蚀。【解答】(1)破碗瓷片和枯枝落叶属于其他垃圾,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废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故选C。(2)甲烷与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垃圾燃烧放出的电能:4108kW h=1.441015J;相当于燃烧的烟煤质量为:(4)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元素;(5)“可回收

54、物”中包含铝制易拉罐和废弃铁制品,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原因是: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35.(2020九上新昌月考)浅层地热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绿色能源。(1)如图甲所示为一个地热发电装置简图,地热井口喷出来的水汽混合物经处理后,蒸汽进入汽轮机进行发电。地热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_电能。(2)如图乙所示是利用浅层地热能调节室温的原理图具体做法是:在地下打孔后,把管道埋入其中,然后接入自来水冬天,自来水通过管道伸入地下,被增温层加热,再循环出来就能提高室内温度;夏天则相反,能降低室内温度利用浅

55、层地热调节室温,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用自来水作循环工作的物质,是因为水的_大(3)存在于岩石圈中的地下水是含有各种气体、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的混合物,主要的气体成分是 O2、N2 和 CO2 , 有机质的发酵与植物的_(填生理过程)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 CO2 , 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答案】 (1)内能;机械能(2)内能;机械能(3)呼吸作用【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比热容【解析】【分析】(1)地热发电的过程为,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汽轮机,推断汽轮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56、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水的比热容大,可以放出或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能够调节温度。(3)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1)地热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内能机械能电能。(2)利用浅层地热调节室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用自来水作循环工作的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3)有机质的发酵与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 CO2 , 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四、实验探究题36.(2020九上江北期末)我们知道

57、热机中汽油机的效率是 20-30,柴油机的效率是 28-40,而蒸汽机的效率只有 6-15,那么电热水壶烧水时的热效率是多少呢?小科利用家里新买的电热水壶(铭牌如右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在 1 标准大气压下,将水装到最大容量刻度处,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 10,把水烧开, 记录所需时间是 4 分钟。【已知:水的比热容 4.2103J/(kg )】(1)在此过程中,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为 _(提示: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为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2)上述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_的途径实现的。(3)请写出一种利用电热水壶烧水的优点_。【答案】 (1)90%(2)热传递(3)节能(热效率高

58、)、环保 (答案合理即可)【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m=V计算出水的质量,再根据Q=cmt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接下来根据W=Pt计算出消耗的电能,最后根据计算出水壶的热效率;(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3)可从能量利用效率和是否污染环境等角度分析。【解答】(1)电热水壶内水的质量:m=V=103kg/m30.0012m3=1.2kg;烧开水吸收的热量:Q=cmt= 4.2103J/(kg )1.2kg(100-10)=4.536105J;消耗的电能:W=Pt=2100W(60s4)=5.04105J;那么它的热效率为:。(2)上

59、述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途径实现的。(3)利用电热水壶烧水的优点:节能(热效率高)、环保。37.(2020九上温州月考)小马同学对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所示,可以测量未知液体的比热容C。测量时,分别往甲乙两瓶中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待测液体,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分别测出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升高温度t水和t,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就可以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资料1: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t,吸收热量为Q吸=Cmt。资料2: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1)闭合开关后,发现水和待测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为了使温度升高得更快,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端

60、滑动(填“A”或”B”)。(2)本实验需要控制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小马设计的电路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3)下表是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时间(分钟) 水升高的温度t水() 待测液体升高的温度t()2 9 214 18 426 27 60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待测液体的比热容为_焦千克【答案】 (1)闭合开关后,为使温度升高得更快,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可以增大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向A端移动(2)要使在相同的时间内,电阻产生的热量相同,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要相同,所以两阻丝串联,且电阻大小相同(3)1.8103J(Kg)【考点】热量的计算,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