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 H=-1367.0kJmol-1(燃烧热)BNaOH(
2、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1(中和热)CS(s)+O2(g)=SO2(g) H=-296.8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 H=+116.2kJmol-1(反应热)2、实验室利用锌粒和1mol/L的盐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将1mol/L的盐酸改为1mol/L硫酸B将锌粒改为锌粉C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D加入NaCl溶液3、广告称某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B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
3、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4、一定条件下,乙醛可发生分解:CH3CHO(l)CH4+CO,已知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90 kJmol-1。 在含有少量I2的溶液中,该反应的机理如下:反应:CH3CHO+I2CH3I+HI+CO(慢)反应:CH3I+HICH4+I2(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与I2的浓度有关BHI在反应中是氧化产物C反应焓变的绝对值等于190 kJmol-1D乙醛的分解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4、NAB32g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32NAC32g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D1 mol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B5.6g金属铁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 3NAC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1mol/L 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NA7、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金属钠与水酸碱中和浓H2SO4稀释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H2在Cl2中燃烧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灼热的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 碳酸钙受热分解A B C D8、下列化工生产
5、原理错误的是A电解熔融的NaCl来制取NaB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AlCCO热还原Fe2O3制取FeD利用铝热反应原理:4Al+3MnO23Mn+2 Al2O39、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FeCl33KSCNFe(SCN)33KCl B2HClO2HClO2CSO2H2O2H2SO4 DFe2O33CO 2Fe3CO210、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糖类的元素除C、H、O外还有少量的NB双糖和多糖最终水解都成为葡萄糖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D蛋白质是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经加热后发生变化,冷却后可以复原11、下列每组中的两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 BCH4与C
6、H3CH3C正丁烷与异丁烷 D12C与14C12、下列变化化学键未被破坏的是A冰融化 BNaC1固体熔化 CNO2溶于水 DH2与Cl2反应13、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A 3Fe4H2O(g) Fe3O44H2 B2Na2O2+2H2O4NaOH+O2C2F2+2H2O4HF+O2DCl2 + H2O HCl + HClO14、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C(s)H2O(g)CO(g)H2(g)乙:CO(g)H2O(g)CO2(g)H2(g)下列状态中能表明甲、乙容器内的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密度不变B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C各气体组成浓度
7、相等D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15、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2D6A+4CB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s)D反应进行到1s时,v(A)3v(D)16、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ANaOH 和 HC1 反应BZn和HCl反应CBa(OH)2H2O 和NH4Cl反应DCO燃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将红热的固体单质M放入浓硝酸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接触时,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8、(1)混合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_。(2)气体B为_,蓝色溶液D为_。(3)单质M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单质C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8、A、B、C、D、E、F、G均为常见的有机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催熟作用;醛基在氧气中易被氧化成羧基。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中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和_。(2)在F的众多同系物中:最简单的同系物其空间构型为_;含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其同分异构体有_种,其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少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为_。(3)反应和均可得到G,要制备得到较纯净的G,应该选用反应_。(4)反应属取代反应的有_;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9、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9、三氯氧磷(化学式:POCl3)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氯化水解法生产三氯氧磷的流程如下:氯化水解法生产三氯氧磷的化学方程式为_。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元素含量,实验步骤如下:取a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完全水解后加稀硝酸至酸性。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 molL1的AgNO3溶液40.00 mL,使Cl完全沉淀。向其中加入2 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加入指示剂,用c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已知:Ksp(AgCl)=3.21010,Ksp(AgSCN)=21
10、012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_(选填字母),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aNH4Fe(SO4)2 bFeCl2 c甲基橙 d淀粉实验过程中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_,如无此操作所测Cl元素含量将会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氯化水解法生产三氯氧磷会产生含磷(主要为H3PO4、H3PO3等)废水。在废水中先加入适量漂白粉,再加入生石灰调节pH将磷元素转化为磷酸的钙盐沉淀并回收。在沉淀前先加入适量漂白粉的作用是_。下图是不同条件对磷的沉淀回收率的影响图像。处理该厂废水最合适的工艺条件为_(选填字母)。a调节pH=9 b调节pH=10 c反应时间30 min d反应时间120 min若处理后的废水中c(PO4
11、3)=4107molL1,溶液中c(Ca2+)=_molL1。(已知KspCa3(PO4)2=21029)20、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 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填仪器编号)铁架台 燃烧
12、匙 锥形瓶 广口瓶 研体 玻璃棒酒精灯(2)在步骤1中所加的碳酸钠溶液中需要煮沸,其目的是_;(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和过滤;(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常用的操作方法是_。21、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官能团名称:B:_;D: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类型:_。(3)某学习小组设计物质B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如下,根据图2装置回答问题。装置甲锥形瓶中盛放的固体药品可能为_(填字母)。A
13、Na2O2 BKClCNa2CO3 DMnO2实验过程中,丙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物质B的催化氧化产物与葡萄糖具有相同的特征反应,将所得的氧化产物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现象为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答案解析】A. 水为气态,不表示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A不正确;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H应小于0,B不正确;C. 标明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且燃烧反应放热,C正确;D. 没有标明物质的状态,D不正确。故选C。2、D【答案解析】A.将1mol/L的盐酸改为1mol/L硫酸,增大了溶液中氢离子的
14、浓度,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故A不选;B.将锌粒改为锌粉,增大了锌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B不选;C.锌与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少量的铜,构成铜锌原电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故C不选;D.加入NaCl溶液,钠离子和氯离子不参与锌与氢离子的反应,由于溶液体积变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故D选。故选D。3、B【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A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其本身还是含糖的,所以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A正确;B糖尿病人血糖和尿糖的含量都较高,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但是其本身的化学成分中是含有糖的,不可以多吃,B错误;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
15、病人食用需慎重,C正确;D该广告的虚假宣传说明我们不能盲目听信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是否能够食用应询问医生,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4、A【答案解析】A碘为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A正确;B反应I中碘元素化合价降低,HI为还原产物,B错误;C焓变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活化能之差,C错误;D反应I较慢,决定着总反应的快慢,D错误;答案选A。5、C【答案解析】A、标况下,水不是气体;B、1mol氧气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C、O2和O3的最简式相同,都为O;D、1mol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电子。【
16、题目详解】A项、标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项、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氧气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含有电子数为16NA,故B错误;C项、O2和O3的最简式相同,都为O,由最简式可知32gO的物质的量为2mol,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故C正确;D项、1mol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注意明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计算反应中
17、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解答关键。6、A【答案解析】A、64gSO2的物质的量为,一个S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所以1mol SO2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A。正确;B、5.6g金属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铁原子失去0.3NA电子变为三价铁离子,0.1mol铁原子失去0.2NA电子变为二价铁离子。错误;C、不是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错误;D、题干没有知名1mol/LNaOH溶液的体积,所以不能确定钠离子的数目。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察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尤其需要注意,在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时,必须是标准状况下,否则不能使用22.4L/mol。7、D【答案解析】分析:
18、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以此解答该题。详解:金属钠与水属于放热反应,错误;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错误;浓H2SO4稀释属于放热过程,错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错误;H2在Cl2中燃烧为放热反应,错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为吸热过程,正确;灼热的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碳酸钙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
19、,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归纳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题目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变化过程中的放热或吸热不能归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8、B【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性强弱不同性质冶炼方法,活泼金属利用电解法,不活泼金属利用热分解法,一般金属利用还原剂还原,据此解答。详解:A. 钠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电解熔融的NaCl来制取Na,A正确;B. 铝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制取Al,熔融的AlCl3不导电,B错误;C. 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可以用CO热还原Fe2O3制取Fe,C正确;D. 可以用铝热反应冶炼难溶的金属,即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冶炼Mn:4Al+3MnO23Mn+2Al
20、2O3,D正确。答案选B。9、A【答案解析】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解答。【题目详解】A、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A。10、C【答案解析】A项、构成糖类的元素只含有C、H、O,不含有N,故A错误;B项、蔗糖为双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故B错误;C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故
21、C正确;D项、蛋白质经加热后发生变性,变性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故D错误;故选C。11、A【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A金刚石与石墨为同素异形体,BCH4与CH3CH3为同系物, C正丁烷与异丁烷为同分异构体,D12C与14C为同位素。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等相关知识。12、A【答案解析】分析:化学变化中化学键一定破坏,电解质电离破坏化学键,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而物质三态变化中化学键不变,以此解答该题。详解:冰熔化是物质三态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学键,所以A选项正确;氯化钠熔化电离产生Na+和Cl-离子,破坏离子键,B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22、气体,存在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C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选项不符合;正确选项A。 13、A【答案解析】A、Fe元素化合价升高,H2O中H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故A正确;B、H2O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故B错误;C、2F2+2H2O=4HF+O2中,水中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则水作还原剂,故C错误;D、水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1价,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答案选A。14、B【答案解析】A由于乙反应的两边气体的体积相同且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不
23、变,密度始终不变,因此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无法判断乙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C各气体组成浓度相等,不能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不变,无法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错误;D乙反应的两边气体的体积相同且都是气体,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无法判断乙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答案选B。【答案点睛】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中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题意要求“表明甲、乙容器内的反应” 都达到平衡状态。15、D【答案解析】分析:6s时,A的物质的量增加1.2mol,D的物质的量增加0.4mol,A
24、、D是生成物;B的物质的量减少0.6mol,C的物质的量减少0.8,B、C是反应物,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设A、B、C、D的计量系数分别为a、b、c、d则a:b:c:d=1.2:0.6:0.8:0.4=6:3:4:2,所以反应方程式为3B+4C 6A+2D;根据V=c/t计算反应速率,且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6s时,A的物质的量增加1.2mol,D的物质的量增加0.4mol,A、D是生成物;B的物质的量减少0.6mol,C的物质的量减少0.8,B、C是反应物,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设A、B、C、D的计量系数分别为a、b、c、d则a:b
25、:c:d=1.2:0.6:0.8:0.4=6:3:4:2,所以反应方程式为3B+4C 6A+2D,A错误;反应进行到6s 时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为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相等,B错误;反应进行到6s 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0.4)/26=0.05 mol/(Ls), C 错误;反应进行到1s时,v(A)=0.6/21=0.3 mol/(Ls),v(D)=0.2/21=0.1 mol/(Ls),v(A)3v(D),D 正确;正确选项D。16、C【答案解析】A、NaOH和HCl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B、Zn与盐酸反应是金属与酸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B
26、错误;C、Ba(OH)2H2O与NH4Cl的反应是碱与铵盐的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是吸热反应,选项C正确;D、CO燃烧,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常见反应中燃烧反应、中和反应全是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全是放热反应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的(但是我们要注意高压下石墨转变成金刚石也是放热反应,尽管常压下是相反的),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但均不能绝对化,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与氧气就是常见的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27、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NO2和CO2 NO Cu(NO3)2 C4HNO3(浓)CO24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答案解析】溶液与单质丙反应可以得到蓝色溶液D,则D溶液含有铜离子,结合转化关系可知,单质C为Cu、乙为硝酸,故D为Cu(NO3)2,反应生成气体B为NO,固体单质甲跟乙剧烈反应后生成气态混合物A,可推知A为NO2和CO2混合气体,M为碳单质,A隔绝空气,通入水中得到混合气体为NO和CO2,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与NO,则白色沉淀为CaCO3。【题目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混合气体A
28、的主要成分是NO2和CO2;(2)气体B为NO,蓝色溶液D为Cu(NO3)2溶液;(3) 单质M为C,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浓)CO24NO22H2O;(4) 单质C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碳、氮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D溶液为蓝色是推断的突破口,据此可以推断C,再结合转化关系确定其他物质,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关键。18、碳碳双键 羟基 正四面体 3 C(CH3)4 催化剂、吸水剂 2CH3CH2OHO22CH3CHO2H2O 【答案解析】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催熟
29、作用,则A为乙烯,过程为加成反应,B为乙醇,过程为乙醇的催化氧化,C为乙醛,过程为乙醛的氧化反应,D为乙酸,过程为酯化反应,E为乙酸乙酯,F为乙烷,过程为烷烃的卤代反应,G为氯乙烷,过程为烯烃的加成反应。【题目详解】(1)A和B中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碳碳双键和羟基;(2)在F的众多同系物中,最简单的同系物为甲烷,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含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其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其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少的同系物为对称结构的新戊烷,结构简式为C(CH3)4;(3)反应和均可得到G,要制备得到较纯净的G,应该选用加成反应,即过程,若采取取代反应,则会生成无机小分子和其他的副产物;(4)根
30、据分析,反应属取代反应的有酯化反应和卤代反应,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反应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19、 PCl3+H2O+Cl2POCl3+2HCl b 溶液变为红色,而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防止在滴加NH4SCN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 偏小 将废水中的H3PO3氧化为PO43,使其加入生石灰后转化为磷酸的钙盐 bc 5106【答案解析】分析:(1)氯化水解法产物是三氯氧磷和盐酸,结合原子守恒分析;(2)当滴定达到终点时NH4SCN过量,Fe3+与SCN-反应溶液变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可确定滴定终点;由于AgS
31、CN沉淀的溶解度比AgCl小,可加入硝基苯用力摇动,使AgCl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避免在滴加NH4SCN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若无此操作,NH4SCN标准液用量偏多;(3)在沉淀前先加入适量漂白粉使废水中的H3PO3氧化为PO43-,加入生石灰后能完全转化为磷酸的钙盐,达到较高的回收率;根据图1、2分析磷的沉淀回收率;根据KspCa3(PO4)2= c3(Ca2+)c2(PO43-)计算。详解:(1)氯化水解法是用三氯化磷、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三氯氧磷和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PCl3+H2O+Cl2=POCl3+2HCl,故答案为:PCl3+H2O+Cl2=POCl3+2HCl
32、;(2)用c 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当滴定达到终点时NH4SCN过量,加NH4Fe(SO4)2作指示剂,Fe3+与SCN-反应溶液会变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可确定滴定终点;故答案为:b;溶液变为红色,而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已知:Ksp(AgCl)=3.210-10,Ksp(AgSCN)=210-12,则AgSCN沉淀的溶解度比AgCl小,可加入硝基苯用力摇动,使AgCl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避免在滴加NH4SCN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若无此操作,NH4SCN与AgCl反应生成AgSCN沉淀,则滴定时消耗的NH4SCN标准液的体积偏多,即银离子的物质
33、的量偏大,则与氯离子反应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偏小,所以测得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偏小,故答案为:防止在滴加NH4SCN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偏小;(3)氯化水解法生产三氯氧磷会产生含磷(主要为H3PO4、H3PO3等)废水,在废水中先加入适量漂白粉,使废水中的H3PO3氧化为PO43-,使其加入生石灰后能完全转化为磷酸的钙盐,达到较高的回收率;故答案为:将废水中的H3PO3氧化为PO43-,使其加入生石灰后转化为磷酸的钙盐;根据图1、2可确定pH=10、反应时间30 min时磷的沉淀回收率较高,则处理该厂废水最合适的工艺条件为pH=10、反应时间30 min;故答案为:bc;若处理
34、后的废水中c(PO43-)=410-7 molL-1,KspCa3(PO4)2=c3(Ca2+)c2(PO43-)=210-29,c(Ca2+)=3210-29(410-7)2=510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方案设计,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滴定原理的应用、图像分析以及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的应用等,难度中等。本题的易错点为c(Ca2+)的计算,要注意KspCa3(PO4)2的表达式的书写。20、 除去水中溶解氧防止得到Fe2+ 被氧化而引入杂质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取样,加入几滴KSCN溶液, 若溶液呈现血红色,则溶液中含有Fe3+ 【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煮沸和
35、过滤操作常用到的仪器。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实验室一般用KSCN溶液检验Fe3+,若加入KSCN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Fe3+存在。详解:(1)溶液加热和过滤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锥形瓶、滤纸等,因此本题答案为。(2)在步骤1中所加的碳酸钠溶液中需要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氧气防止得到Fe2+ 被氧化而引入杂质。(3)(NH4)2SO4溶液显酸性,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抑制Fe2+的水解。由溶液制晶体时,要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本题答案: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4)检验Fe3+的方法是取待测液少许放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款质押合同的范例解析3篇
- 增资协议合同简单版3篇
- 企业劳动合同补充协议的内容撰写要点3篇
- 太阳能路灯售后服务协议书范本3篇
- 代收货款业务授权委托函3篇
- 保护母亲河环保承诺书3篇
- 城市配送司机聘用合同3篇
- 净水器租赁权责规定3篇
- 古代休夫告示3篇
- 实验室责任书反馈3篇
- 2025商业综合体委托经营管理合同书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
- 林业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超市店长价格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脑芯片模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掘进爆破、爆破安全知识
- 绿色工厂员工培训
-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 贵州民族建筑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贵州民族大学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