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数学表格式全套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七上数学表格式全套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七上数学表格式全套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七上数学表格式全套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七上数学表格式全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 期 教 学 计 划本班共有学生 人,这届学生数学水平极不平衡。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学 习习惯好,进取心强,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法较好可塑性强。但也有少部分学 生学习基础差,习惯不好,给今后的数学教学带来困难,有待老师做好辅差工作。一、 教科收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线索,成为供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出发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二、 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欢的生活形三、 教材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提供了大量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过程要的数学思想。五、 树立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注

2、重了“读一读”的栏目,为学生学习数学提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技巧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3、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所学知识的特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4、 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借助计算器,培养他们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力争每周到远程教室上课一节,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12345期中测

3、试课时91797周次3-56-78-967一元一次方程期末复习课时1265210-12131415-16单 元 教 学 计 划第一单元内容 丰富的图形世界 总课时 9学 穷无尽的直觉源泉,这种直觉是增进数学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设 2、 促进学生对常见几何体及平面图形等内容的理解,对操作、识图、画图等想 技能的掌握,促进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的发展。章节(序号)篇目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时2212112单 元 教 学 计 划第二单元内容 有理数及其运算 总课时 17教1 、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学2 、 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目3 、 借

4、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标借助计算比赛得分这个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 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 引入源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3-6章节(序号)篇目数怎么不够用了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水位的变化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器的使 用时12321521单 元 教 学 计 划第三单元内容 字母表示数 总课时 8学 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标 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和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它是代数的一个重要

5、学特点,最本质的一点是要使用学生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某些东西,不同的字设母或表达式可以表示相同的东西。想7-8章节(序号)篇目字母能表示什么数式求值合并同类项规律时111212单 元 教 学 计 划第四单元内容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 总课时 7学 2、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等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平面上两教学 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有关内容,应以自我的生活背景及已掌握的数学知识、 设 技能和活动经验出发,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进行。想-10章节(序号)篇目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的度量与表示角的比较5、平等垂直7、有趣的七巧板时1111111单 元 教 学 计

6、划第五单元内容 一元一次议程 总课时 11 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章节(序号)篇目2、解方程3、日历中的方程5、打折销售时23111111课时计划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备课日期 8 月 30 日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 2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国柱、圆锥、正方体、棱柱、 球,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课件、立体图形的实物模型、具有立体模型的学具盒等一、课前热身 光观察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也是我们数学世界 丰富的图形世界,你能从中发现哪些 2、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建筑物,看到的图形是_ (A、一样的 B、不一样 二、师生互动,讲授新课当我

7、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睁开眼睛认识这个世界时,第一次映人我们眼帘的便是各式 各样的立体图形,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立体图形呢?可以参照课本第 2 页的导游 图,也可以自己再选择1、看图识几何体(1) 发现了亭子的顶端是_ ,下面的支柱是_(2) 人民大会堂中间的建筑是_. 2、分组讨论(1)课本 P3 上的“议一议”中的四个问题(三分钟后,派一个代表来陈述)(2)看图回答下列几个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部分是_ ,由此可知圆柱和圆锥的 区别就在于圆柱有_底面,而圆锥只有_底面,上面是一个_(3)下面我们一同来研读课本 P4 的“想一想” ,并回答提出的问题(4)做一做 下面做一个

8、游戏,有一个纸箱,里面放了各种各样的几何体模型,找几 个同学闭上眼睛,从中摸出一个几何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几何体谁来描述呢?1 、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圆柱?描述一下圆柱特征。 (电脑出示题目及图形)2、进行分类:1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 2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感受图形的丰富多彩的过程,并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交流 巩固练习: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几何体四、学生反思小结课时计划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备课日期 8 月 30 日1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 2 、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从构 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认识常见

9、几何体的某些特征1 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2 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 课件、立体图形的实物模型、具有立体模型的学具盒等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常见的几何体,并且可以从大量的实物中抽象出这些图形我们 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一些基本元素构成的,那么构成这些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呢?二、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问题串)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1)观察几何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这个图形中,构成它的最基本的元素有 (2)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呢?你能举一个实例吗?2、点、线、面之间的关系(1)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 7 页的上图

10、,可以看到有光滑的黑板面,平静的游泳池的水面,都是平的,而球面,水桶的侧面都是曲的,因此,我们知道,面分为 _和_(2)再观察下面现代化城市的交通图,你可以看到立交桥,其中最上一层的立交桥 画面上的部分是直的,而下一层是弯的,如果我们将这些公路抽象成线就可以知道线也 分为两种_和_(3)给出一张地图大家能找出图中的点和线吗?发现点和线的一种关系:线和线相交可以得到_(4)如果给出一个几何体,大家能找出他的点、线和面吗?从而有面和面相交可以 (5)请你试一试:分组完成课本中 P8 的“议一议”(三分钟后,派一个代表来陈述)根据课本中议 3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打开课本第 6 页,我们来完

11、成“想一想”,同学们先经过自己的观察、联想,能发现 通过对三幅图的观察和描述,我们可以得到一外结论:点动成_ ,线动成 _ , 动成体请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1 通过丰富的例子,知道了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2 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认识常见几何体的特征3 认识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固练习2、面与面相交得_ ,线与线相交得_。4 、长方体是由 _ 个面围成的,圆柱是_ 个面围成的,圆锥是由_ 个 5*、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棱柱?是几棱?描述一下棱柱的特点1.1.2 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2 、了解棱柱展开图的形状,能正确地判断和制作简单 识棱柱的某些特征,形

12、成规范的语言。2 、能根据棱柱的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形教师:小型物品包装盒等学生:硬纸片、剪刀、物品包装盒一、讲授新课从一、讲授新课柱的特点若有若干几何体,你能立刻找到棱柱吗?棱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征呢? (1)棱柱的上、下底面是_ (2)棱柱的侧面都是_ (3)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_柱的特点若有若干几何体,你能立刻找到棱柱吗?棱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征呢? (1)棱柱的上、下底面是_ (2)棱柱的侧面都是_ (3)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_ (4)棱柱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图形的边数_ 。 系如下:n 棱柱2、棱柱的分类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都 是_二

13、、你来试一试(带*为选做)( 1 )长方体有 _个顶点, _条棱,_ 个面,这些面形状都是_。自自 我 评 价( 2 )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一定完全相同?( 3 )哪些棱的长度一定相等? 想一想,再折一折,下面两图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三、用心做一做 例2 如下图,哪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先想一想,再折一折1.2 展开与折叠1 、通过充分的实践,使学生能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 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2 、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 2 、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师:小型物品包装盒等教师:小型物品包装盒等学生:硬纸片、剪刀、物品包装盒从棱柱的折叠过程

14、可以知道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两个_ 的多边形作底面和几个_作侧面。2、棱柱的展开图必须满足_ 个条件:( 1) _( 2) _ 开,会得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有多少种呢? (同学先做,然后展示给 大家看,可以试着讲一讲自己是怎么剪出来的)( 2)你能设法得到下列图形吗?例1、这些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后能否围成一个正方体例2、部分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 1)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_ 作底面和_作侧面( 2)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_ 作底面和_作侧面例3、下图所示的平面图形是由哪几种几何体的表面展开的?能折成棱柱的平面图形的特征我们已经见过很多平面图形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能折成几何体比如:棱

15、柱若能折成棱柱,一定要符合以下特点:(1)棱柱的底面边数与侧面数_(2)棱柱的两个底面要分别在侧面展开图的_1 、如下图,哪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2、指出下列平面图形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课时计划总第(5)课时教学内容备课日期 8 月 30 日1.3 截一个几何体面的形状。3、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初2 、经历切截一个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制作多媒体课件2、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向去截同一个几何体所得截面的形状。二、自己试一下: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向去截同一个几何体,所得到的截面形状会相_ _ _ _ _ _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

16、形吗?3、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 4、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 5、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 _截面形状截面形状球自自 我 评 价例1 下图中的截面形状分别是什么?例2、用平面截下列几何体,找出相应的截面形状例 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形状有圆、三角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 是_。1 、一个正方体的截面不可能是( )A、三角形 B、梯形 C、五边形 D、七边形2、用一个平面去截五棱柱,边数最多的截面是_形_4* 、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如果截面是圆,你能想象出原来的几何体可能是什么 5* 、如果用一个平面

17、截一个正方体的一个角,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 6*、几何体中的圆台、棱锥都是课外介绍的,所以我们就在这个栏目里继续为大家介 ( 1)圆台用平面截圆台,截面形状会有_和_这两种较特殊图形,截法如下:( 2)棱锥由于棱锥同时具有棱柱的侧面是平面的特点,又具备了圆锥的锥点的特征所以截面 形状必须兼顾这两方面截面可能出现的形状是三角形、多边形、梯形五、反思小结课时计划总第(6)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4 日教学内容14 从不同方向看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能看 2 、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3、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好习惯。1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与他人合作交

18、流,发展 2 、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 3 、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 一、教师导入,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二、讲授新课1、认真仔细的观察课本 P20上的图形二、自己试一试,画出下列几种几何体的三视图(1)正方体:三视图都是_ 左视图 俯视图(2)球:三视图都是_ 左视图 俯视图提醒:在所有几何体中,只有正方体与球这两种几何体的三视图是_ 的 左视图 俯视图自自 我 评 价三、用心做一做分辨和画出一些几何体的三视图例1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圆柱(如下图),说出下列三幅图分别是:例2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例3 一辆汽车从小明面前经过,小明拍

19、摄了一组照片。请按照汽车被摄人镜头的先后顺 1 、画出下图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2、如图是一个水管接头请写出上面三幅图(1) ( 2) (3)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 3* 、甲、乙、丙、丁四人分别面对面坐在一个四边形桌子旁边,桌上一张纸上写着他看到的是 丙说他看到的是 ,丁说他看到的是“ 9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左边,丙在丁的右边B 、丙在乙的对面,丙的左边是甲,右边是乙C 、甲在乙的对面,甲的右边是丙,左边是丁D 、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落望,的右边,丙在丁的右边4* 、有一正方体木块,它的六个面分别标上数字 16 ,这是这个正方体木块从不同 1

20、4 61242 524五、归纳小结备课日期 9 月备课日期 9 月 4 日14 从不同方向看1 、尽可能地搭出由小立方块组成的不同的几何体,并 观察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2 、能根据每个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及其中一种视图 1 、搭建简单的几何体,通过观察画出三视图2 、通过小立方块搭建几何体的俯视图及相应位置上方 块的个数,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师:课件、几何模型多个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从_叫主视图,从_叫左视图,从_叫做俯视图练:1、用 5 个小立方体尽可能地搭出不同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一看自己搭的几何体, 2、画出下列几种搭法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

21、。 (分组讨论)3、根据已知条件搭建几何体或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另外两个视图, 三、用心试一试(多媒体出示相关题目及图形)例1、画出下图(正方体上面放一个圆锥)的三视图。例2、根据已知条件搭建几何体或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另外两个视图,例3、根据三视图画出几何体。1 、如下图,写出所给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名称。2、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 的几何体的俯视图, 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的主视图和 3、在一个仓库里堆积着正方体的货箱若干,要搬运 这些箱子很困难,可是仓库管理员要落实一下箱子的数量,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将这堆 货物的三种视图画了出来,你能根据三视图,帮他清

22、点一下箱子的数量吗?4* 、下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几何体的左视图,小正方形中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 俯视图,你会发现什么? 5* 、用小立方体 搭成一个几何体,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搭建这样的几何体,最多要几个小立 备课日期备课日期 9 月 4 日1.5 1.5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多边形、扇 形,了解平面图形的构成。 富多彩。2、能够了解平面图形的构成。 学生:硬纸片、剪刀、作图工具一、基础知识精讲1多边形的定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都是多边形,它们都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 边长与角都分别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把一个顶点与其余的不相邻的顶

23、点连接起来的线段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分割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n(n3) , 从这个 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 多边形 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n 边形数3扇形与弧的定义及区别(1)弧:圆上_叫弧(2)扇形:由_和经过_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3)扇形与弧的区别 :弧是一段曲注意:正多面体只有 5 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 二、学习方法指导例 1从一个八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把八边形 分割成_三角形?先想一想,再画一画。例 2观察图中可爱的小猫,你能看出它是由多少个三角形组成的吗?与同们交流 行1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

24、二十面体都是由正三角形围成,正六面体是由正方形围成 二十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围成2、从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出发,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的顶点,得到分割成的十个三角 形,则这个多边形是_边形3、如图,你能数出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梯形?这幅图看起来像什么?4、考眼力:这八幅图中只有一幅与众不同,你能在半分钟内把它找 图 图 图 图图 图 图 课时计划总第(9)课时教学内容备课日期 9 月 4 日三 识别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并识别物体的三视图。对几何体的切截想象和操作过程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 动经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棱柱一、创设情境尽可能包含不同的几何体。3、用自

25、己的语言说说棱柱的特征。二、回顾与思考三、出示练习题33 页第一题:分组讨论34 页第二题:先独立完成,再订正。35 页第一二题业34、35 页一二题。课时计划总第(10)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4 日教学内容 2.1 数怎么不够用了1 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3 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 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 1,2 ,4.87、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 0但在实

26、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 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 5表示 表示零上 5,5表示零下 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 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 记作 -5(读作负 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 - ”号,就把两 个相反意义的

27、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高于海平面 8848 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 155 米,记作 -155 米;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 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 指出,正数,负数的“+”“ - ”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例 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 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此例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注意加上省略号,说明这是因为正(负)数集

28、合中包含所 有正(负)数,而我们这里只填了其中一部分然后,指出不仅可以用圈表示集合,也可以 任意写出 6 个正数与 6 个负数,并分别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正数集合:负数集合:(四)、小结,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正数是大于 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如 0 课时计划总第(11)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9 日教学内容2.2 数轴1 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掌握数轴的三要素;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 收集有关数轴、温度计的内容,制成课件,便于学生观察理 解(一)、从学生

29、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 1 和 2 吗?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数轴(二)、讲授新课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 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 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 0 上 10 个刻度,表示 10;在 0 下 5 个刻度,表示-5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 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

30、,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 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 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 (相 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 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师生共同探索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 下面的结论引导学生把温度计与数轴类比,自己归纳出来: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例 1 画一个数轴,并在数

31、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数轴上 A,B,C,D ,E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 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 0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的规律要提醒 学生,用“”连接两个以上数时,小数在前,大数在后,不能出现504这样的式子(四)、小结教师指出这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进而要求学生叙述比较 课时计划总第(12)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9 日教学内容2.3 绝对值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绝对值概念及表示方法;2、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和有关的简单计 3 、在绝对值概念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形

32、结合等思想方法, 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教学课件(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中:1 2 13 5 23 5 22、什么叫做数轴?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33、问题 2 中有哪些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有理数有什么特点?4、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绝对值概念例 1 两辆汽车,第一辆沿公路向东行驶了 5 千米,第二辆向西行驶了 4 千米,为了数就可以明确表示每辆汽车在公路上的位置了我们知道,出租汽车是计程收费的,这时我们只需要考虑汽车行驶的距离,不需要考 例 2 两位徒工分别用卷尺测量一段 1 米长的钢管,由于测量

33、工具使用不当或读数不 作+0 01 米,乙测量的差额即减少的数记作-0 02 米如果不计测量结果是多出或减少,只考虑测量误差,那么他们测量的误差分别是0 01 和 0 02 这里所说的测量误差也就是测量结果所多出来或减少了的数+0 01 和 -0 02 和 7-0 02 的绝对值一般地,一个数 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个数的绝对值 约定在一个数的两旁各画一条竖 线来表示这个数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这也是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把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用数学符号语言如何表达?把文字叙述语言变换成数学符号语言,这是一个比较困

34、难的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完 2、怎样表示 a 的本身,a 的相反数?a 的本身是自然数还是 a.a 的相反数为 -a.现在可以把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表示成2、师生共同探索利用绝对值比较负数大小的法则利用数轴我们已经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这样以后在比较负数大小时就不必每次再画数轴了3、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课时计划总第(13)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9 日教学内容 2.4 有理数的加法(1) 有理数加法法则(一)、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 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足球比

35、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 “负”比如,赢3 球记为+3,输 2 球记为 -2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 (1)上半场赢了 3 球,下半场赢了 2 球,那么全场共赢了 5 球也就是(2)上半场输了 2 球,下半场输了 1 球,那么全场共输了 3 球也就是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答:上半场赢了 3 球,下半场输了 2 球,全场赢了 1 球,也就是上半场输了 3 球,下半场赢了 2 球,全场输了 1 球,也就是上半场赢了 3 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 3 球,也就是(+3)+0=+3;上半场输了 2 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

36、2 球,也就是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0+0=0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 7 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 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我 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 7 个算式,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得到启发,想办法归纳出进行有 么算?这里,先让学生思考 23 分钟,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 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二)、应用举例

37、变式练习例 1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4)+(+7);)(+9)+(-4);(+4)+(-4);(8)(-9)+0;-4)+(-7);(+9)+(-2);+0)(+4)+(-7);)(-9)+(+2);学生逐题口答后,教师小结: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 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 的绝对值算)(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板演进行讲评(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今后我们经常

38、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 课时计划总第(14)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9 日教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教学内容 2.4 有理数的加法(2) 、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一)、 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 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 ?37)+(-4.63);(6)(-22)+(-27)+(+27)(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有理数运算律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加数的位置,和不

39、变a+b=b+a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 a,b 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 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a,b,c 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 中的几个数相加例 1 计算 16+(-25)+24+(-32)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16+24+(-25)+(-32)=16+24+(-25)+(-32)=40+(-57)号相加法则

40、)法交换律)法结合律)(异号相加法则)本例先由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解答情况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并引 例 2、10 袋小麦称重记录如图所示,以每袋 90 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 教师通过启发,由学生列出算式,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1=(-4)+4+5+(-3)+(-2)+(7+6+3+8+1)=0+0+25=259010+25=925答:总计是超过 25 千克,总重量是 925 千克七、练习设计(3)(-0.8)+1.2+(-0.7)+(-2.1)+0.8+3.5;(1)(-17)+59+(-37) ;(2)(-18.65)+(-6.15)+18.1

41、5+6.15;c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解下列各题(第 48题):自我评价课时计划总第(15)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11 日教学内容 2.4 有理数的减法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 、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有理数减法法则(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在第 3 题中,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在小学里就是减法运算如 有理数的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减法法则(2)(+10)+(-3)=_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即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2)(+10)+(+3)=_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理数减法

42、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教师强调运用此法则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自自 我 评 价(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通过计算上面一组有理数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 只要减去一个负数,其差就大于被减数(四)、小结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 来解决2 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 七、练习设计(多媒体出示相关问题)课时计划总第(16)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15 日教学内容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2 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

43、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二)、讲授新课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算式 数和既然都可以写成代数和,加号可以省略,每个括号都可以省略,如: 16+2+(-4)+6+(-7)=16+2-4+6-7,读作“正 16,正 2,负 4,正 6,负 7 的和”,运算上 读作“16 加 2 减 4 加 6 减 7” (1)把下面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说出式子 8-7+4-6 两种读法+3-5+7注意这里既交换又结合,交换时应连同数字前的符号一起交换(2)用较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三)、小结2 因为有理数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所以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

44、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 七、练习设计(1)3-8;8-12;2;(8)10-17+8;课时计划总第(17)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备课日期 9 月 16 日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 2 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什么叫代数和?说出-6+9-8-7+3 两种读法(二)、讲授新课(7) -6-8-2+3.54-4.72+16.46-5.28;cddacbd括号前是“ - ”号,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改变了符号;括号前是“+”号(没标符号 略了“+”号)去括号后各项都不变(三)

45、、课堂练习则则 ( 则 ( 则1 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 ”号,不正确的在括号中打“” (3) 两 数 和 大 于 一 个 加 数 而 小 于 另 一 个 加 数 , 那 么 这 两 数 一 定 是 异(4) 当 两 个 数 的 符 号 相 反 时 , 它 们 差 的 绝 对 值 等 于 这 两 个 数 绝 对 值 的(5) 两 数 差 一 定 小 于 被 减( ) 零 减 去 一 个 数 , 仍 得 这 个( )(7) 两 个 相 反 数 相 减 得( )(8) 两 个 数 和 是 正 数 , 那 么 这 两 个 数 一 定 是 正(1)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一

46、定是_;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这 个数一定是_ ;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2)若 a0 ,那么 a 和它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是_七、练习设计 zw3已知 3a=a+a+a,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 3a 的值: a+b=|a|+|b|)(2) 若)(3) 若bb同异b号号0,) ) 则 ( 则价)a若ba+b=0异号(,课时计划总第(18)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16 日教学内容水位的变化 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际的观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有理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水位变化图 你是把他们与谁作比较得出的结论的? 如果与参照物作比

47、较,他们还肥胖吗? 以上两种不同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某一次测试成绩,与 60 分作比较,低于 60 分,记为负,则 58 分记作( )分, +25分表示的实际分数为( )分。最高与最矮相差多少?(各有两种方法)观察学生如何记录并展示(实物投影展示)三、分析材料一营业日(分工合作、交流、鼓励先估算后与实际记录比较)观察下表一+34.9816二+28.3514三35.2952四+5.1269五-2.9935 本周内哪一天“深证成指”最高?哪一天最低?分别是多少? 与上周末比较,本周末“深证成指”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以上周末为 0 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深证成指”的变化情况,学生集中交

48、流 后投影出本周统计表,及折线统计图。课时计划总第(19)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16 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数的乘法1 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2、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计算(-2)+(-2)+(-2)围中进行的? (非负数)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符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 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

49、数乘法法则? ,得出: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把 3(-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 把(-3)(-2)和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 -2”,所得的积 “ -6”的相反数“ ”,即(-3)(-2)=6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更需时

50、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 2 某一物体温度每小时上升 a 度,现在温度是 0 度(2)当 a,t 分别是下列各数时的结果:at2;a= -3,t=2;教师引导学生检验一下(2)中各结果是否合乎实际这一组题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数乘以 1 都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 都等于 ab和:(四)、小结 课时计划总第(20)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17 日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乘法教 1 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 学 2、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标教 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学重点课前 小黑板(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21

51、)(-1)(-2)(-3)(-4)(-5)(二)、讲授新课1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有关? 是不是规律?再做几题试试:同样的结论:当负因数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 0引导学生由以上计算归纳出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几个不等于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 为 0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这样以后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必须先根据负因数个数确定积的符号 后,再把绝对值相乘,即先定符号后定值注意: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号8+(-20)通过例 1、例 2 教师小结:在有理数乘法中,首先要掌握积的符号法则,当符号确定 后又归结到小学数

52、学的乘法运算上,四则运算顺序也同小学一样,先进行第二级运算,再 进行第一级运算,若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式子课堂练习(小黑板出示相关题目)(1)乘法交换律文字叙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2)乘法结合律文字叙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3)乘法分配律文字叙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指“代数和”, 3 (5-7) 提问:如何表达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或一个数乘以几个有理数的和时的运算律? (三)、小结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精读多个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并强调运算过程中应 课时计划总第(21)课时备课日期 9

53、月 16 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数的除法2 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3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二)、导入新课 知一个因数的积,求另一个因数,就是在小学学过的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三、讲授新课1有埋数的倒数 答: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 1 的分数,求分数的倒数是把这个数的分母与分子颠倒一下 即可;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可以先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所以我们说: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个定义对有理数仍然适用这里 a0 ,同小学一样,在有理数范围内, 0 不能作除数,或者说 0 为分母时分数无 2有理数除法法则利用有理数倒数的

54、概念,我们进一步学习有理数除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学过的除法法则仍适用于有理数除法,即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数:3有理数除法的符号法则观察上面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的商的符号法则: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这就是第二个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一个不为 0 的数,都得 0分数例 2 化简下列分数:(4)(-7)3-203(-7-20)3=(-27)3= -9(四)、小结课时计划总第(22)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17 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数的乘方1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

55、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对于字母 a 我们只能取正数进入中学后,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那么 a 还可以 (二)、讲授新课1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 应当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当 an 看作 a 的 n 次方的结果时, 也可以读作 a 的 n 次幂na 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这三组计算题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什么关系?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

56、都是 纵向观察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都是非负数自自 我 评 价(以上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体会到, (-a)n 方 时要加括号,不然就是另一种运算了(三)、小结生回忆,做出小结:七、练习设计a是否成立有理数?为什么? b课时计划总第(23)课时备课日期 9 月 17 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数的乘方1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 表示较大的数(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二)、导入新课105=100000,106=1000000,1010=10000000000,左边用 10

57、 的 n 次幂表示简洁明了,且不易出错,右边有许多零,很容易发生写错的情 况,读的时候也是左易右难,这就使我们想到用10 的 n 次幂表示较大的数,比如一亿,一 口大约 13 亿等等,我们如何能简单明了地表示它们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观察第 4 题提问: 10n 中的 n 表示 n 个 10 相乘,它与运算结果中0 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 (1)任何一个数都可以表示成整数数位是一位数的数乘以10 的 n 次幂的形式 (2)科学记数法定义根据上面例子,我们把大于 10 的数记成 a10n 的形式,其中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n10 的数的科学 记数法,以后我

58、们还要学习其他一些数的科学记数法说它科学,因为它简单明了,易读 易记易判断大小,在自然科学中经常运用用字母 N 表示数,则 N=a10n (1|a|10,n 是整数),这就是科学记数法(四)、课堂练习 8000000;5600000;740000000 (五)、小结2 强调什么是科学记数法,以及为什么学习科学记数法3 突出科学记数法中字母 a 的规定及 10 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数的关系七、练习设计(1) 7 000 000 ;(5) 8 700(2) 92 000 ;000 ;(8) 7000.5(3) 63 000500 900:(1)地球离太阳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2)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

59、为 15 万亿吨以上;(3)月球的质量约是 7 340 000 000 000 000 万吨;(4)银河系中的恒星数约是 160 000 000 000 个;(5)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是 149 000 000 千米;(6)1cm3 的空气中约有 2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个分子价课时计划总第(24)课时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备课日期 9 月 18 日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2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计算(五分钟练习):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

60、理数的运算律:(二)、讲授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 1 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 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 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相同2 在没有括号的不同级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1)(-3)(-5)2;(2) (-3)(-5) 2;(2) (-3)(-5) 2=(15)2=225分析 :此题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小括号可以先做小括号内的,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乘除运算在一起时,统一化成乘法往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