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作总结_第1页
采矿工作总结_第2页
采矿工作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采矿工作总结 采矿工作 东大山铁矿是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的自有资源基地,矿石基本性质为低品位磁铁矿。矿山地表以上(1965m水平)已基本回采结束,目前已全面转入深部回采。深部共有1925m、1885m、1845m、1805m四个中段,采纳盲斜井开拓。深部保有地质储量1167万吨。 东大山铁矿矿体地质赋存条件及为简单,矿体总体为缓倾斜薄矿体,属于难采矿体。矿山自恢复采矿至今,曾多次进行过采矿方法的试验与讨论,最终以崩落法和浅孔全面留矿法为主要方法。从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回采指标均不抱负,回采率低,贫化率高。2022年以来,随着公司生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为了珍惜矿产资源,延长

2、矿山服务年限,公司对矿产资源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法,提高金属回收率是当务之急,也是公司可持续进展的策略要求。 探究最佳回采工艺 提高资源利用率项目自2022年10月开头立项和实施,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作为公司2022年的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来抓,同时该项目也被金昌市科技局列为2022年度科技方案项目,金昌市科技局和其他部门有关领导也赐予了大力支持。在项目实施工程中,公司领导和相关部室赐予了大力支持和关心,最终使项目顺当开展并最终取得胜利。 综上所述,东大山铁矿探究最佳回采工艺 提高资源利用率技术攻关已经取得了圆满胜利,本项目所取得的各项指标已全部完成。 一、项目提出的缘

3、由(背景) 1.客观缘由 (1)矿体属于缓倾斜薄矿体,倾角大约在3550之间,平均真厚度为以38m为最多。 (2)矿体地质赋存条件极为简单,沿走向和倾向变化大,矿体内夹石穿插较多,分支尖灭现象比较频繁。 2.传统工艺开采指标不抱负 东大山铁矿矿床属沉积变质矿床贫磁铁矿床,由于矿体厚度不大,属缓倾斜矿体,上盘片岩不稳固,围岩简单冒落,因而回采时下盘损失、上盘围岩截流以及矿房不稳定性等因素造成回采指标不抱负。 3.符合公司长远进展的策略要求 2022年以来,随着公司生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为了珍惜矿产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公司对矿产资源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年2月向金昌市科技局递交了探

4、究最佳回采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项目可行性报告书,申请立项并获得批准。 二、项目的进一步论证 项目前期对方案做了可行性论证工作。即进行了对矿块长度、分段高度和矿体放出角的优化选择、矿柱的回收、下盘矿石抛射角做了进一步的定量计算,并对回采挨次、生产力量、矿房稳定性、通风及行人平安做了进一步的评价。 最终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牢靠性做了进一步论证。 项目实施条件(开采技术条件) 1.工程条件 1925m中段用于该采矿工艺的工程及相关技术资料在2022年12月已全部预备就绪。 2.开采技术条件 矿体近矿围岩,西部以片岩为主,片岩类岩石易沿片理面滑动,矿体内伟晶花岗岩夹石较多,影响矿石质量。中东部则以

5、混合岩、伟晶岩、角闪岩等为主近矿围岩。矿石平均体重3.46tm3,岩石体重为2.70tm3,自然安眠角为4143,矿石、岩石的松散系数分别为1.50、1.60。 四、项目的开发和工艺确定 2022年,依据收集的数据和相应采掘设备,对施工队伍人员素养进行了摸底调查,组织成立了采矿工艺技术攻关领导小组。项目前期,攻关组多次开会对方案做了可行性论证工作,并进行了方案设计,最终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牢靠性做了进一步论证。 1.工艺技术参数 (1)矿房结构参数:沿走向60m为一个矿块,40m中段划分为20m高的2个分段,矿块上部留2.5-3m顶柱,相邻矿块之间留3.0-4.5m不连续间柱。矿房中部留1

6、-3个3-4m保安矿柱。矿块按6m厚度(真厚),矿体倾角为45。 (2)工业储量:标准矿块工业储量为35292吨,矿块综合工业品位为29。 (3)单排炮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0=20。 (4)质心抛射初速度m/s: V0(21.63.01060.3)/34601/2 28.85 m/s。 (5)质心水平位移L的确定:质心发生的位移为:L0(H02+ S02)1/227.42m。 沿着位移方向质心到达矿房顶板的实际位移L16.01,则LL0 。 (6)依据刚性碰撞原理,无论质心与矿房底板如何作用,都能使质点落至区,即受矿凿岩道四周。 2.生产工艺 (1)在生产工艺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下盘损失、顶柱损

7、失、矿柱损失。 (2)爆破工艺:多布置垂直孔和走向排,少布置或不布置倾向孔,尽可能使区的矿量在爆力的作用下抛掷到受矿凿岩道内。在生产工艺中,当走向孔排面及垂直孔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最佳值20时,区的矿量能抛掷到受矿凿岩道内。 (3)回采工艺:分区留矿法回采。区50回采,区全面留矿回采。 五、项目实施效果 该项目实施后,基本解决了矿体下盘、顶柱及矿柱的损失问题,综合回采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55.93,个别采场回采率达到60以上,贫化率由32降低到25.59,而且该工艺与原有工艺相比,不但没有增加采矿成本,没有加大回采难度,而且在回采过程中,矿房稳定性、采场作业、人行及通风等平安条件大大改善。详细指标

8、见下表。 2022年回采指标统计表 序 号 采场编号 地质储量 (吨) 地质品位 () 采出矿量 (吨) 采出品位 () 回采率 () 贫化率 () 1 5216-1 26544.0 30.00% 20224.01 22.51% 56.91% 24.97% 2 5210-1 14812.0 30.74% 10477.39 22.84% 52.56% 25.70% 3 5205-1 12847.0 27.80% 8694.31 23.03% 56.06% 17.16% 4 5303-1 20486.0 31.28% 20220.37 21.93% 68.52% 29.89% 5 5304-1 9

9、901.0 31.84% 7550.54 21.97% 52.62% 31.00% 6 5212A-1 36216.0 28.15% 26511.65 22.24% 57.84% 20.99% 7 5202-1 17684.0 28.29% 11127.40 22.72% 50.53% 19.69% 8 5203-1 20226.0 28.97% 11484.15 22.65% 44.84% 21.82% 9 5302-1 16782.0 31.28% 14356.23 22.47% 61.45% 28.16% 10 5305-1 18532.0 33.23% 15538.93 22.22%

10、56.07% 33.13% 11 6209-4 25301.25 30.27% 18211.02 22.01% 52.34% 27.29% 12 6210-4 17912 30.27% 14051.04 22.02% 57.06% 27.25% 合计 237043.3 30.01% 178157.04 22.33% 55.93% 25.59% 六、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计算 依据企业生产要求、矿体自然赋存条件及矿体综合工业品位打算,贫化率基本为定值,因此,经济效益的增加主要是因回采率提高而多采出矿量产生的。 因回采率的提高而多采出矿量:QQ1Q2 Q因回采率的提高而多采出矿量 Q1采纳新工

11、艺采出的矿量 Q2目前所采纳“浅孔全面留矿法”采出的矿量 Q1=(Q工P工H1)/ P1 Q2=(Q工P工H2)/ P2 QQ工P工H1)/ P1(Q工P工H2)/ P2 Q工深部总的工业储量 1167万吨 P工综合工业品位,取29 H1采纳新工艺的回采率,55 P1采纳新工艺的出矿品位,23 H2“浅孔全面留矿法”回采率,50 P2“浅孔全面留矿法”出矿品位,21.5 经计算,采纳新工艺可多采出矿量Q=22.24万吨。 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 YZ=Q(1-m)/J YZ因回采率的提高而多采出矿量后产生的效益 Q因回采率的提高而多采出的矿量,22.24万吨 M抛费率,26 选比,2.788

12、J精矿粉自产与外购的价格差,300元/吨 经计算,因回采率的提高而多采出矿量后产生的效益为:YZ1171万元 2.社会效益分析 我国矿山企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采,很多老矿山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隐痛。为了尽量延缓因资源枯竭被迫关停或为企业转产转型赢得时间,国内各矿山都把如何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该项目的实施可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和降低成本,因而,该项目是建设资源节省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详细体现。 七、项目开发胜利的阅历 1.前期对国内其它类似金属矿山的考察取经很重要。 2.与矿山企业敬重人才、敬重学问、提倡创新精神、大胆引进国内先进的工艺技术的进展理念密不行分。 3.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协作是项目开发胜利的有力保障。 4.全体工程技术人员不断讨论新状况、解决新问题、探究新技术是项目实施的顽强后盾。 八、今后的准备 1.进一步讨论对矿山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