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次贷危机中的监管“失灵与中国金融平安体系构建美国次贷危机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誉风险开展为一场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失灵,特别表如今对次贷发放机构、投资银行、新兴市场投资机构以及评级机构的监管上。这次危机启示中国金融业,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金融危机处理机制,保持金融监管程度与金融创新步伐相适应,尽快推动新资本协议的本质性施行,是保障金融平安的重要措施。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金融平安一、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失灵(一)对次贷发放机构盲目扩张次贷业务的风险监管“失灵1联邦政府住房金融监管部门对次贷市场监管的失误次贷危机的发生
2、,联邦政府住房金融监管部门对房地产金融业监管不力,导致信誉风险在住房信贷市场孕育和集聚是关键原因。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也拥有较完备的住房监管部门和监管手段,但从次贷危机发生的现实看并非如此完备。首先,在住房贷款一级市场,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是政府设立的监视机构,该机构将全国划分为12个片区,相应建立了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ederalhelanbanks,fhlb),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共吸收了8104家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作为会员机构,这样,使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通过直接监管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间接实现了对一级市场的监管。但问题是8104家会员机构并不是美国全部的抵押贷款发放
3、机构,2022年发放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84,另外尚有16的其他住房贷款发放机构未受到监管。而且占有次贷市场59份额的前10大抵押贷款发放机构,都不是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的会员。其次,从房地产二级市场来看,大约80的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tgagebasedseurities,bs)是由政府支持企业发起的,受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的严格监控,但由私人机构发行的另外20的bs那么不在其监管范畴。作为金融企业,贷款机构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大力拓展次贷市场也无可厚非,但是金融监管当局却需要站在战略高度,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宗旨下,从宏观上把握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利害关系。但由
4、于美国金融监管属于分业监管形式,因此缺乏全局性的机构来前瞻性的监控金融创新的2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次贷业务暴露了风险管理“失灵(1)贷款流程创新助长了次贷风险集聚。在金融自由化、市场流动性泛滥、房地产业泡沫背景下,银行等贷款机构为了获得更高利润,对贷款流程进展创新,即贷款发放机构不直接对借款人的还款才能进展审查,而将该业务外包给中介机构贷款经纪商。贷款经纪商本来是购房者的代理人,为购房者寻找最正确的贷款机构及争取有利的贷款合约条件。但在竞争剧烈的次贷营销中,银行等贷款机构把贷款审查环节外包给了贷款经纪商。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开展部(hud)的报告,60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起和贷款交易是由经纪人完成的。受
5、利益的驱使,贷款经纪商从中介效劳变成为金融机构“卖贷款,有意降低贷款标准,放松对借款人的信誉调查。而次贷借款人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根本金融知识,在低首付、低利率的诱惑下,实际是借了高本钱、高风险的贷款。另一方面,次贷发放机构由于通过证券化过程可以将次贷的信誉风险分散和转移,因此也放松对借款人的偿债才能调查,主要依赖贷款经纪商。这样,许多通常被认为不具备归还才能的借款人就容易地获得了房屋抵押贷款。据2022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次贷中60购房者的申报收入被至少夸大了50。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些明显违规的做法既没有及时风险提示,也未采取有力措施纠正。(2)次贷业务暴露了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6、次级抵押贷款大局部是存款体系外的专业抵押贷款公司发放的,商业银行并未大量发放。但是,大型商业银行广泛参与了次级贷款的证券化过程,包括次级债承销、效劳、提供流动性支持和投资。正是次贷证券化过程放大了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在参与中没有充分重视和识别风险从而遭受了巨额的亏损。第一,商业银行无视表外实体的业务风险。在次贷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创设独立的特殊目的机构(spv)作为次贷证券化的表外实体,其主要形式是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渠道公司(assetbakederialpapernduits,abps)和构造性投资工具公司(struturedinvestentvehiles,sivs)。这两大表外实体持有
7、大量的债务担保凭证(llateraldebtbligatins,ds),却不受资本监管制度约束,也没有资产拨备要求,加之其资产负债存在显著的期限构造错配。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这些表外实体面临巨额亏损和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一方面,商业银行被迫向其提供备用信贷,从而将表外风险暴露在表内;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sivs发行的资本本票的持有者将会面临额外的市场风险。按照美国以市价调整(arktarket)的会计准那么,表内资产的风险积聚和巨额投资损失必然导致商业银行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出现巨额账面亏损。第二,商业银行低估了构造性证券衍生品的风险危害。近年来,金融创新越来越依赖数学模型运用,特别是在风险度量
8、和产品估值中。不可无视的是数学模型的构建往往过度依赖历史数据,但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人才与市场优势,过分乐观地运用风险价值模型或基于模型的指标计量风险,但任何模型都不能反映所有风险,尤其是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许多银行对次贷及其构造化产品的信誉风险估计缺乏,未充分考虑信誉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传染性,没有建立有效的信誉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之间的综合监控与管理机制,导致总体风险暴露的低估。(二)对投资银行及其创新的次贷衍消费品的风险监管“失灵投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在次贷危机的发生中担当了重要角色。首先,投资银行购置房贷机构发放的次级房贷,通过“原生一分销(riginatetdistr
9、ibute,d)过程创新出大量复杂的次贷衍生证券;其次,投资银行既是次贷衍生证券的发起人、设计者与承销者,也是其重要的投资者。在证券化创新过程中,次贷衍生证券的信誉链条被大大延长,最终投资者和初始资产所有者的信息联络被割裂,造成了“风险转移幻觉,弱化了市场参与者监测风险的动力。投资银行通过衍生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有效分散和转移信誉风险,但这种转移过程中信誉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未受监管的市场,风险管理消失了。如ds等次贷衍生证券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产品,其交易是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t市场一对一进展的,t市场交易分散,流动性低,市场监管相对较少,风险到底转移到了哪里并没有公开的信息可供分析,所以透
10、明度反而降低且易产生新的风险,如交易对手风险。从目前危机发生的结果看,受到损失最大的并非传统商业银行,而是大型投资银行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全能银行。据if和国际金融学会(iif)估算,银行损失中真正的信贷市场现金流损失仅占1320,其余皆为资本市场减值损失。传统银行受到的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是银行业受国际统一的资本监管制度约束,有资产拨备制度的要求,并且按要求定期披露,发生风险会及时处置,但投资银行不受资本监管制度约束,没有不良资产拨备机制,其资本充足率远远低于商业银行。因此,投资银行形成了一种主要通过市场融资,大量采用杠杆交易,以很少的资本为股东赚取高额回报的业务形式,即所谓低本钱、低资产回报
11、率、高杠杆、高资本回报率的“两高两低形式。这种形式导致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中过度注重当期收益而冷淡风险,无视长远开展,如对员工起薪较低,但对业绩突出的给予重奖,股东对管理层鼓励也是如此。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最大的五家投资银行中雷曼(lehanbrthers)、贝尔斯登(bearstearns)和美林(errilllynh)率先倒下,高盛(gldansahs)和摩根斯坦利(rganstanley)被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就说明美国盛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形式面临严峻的考验,需要重新评价。(三)对新兴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失灵在次贷衍生品受到机构投资者追捧的市场中,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主权财富基金(sver
12、eignealthfunds,sfs)等新兴市场参与者在利益驱动下,凭借其庞大的资本规模和较高的市场信誉,大量采用“信誉套利策略,以银行信誉为支持,投资次贷衍生品,加之普遍采用高财务杠杆进展对冲交易,这使其交易头寸对于房价和利率都极其敏感。这种交易方式,一方面放大了对冲基金的获利才能,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其风险承担程度,同时也放大了衍生金融市场的信誉规模,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或对冲操作失误,风险即刻显现。同时导致对冲基金向银行借人的贷款无法归还,引起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响。而联邦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些新兴机构在衍生金融市场的作用和风险未予足够重视,它们在市场的行为几乎不受监管。(四
13、)对信誉评级机构业务运作中的道德风险的监管“失灵信誉评级机构在次贷衍消费品二级市场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评级机构要对各种次贷衍生证券在发行之前进展信誉评级,以进步其市场风险可信度。由于次贷衍生证券经过层层分解和重新打包,变得非常复杂,不仅普通投资者即使大型机构投资者也难以准确衡量其风险,因此,各类投资者基于对评级机构的充分信赖,其投资决策主要根据评级机构的评级进展。但事实是评级机构对这些构造性衍生证券的评级并没有充分提醒其真实风险特征。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客户希望其评级资产获得尽可能高的评级,而评级机构作为商业机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有保险公司对评级资产担保的条件下,通常愿意给予此类资产较高的
14、评级。二是次贷衍生证券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了准确评估其风险的难度。三是次贷及其衍生品的开展历史较短,没有经历一轮经济周期的检验,在市场繁荣的大环境下,评级机构对次贷衍生品的评级也普遍乐观。2022年第3季度,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对75的次级债全都给予aaa评级,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债券评级,10给予aa评级;8给予a评级,只有7给予bbb或更低的评级。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一向以独立、公正而知名于世的美国评级机构声誉扫地,备受指责,也提醒了作为纯营利性中介机构的评级公司也必须受到监管和约束的客观现实。二、中国金融业的风险监管与金融平安体系构建(一)推进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同时需要构建有效的金
15、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要与金融混业经营相适应,特别是对混业经营后创新业务的前瞻性监管非常关键。我国目前实行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对相应行业施行监管,这种形式显然与业务经营日益混业化的趋势以及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不协调。另外,对于跨部门的金融创新,需要有一个统揽全局的更具权威性和协调才能的机构牵头,采取全面的审慎监管。因此,中国金融业在迈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基于分业监管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有必要建立联席监管机制,加强对混业经营中创新领域、创新业务的协同监管。监管中既要保持金融创新的活力,又要防范创新过度带来的风险暴露,还要防止出现监管“失灵的问题。(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强化金融创新的
16、风险管理1商业银行要协调好信贷业务拓展中短期盈利与长期可持续开展的关系2022年,在国内房地产价格不断高涨的市场下,为了进步市场份额,一些股份制银行曾推出近似于“零首付的房贷,以及“加按揭、“转按揭等等创新业务形式,后被银监会强令取消。这些做法在危机发生前的美国次贷业务中都有,值得我们警觉和深思。从近两年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来看,截至2022年底全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7万亿,在各项贷款中占比接近1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1月对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抽样调查,个人借款购房者多为中高收入人群,其中82的人预期家庭收入根本稳定或上升;40岁以下的购房者占75.5,群体支付才能处于上升时
17、期。全国按照购置价格计算的抵借比(贷款发生额房屋销售额)为55.4,平均首付款比率为37.2,而美国次贷的抵借比在2000年就到达了78,到2022年更上升到86.5。比照来看,我国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比较充足。总体分析,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质量较高,因借款人还款才能缺乏而发生被动违约的系统性风险较校但在住房市场趋于持续升温的状况下,房贷机构往往具有扩张冲动,监管部门的及时预警和有效监管措施非常必要。2商业银行要正确把握资产证券化创新商业形式的应用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中,我们应该对国内商业银行将来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开展有正确认识。第一,次贷危机与过度利用证券化以及“原生一分销的业务形式有很大关系
18、,但并不能否认这些创新形式。证券化作为盘活信贷资产流动性,分散金融机构信誉风险的创新形式,仍然有广阔的开展前景,只是要把握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第二,金融机构不能认为只要通过资产证券化就能把风险转移出去,而过度拓展高风险信贷业务。因为证券化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并不能消除风险,风险仍留在市场内。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以及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界限趋于模糊的条件下,局部的风险暴露会通过创新管道在市场主体间传递。因此,资产证券化形式的运用要注意把握量度,不可滥用。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主体要注意根底资产的质量,从源头上把好信誉风险防范关。第三,要充分发挥证券化形式有利的一面,防范其弊端。监管部门要制定严密
19、的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要求,把构造性产品的特异性风险向投资者充分提醒,防止误导。同时,要完善构造性产品的资本监管制度,防止机构投资者利用构造性产品从事监管资本套利(不降低风险甚至增加风险的前提下降低了监管资本要求)。第四,“原生一分销形式是风险转移过程,在次贷证券化中,投资银行、spv等中介机构不受传统资本监管的约束,导致风险传递中监管出现“失灵。次贷危机敏示监管部门,金融监管要从系统性风险的高度着眼,对风险转移过程中的各环节的金融中介都要监管,而不仅仅是商业银行。(三)要以次贷危机为契机推动中国银行业新资本协议的本质性施行本质性施行新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将使银行风险管理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改
20、进。第一,有利于改变银行单纯依靠计量模型衡量风险的缺陷。新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采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同时应辅以必要的专家判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准确计量风险。第二,有利于改变衍生金融产品场外交易透明度差、交易对手风险暴露不充分的缺陷。新资本协议明确规定了在衍生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信誉风险的计量方法,以估计由于交易对手信誉恶化导致的信誉风险。鉴于资产证券化交易构造的复杂性、风险的隐蔽性,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资本监管范围,资产证券化及特殊目的机构spv都应当适用资本监管要求。在新资本协议下,资产证券化主要用于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弹性,而不再为了资本套利。第三,有利于改变银行资本覆盖风险范围有限的缺陷。1988年的资本协议仅要求商业银行对信誉风险和市场风险计提资本,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将资本覆盖范围扩大到面临的所有本质性风险,如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模型风险等。而且银行集团内部要有统一的风险计量方法和标准。基于新资本协议施行的需要,商业银行必然要对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it系统、风险管理政策流程进展改造,这将有效推动中国银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根底设施的完善,促进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四)完善金融根底制度,构建中国金融平安体系政府信誉、存款保险制度、突发性危机处理机制构成了一国金融平安体系的根本框架。中国虽然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合同(模板)3篇
- 剧院舞台地面铺设合同
- 私人会所大理石装修合同
- 水上赛艇鱼塘租赁协议
- 酒店协管员管理办法
- 生态农业灰土施工合同
- 门店租赁合同附装修项目清单
- 社区活动音响租赁合同
- 住宅小区绿化施工合同转让协议
- 设备转让协议书签订配供应
- 冬季施工阶段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对策
- 医院感染科护士的手术室感染控制培训
- 大棚项目施工安全措施计划方案
-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变电站消防培训课件
- TSM0500G(阻燃性) 丰田试验测试标准
- 叠合板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花艺师年度工作总结
- 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2课件-第2单元
- 二手车买卖合同(标准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