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1.gif)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2.gif)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3.gif)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4.gif)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b08a1262bc6b486f6ea29456a425866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计学原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A)抽象的数量关系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 D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品质标志 D体单位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 A)产量 B)人口数 C销售额 )出勤率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的分依据是(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B调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 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某区进行牲畜调查,按 2 年 情况进行登记,呈报截止时间为 2 年 2 月 1 日则 1 月 1 日 月 1 日这时间称为( B ).A。
2、 调时间 B.调查时限 。 标准间 D. 客时间5。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备普查,总体单位(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6对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这种 调查属于( B )。A)不连续性典型调查 )连续性重点调查C)连续性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7。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C A. 全面原则 。 B. 灵活性则 。随机性原则 。 经济原则 8.连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检验是这样安排,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 5 分的产品进行检验,这( D ).A。简单随机抽样 B。 类抽 C.距
3、抽样 D 整群抽样9.人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 。A) 避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 确定查单位 D) 确定调查时限 某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A) 80_89% B)80%以下 C)90以下 D)85%以下 9099 80.1_90% 90_100% 85_95% 100_109% 90.1_100 100_110% 95_105% 110以上 100。1_110% 110以上 105_11511。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分组C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 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12某
4、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提高 ,际提高了 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 程度为 D ).A)105% )104。76 )5 )4.76%1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变异指标114。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 95,这个指标是( A结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比相对指标 15样误差是指( C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程中产生的误差16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17果变量 X 和变 Y 之的关系数
5、为 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C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18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B A)0r1 B)11 1r ) 1r019知某企业 4 月5 月、 月、 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 人、298 人 人 301 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工人数应用( A )算。A)首末折半法 B)简单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20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应采用( C ).A) 几平均法 B) 加算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半 法21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的划分依据是(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编制指数的方
6、法不同22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掌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 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B ).A) 加权和数平均指数 B) 加权术平均数指数C) 数量标综合指数 ) 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23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为 2、5%、6和 ,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 A ). A. (102%105106%108%100 B. 2%5%6%8C. D.(2%5%6)二多选题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 ABE ).A) 机床数 B) 学人数 D) 耕地积D) 粮食量 ) 汽车量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BC )A劳动生产率指数 B量总指 C销售量总指数 价格总指数E单位成本总指数3在
7、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中( BCE )A全部的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既是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单位一致的有( CE A) 工业业生产设备调查 ) 人口查 )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 农量调查 E) 城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5在工业普查,( 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26普查是一种( ACD )。A) 专门织的调查 B) 续性调查 C) 不连续调查D) 全面查 ) 全面调查下列分
8、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 BCD )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口按民族分组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口按地区分组8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BCE 。A) 各组频数之和等于 100 ) 各组的频率大于 C) 频数小,则该组的标志值起的作用越小D) 总次一定,频数和频率成比E) 频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中9下列是某地区经济发展数据标,其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BDE )A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 103 人口出生率为 143%C粮食平均亩产量为 500 斤 D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113E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500 元10算变异指标可以( ABDE)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集中趋势 反映
9、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C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量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性程度11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 ACE )A)某地区人口数 B)校毕业生人数C)某农场拖拉机台数 D)某业某月产品产量 E某企业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12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C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13线回归分析中( ACDE ).A) 两个量不是对等的关系B) 利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C) 根据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向D) 自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E) 对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可
10、求得两个回归方程1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BC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C均指数 D定基指数 比指数15出下列公式中的质量指标数公( BD A.p q 1p q 0B.p p C。p p 0D. q 1 q 1E. q 0 q0 0016指出下列数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 BCD ).A、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 、某商店各月的商品销售额 C、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 、某企业历年的工伤死亡人数3E、某企业各年年底在册职工人三、判断题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 )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3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 )区占该地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 1
11、0 个业进行调查调方式是重点调查。 (对 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错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错 )7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单位是“户( 对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依据是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错)9 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万人中拥有名医生 此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错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对 )变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 标的代表性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 错)12 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 对 )12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
12、或标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 )14()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相关系数是)品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 系数是.;因此()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对15总指数包括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错)16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 对 )17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对 )1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和相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为() 错)19发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 ) 20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和,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 为()( 对四、简答题(每小题 分共 20 )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标志
13、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 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 例如:职工的工资是 标志,工资是 元则是标志表。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标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量志表明 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标志.如别属于品质标志 现为男女,年龄为数量标志,表现为 20 岁.举 例 说 明 如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是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告位也叫 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例如对某企业的设备进行调 查,设
14、备是调查单位该业是报告单位。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是 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4企事业组织。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可作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而连续变量则只能作组距式分.在离散变量中,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时,采用单项式分 组;当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时,则采用组距式分组。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反总 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工种
15、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 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轻重工业比例。简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 ,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 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 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期的要求。同度量因素是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 际经济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或比重.度量因素固定的一般方法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 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编制数量指标指,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 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与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算测试题人教版
- 医院网络安全保密协议书范本
- 财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食堂窗口员工培训及管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货运代理合同书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集体鱼塘承包与渔业法律法规咨询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实习生薪资及培训费用补充协议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听课评课记录1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加盟店营销推广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与业主之间安全隐患赔偿合同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
- 病例展示(皮肤科)
- GB/T 39750-2021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技术要求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燕子山风电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高一英语课本必修1各单元重点短语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心脑血管病的危害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